第一部 初代教會
第一章
先驅思想
本章所要研究的:第一、提出希臘、羅馬哲學的適切特點,第二、猶太教之情況及觀念,第三、簡述新約根基為教會教理逐步發展的出發點。
第一節 希臘羅馬哲學
一、蘇格拉底(Socrates
B.C.470-399)
1. 蘇氏對德行的看法
蘇氏認為絕對的知識就是絕對的良善。他說,明確的知識必產生良善的行為。邪惡的行為由無知而來。美德是可施教的。美德本來就存於人的裡頭,只要人加以提引,便可獲得。
2. 蘇氏對神的看法
神,雖我們人眼所不能看見,但神是使人有美德的創始者。神如何管理自然界,他也照樣引導人類各方面的生活。只要人享有神的智慧,人的靈魂便享有神部份的性情。人的靈魂脫離身軀之後,其靈魂是永生不朽的。
3. 基督教會對蘇氏的評價
殉道者游斯丁在他所著那本基督徒所信仰的哲學一書中,論及蘇格拉底實際上是一個基督徒。再者,初代基督徒尊仰蘇氏為一位道德模範者。
4. 蘇氏對基督數會的影響
(1)主後初幾個世紀,許多教父所傳的基督教帶有道德上的特色,這是因參考蘇氏著作的緣故。(2)蘇氏將知識與良善視為同一,這就影響以後的諾斯底派與亞曆山太革利免的看法。(3)希臘教會諸教父亦強調知識為基督教的本質。
二、柏拉圖(Plato
B.C.427-347)
下列諸項柏拉圖的觀念,是與基督教思想史有關係。
1. 柏拉圖的世界觀
柏氏主張有一個二元的世界,即觀念世界和現象世界。唯一真正的世界是觀念世界。經常改變的現象世界,本來就不存在,只有在它享有觀念世界時,才能獲得真正的形質。唯有觀念世界才是良善的世界。這個良善的、觀念的世界之絕頂,便是神。
2. 柏拉圖的神觀
神是良善的,是一切良善、有益之事的根源。神不可能是邪惡之因。我們遭遇困苦,須從人這一方面來尋找困苦之原因。神是永不改變的、完全良善的、完全榮美的、特優的。神若有任何改變,神就會變成低劣的神。柏拉圖在他那本迪母斯(Timaeus)書裡,稱呼神為「創造者」;「父」和「造物主」。神依照一種永遠的型態,創造這個宇宙。柏氏這些觀念,自然深受基督教思想家的讚賞,並且影響基督教思想家所構成的神學。
3. 柏拉圖對救贖的看法
柏氏說,人的靈魂先存在於觀念世界,並且已經在那裡犯了罪。為了贖罪與潔淨的緣故,靈魂就被差送到現象世界來,並且與身體聯合。靈魂的任務,就是要脫離這猶如監牢的身體,並且使這座矯正好的房屋(指身體),再回到那純靈的世界。完成自我救贖的主要方法有二:(1)以神為中心,默念世界。(2)實行一種神秘的禁欲主義。
靈魂必須想念那一度曾在先存境界裡所看見的那些觀念。藉著渴望並追想那些觀念,便能取得那些觀念。因迫切想家(指想念觀念世界),靈魂便得高升,並且得以準備返回觀念世界。人必須克制身體,靈魂方能在智力與神秘方面逐漸上升。藉賴禁欲主義,性欲就會屈服於靈魂之推理力。這就要藉著身體與靈魂協調的聯合,或要全然抑制身體才能達成。從這協調的過程,產生四大美德:智慧、勇敢、節制、公正。不過,禁欲主義亦有其本身的目標,它能廢棄一切屬五官的現象暨屬世的關係。柏拉圖有一句嘉言說;
「藉著逃脫世界,人便成為像神一樣,這事是有可能做到的。
」
以上柏氏的看法,對基督教有兩點的影響:(1)禁欲主義略微地被暗示於新約聖經,(注一)(2)在教會修道主義上,恢復那不近人情的方式。
4. 柏拉圖對靈魂存在的看法
人先存的靈魂屬於觀念世界,是永生不朽的,柏氏對靈魂不朽之問題最感興趣。
他提出許多憑據、證明靈魂不朽。他的憑據用詞有:非物質性、單一性、生活力、抓住永恆觀念的能力等。基督教神學家亦使用這些用詞。柏拉圖曾引用蘇格拉底臨死之前的遺言說:「我深信有一件真正會復活的事,死人的靈魂是存在的、良善靈魂比邪惡靈魂得到更好的結局……你們抓住我,可以把我活埋……但我是勇敢的,並且很放心。我要再說,你們只能埋我身體而已。」
5. 柏氏對來世的看法
凡救贖自己靈魂的,就有永遠良善和永遠榮美的後果。惡人將受未來的刑罰。惡人連續遭受幾個年代刑罰之後,就可免去刑罰。這種觀念成為以後中世紀天主教煉獄教理的胚胎。
三、斯多亞主義(Stoicism)
