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講道風範
一、寫本文的動機
我住在美國的S地區時,每週都能從電視聽到幾位元韓人牧師的講道。那是我第一次聽那麼多的道,因為我講了十多年的道,卻很少聽別人講。可是我在聽道當中發現了一些問題:那些名家們的講道不合乎福音!於是把這個問題放在禱告當中。有一天我做了這樣的禱告:如果讓我在一周之內遇到其中的一位,就當是主的帶領,好好勸誡他們一
番。果真一周之內,在一家餐館碰到了其中的一位名家。我和他就這個問題交通了幾個小時,交通快結束時那位名家的臉色似乎不太好看,可是令我感恩的是在電視中發現了他的講道內容有了改變。我逐漸認識到這並不只是幾位名家的問題,事實上講臺上傳講的大部分信息並不合乎福音。和那位元電視傳道人交通的內容如下:
1、 講道與演講的區別
很多的講道貌岸然趨向學者的論文發表,“我想是這樣”、“這是我的研究結果”、“可以這樣認為,那樣認為。”
“所以百分之十以上的人會同意我的觀點。”這是演講中常用的語氣,但是在講道中卻不能有這樣的語氣。不能講沒有神權的道。這可謂是一種叫講道的演講。講道中主導語氣應該是“耶和華說”、“主說”、“主在聖經中這樣教導我們”。如果沒有這樣的確信,最好把講臺讓出來。要是有人還在引用經文時,講“保羅說”、“約翰說”、“摩西說”的話,這不僅是講道人的資格問題,更是在神面前犯罪。因為在他的心目中聖經只不過是保羅或彼得的言論。講道時的約翰福音不是約翰的言論,而是神通過約翰彰顯的啟示。我們可以理解很多講人把講道當作論文發表的現象,因為他們都是在大學者門下呆了三年甚至十年以上的人。講道不是發表論文,講道中不能講“我認為是這樣,請大家回家後繼續研討這個問題”之類的話。講道中不允許有這類不確實的語調。
在動盪的時代,人們不堪精神上的混沌與空白才到教會來,如果傳道人給這些人留下這類令人頭痛的作業的話,信徒要比不信的人倍受精神上的混亂與煎熬。買假藥的人明知有被識破的時候,卻在講:“如果有人吃我的藥不得醫治的話,我就剖腹謝罪!”可是有史以來沒有一個真正剖腹謝罪的人。令人不解的是確信聖經是神的話語的傳道人,他的語氣不如買假藥的確信。如果傳道人帶給信徒的確信連買假藥人的確信都不如的話,教會就會軟弱無能,靈裡光景自然也一也荒涼。講道不是收羅一些言論來裝飾成神的話語,而是借人的語言來傳講神的話語。
2、 以舊約為本文時,跳不出舊約的圈子就結束講道是錯誤的。舊約只有披上新約的衣服纔能出門(講道)。只有瘋子和孩子才赤身裸體地站在大街上。舊約應該以新約來解釋、發揚、解答、成全。
亞伯拉罕所蒙的福其實是主耶穌,他所得的應許、成就並不是在這世上過好日子、生兒育女、象道士一樣飛來飛去,而是在新約裡所成全的事。耶穌說舊約的記載就是給我(耶穌)作的見證。即使如此,為什麼還在講道中跳不出舊約呢?言外之意是主的門徒要以新約或福音來結束講道。但是以新約為本文時也都不能稱其為新約似的講道。比如講道涉及祝福、政治、人生哲理等現實問題時,只不過是從新約中取一段經文做本文,最終解決時,卻回歸到舊約裡去。講道時不管用哪一處的新約經文,都可以講得合乎福音。從福音書中選取本文的講道並不一定合乎福音。講道時要把握好某一節經文、某一件事與福音有怎樣的關係,除福音外別無他法,若沒有這一前提你就會丟人現眼。因為神通過象我這樣不起眼的人來勸誡你。
如果傳講任何一個屬靈的問題時,可以不用耶穌來下結論的話,耶穌就不是福音了。講道人不信耶穌是福音時,他所傳講的信息與馬列主義毫無差別。人們也只信耶穌是眾多問題中只能解決幾個重要問題的解答者或福音,講臺也成了高舉理念、心理學、教育學等牌子爭論不息的地方。這樣的人,不管他的學位如何,首先不是講道人。讀神學的人不一定都能成為講道人。不管是誰只要確信萬事的福音就是主耶穌的話,他就具備了講道人的基本資格。這樣的人象中國的傳道人一樣,可以先上臺講道,後跟據情況再讀神學。如今大部分的神學家們在神學院講課時還沒有鄰悟到只有耶穌是福音的真理,可是信徒們不知道這種情況,只憑傳道人的文憑就喊阿門、阿門。結果很多人偏離了福音,迷失了方向。
令人擔憂的是受非福音性講道影響的信徒越來越多。電視傳道人並不是誰都有資格做,只有在某個國度、某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教會和權威性的牧師才具備這種資格。連這些有名望的人都這樣,何況剛出道的傳道人呢?我們要改正道的方法,並且要重新查驗講道人的信仰,拉下面子從零開始。講道人的根基是對耶穌是福音的信心,並不是神學院或講道學。
