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撒下4:4,9:9-13,16:1-4,19:24-30
米非波設在聖經人物中,並非著名,可能有些基督徒從來未聽說過他的名字。他也可以說是一個最沒用的人。聖經未記載他有任何工作或偉大的成就,但他卻有一顆知足感恩的心。他是基督徒感恩的最好的模範。
米非波設是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撒下9:3)。掃羅與大衛為敵。掃羅戰敗陣亡的消息從耶斯列傳出時,米非波設只有五歲。他的乳母抱著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撒下9:3)
後來他為登基作王,要為約拿單的緣故,施恩給掃羅的後人。原來掃羅雖然與大衛作對,但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卻與大衛結盟,二人親如弟兄。按撒母耳記上18:3節記載:“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可見他們之間的情誼十分深厚。於是他為找到掃羅家的一個僕人名叫洗巴,查悉掃羅家還有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住在瑪姬的家裏。於是大衛召見米非波設。米非波設見大衛時,伏地叩拜,誠惶誠恐。但大衛安慰他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與我同席吃飯。”(撒下9:7)然後大衛又吩咐洗巴作米非波設的管家,為他耕田種地,料理產業。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
米非波設受了這麼大的恩典,大衛不但不殺他,反而將他祖父的產業給了他,他內心十分感激,很想報答大衛的恩典,但他能為大衛做什麼呢?他瘸腿,不能為大衛奔走,也不能為大衛打仗,甚至他可能沒有很好的學識,因為他五歲便成了孤兒,由他的乳母帶著寄居在瑪姬的家中,沒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他雖然有一顆感恩的心,但不知道怎樣報答大衛。後來,大衛的兒子押沙龍背叛大衛,因為事出大衛意料之外,未及防範,大衛只得帶著一批勇士逃亡。但著對米非波設來說,倒是一個表示他對大衛感恩的機會。於是米非波設想備驢騎上,與大衛同去,以表示對大衛的忠誠。可是他的僕人洗巴,是個惡僕,居心險詐,竟然乘機欺哄了他,私自帶著數百麥餅見大衛,假意同情大衛,並在大衛跟前譭謗米非波設,又欺騙大衛說,米非波設以為以色列人會將國權交還給他(撒下16:3)大衛當時帶著那麼多勇士逃亡,當然十分需要糧食,看見洗巴這樣同情他,又聽了洗巴的一面之詞的謊話,於是對洗巴說:“凡屬米非波設的都歸你了。”洗巴詭計得逞,占奪了大衛原先賜給米非波設的全部田地。
這樣,米非波設想報答大衛的心,似乎將永遠被埋沒起來,不會有人知道。但不久,局勢又發生很大的變化。跟隨大衛的將帥和勇士們,把押沙龍的叛亂平息了。以色列人歡迎大衛回耶路撒冷,重掌王權。於是有許多人都去迎接大衛。米非波設也去迎接大衛,這就是撒母耳記下19:24-30所記的事。在這簡略的記載中,米非波設對大衛的感激和忠誠的心意,完全表露出來。
一 感恩與忠誠
米非波設自大衛逃亡的日子,到大衛平平安安回來的日子,“沒有修腳,沒有剃鬍鬚,也沒有洗衣服。”這雖然在人看來是很笨的做法,但它表明了米非波設對大衛的忠心,對大衛所遭遇的患難,十分憂傷難過,而無心於修飾自己。但大衛遭難的日子,他雖然受洗巴的欺騙,以至不能與大衛共患難,但他卻自己不肯過於安適,他愧與在他的恩人受難的時候,自己過著平安的日子。他曾深受大衛的恩典,卻沒有機會報答大衛。他滿心感激大衛,願意向他盡忠,卻沒有機會表露他的心意,於是他自己想出一種在人看來是愚笨的方法,表示他的忠誠:不修腳,不剃鬍鬚,也不洗衣服。這種態度,仿佛寡婦守節,孝子守孝一樣。他雖然是瘸腳的,不能為大衛作什麼,甚至不能跟隨他逃難,但他獻出了一顆赤誠的心,要在他自己居家的生活中,與那逃亡的大衛一同受苦。總之,米非波設所行的是他內心深處的愛和感恩的一種流露。