這派由哲諾(Zeno,d.B.C.264)所發起。他是古代異教倫理最崇高的代表人物。這派將一種實用倫理建立於異邦多神教的廢墟之上。這派人物有:布魯特斯(Brutus),伽妥(Dato),西色柔(Cicero),辛尼加(Seneca),伊比克德(Epciteus),馬克奧熱流(Marcus
Aurelius)等。
1. 這派有一種奇異唯物論的特色
猶如亞理斯多德(Aristole)一樣,斯多亞派教導說,這個世界是由靈與物質所構成,是出自兩個原則的結果。靈為主動原則,是動者。物質為被動原則,是被動者。這兩個原則不同,但卻同為一個終極實體的不同兩面。這實體是物質的,有形體的。純靈是不存在的。物質亦可再分為較粗劣及較精緻等兩種方式。心志是物質較精緻的方式。身體是物質較粗劣的方式。抽象之質也是有形體的,甚至連神也可以依這種意義加以思考。實際上世界就是神的身體。
2. 斯多亞派主張泛神論
靈魂與身體之關係,猶如神與世界之關係一般。神是最大世界魂,是物質的運動者,
亦是引導宇宙萬物的主力。神與有生命的宇宙合而為一。他們將神與有生命的宇宙視為同一,這種看法便是泛神論(Pantheism)。
3. 斯多亞派亦是一種有神論(Theism)
這派認為神是一位仁慈的神.他有目的地統管世界萬物。他是萬物之善王與真父。神是完全的、仁慈的、良善的、愛護全人類的。他報賞好人,並懲罰惡人。
4. 斯多亞派對美德的看法
這派認為最高善就是美德。他們說:「為美德而行美德。幸福不是人生主要的目的,乃是附屬之事而已。聖人才是幸福的人。聖人待人接物皆能凡事謙讓自如。
5. 斯多亞派對邪惡的看法
無知和無理智乃是邪惡或者罪惡的根源。凡真實知道良善者,就愛良善。情欲為人類最惡的公敵。人首要義務就是抑制情欲。這派承認罪之存在。但是對罪之解釋不夠詳盡。
6. 斯多亞派主張一種世界大同主義(Cosmopolitanism)
這派主張有一個神智彌漫於全世界,全人類都是該神智的一部份。因此,人類便是一個共同體。神為普世之父,我們人類都是他的子女。亞拉突(Aratus)說:「我們都是神家裡的人。」克良特(Cleanthus)說 :「我們也都是神的子孫。」(注二)辛尼加說:「我們都是一大身體的肢體。」上述之思想影響基督教準備普世性的進展。
四、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
新柏拉圖主義終止了希臘哲學及古代宗教。它是一種世界大同主義的哲學。它綜合了(1)柏拉圖學說的根本趨勢(2)後期斯多亞主義的宗教道德(3)斐羅的理想(4)一般東方的影響。一時,基督教影響它,但它也影響初代基督教諸師傅。新柏拉圖主義在主後第三世紀產生。普羅提諾(Plotinus
A.D.204-269)為一位典型的新柏拉圖主義維護者。普氏認為世界是神生命的一種充溢或蔓延。並認為世界「再被吸收」歸入神為存在的最終目標。世界先從神流出,而後再歸向神。
1. 論流露
神是絕對的存在者。他是獨一,在他裡頭沒有複數或繁雜。神超越萬物並超越知識。他的超越性不許我捫對他作任何肯定的陳述。若我們要定義神,就等於要限定他。因此我們僅能論述神為不是什麼。我們對神有了否定的陳述,就要感到心滿意足。普羅提諾堅持說:神是不可接近的,與世界有所分別。神是萬物之根源,他不需要創造世界。世界僅是出自神的一種流露或充溢而已。在這流露過程中,有三個步驟:(1)靈智,猶如俄利根所謂的「羅戈斯」(Logos),就是純粹的心智。(2)世界魂:每個靈魂來自世界魂。(3)物質界:這物質來自世界魂,因此物質與神有密切的關係。
2. 論歸回或吸回
現在過程翻轉過來,乃是從低級發展到高級。靈魂的任務就是藉賴脫離這有形之身體暨逐步往上升的方法歸回神。有一種往上升的發展,即靈魂要升到觀念世界去。在觀念世界裡,靈魂不僅認識神,而且實際上變成了神。
3. 新柏拉圖主義對基督教之影響
有些新柏拉圖的觀念被發現於幾個基督教異端宗派裡。又有些觀念被發現于教會諸教父的教訓上。再者,神之超越性、不可知性、靈性、永久無盡等概念,不僅影響了丟尼修,也影響了奥古斯丁等。
第二節 猶太教(Judaism)
猶太人的思想是基督教教義之先鋒。舊約教訓與新約有密切的關係。在此我們所要研究的,就是猶太人在「兩約之間」的普遍盛行思想。
1. 巴勒斯坦猶太教之情形