3.講道中缺乏今日思想
大部分的講道只是熱衷於講神在二、三年前的作為。這樣神就成為古代的神,福音也不過是關於耶穌的過時的故事。這只會把聖經篡改為神話故事。如今也要有神活在的憑據,也就是今天我怎樣遇到了過去的那位主耶穌的憑據。
現代人厭煩的古聖先賢的事情隨著時代的變遷以神話故事的面貌出現在他們面前,缺乏今日思想的講道對這樣的現代人如同耳邊風。要讓過去的耶穌活在今天聽道人所能目睹的地方。我們講道可不是為了把主耶穌升天坐在天父的右邊,地上只有其代理人教皇的中世紀的信仰觀刻在信徒們的心版上。如今的使徒信經是按新教的觀點來解釋宣讀的。
我們什麼時候讓宗教改革歸於無有了呢?講道中要見證神在今天的作為。若沒有自信做這樣的見證就不要上講臺。什麼是以神的話語為中心?不要把聖經經文串起來當作是以神的話語為中心的講道,這種錯誤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就是讓神秘主義抬起了頭。
所謂的見證會佔據講臺,動員無數的人群,使講臺變成了舞臺。應該如何去面對這種混雜的局面呢?是否要等候主來潔淨聖殿一樣用繩鞭來鞭撻呢?不,我們要清楚玷污講道是講道人的失職,講道人應負起這個責任。無論在什麼時代,只要講道中缺乏今日思想就會讓神秘主義者和所謂的見證在講臺上活躍起來。
近年盛行請一些著名的牧師來隻做見證不講道的聚會。被邀請的人也笑顏逐開地說:“榮幸,榮幸。”難道折貶講道的價值是榮幸的嗎?!
4.對聽眾的錯誤認識
電視觀眾中百分之九十是不信的人。可是講道人卻從來不用通俗的語言。他們用的是連老信徒也感到費解的專業術語。這種術語也許是傳道人,或者是有些學位的人纔能聽得懂。並且講道的大部分內容是教會內部的信徒操練和工人培訓方面的。太慚愧了。我也吃驚地發現教會和社會之間竟有如此大的隔閡。從語言上看教會和社會完全是兩個世界。這是被法利賽化、酵化的墮落現象。主耶穌再三叫我們防備酵,卻到了如此的地步。
如今我在中國收聽韓國的福音台,那裡也充斥著令人臉燙的那種講道。真希望不要在電臺、電視裡播以奉獻錢財為結論、牽強附會地講一切屬靈的經濟生活就是做建堂奉獻的講道。難道神的聖工只不過是勤於晨更禱告、多做奉獻、致力於建堂嗎?不信的人聽起來會認為這樣的神只不過是教會圈子裡的神,與外界毫無相干。言外之意這不是講不好道的問題,而把神講成另一個模樣。那只不過是言辭上的神,其實是個偶像。這是悖逆神的行為。萬有的主宰何在?愛世人的神何在呢?
福音台也有責任,因為他們憑牧師有名,把他們在教會講道的磁帶毫無分別地拿來播放。他們不惜時間、錢財去熱心傳播的是似是而非的主耶穌和神。神不只屬於某個圈子的人,這是已經通過猶太教和法利賽人的沉痛教訓學到的,也是被主耶穌所打破的觀念。我們為什麼要重蹈覆轍呢?即使是面對信徒也要象面對全民族一樣做預備,這是主耶穌親自給我們立的典範。假如登山寶訓和羅馬書不是面向全人類的講道的話,早已在經過某個文化圈子時成為一堆廢紙了。那樣的道最好不要傳給中國或俄羅斯。因為通過這種講道刻畫的神,實在令人慘不忍睹。還是留給那些已經習慣於此的人們,讓他們自己歡喜快樂為好。把這種酵大量地散佈到待開發的處女地,既不合乎聖經,也不合乎宣教精神。
在美國為韓國的傳統節日有過一次晨更禮拜。講道人講求主憐憫那些不會祈禱的人們…….過多地反復聖經幾章幾節…….大功率的音響發出叫人聽了也不明白的聲音震盪了整個公園。除坐在前排的少數信徒以外,誰也不願意聽那場道。最後還通知信徒們撿起自己周圍的垃圾,說是要給人顯出信徒的風度。僅憑這一點來歧視不信的人真是太丟人了,更令人擔憂的是把在人與人之間築牆當成分別為聖的意識。
在主耶穌的心目中不定期分專業化的猶太教已經是對世人毫無用處的古董般的存在。所以主耶穌講道時不僅使用了很多比喻甚至還引用了當時流行的諺語。主的講道往往從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開始。主善於使用的不是學問式的辭藻,而是民間通俗的語言,為了宣教甚至把希臘詞也福音化。我們應當跳出法利賽化的講道,使講道更加便於傳福音和宣教。
5、 大部分的講道都是非福音性的