我們都象米非波設一樣,生下來便是與基督作仇敵的,但他卻在我們還作仇敵的時候,為我們死(羅5:8)。他不但不定我們的罪,反而使我們在他裏面得生命(羅8:1-2;約3:17;路9:56),得權柄作神的兒女(約1:12)並得著天上永存的基業(彼前1:4)。我們這樣蒙恩,能用什麼報答他呢?我們象米非波設那樣,是沒有用的人,不能為基督做什麼。我們沒有能力戰勝魔鬼,我們在靈性上是瘸腿的,不會遵行神的旨意……但我們也當象米非波設獻上一顆忠實的心,在世上為主的緣故,自願過分別為聖的生活,常常用真道約束自己的心,不讓世界佔據我們的心靈,甘願在基督的患難上有份(啟1:9)憂主所憂,愛主所愛,以等候他的再來。
當主耶穌在世上時,他所過的日子,並不比我們今日所過的舒適。他曾為我們成為貧窮、卑賤、受惡待,四方奔走勞苦傳道。他說:“狐狸有洞,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8:20)這樣,今日我們這些蒙救贖的人豈能只顧安樂,貪求今世的虛榮?我們應當有米非波設的心,為著愛他,等候他的再來,向他存忠誠的心,自願過分別為聖的生活。
二 感恩與饒恕
當大衛看到米非波設來迎接他時,便問米非波設說:"你為什麼沒有與我同去呢?”意思是說為什麼我逃亡的時候,你沒有和我同去,如今卻來迎接我呢?大衛當然還不知米非波設和他自己都被洗巴欺哄了。於是米非波設向大衛解釋說:“我主我王,僕人是瘸腿的。那日我想要備驢騎上,與王同去,無奈我的僕人欺哄了我;又在我主我王面前讒謗我。然而,我王如同神的使者一般,你看怎樣好,就怎樣行吧!”
注意在米非波設向大衛的剖白中,只解明他何以未與大衛同去,將事實的真相說明,卻為要求大衛處罰洗巴。其實洗巴的罪狀不算小,他不但騙了米非波設,也騙了大衛,並且暗中陷害米非波設,乘機占了他的田產。米非波設既是殘廢的,田產未歸洗巴之前,尚且受洗巴的欺辱,田產歸洗巴之後,他所受的待遇,和生活上所遭遇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了。這等出賣主人的惡僕,正是應當受到重重處罰的。但他在大衛面前,竟全未提及洗巴應受的懲罰,甚至可以說,沒有想到應如何報復洗巴。他只等候在大衛跟前,任憑大衛怎樣處置他。他想到他自己乃是該死的人。從他的祖父掃羅起,在大衛跟前都應當“算為死人”;他能夠免去一死,已經是大衛的恩典了,何況大衛還把田產賜給他呢。他似乎自覺不配要求大衛為他處罰這人,或處罰那人。他想到自己對大衛的虧欠,也愧于向洗巴清算他對自己的虧欠了。他這樣地不詳追究洗巴的罪惡,因他想到自己現在所領受於大衛的恩典,已經遠超過洗巴對他的虧欠了。
基督徒若真正認識主所饒恕我們的是何等的多,我們所白白領受的恩是何等的大時,就必然會很樂意饒恕弟兄的虧欠,並且情願吃虧,因為按我們從主所蒙的恩典來說,我們已經上算了許多了。在我們周圍,可能亦有洗巴那樣的人,對你暗中陷害,背後讒毀,以從中取利。但注意米非波設並沒有埋怨大衛不精明,以致使他蒙受了不白之冤;也沒有報復洗巴。他很寬容地放過了這惡僕。為什麼我們不肯饒恕虧欠我們的人呢?為什麼我們不想到自己本是應當沉淪的罪人,卻蒙上主的憐憫和赦免?我們這本該死的人,有什麼資格求主為我們報應這人報應那人呢?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18章講了一個饒恕人的比喻:說有一個人欠他主人一千萬銀子,他央求主人寬容,主人就免了他的債;但當他出來,看見一個欠他
三 感恩與知足