在舊約的資訊中,上帝的律法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律法有屬靈的分量。上帝頒佈律法就是要向他的百姓以色列人,顯明他為歷史的活神。諸先知強調摩西律法為一種外在的律法,但日子將到,上帝律法就要被寫在人的心版上(耶卅一:31)。時候來到,在以色列人中就停止預言的活潑話語。因為四百年之久,沒有先知出現。以色列人被擄之後,有一種復興,並且這種復興逐漸形成一種新的宗教,就是成為耶穌時代的猶太教。猶太教與舊約宗教很不相同,為一種律法主義,為一種注重儀式和宗教禮儀的宗教。它成為一種外在主義的宗教,失去了記憶體的敬虔與道德的真義。它主張人若行某些善工就可成為義人。法利賽人就是這種宗教的特別保護者。
2. 猶太人的散居僑民
猶太人保持他們的民族身份,堅守會堂裡的教訓,並堅信一神論。他們有希臘文聖經可讀,這樣就使希臘和猶太人的思想方式更加接近。斐羅(Philo)(注三)哲學成為希臘和猶太哲學的頂峰。斐羅有一種完全抽象的上帝觀念。他認為上帝是純潔的靈,遠離世界。他又認為在上帝與世人之間有些調停者,就如天使。但其中最高的調停者稱為「道」或「神智」,亦可稱為「上帝的兒子」,「上帝首生的兒子:「第二位上帝」(注四)。以後有幾位教父引用這些用詞以描述基督對神的關係。
第三節 新約聖經之基本見證
耶穌和使徒的教訓,為初代基督教諸教父形成思想的特別目標。基督教認為新約的教訓為舊約所發展的豐碩果子,成為基督教真理的標準原則。聖經包括新舊約聖經,為一部救贖的歷史,亦是一部基督教真理的歷史體系。聖經為準則,我們使用聖經為真理的標準。
1. 耶穌是誰?
初代教會諸教父須要聲明「耶穌是誰?」這個問題,以抵抗諾斯底派、以便尼派、撒摩撒他派暨亞流派。茲將新約諸著者對「耶穌是誰?」的看法,依次陳述如下:
(1)馬太說:耶穌是神的啟示者(參看太十一:27)。他有機威解釋神的律法(太五:22,28,34,39),並有權炳赦罪(太九:6)。他死之前.建立了新約(太廿六:28)。
(2)馬可強調耶穌的彌賽亞能力及赦罪(可二:5)。
(3)路加強調耶穌為罪人的朋友(路四:16,五:8,七:37,十九:1,二十三:39)。
(4)約翰認為耶穌是安息日的主(約五:9,九:14)。他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耶穌是神的兒子,表明于道成肉身(約一:14)。他應許要繼續與他的信徒同在,並要再來(十六:22)。
(5)依照符類福音(Synoptics)三位著者看來,拿撒勒人耶穌為神的先知,其言行大有能力。他們又認為耶穌是人子,是全人類的代表。
(6)四福音書都記載說,耶穌為摩西與所有經典所指定的那一位(約五:39,46)他的日子為亞伯拉罕所喜歡看的(約八:56)。
(7)耶穌地上的言行,成為保羅信心的根基(林前二:2)。按新約一切見證,死人復活證實耶穌所聲言的、大有價值。耶穌是主,榮耀的主(徒四:33,林前二:8)。保羅認為耶穌是第二亞當,是人類新聯盟的元首(羅五:12,林前十五:45-49)。他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之先(西一:15),也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西一:15)。他與上帝同等(腓二:6)。
(8)依希伯來書著者看來,他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來五:6)。他是那條又新又活的路(來十:20)。
(9)依彼得看來,耶穌是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靈魂的牧人監督、是房角石、是那位義的代替不義的而死(彼前一:19,二:25,二:6,三:18)。彼得曾說:「耶穌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太十六:16)。
以上這些尊稱在教會基督論發展上,給予初代基督徒有充分的基礎。
2. 耶穌的使命是什麼?