美國有一位牧師對此問題進行了調查。他挑選有名的牧師,研究了他們的講道是否合乎福音。結果十七位中只有兩位傳講了合乎福音的道。由此可見大多數講臺上傳講的信息並不是福音。我不知專講不合乎福音的道是不是一種新潮。講不合乎福音的道會有什麼結果呢?是不是可講可不講呢?聖經裡講傳別的福音要受咒詛,別的福音就不是福音。保羅經歷過這種咒詛。主耶穌在約翰福音中特別提到了這個問題,更讓人注意的是主再來前有諸多的證兆,其中最大的是出現假先知。假先知玷污地上一切的新娘──基督徒,攔阻她們迎接新郎。這是讓我們抵擋幾個異端分子呢?還是抵擋國際異端的呢?都不是,這裡指的是傳別的福音,講道不合乎福音的講道人。
不合乎福音的講道正在通過講臺、講道集、答錄機、新聞媒體、人造衛星鋪天蓋地地傾瀉下來。言外之意是別的福音成了主流。定罪的、制定和頒佈律法的、天天增加義務(擔子)的、出售和預售祝福的、建立地上王國的、建堂的、購買地皮的、重建新以色列的、摩西門徒的講道和為貴族、為神跡奇事的、修理老信徒的講道,這些都不是神音也不是講道。
沒有別的福音,要全盤地否定別的福音。也不能同意有這些福音總比沒有好的主張。即使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別的福音也要被咒詛。象如今國際性的或追隨者眾多的異端可以成為教會合一運動的成員一樣,在現實當中別的福音也因其傳播的廣泛,自然地得到了肯定,因為人們出於切身的利益而默認了非真理。
即使是傳別的福音只要象做買賣一樣適當改換音樂、組織、舞臺、花盆等裝置,就可以在大教堂裡擁有眾多的信徒,引人注目,被世人評為成功的教會。對那些預備做傳道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顆炸彈或一袋毒品。人有一種隨大溜的慣性。聖經上的警誡還是沒有攔住時代的潮流,人們早已放棄窄門和窄路。
改進講道是體貼主耶穌心意的事,要讓講道合乎福音。講道要成為名副其實的福音的宣告。
二、在中國開始講授講道學
有一天,一位服侍漢族教會的執事來找我,他在牧養七百多名信徒的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疑難的問題和個人的爭戰。我和他交通時,除了談不必按韓國教會模式一葫蘆畫飄地搞什麼禁食、通宵禱告、百日禱告、附靈禱告外,還有一種事工感動讓我講了傳道人被棄絕的兩種理由:
講道不合乎福音
連保羅也有被棄絕的可能,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被棄絕的人做工時不會有聖靈的見證和神跡奇事,而更可憐的是淪落為傳別的福音的假先知,這是最大的棄絕。
保羅在雅典講道後醒悟過來認罪悔改,這才使他免於被棄絕。若不然他可能要繼續陷在哲學式的神學、哲學式的講道,即不合乎福音的講道裡。他在反省自己哲學式的講道後,告白了自己視那些學問為糞士1 。
那麼,今天的講臺裡濺滿了糞士,又有多少講道人正在傾吐這些糞士呢?他們不知自己已經被棄絕,還到處主持奮興會、上電視、出書、不知羞恥地散發錄音磁帶。好象電影明星或運動明星一樣到處炫耀自己。
象不知不覺中擴散的癌細胞已經判人死刑一樣,被棄絕後還混然不覺的人也有審判在等待著2。
2、 講道人的宣教觀
宣教觀決定牧養人的命運。主耶穌把宣教當作至高的命令,臨升天時象遺訓一樣留給了我們。再不肖的孩子也守父母的遺命。很多傳道人不明白宣教裡包含了教會,卻誤以為宣教是教會的次要工作。
保羅所建的教會如今蕩然無存,只留下“宣教”這一大教會,效仿中世紀以教堂為中心的教會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勞苦後,只留下空無一人的大理石建築,慘遭後世遊人的踐踏。追根究底,這是傳道人把面向萬民的福音限制在教堂裡的緣故。
仔細觀察近百年的教會財政,就會發現透支最大的項目是建堂費。難道這就是至高命令的忠實執行嗎?把建堂換成宣教做為至高命令來執行是非常不易的。主耶穌雖然是木匠出身,可是從來沒有談過建堂的重要性。把宣教當做走廊裝飾物3 的傳道人要被神棄絕。
自喻受聖靈的講道人把聖靈局限在自己的教堂、自己個人的牧養工作和功成名就的話,必然會付出違背聖經的代價4 。聖靈是為普天下的萬民和教賜下的,聖靈來是為了完成主的至高命令。中國教會驚人的奮興速度就在於不以教堂為中心。誰都不知道中國到底有多少教會5
。
我去了某個大教會,正值傳道人出訪韓國。我不知道漢族教會怎樣評價韓國教會,但是他們的禱告題目卻發人深省。
“千萬別叫我們的傳道人染上韓國病。”
我問他們什麼是“韓國病”,他們說凡去一趟韓國回來就要蓋大教堂,然後禁止家庭聚會,連五十裡外的人也要到本教會做禮拜。因此所謂韓國病,一是蓋大教堂,二是要有轎車。聽起來好象很無知的禱告卻發出特殊的馨香。我暗歎韓國教會走到頭了。
