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改 教 後 的 歐
洲 教 會
6.1.
改教時代的羅馬天主教
羅馬天主教的領袖看見新教(改革後的基督教)傳到了歐洲的西北部,很不滿意,想設法抵制他們,所以教皇在天特(Trent)召開一個大公會議,想要藉這會議推翻新教。當時幾個信羅馬天主教的國家,勸這會議把羅馬天主教徹底改造,恢復本來的面目,然而沒有獲得大家的認同。雖然這會議把《基督徒要學》這一本書,和一些信徒不可看的書籍判定成為信徒不可看的書,又議決信徒不可以個人的意見,
解釋聖經,這到底是有名無實的改教,新教還是藐視這樣的改革。然經此次改革以後,羅馬天主教的教義雖然沒有太大的改變,而教皇和主教的行為,卻比前好多了。最可惜的就是羅馬天主教的態度,當新教的影響力越大,而抵制新教的心反越激烈。
6.2.
耶穌修道會
耶穌修道會是教皇用來抵制新教最大的組識,創辦人名叫依格那丟羅幼拉(Ignatius
Loyola)。他是西班牙人。年幼時去當兵,後來在陣上傷了腿,心很憂悶。養病的時候,專心研究聖經,閱讀關於聖人歷史的書籍,就立志做教會的精兵。病癒以後就當了修道士,並且遊歷遠方。返回歐洲時,有三十多歲。後來在巴黎讀書,與一班志同道合的青年組成一個修道會,此修道會在義大利、西班牙及葡萄牙迅速擴展。1540年教皇承認這會為耶穌修道會。這會的宗旨接受教皇為耶穌的代表,採用軍法去管轄會員,使會員完全服從首領的命令,看他們自己「如同拐杖在老人的手裡」一般。會長住在羅馬城,稱為將軍。
耶穌修道會會員誓守三條規律∶一. 守貧窮;二.
守貞潔;三. 服從會長。
羅氏又為會長加添一規律,就是要服從教皇的命令。雖是違背良心,還是要遵行的;凡是對教會有利益的事,都要去做。
耶穌修道比較注重羅馬天主教一些迷信的行為,說教皇沒有過錯,聖人的功勞能幫助人的罪得赦免,赴聖地可得功勞,也以拜「耶穌的心」作為一種特別的禮。
當日有一個女修道士說耶穌向她顯現,要藉她告訴其他人拜耶穌的心。這女修道士的牧師是耶穌會的一個修士,也為此事宣傳。現今也有人用耶穌心的形式畫符,並且說∶人若一面用這符,一面禱告,抵得上一百天的贖罪票。此為拜耶穌心之禮的來源。
耶穌修道會在外邦不信耶穌的人和新教信徒中,竭力工作;設立學校,實行它的計畫。他們學校中的特點也很多,比如注重獎勵,不用處罰,在教育史上它是首先用分數計算學生的成績的。所以也有新教的人,在他們中間讀書,受了他們的感化。
耶穌修道會想達到他們的意圖,遣派會員去西方各國,看見有以新教做國教的,就暗行詭計破壞。信新教的地方若有政府是信奉羅馬天主教的,而新教無多大勢力,就明明逼迫當地的新教。從此以後,奧國、法國、和德國南部的新教,差不多被滅絕了。幸而別處的新教,沒有受這大害。
6.3.