與基督位格教理有密切相關的,就是他在世上的工作。這個問題包括贖罪、稱義、建立教會等觀念。初代教會歷史上,有許多爭論都導源於這些觀念。
(1)耶穌完成贖罪:耶穌捨命成為多人的贖價(可十:45)。主設立聖餐時曾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太廿六:28)。耶穌預言他的死是甘願的,是代替的(太十六:21)。保羅說:「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林前十五:3)。再者,保羅傳福音的主題是「耶穌基督,並釘十架」(林前二:2)。基督之死是替代的——「基督既為我們受咒詛」(加三:13)。他的死亦是救贖的(彼前三:18)。他是一次被獻就擔當了多人的罪(來九:28)。依照啟示錄看來,基督的死是救贖的。羔羊的血使我們洗去罪惡(啟一:5,七:14,二十二:14)。羔羊的象徵是一種代替的、受苦的、憐憫和慈愛等的意思。依照約翰看來,基督為義者,完成了兩件任務:拯救我們脫離罪惡,以及成為我們與天父之間的中保(約壹二:1)。他的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7)。
(2)耶穌使人類稱義:稱義為一種法庭上的舉動。神因基督的緣故白白宣佈不義的人為義,這是憑著信心而獲得。唯獨因信,人領受那由基督所獲得之義。(加二:20,三:3)。這並不是說,神承認信心有功勞。不過,信心是條件。出乎信,意指按照恩典(羅四:6)。因信而得神的義。但只有在基督裡方能獲得。若離開了基督就得不著。因此信徒被宣告為義,乃是因基督的緣故。稱義從贖罪而產生.基督的死為挽回祭。從稱義生出和平、成聖以及新生命。(羅五:1,弗五:25)。
(3)耶穌建立教會:符類福音曾提及神的國度,或天國等,天國來臨的真正工作,就是靠著恩典的方法、藉賴聖靈的大能,在人心裡作那重生的工作。天國的性質愛看人心的情況而定。簡單而言,依照主的教訓,天國乃是基於赦罪之經歷,暨基於上帝的愛在信徒心中作主。這裡所講的信徒是指那接受他的恩典、樂意順服他,並要事奉他的人。(太四:17,十三:44)。雖然耶穌差派門徒,並答應要組織教會。然而,組織教會之事,卻任憑歷史去發展那外在組織之型態(注五)。教會(ecclesia)這個字在符類福音書裡僅出現兩次而已。
3. 耶穌設立兩種聖禮
洗禮及聖餐,這些問題也成為以後教會所爭執的主因。
(1)洗禮:在主耶穌未設立洗禮以前,猶太人暨神秘宗教信徒等早已施行洗禮的儀式。不過,耶穌所設立基督教洗禮之意義,卻與猶太人或施洗約翰等洗禮之意義不同。主的洗禮,必須奉「耶穌的名」(徒八:16)或奉三位一體上帝的名施洗(太廿八:19-20)。有關洗禮,新約聖經還有許多其他的引證(林前六:11,十二:4,林後十三:13,羅十五:16,30)。
(2)聖餐:關於聖餐,有傳統式的儀文(參看林前十一:23以下,暨符類福音書)。聖餐與基督教之教訓、認罪等都有相關。在教理髮展上,東西兩方教會均認為聖餐為恩典的媒介物。
------------------
注一:參看林前七:25-29。
注二:參看徒十七:28。
注三:斐羅(Philo
Judaeus B.C.20-A.D.40)為猶太思想家。他遺留許多著作,大部分作品都以希臘文寫成。他與耶穌及保羅是同時代的人物。他的著作引用許多寓言,頗有興趣。
注四:斐羅所引用這些名稱,不是指著耶穌基督,乃是指著猶太人所期望的那位彌賽亞。
注五:教會外在組織之型態,大略可分為長老會制,公理會制,暨聖公會制等。
── 蕭江祥《基督教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