我給那位傳道人講了《耶穌的講道風範》,他聽完二十小時的課以後,把聽的課講給了幾百名下屬教會的工人。並且在堂委會上決定六百名受洗信徒每人每月奉獻一元錢支持印度的宣教工作。
接著我在某所神學院開了這門課,而且還打算在別處也繼續講下去。到中國後三十年的牧會經歷、二萬多次的講道經驗、十三年來主持奮興會的經歷和出版的講道集都毫無用處了6 。
每當想起神差遺我到中國來,帶鄰我開始的這些工作時,我心中充滿了歡喜和頌贊。講道學教授對我來說是意外的角色。
三、約翰福音中耶穌的講道風範
1、 約翰福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講道,這卷書的結構特點是按講道學的形式展開。如果沒有這一特點,就沒有必要記錄約翰福音了。記錄馬太、馬可、路加福音以後,還有必要記錄這卷書的理由就在於此。
2、 一切的歷史事件都通過講道成為基督化、福音化,並以人的屬靈世界搭上了關係。主耶穌超然的形象和生平也只有通過講道纔能對自然而現實的世界有益處,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體現出基督的存在1。
3、 保羅用的“信心”一詞在約翰福音中具有不同的意思。保羅的著重點是近似於念的精神方面,而約翰福音中信心意味著主耶穌和主的同在言外之意信心不是某種精神狀態,而是心中有主耶穌內住的狀態。
4、 在初期教會有一個令人失望事情是主再臨的推遲,即主再臨的推遲出乎他們的想像。教會需要解釋這個問題。約翰得的啟示與彼得的回答有所不同,即主與信徒一同坐度。因此再臨的日子不成為問題。那只不過是活人和死人一同換上復活身體的日子。即使有人有幸猜到再臨的日子,但他沒有與主同在的話,那個日子還是他的滅亡之日2
。言外之意與主同在、同行比那個日子更重要,耶穌就是復活、再臨。在系統神學中再臨論應該包括在基督論中。在約翰福音的角度上,不用焦燥不字地等待主的再臨。因此約翰福音中幾乎沒有記錄有關耶穌的再臨。那種預言反而讓人走上歧途3
。因此主耶穌通過約翰福音徹底解決了初期教會的再臨危機。盼望是講道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約翰福音的講道特點就是給人盼望。這也是約翰福音能彌補前三卷書的地方。
5、 約翰福音非常清晰地闡明確了教會、牧會和宣教的關係。教會和宣教是同一的,教會存在的目的就是宣教。不可把宣教和教會分分割開來。教會史上最大的教訓是把牧會和宣教一分為二。教會主義使宣教成為牧會的附屬品。約翰福音告訴我們至高命令宣教中包含著教會或牧會4
。
教會和牧會是手段,是附屬事項。因此保羅所建的教會消失了,可是他的宣教卻給世界留下了巨大的教會。這就是建在萬古磐石上的教會。當初以為大理石砌成的教堂總比磚頭砌的教堂更為堅固,可是如今這些教堂只剩下了空殼子。
今天講道的主流思想是教會主義5 。這樣的講道只適用於教會內部,只能用於基督教,而不適用於世界和萬民。
6、 羅馬曾經試圖把所有思想和宗教合而為一。為此他們常使用“邏格斯”、“真理”等獨特的詞彙。約翰福音卻說:你們所發現的邏格斯就是耶穌,耶穌就是真理。即主說:我是邏格斯,我是真理6
。
從這個意義上希臘哲學被基督化了,基督教發揚了希臘哲學。因此羅馬雖然是逼迫基督教的國家,但是在基督教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有人說沒若有羅馬就沒有世界化7 的基督教。如今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了,可是它的後裔們把耶穌描繪成西洋人。主耶穌的肖像幾乎都是白人的形象,連東方人也默認了這一點。
四、約翰福音一章至二十一章
第一章
1、 羅馬曾經企圖把世界上的所有宗教統一起來,即在帝國內推廣希臘文化。在希臘哲學裡邏格斯是表現思想的核心概念,萬物都從邏格斯產生,因邏格斯而存在、維持和發展,即邏格斯是萬物的概源。不僅如此,人的思想也來源於邏格斯。一切的學問都始於邏格斯,邏格斯是人們研究出來的超然的存在。
如同主耶穌毫不顧忌地面對猶太人宣稱自己是他們所信奉的神一樣,也稱自己是希臘哲學裡講的邏格斯。