耶穌修道會傳到中華
耶穌修道會修道士的弊病雖多,但佈道的熱心是有可取之處。其中最有名的名叫沙未爾(Xavier)。沙氏是羅幼拉最愛的門徒,學問很好。初到印度,領洗的信徒很多。他說∶
「在我所住的鄉村中,那些悔改信基督的群眾,是那麽的多,所以我們的兩臂因常施洗而疲乏了,我的咀唇因用他們的話,常念信經及誡命,而聲嘶力竭了...。有些日子我給全城施洗。在我所住的一個海岸上,共有三十個基督徒的村莊。」
沙氏後來想到中國,卻被葡國人攔阻,便鬱鬱而死於廣東海岸的一個小島上,後葬於印度。
耶穌修道會首先來到中國的信徒,最著名的就是利瑪竇(Matteo
Ricci)。他是義大利人,先到澳門,想入這從來進不去的中國。於是他冒充澳門主教和他的朋友拜會兩廣總督,並饋送許多西方的珍寶給當時的總督,求他保護,因此得以住在廣東的肇慶。
利氏頗有學問,因他精於算術和機械,所以大得學術界的稱讚。他所著的中文書,至今尚流傳於世。
利氏和耶穌修道會的人,雖然有時傳道,卻不明說他們的目的是什麽,只說∶ 他們是學術界的人,是因為羡慕中國的緣故,才來到這裡。且說只求平安度日,除拜真神和考究中國的事外,別無所求。過不多年,在明朝二十九年(1601年)的時候,他趁著一個好機會來到北平。神宗極其歡迎,並且特別歡迎他所送的時表,和風琴等物。這時有好些讀書人紛紛從利氏學習算術。又有幾個人因他的感化領洗進教,做了熱心的信徒。當中有皇宮裡的王公,和三位翰林,最有名的就是徐光啟。(光啟的田地,到清朝道光時,才賣與耶穌修道會。這地叫做徐家匯,就是現今上海的觀象臺。)
利氏在北平住了九年。死的時候對他的朋友說∶「我想保全中國教會最好的計畫,莫不過是我死。」他死以後,明帝賜有墓廬,以表優待。後來為天主堂所得,
在那裡建築了禮拜堂,現今在北平阜成門外。
利氏死了以後,有時候政府逼迫耶穌修道會的修道士;有的被逐出國,有的避於朋友家裡,但這風潮卻不激烈。明朝四十四年(1616年),廷臣求皇上把耶穌修道會的人,盡力進行趕逐。徐光啟看他們能造大炮,可以保護國家,便上書力爭。得了皇帝的批准,於是耶穌修道會的人仍回北平。
他們中間還有一個人,名叫湯若望(Schaal),精於天文,但他沒有保全明朝的能力。明朝滅亡之後,清朝也信用他。他能推算日蝕,所以世祖委他為欽天監。他藉這機會熱心傳道,信徒共有幾萬。到順治六年,他在北平建立羅馬天主教第一個禮拜堂。這時有比國人南懷仁(Verbiest)幫助他教天文學。康熙初年,他們被人控告,收在監裡;湯若望定了死罪,因地震的原故,得了特赦,活到七十八歲才去世。康熙八年(即1669年)南懷仁繼湯若望做欽天監。康熙不贊成基督教的道理,雍正在聖諭中(第七章)說∶「又如西洋教宗天主亦屬不經。因其人通曉歷數,故國家用之,爾等不可不知也。」不過他優待耶穌會的修道士,並於康熙三十二年(1692年)出寬容基督教的示諭,南氏B_P12南市329死於康熙二十六年,獲得厚葬。
耶穌修道會到中國以後,1637年又有多米尼古派乞食修道士到中國內地傳道,
還很興旺。後來與耶穌修道士在翻譯中文聖經用字上起了衝突,爭論神(God)當譯成甚麽中文字,並且信徒是否可以敬拜孔子和祖宗。利氏說∶翻譯神(God)為「上帝」,為「天」,為「天主」,都可以。耶穌修道士多半聽從他的主張,不過一些卻不贊成,不贊成的占多數。這爭論傳到了歐洲,後才經教皇審定。當時耶穌修道會把這問題徵求康熙的意思。康熙說∶拜孔子和祖宗沒有宗教意味,只有倫理上和敬仰上的關係。不料教皇極其反對,說神(God)不可譯為「上帝」二字,應該譯為「天主」二字,並且禁止信徒敬拜孔子和祖宗。清朝皇帝聽了,很不高興。雍正二年(1724年),清帝驅逐外國來的傳道士,只准那些從事關於科學的人逗留中國。從這時候起,信羅馬天主教的人常遭逼迫,以致有幾個人因信仰被殺。然而咸豐以後教會還是有進步,西方的傳道士也繼續來到中華。現在也有許多中國人做了主教、修士和修女。
6.4.