“因為我祖全家的人,在我主我王面前,都算為死人;王卻使僕人在王的席上,同王吃飯。我現在向王還能辯理訴冤嗎?”(撒下19:28)米非波設有一顆謙卑而知足的心。驕傲的人常不知足,所以也不會感恩。但米非波設覺得大衛留存他的性命,這已經是莫大的恩典了。而大衛卻還賜他特殊的尊榮,可以與王同席吃飯。現今雖然受洗巴陷害,但還能再說什麼呢?難道還能埋怨大衛對他處置的不公平嗎?他對大衛過去所施與他的恩典,已經是十分知足和感激。
注意:米非波設所感激大衛的,是根據過去所給他恩典--留他存活,且給他財富尊榮。有些人所給我們的恩典只是很輕微的好處,並不值得我們一生去感激;但如果一個人冒生命的危險,把你從死亡的邊緣救回來,這種救命之恩,只要你有一天活著,都應當為那一次的恩典感激他。基督徒的感恩與知足也應當這樣。主耶穌所給我們的恩典,比大衛給米非波設的大得多。他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且將天上的基業、榮耀的盼望賜給我們。單憑這一項恩典,已經足夠我們一生一世感謝他,應當常常知足了。米非波設並非因大衛又有什麼新的賜予給他,他才感恩,乃是為大衛先前所已賜給他的恩典感恩。照樣,神縱然不再賜給我們任何好處,我們也當為那一次極大的拯救而知足感恩了。
許多不孝的兒女都是不知足、不感恩的。他們覺得父母為他們所做的,都是應當的:應當給他們衣服穿,應當讓他們受良好的教育,應當為他們勞苦,應當給他們錢花……不知足的信徒也同樣不覺得神所賜的一切都是恩典,所以也就沒有感恩的生活。米非波設給我們看見的“感恩”,不是一次一次的,一時一時的。感恩乃是我們裏面對神的恩典一種經常感激的反應,因而不斷地影響我們的生活行事的存心和態度。
四 感恩與奉獻
大衛聽了米非波設的剖白之後,便對他說:“你何必再提你的事呢?我說,你與洗巴均分地土。”米非波設對王說:“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的回宮,就任憑洗巴都取了,也可以。”(撒下19:29-30)大衛似乎為十分瞭解米非波設如此向他解釋的用意,可能有多少誤會米非波設,以為他想從洗巴手中再收回那些田地。這事不奇怪的,因為大衛究竟是人,先聽了洗巴的挑唆,現在再聽米非波設的解釋,多少總要大了一點折扣。
但也可能是大衛故意這樣說,以實驗米非波設的心意。無論如何,大衛的話對米非波設是很有用的。由於大衛這樣問,米非波設的忠心便更顯露出來。他的剖白並非為著要得回洗巴所奪取的田地,只不過要標明他對大衛的心意而已。米非波設的感恩,完全出於純正的愛和高尚的動機。他不但不是想借著表示感謝而在從大衛手中得什麼好處,且是願意為大衛失去一切--“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的回宮,就任憑洗巴都取了,也可以。”這是一顆完全奉獻的心。奉獻的意義不只是獻出,也包括“丟棄”。 米非波設雖然沒有給大衛什麼,但他肯為大衛丟下一切。他是個殘廢人,田地、財產對他確是比別人更覺得不可少。但他卻肯毫不保留的為他為而失去。他沒有什麼可給大衛的,但他卻什麼都可以為大衛捨棄。這就是完全奉獻的心。
亞伯拉罕雖然實際上沒有把以撒獻上給神,但按亞伯拉罕願意奉獻的心意來說,由於他肯為神的緣故,甚至丟棄他獨生的兒子,神就看他是已經把以撒獻給神了。米非波設對大衛豈不是出於同一性質的奉獻嗎?
真正的感恩和完全的奉獻,是連在一起的。它不是貪得無厭地想從主那裏再有新的得著,它乃市甘心樂意地將所有的獻出。誠然信徒愈存感恩的心,神便愈喜歡賜福給我們。但存著想多得祝福的感恩,就不是真正的感恩了,因為這種感恩等於對以往所得的恩典未覺滿足。這是不知足的感恩。但真正的感恩,乃是想報答恩主的。我們更當有這樣感恩的心對待主,為著他甘願自己分別為聖,為著他用寬容的心待人,為著他常知足不發怨言,為著他奉獻一切。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贊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來13:5)── 陳終道《聖經中的得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