希臘文聖經被中譯時,最難的一詞是“神”,與此相仿,邏格斯一詞的翻譯也令人費了有少周折。最後邏格斯被譯成了“道”。雖然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沒有什麼交流,可是與邏格斯的內涵最相近的就是“道”。“道”是老子最先提出的,圍繞著“道”,眾多的思想家們進行了無休止的爭論。孔子也是其中的一位,他認為道是有人格的存在。受他影響的君王們獻天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1 。
從中國傳到韓國的朝鮮文聖經裡也把邏格斯譯成為“道”,在神學界也用“道成肉身”的術語。在韓國至今也在爭論把邏格斯譯成“話語”還是“道”2 。
韓文聖經認為太初創造世界、斥責風浪、使彼得打上一百五十三條魚、讓拿撒路起死回生的是話語,而這話語的本體就是主耶穌。但是話語並不是驚天動地的詞彙,箴言第八章裡的“智慧”一詞的用法和邏格斯很相近3 。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一詞也具有人格屬性,而主耶穌就是智慧的根源。可是在約翰福音中之所以選擇邏格斯無疑是為了福音的世界化。雖然其他的福音書甚至羅馬書也證明在福音裡猶太人和外邦人是一體,然而約翰福音把這一觀點擴大到邏格斯的鄰域。即世界、宇宙和萬物都源於邏格斯,也在邏格斯的掌管之下,邏格斯是萬有之主宰。主耶穌的講道和話語中彰顯的權柄足以證明這一點。因此傳福音的目的不僅限於拯救靈魂,傳講的物件也有僅是來到教會分別為聖的人,傳講的福音應該是面向全人類的。
主耶穌傳道、行善、行神跡的對象是不信的人。但是今天的主耶穌卻被講道人鎖在教堂內。在廣場開佈道會時其聽眾幾乎都是基督徒,以基督教的盛會而閉幕。即使好不容易打開了門戶,也因教會內部的專業術語和艱澀的神學術語令人望洋興嘆。
這種法利賽化使慕道的人在教會裡如同水上漂浮的油滴一樣難以融合4 。因此講道需要邏格斯化、基督化、福音化5
。也許這一改革要比一場宗教改革更為艱難。
令人不解的是講的道拆毀原有是道(耶穌)。此事不僅令人歎息,一切被造物和宇宙也在歎息。
在美國還在極力推崇清教徒的思想,但是這也無法清洗他們的罪孽。清教徒們在世界的矚目下召開大會討論了印第安人有沒有靈魂,經過激烈的爭論後,他們宣佈印第安人沒有靈魂。從那天起美洲的印第安人捲進了滅絕種族的獵殺,無數的印第安人被殺掉6 。
每到秋收感恩節,波士頓的清教徒們至今還在為那時受難的印第安人舉行追悼會。其實印第安人幫助了清教徒的登陸7 。若沒有當時士著部落的幫助,就不會有今天美國的神話了。
今天也有把福音局限在拯救靈魂的謬誤,給人類帶來了數不勝數的災難。那些環境保護組織和環境學者們指出破壞境的主犯是基督徒和基督教文化。傳別的福音的結果,不僅傳的人受咒詛,全人類也因環境污染和公害而面臨死亡。如果講道人否認耶穌是邏格斯、萬有之主宰,繼續傳講偏狹之道的話,他就要承擔人類滅亡的責任。至今也有一些清教徒的後裔們還在懷疑黑人和印第安人是否有靈魂。別的福音根深蒂固後,如同發起來的酵一樣無法復原。因此有了防備酵的教訓8 。
福音不僅要面向人類,沒有靈魂的動、植物和礦物也都是傳福音的對象。因為它們是邏格斯耶穌所造,所掌管的9 。主耶穌在曠野受試探時,曾經有動物來做伴。我在印度看到吹笛人弄蛇,蛇也通過笛聲得到友好的信息。毒蛇和海豚聽搖滾音樂就瘋狂,聽讚美詩歌就翩翩起舞。萬物也切望等候合乎福音的信息。只要傳好耶穌是福音的話,“道”的思想就要銷聲匿跡,一切的宗教也如同陽光下的蠟燭一樣失去亮光。
2、 先知在福音中的位置和作用
施洗約翰是最後一位先知。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他。但他也象其他的先知一樣只不過是預言和預備福音時代的人,預言中的彌賽亞了之後,先知的工作就結束了。因此先知的工作到施洗約翰就告終了10 。
我們斷然有可放下耶穌而推崇先知。但一些講道人卻學掃羅王通過交鬼的婦人招死人一樣,引出以利亞、以賽亞、耶利米11 。為什麼要在講臺上招出舊約的先知呢?對講道不合乎福音的人來說任何事都有合理的理由。在這個時代可以求以利亞或耶利米先知,也可以督促信徒成為以利亞先知。然而這是彌天大謊。這是盼望這個時代中再次出現以利亞、撒母耳、大衛的事情。
有些傳道人講這個時代如同沒有差遺先知的新舊約中間期限一般黑音。耶穌的降世不再需要另一位元先知的出現12 ,這是不信主耶穌復活,不信耶穌是福音、復活的主、邏格斯的結果。有很多講道人的意識還處在先知時代,可如今他們大可放心傳講:永恆的先知與我同在,我還去尋找誰呢。但是他們卻對福音以前的時代大發熱心。先知的職責是定百姓的罪,宣告神的審判,讓百姓在恐懼戰兢中認罪悔改。這種講道方式也隨著施洗約翰的時代而告終了13