耶穌修道會傳到日本
前章說沙未爾在印度遇著一個日本人。那人受洗以後自稱為保羅,勸沙氏到日本去傳道。於是在1549年沙氏和保羅坐中國的輪船到了日本,當地的地方官員也很優待他們。沙末爾雖然不能多講日語,還是常常用剛學回來的日語傳道,並且靠保羅的幫助著了一本說明基督教的書。過了兩年,已經有七百六十個信徒。後來,沙氏來到中華,留下他的兩個朋友住在日本。那時日本雖然是帝國,但群雄割據互為兵爭,幕府稱為大將軍。
幕府雖沒有皇帝的名號,卻擁有皇帝的實權。這時又是佛教在日本最興旺的時代,和尚有統管炮臺和陸軍的大權,真算是一個有勢力的機構。當時的大將軍長為因要壓制佛教,利用基督教為他的利器。當時天主教的耶穌修會依從了他的旨意,也不顧及干涉日本的內政的危險。當時教會在日本才稍有進步,願意通道的人也多,但中間也有因強迫而信的。比如在長崎有一個諸侯曾說∶ 基督教的真神幫助他戰勝了他的仇敵,所以他吩咐那不信基督的,一概離開他的邦土。1582年秀吉續信長為將軍。秀吉首先待基督徒很好。後來(1587年)因怕基督教帶來禍難,就變了態度,命令外國來的信徒,限二十天之內,都要離開日本。這命令一下,有些修道士即刻走了。不料有佛蘭西斯和多米尼古派的修道士,正從菲律賓群島來到日本。他們中間也常起紛爭。秀吉因此忿怒,在長崎把六個西班牙修道士,三日本修道士,和另外十七個日本人釘在十字架上。
以後的將軍也相繼逼迫基督徒。最初的基督徒還有忍耐的心志,但是到了1637,就在長崎反叛起來。次年有男丁兩萬,婦孺一萬七千,佔據一個老炮臺,藉此保全性命。過了三個月,他們屢被攻打,所有的人不是死在瘟疫和饑荒之中,就是死在刀劍之下。後來政府下一通令∶ 凡信信基督教和與外國人有往來的,都處死刑。居留澳門的葡萄牙人,不信通令上的話,就遣派四個尊貴的老人,帶了珍貴的禮物到日本去作公使;另外還有五十七人。他們到了日本,日本人即把這四個老人和隨從的人殺了。未被殺的僅十三個人,為的是要他們回去報告。從這時起,西方的人不能明明的到日本去傳道。到1853年美國強逼日本開放海口,日本也藉著與西方來往進步很大。以後日皇便發出寬容宗教的告示。於是羅馬天主教的人來到長崎,調查那裡還有沒有信徒。後來他們在那裡找到了幾千人信徒。在這二百五十年的苦難時代,信徒還未絕跡。現在日本有基督教徒數十萬,教會多有自立的。
6.5.
正統神學(Orthodoxy)
1580到1680年這期間,教會被稱為「正統神學時代」。這時羅馬天主教,不論在公開或是在暗中,全力要對付新教為目的。因此新教不得不竭力保護自己的道理。最要緊的,就是保護信經。但是又釀成後來輕看行為重看信經的危險。當時新教分為幾個部分,都重看信經的文字過於信經的精義,不肯稍和異己的人有往來,彼此起紛爭,勢成水火。受害的地方首推德國,那裡不但有教會不和睦,也有三十年戰爭的戰爭爆發,摧毀全國。在瑞典,教會的情形好多了。正統神學時代雖然帶來幾個壞處,但是還是能帶領出許多熱心的信徒。他們創作了許多聖詩,為現今教會所通用。
6.6.