。施洗約翰嚴厲地斥責了希律王的不道德的婚姻。這是後無繼人的壯舉,但也因此事投在臨獄裡,他很納悶主耶穌為何不過問這件事情。直到施洗約翰被殺,主耶穌也沒有去探訪過他。因為福音不是定罪,而是赦罪;不是審判,而是拯救;不是因恐懼戰兢的認罪悔改,而是被愛所感動的認罪悔改。
今天也有不少講道人效法施洗約翰決心殉道,甘心過臨獄生活,要象潘霍華一樣流芳百世14 。他們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裡。施洗約翰的門徒中投奔耶穌的人見到光明,有所作為。可是繼承先知傳統的人卻在黑暗中死去。這種行為仿佛被殺的先知一樣轟轟烈烈,然而卻是時代的錯覺,他的死毫無意義。
如今也有那麼多的“先知”(講道人)在講臺上把定罪的當做福音來傳講15 。主耶穌稱希律是狐狸。但這不是定罪的批判,這是指希律的政治手段。耶穌來不是為了批判和定罪。這些工作早中施洗約翰時告終。耶穌說:“我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定罪屬於先知時代,而且無益於拯救,因此他接著說:“乃是要叫世人得救。”
然而這個叫人得永生的福音卻被講道人改成新的律法。聖經稱回歸到舊約的福音是別的福音16 。
諸位講道人啊,先知時代已經在施洗約翰處告終了。
3、 第一章的第三個主題是福音和神秘主義的關係。拿但業是十二個門徒之一,他又叫巴多羅買。他的蒙召與眾不同17
,因此他的生平可謂是非常屬靈。他的福音書證明這一點,但是他的福音書沒有編入到聖經正典中。因為他的福音書過分強調道德與善行,以至遮住了主的形象。因此這類傾向於神秘主義的書卷都排在正典之外。
耶穌基督降世以後,所有的神秘主義都告終了。因為主耶穌的十字架和復活是最神秘的18。除此以外的神秘根本不能與此相提並論。持有這種談不上神秘的主義和主張的人應該吸取拿但業的教訓,應當摒棄自己的觀點。比起耶穌的復活、聖靈的臨在、神與世人的同在,其他的神跡就微不足道了。凡是福音純正的地方,神秘主義就無立足之地。僅憑人的一點經歷要重新解釋聖經,象發現新的真理一般作見證的人19 ,要吸取拿但業的教訓。
若有能夠替代福音的神秘經歷,就要取締這種神秘主義。見證不能淩駕於講道的原因就在於此。
第二章
1、 約翰福音是唯一記錄主所行的第一個神跡的福音書。其他的福音書認為它是以水變灑的神跡而沒有記載,但是約翰福音卻能夠用講道來解釋其中的含義而沒有回避。雖然這段經文中沒有耶穌講道的記錄,但是通過這件神跡門徒們鄰悟到真理,相信了主耶穌1
。
我們可以想像主耶穌榮耀神的講論,因為耶穌對眾人講撒種的比喻以後,專門為門徒們講論了這個比喻。因此對於這個難懂的神跡肯定也做了說明和講論。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把在曠野掰的餅解釋為聖餐中自己的身體。從這種意義上看,講論水變葡萄灑的神跡時其信息應該是他為拯救而流的寶血纔是真正的飲料,令人永遠不渴的飲料2 。所以這件神跡讓門徒們相信了耶穌是救贖主。若沒有講道再驚人的神跡也失去生命力,不僅毫無益處,反而後患無窮。因為所有的婚宴將不再預備飲食只請耶穌來行神跡了。幸虧有講道杜絕了這類事情。
2、 福音的氛圍是革命性的。如果說所有宗教的氛圍嚴肅、哲學的氛圍深刻、教育的氛圍嚴格的話,那麼福音的氛圍如同婚宴。基督教信仰的特點是喜樂。保羅在獄中寫信給獄外的人要常常喜樂。天主教因為過分刻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的耶穌,因此他們讚美的氛圍就象葬禮。十字架象徵著復活的榮耀,耶穌被釘三日後門徒們不再流淚了。他們被喜樂充滿。因此他們在任何的逼迫中都能夠高唱讚美,盡情地發出內心的喜樂。這種福音的氛圍以第一個神跡顯現在迦拿來婚宴上。婚宴上的主題是喜樂,不是死亡、死人,因此婚宴上沒有苦難、歎息、悲傷、無病呻吟的哲學家3
。
福音的原意就是好消息,耶穌是萬事的福音。即便是葬禮上的講道也是帶給人好消息的。可是我們傳講的道是否洋溢著這種好消息呢?我們的教會是否與新婚夫婦同喜同樂呢?即使是重生的人讓他在不合乎福音的講道中喜樂的話,等於是讓他吃黃蓮發笑4 。在約翰福音中迦拿婚宴的神跡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3、 潔淨聖殿的工作和在福音中聖殿的意義。在猶太教中聖殿和祭司制度是神聖不可侵的領域。但是為了福音,耶穌不得不進行潔淨和拆毀聖殿的工作。他動用了近乎暴力的手段,甚至呵斥要拆毀聖殿5