十八世紀以後的羅馬天主教
科學和理性主義盛行,羅馬天主教的勢力也因此衰微。各國提倡自由和民主的精神,日盛一日。法國革命,拿破崙興兵,都對羅馬天主教的勢力大有影響。所以1773年,教皇不得不把耶穌修道會取消,這是因為人民受此會靈性的專制。後來拿破崙使教皇惟其命是從,也將他在義大利的領地,沒收了。
過了不久,又發生了一種變遷,因為唯理派既不能使人民滿意,而革命首領和拿破崙又太激烈,以致人民無可適從,複念教皇;所以羅馬教皇之勢力複盛。拿破崙一敗,教皇便將領土收回,成為極有勢力的首領,再建立耶穌修道會,也將教會改良。所以在十九與二十世紀之間,羅馬天主教有特別的進步。誰知這樣的改良,又恢復了那從前的思想和狀況,與新教的精神和現代的思想,大相逕庭。
1846年至1878年,在位的教皇是庇烏第九(Pius
IX),乃教皇中的一俊彥,他起初在表面上對於那1830年至1840年的自由運動很表贊成,但過了不久,他的態度完全改變。他生平的重大事工有三個∶
一. 他於1854年頒佈了一個諭令,名曰馬利亞B_P13瑪利亞344無原罪成胎說(Immaculate
Conception)。意思是說馬利亞B_P13瑪利亞345沒有原罪;這樣可以說,她對救贖的工夫,也有一分的貢獻了。
二. 因為庇烏第九反對十九世紀的一切新思想和進步,所以他宣佈一個判罪的諭令,不但判泛神派,唯理派,共產主義以罪,就是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新教聖書等,也一概判為罪。
三. 他召集一個七百四十四個會員的大會,規定教義最後的取決權。就是議決關於信仰與倫理的問題。決定凡教皇所說的,如基督所說的一樣,準確無誤,完全沒有錯繆。這一個事情本來有一些會員不贊成,但教皇用高壓手段,勉強通過了,
所以他們只好服從。這是1870年的事,這樣的教義,現在仍為羅馬的教徒所奉行。
那時,羅馬被義大利攻佔,教皇的領土概行失掉,此事為庇烏第九和後來的教皇所不承認,所以他住在羅馬皇宮偽託被禁,不肯出走,實則卻得了權利;因為教皇雖失掉了在義大利的小權位,然而他從此更進而作多國羅馬天主教會最尊貴的首領。其教徒之數已超過二億之多。教皇握有無限威權,連那起初反對羅馬天主教教義,虐待羅馬天主教徒的俾斯麥(Bismarck)王後來也屈服了。當他與教皇不和睦的時候,俾斯麥對民眾說∶「你們放心,我不要到堪諾撒(Canossa)去。」後來他也像亨利第四一樣,不得已而投降了(堪諾撒的故事見貴勾利第七的事蹟)。到歐洲戰爭以後,教皇的權威更加增大,各國派有公使到教皇那裡的計有二十七國。教皇庇烏十一(1922至1938年)大有才能, 促進了天主教的事業(注∶1925年時,有一百餘萬朝聖者到了羅馬),尤其是國外佈道工作。他的一次諭令,注重在人民當中促進和平與善意,與復原教繼續進行有組識的堅決的爭鬥,以及天主教的教牧與平信徒的一致行動,即所謂天主教總動員(actio
Catholica)。1929年義大利政府和教皇講和,訂立拉持蘭條約(Lateran
Pact),這條約就教皇自己說,是一個新時代的標記。「現在我們正開始力行我們所建立的事業,今後還有好些工夫要做。」現在教皇擁有羅馬一部分土地為一個小自主國,彼得大禮拜堂,教皇皇宮被圈入其內,享有自主權。凡帝崗的轄區,約有一六○英畝。
1930年一月十八日的通令,宣佈教皇在教育事業上有最高權柄。他以國家獨管教育為大惡之源。他嚴斥自然主義(Naturalism),性教育,女子體育,淫書與影片。教皇在1931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所謂「真理之光」的通令中,促進復原派教徒與天主教徒的聯合,祈求童女馬利亞的護佑,奉她為上帝面前的中保和代求者。但是復原教不能接受這樣的教義。
6.7.
希臘東正教會
自1054年東西方教會大分裂以後,東部即正式定名為「東方使徒正統大公聖教會」(Holy
Orthodox Catholic Apostolic Eastern Church)。「東方」二字,表明它的根源與地區。平常是指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或希臘正統教會。現今有教友一億一千萬人,占全世界基督徒人口百分之七。
東正教會包括東歐,西亞與非洲東北部許多獨立的教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俄國正統教會,康士坦丁堡主教長管治下的教會,亞歷山大亞主教長管治下的教會,安提阿主教長管治下的教會,耶路撒冷主教長管治下的教會,居比路大主教管治下的教會,與西乃山修道院管治下的教會。
東正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有重大的區別。東正教徒不接受教皇的最高權威,只受主教長的管轄。東正教會准許低級教牧結婚,但不許高級教牧結婚。基督教、東正教與羅馬教會都使用「尼西亞信經」(The
Nicean Creed),但是東正教在尼西亞信經中「我信聖靈」一語後,加上「從父而出」數字,而羅馬教會未經卻加上「從父和子而出」(filigue
= and the Son)數字。東正教會舉行聖餐時,遞杯給平信徒喝。羅馬天主教卻不把杯交信徒。
6.8.