。實際上主被釘十字架死去時開始拆毀的聖殿到主後七十年左右已經完全被拆毀,沒有一塊石頭上。並且在那個地方建起了伊斯蘭教的寺院,使聖殿的重建工作完全沒有了可能性6
。
潔淨聖殿的工作引起了祭司階層的敵意,最終把它列入釘死十字架的控告內容之一。由此可見福音完全不同於猶太教、聖殿主義和祭司主義。就象如今不再需要先知一樣聖殿和祭司也毫無用處了。
在福音中耶穌就是聖殿7 。復活的主耶穌就是聖殿,萬民禱告的家8
。萬民因著耶穌的寶血能夠奉他的名向神禱告了。過去只有大祭司纔能一年一次進入至聖所,然而現在任何人都可以奉耶穌的名在至聖所裡禱告。而且不是一年一次,只要願意一天也能獻祭一千次9
。
真可謂是好消息和福音。不再麻煩地膏立一任又一任的大祭司了,主耶穌就是永恆的大祭司,永不衰老和死亡,在各各他一次獻上了永遠而完全的祭物。借著這個祭物人人都可以隨時出入榮耀的聖殿。每天都可以得到七十個七次的饒恕。也不必等到什麼節氣或安息日10 。這是革命性的創舉。但是當時誰能理解和鄰受這一革命呢?眾人的逆反心理把主耶穌釘死十字架上。這件事情比任何說明更清楚地揭示了福音。
約翰福音是設問什麼是福音,並且回答這個問題的書卷。福音是否是先知的延續?否。基督教是否與猶太教相同?否。福音時代是否也要走上聖殿主義和祭司主義?否。我們應該如此條理分明地把福音傳講出來。在約翰福音中主耶穌給我們揭示了什麼是福音,並立下了合乎福音的講道典範。
例如在本章潔淨聖殿的事件中,他先有所行,後有所講。“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之內要再建立起來。”這是講論的部分。在這一句話中包含了十字架、復活和耶穌自己。是的,聖殿的福音是耶穌、祭司的福音也是耶穌、禱告的福音也是耶穌。隔開猶太人、外邦人和婦女的院牆也拆掉了。因為他們的福音也是主耶穌。而比當時的祭司拉比的無知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天有學識的講道人,他們到處在為重建聖殿、恢復祭司制度大發熱心,到處盛行聖殿主義和地域神聖主義11 。在這種情況下怎能傳講合乎福音的講道呢?
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地方用大理石建教堂,那個地方的基督教就要沒落了。基督教沒能重建耶穌路撒冷聖殿時,做為其代用品在羅馬建起了更為宏大的聖彼得聖堂。果然來朝聖的人數和旅遊觀光的收入遠遠超過了當時朝聖耶路撒冷聖殿的人數和收入,這也吸引了新教隨之蓋起了大型教堂。甚至一些窮鄉僻壤的茅草屋門口也貼上標語,不分晝夜地為建聖殿而禱告,卻沒有一人對此感到奇怪。難道在茅草屋裡做禮拜不被神悅納嗎?為什麼把禱告浪費在荒廢福音的事情上呢?難道時空倒流回到不能讀聖經的中世紀了嗎?這種黑暗和混亂來自於何處呢?那是因為教會主義和聖殿主義取代了福音。講臺上消失了合乎福音的講道。
有一半以上的信徒這樣禱告:“主啊,我在世上生活了一周以後來到了主的驛殿,求主赦免我的罪。12 ”
第三章
1、 正如福音廢止先知、聖殿和律法一樣,使拉比主義和教育主義相對化。耶穌教訓我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1
。因為拉比的任務已經結束,不必再重複。從而推倒了支撐以色列宗教的四大支柱中最後的拉比主義。尼哥底母的知識在福音面前毫無用處了。
在福音中能夠代替教育的方法和內容是什麼呢?這就是重生。這不是叫人去重新生,而是告訴每個人將要得到重生的好消息。這是白白地賜給人的禮物。若沒有重生,所有文化和道德教育,甚至聖經學習都沒有任何用處和果效。正因為這樣,猶太人沒有實現他們拯救人類的理想。猶太人強調律法教育的結果,反而在人們心中加深了與救贖正相反的定罪和對審判的恐懼。由此可見教育只有過是重生以後的一種措施2 。如果有人否認這一原理的話,他在教育上的成就只不過是批量地生產了法利賽人而已。
基督教國家的國民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是基督徒。有關資料表明,其中認為自己重生得救的人只占百分之十。那麼教會對眾多的基督徒所做的工作是什麼呢?有的教會經為開查經班是教會的根本事工。而大部分教會卻把時間消磨在道德倫理教育上。主張教育可以替代重生的學者和教師正在帶領今天的教會。他們以高級查經班代替重生,以其畢業生為屬靈的信徒。拉比主義的復活是現代教會最為難堪的一幕。