敬虔主義(Pietism)
施本爾(Spener)
正統基督教會注重信經,卻稍為忽略信心上的行為。但是德國人施本爾卻不同意。
施氏幼年學習神學,後做教師,曾遊歷許多地方。他的性情溫柔,極想擺脫世俗的快樂。後來他寫著《敬虔的願望》(Pia
Desideria)一書。這書上說∶因牧師不肯克己,和政府措施不善的緣故,以致不能引導人民信真道之路。後來提出六個意見∶
一. 凡人都應該研究聖經。
二. 不可把傳道的責任放在牧師一人身上,凡屬信徒都應盡這樣的義務。
三. 信徒不可只是聽道,而是要行道。
四. 信徒以愛為主,當為世界的人禱告,又須以榜樣引導他們信主。
五. 神學院應當改良課程,出來的人能有養生的技能,並使榮耀上帝的人,任牧師職。
六. 講道之目的,當注重於啟發聽道者之信心,和信心的果子。
這書一出,看的人很多,更有許多信徒想要按書中的教導實行出來。因此他們不但聚集在教堂敬拜主,而且時常聚集在各人家裡,查考聖經,不住的禱告,所以稱為敬虔派。不久,這道傳到其他國家,激勵人培養聖潔行為,少貪世俗的快樂。這時雖不免有反對的人,但也有許多信徒因此奮興起來。1750年施氏死的時候,要人將他埋葬,穿著白衣,放在白棺木裡,表明去世的快樂。又說
∶「我為這教會冷淡的光景,
憂愁了一世;從今以後,我到那全勝的教會去了!」
6.9.
夫蘭克(Francke)
夫克蘭是德國人。讀神學的時候,特別注重聖經和古文。他早已受了敬虔派的影響。有一次他預備要講約翰福音20:30-31的道理,講題為「活潑的信心」,就捫心自問∶「我有活潑的信心沒有?」他不覺得有這信心,便疑慮不安,即刻禱告上帝。上帝聽他的禱告,使他心中充滿喜樂,這喜樂在他一生中都不失去。後來他充當哈勒(Halle)大學的教授,兼任神學院講師的職務。他的心願,就是要造就有活潑信心的牧師。他十分注重聖經,要求神學生熟讀聖經過於其他科目。
夫氏當牧師的時候,很是熱心。每禮拜日有許多的窮人站在門外求他幫助。他請這些人入座,並和他們談道。他發現許多窮人都不明白真道,很是憂愁。一天有一個人在禮拜堂捐了一筆錢,夫氏便將此款項開設貧民學校。接著的捐款很多,他又開設孤兒院和師範學校等。他時常依靠上帝的幫助,感動人樂意捐輸,並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求人的幫助。
夫氏所修的房屋規模宏大,直到如今還在開辦學校。他的學校不但教授神學和古文,並且注重理科。他認為教育普及才可吸引更多的人看聖經。但他對待兒童如對待成人一般,禁止兒童遊戲。
丹麥國王統治印度的時候,也請夫氏派人去傳道。1705年夫氏派了兩個人到那裡。有些歷史家稱這為新教到外國去傳福音的開始。
6.10.
親岑多夫(Zinzendorf)
敬虔派雖反對教會的冷淡,旦是沒有另立教會。等到親岑多夫受敬虔派的影響後,才新立一個教會。親氏是德國的貴族,死於1760年。他幼年在夫蘭克學校讀書,
後來遊歷外國的時候,看見「耶穌受苦」的圖像。上面寫著說∶「這是我替你行的,
你為我行了何事?」親氏因此大受感動,願意奉獻他的性命給耶穌。於是他聯絡有活潑信心的人,組成一個教會的大團體;不論是羅馬天主教的信徒,加爾文教會(改革宗)的信徒,信義宗的信徒,只要忠誠,都可入會。但這計畫不能成功,他就另立新教會。
這時有胡司約翰的教徒,在波希米亞遭了逼迫。親氏答應給他們來住在他自己的地方;他們在那裡新建的城叫「主護所」(Herrnhut)。不久親氏當這教會的主教,常常盼望各處的信徒來與他聯絡組織更大的教會。所收的教友,雖說不多,其中也有從歐洲各處來的宗派。他所組織的教會名叫兄弟會(The
Brethren),但別人多半稱他們為「主護所會」。
親氏幼年在德國哈勒讀書的時候,聽聞說年蘭克派人在印度傳道的事,他也立志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縱使他一時不能達到目的,但當他組織起了這兄弟會的時候,
隨即派人到美國的格林蘭(Greenland)傳道。後來又派人到世界各地去傳福音。如今計算起來,弟兄會的教友比在德國母會的教友還要多三倍。從這些事上可以證明他們是西方熱心傳福音的教會。
後來衛斯理也受了兄弟會的影響而熱心起來。
6.11.
唯理主義(Rationalism)
宗教改革以後的時代,既十六及十七世紀,科學一天比一天進步。當時大科學家哥白尼(Copernicus)和伽利略(Galileo)發明地球環繞太陽轉動的理論。又有熱心通道的牛頓(Newton)發明地心吸力說;還有許多科學發明隨著科學研究出現。在中世紀的哲學家認為科學和神學是相合的。可是,這時候,漸漸發現許多當時的神學理論與科學並不相合,因此兩下起了衝突。這時的教皇強逼伽利略自我承認他的學說是荒渺無稽。教皇也嚴禁人看伽利略的書。不過這時的科學家漸漸瞻大起來反對一些不合科學理論的神學。他們中間有不信基督的,也有信基督的。總而言之,都提倡理性的學說。當日許多信徒教友和牧師受他們的感化,也注重理性;教會中有順應這潮流的,就叫唯理派。這派在教會中頗有力量。這些人多以理性的思想去看聖經,多注重討論
「上帝」,「道德」等教義,把耶穌當著一位偉大的教師,對重生和救贖的教導不太注重。雖然如此,他們倒以為只有他們是真實的基督徒。
唯理派特別注重「教育」一科,因此牧師自稱為人民的教師,傳道的時候,注重倫理的題目,雖勸人為善,但怎樣行善,多不提及。除倫理的勸勉外,也從科學和社會學素方面發揮。當這唯理派盛行的時候,信徒就不注意傳福音的工作了。後來,才有一些佈道家起來鼓勵信徒傳福音。
6.12.
佛克斯與貴格會
十七世紀中有一種神秘主義在教會裡產生,代表人物在信義宗有亞仁特(Johann
Arnld)、穆勒爾(Henry Muller)及聖詩作家格哈得(Paul
Gerhard)等,在改革宗方面有本仁約翰和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基督教神秘派主要關心的是上帝與個人靈命的關係。他們也服從教會外表的條例,只要這些條例不妨礙個人的靈性生活。在正常的神秘主義之外,往往有畸形的神秘主義發生。這派人棄絕教會的組織,高抬神的直接啟示,視異像和夢兆較聖經和聖禮更重要。
神秘主義中最有名的算是英國人佛克斯(George
Fox)所宣導的公益會(貴格會)。佛氏為一長老教會工人之子,為人誠懇而忠實,但喜走極端。1646年他獲得了一個特別靈性的經驗,感覺心靈被開啟了,因此後來他注重「內心之光」。次年開始遊行佈道的工作,後來四十年中,藉著寫作和遊行佈道的方法,傳播了貴格會的信仰。1647年,當一個英國牧師講道時,他從中插咀,宣稱要講聖經真理,必得靠聖靈「內心之光」。他因此次妨礙公共秩序而被捕入獄,後來也因為這樣的行為多次被捕捉。他穿著皮衣周遊各處,反對起誓和服兵役,及一切有組織的基督教。
擁護佛克斯主張的人數激增,但他們遭遇的逼迫也大。1661年被囚於英國監牢中的貴格會會友有四千二百餘人,多數是因為反對徵稅和兵役被捕。貴格會的宣教師的足跡遍及歐洲大陸,亞洲和非洲的一部分,以及西印度群島和美洲。該會會史有著名的烹維廉(William
Penn),他於1682年在賓夕凡尼亞(Pennsylvania)建立了貴格會的殖民地區,在這地區內自力更生,少與外界來往。
貴格教會以長老為教會領袖,會友皆是上帝的祭司,故無須有特別的牧師或神學訓練。他們無正式的信條,不行洗禮和聖餐。他們重視人的價值,為人勤勞忠實,生活簡樸,反對縱欲和戰爭。
6.13.
衛斯理(John Wesley)
主後1700年至1750年間,英國人的道德,一天比一天墮落。這時,雖錢財充足,
百姓繁衍,道德卻是薄弱非常。1736年,在倫敦,每六棟房屋之中就有一酒館。有些酒館裡張貼有廣告說∶「每人花費一個小錢,可以小醉一次;兩個小錢,可以大醉一次。」當時聖公會和別的教會不能維持百姓的道德,和保存基督教的聖潔特點,所以有人說∶他在倫敦幾個禮拜堂所聽的道,多不能分別講道的人是屬乎回教,孔教,或基督教的。這話雖然過分一點,卻說明教會冷淡到這樣的地步。但自衛斯理出來後,
英國的景像有好大的改變。
1702年衛斯生在英國的厄普臥(Epworth),共有兄弟姊妹十九人,他是第十五個。他的父親是個牧師,很有道德和信心。他的母親亦是聖潔和有才幹的人,衛氏大受父母的感化。
衛氏在青年時,因家中失火,幾乎燒死了。後雖倖免,然而正「如那由火裡抽出來的一根柴一樣」,這一句話後來刻在他的墓碑上。他十七歲入牛津大學,專攻神學。畢業後,第一年幫助他的父親擔負牧師的責任;第二年再到牛津大學。在那裡看見學生的道德只比從前好些。他的兄弟查理(Charles)和同學設立了一個小會,宗旨就是禱告,讀經,並且常去慰問監裡的囚犯。衛氏和他們聯絡,作那會的首領。會員所行所為,守一定的規則,因此人都他們為循道者(Methodist)。他們中間有一個有勢力的人,名叫威特腓德(Whitefield)。最初是酒館裡的一個堂倌,因交友不慎,流為罪人。後受了福音的感化,便和他的朋友斷絕來往,決意往牛津求學。因學費不足,替有錢的學生做下賤的工夫,才有求學的機會。
後來,衛氏由牛津去美國,充當牧師。他在船上遇著兄弟會的人,這些人要往遠處去佈道,在船上,兄弟會的信徒時常禱告,即使在風浪中也不怕,衛氏很受他們的感動。他留美不久後,在1738年回英國。他雖有牧師的職份,天天講道,但胸懷抑鬱,不覺得有活潑的信心。
衛氏在倫敦和兄弟會接洽,而心中還是時常不安。到1738年5月24日晚,衛氏大得聖靈的感動,心中火熱。在他的日記上說∶「晚間,我很不願意赴某街的聚會。那裡有一個人,念路德所著的羅馬書解釋。念到路德說明上帝在人心裡,藉著信耶穌的心所得的感化;那個時候幾乎是八點三刻,我心裡覺得非常火熱,覺得依靠上帝,就可得救。我心也有確實的憑據, 已經除滅了我的罪惡,我這大罪人的罪惡;且救了我脫離罪惡和死亡的刑罰。」
衛氏所得的經驗,和他兄弟查理當時所得的,很是相同。因他藉兄弟會所得充滿的平安快樂,便親往德國,和兄弟會的母會聯絡。只是德國兄弟會看他如同一般信教的人,還不許他領受聖餐,因這會的人說∶他注重理性,過於注重感覺。不過衛氏很得安慰,稱讚兄弟會許多的信徒生活規則。過了三個月他才回到倫敦。他雖受了兄弟會的感化,但是究竟和在意見上和他們有許多不同之處;比方他以「聖禮」為重,兄弟會反以聖禮為輕,所以他脫離了兄弟會的關係。
衛氏從德國回到英國以後,到各地去作遊行佈道的工作。他所講的題目,最注重的是「因信得救的福音」。起初他講道的地點,若不在禮拜堂,就在各地的禮堂。1739年威特腓德請他到英國的布裡斯它(Bristol)去佈道。從前衛氏看威特腓德在外講道,很不贊成。等他到了布裡斯它以後,他卻遵守威特腓德的方法,也在教堂外面講道。有時兩三萬人聽道,受感動的也不少。不久英國各地方也有信徒聚會,緊守衛氏的規則。衛氏未死以前,他的教派屬聖公會的範圍;後來和聖公會脫離了關係,自立一會,叫做循道會(Methodist
Church),但就道理而論,與聖公會沒有太大分別之處。
衛氏能說出他個人得救的日子和時間。所以循道宗的人也多注重這一點,要信徒能真正說明他的悔改的日子和經驗。
衛氏見通道的人一日多一日,便把老幼信徒分作數班,設立班長,負管理的責任。每禮拜聚會一次,聚會的時候,各人述說他的感觸和經驗,彼此勉勵。這也算是循道會的一個特點。
衛氏遊行佈道,走遍了英國全地。不過因一人的力量不足,便派好些信徒領袖為協辦,作佈道的工作。其中有智慧,能力,能為主作見證的人不少,但衛氏仍怕他們站立不住,常和他們聚會,把教會應盡的義務教導他們。每年信徒聚會四次,衛氏和傳道士去參觀。1790年循道會的教友名額到了十二萬,慕道友約有四十萬。
衛氏的才能很大;每天除辦事著書外,還講道兩次或四次。每年所遊歷的地方,平均計算有一萬五千里。他出外傳道,少時騎馬,老時坐車。車內放有書桌,以便工作。除了佈道之外,他很贊助慈善事業;如釋放黑奴,開辨主日學,是這事業中間最著名的。有人說從1700年至1800年,感化人民之多再沒有人勝過衛氏;這話是不錯的。一日下午衛氏害了重病,他的弟婦和朋友都在那裡。衛氏振起精神,勉強的說∶「世界最好的事,就是上帝和我們同在!」又舉起他的手說∶「世界最好的事,就是上帝和我們同在!」到了晚上只看見他的口喃喃地說∶「讚美,讚美。」次日早晨,他又打開眼睛道∶「再會!」這話說完,氣就絕了。這時是1791年3月2日。他的兄弟查理死於1788年。現今循道會的教友有兩千萬人。
6.14.
卜維廉與救世軍
十九世紀的末葉,有一個名叫卜維廉(Willian
Booth)的英國人發起了一個特殊性質的宗教團體,並稱它為「救世軍」(Salvation
Army)。起初的目的,在乎宣傳福音,後來推廣範圍,包括社會服務事業。1889年以後,救世軍設立了救濟醫院,農場,勞工局。蔔氏從前是循道會的牧師,保留循道會注重成聖的教導。
他稱這個會為「軍」,因他認為他們所作的工作是與罪惡交戰,他自己是救世軍的大將,他以下有「軍官」和「兵曹」,他們都要穿軍服。他們聚會和辦公的場所名叫台。他們的軍旗上有「血和火」的字樣,「血」是指耶穌基督為人捨身,「火」是指聖靈用 的靈火燒掉人心的罪惡,並激發人有火熱的心去救人的靈魂。
像循道會的發起人衛斯理一樣,卜維廉起初也只是努力做奮興佈道的工作,無意另設新的教會。他願信徒加入當時已有的教會,可是後來他看出一方面他們不願加入已有的教會,一方面已有的教會也不歡迎他們,所以他就將他們分別組織,成為軍隊的體制。在他的團體之中,他採用芬尼(Charles
Finney,一位十九世紀美國著名佈道家)的方法,將歸正的人領到聖壇之前。他採納了親岑多夫國際組織的觀念,置此種組織於宗派和國際之上,就是說救世軍是不分宗派的或超宗派的。他從安立甘教會(英國聖公會)得知組織與官階的價值。
救世軍的工作,不只注重靈性和道德方面的培養,還以基督教的原則推動社會和慈善的事業,他們對於救濟窮苦,酗酒,失業,罪犯,墮落以及對各等遭遇困苦之人的工作,已成為舉世皆知的了。
現在救世軍的服務已普及八十三個國家或地區,所用的語言達一百一十六種。1915年來到中華,工作區域有河北、山西、山東、綏遠、江蘇、華南等地。在香港,
救世軍的工作自1930年開始,至今亦有五十多年的歷史。──
世界華文聖經學院《教會歷史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