難道重生只不過是一種學說嗎?學說能讓孩子出生嗎?合乎福音的講道中重生是不可缺的部分。福音必須通過這個環節傳出去。重生不是單單聽道以後從信念上轉換的精神狀態。信的人通過重生之門得到新生。
我見過一位和尚改信基督教後報考神學院3 。這件事如實地反映了“信”字的濫用和曲解。不懂重生的教會迎接改宗者的結果出現了這幕戲劇性的場面。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從講道學的角度上看,問題的根源在於講道人。沒有重生的講道人會教導人去重生,重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受洗就能重生。這是瞎子領瞎子。因此和尚改宗後也急於要做牧師。他有信心講這個程度的道。如果聖經裡講信就是重生,信也是神的禮物的話,沒有經歷重生的講道人就會極力把精神化、抽象化的信歸結在受洗上,並以此為盡了當盡的義務。如果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就不能見天國,也不能進天國的話,叫這樣的人講道是悲劇中的悲劇。他們是否希望人們和自己一樣生前假裝信主,死後一起下地獄,免得到時候孤苦伶仃。
有很多人問傳道人有多少信徒?可是幾乎有人問其中重生的人有多少。尼哥底母是非常優秀的人,他沒有不懂裝懂,沒有論斷對方是異端並排斥在門外。為什麼逼迫教會的國家裡秘密信主的人越來越多呢?這是因為重生不是宗教自由的產物而是神賜給的新生,並且有重生的人講道。因此逼迫不僅沒有攔阻人重生,反而有助於重生4 。因為環境不允許人假扮重生的信徒。
只有三個人聚會的教會,只要都是重生的人,這個教會是蒙神喜悅的。只有這樣的教會纔是見過天國,又可以進入天國,並指引人走正路的教會。這樣的教會比講道人有神學、講道學,卻沒有重生的教會還要大。重生的人用他的全身心傳福音,不管他講得是否有條理,只要開口就能講道。這就象生來就是瞎眼的在眾多的講道名家當中講出真正的道一樣5 。
這並不是說沒有必要讀神學,而是說重生以後讀神學、搞學問、拿學位也不遲。有許多重生的人對神學不屑一顧。因為他們見到太多的現代神學中自甘墮落的情景。
2、 主耶穌對尼哥底母談論的內容如下:
重生不是教育的結果,也不是努力的結果。重生如同救恩一樣也是神的禮物。可是回歸到律法的講道人卻用“大家應該努力重生,大家要為重生而努力,大家必須重生”之類的話來給福音套上律法的框架。
重生不是重新生為小孩子或是通過自身的努力而得到的,如果是這樣耶穌也會對尼哥底母說:“只要稍微提高你的文化水準和努力的程度,就能明白什麼是時髦的重生了。”重生不是讓人明白的。
主耶穌講重生是一種經歷。
在摩西時代被蛇咬的人,只有等待死亡了。臨終人的需求只有一個,就是要活。他們仰望按神的話語造的銅蛇以後經歷了重生。這不是學說而是一種經歷6 。把重生當作一種學說的人將用理論來講道,但是有經歷的講道人將會用生命來影響他的聽眾。保羅常在祭司和官員面前反復地見證了在大馬色路上的經歷。並且主耶穌沒有叫人去論證重生,而且是去見證重生。在合乎福音的講道中重生的見證是最基本的要素。只有生命纔能結出生命的果子來。
最近,一些人簡化重生,以領悟幾節經文替代重生,或以施洗代替重生,或以公開的認信替代重生。但是這一切都代替不了那些仰望銅蛇而重生的人做的見證。當時,大多數人都是因先有經歷的人做的見證才去仰望銅蛇,從而得到了重生。講道中不能明確地見證重生時,人們會把耶穌當作律法來領受。
教會聘請傳道人時,先讓傳道人講一場道,其實這不是絕對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定要這樣做的話,可以給他指定“重生”為講章的主題。那麼就能知道他的重生觀和重生的見證了。初期教會之所以接納保羅是因為他在大馬色路上的經歷。講道人華麗的經歷若沒有重生的見證襯托的話,就是浪得虛名7 。
主耶穌講重生是信。
經歷可以增進人的信心。但信心不是經歷的副產品。這個經歷讓人相信神的活在。有些人信了很長時間,也沒有經歷到活在的神。在約翰福音中信的對象不是被釘在十架上的耶穌,而是復活升天的與我們同在的耶穌
。有這種經歷的人不用一次又一次地反復“我信,我信”。如今在講道中過多地讓人反復阿們,其理由是為了強迫不能相信的人在心中維持一種信的狀態。不會有人對結婚十年的丈夫說:“我信你是我的丈夫。”如果經常這樣表白的話,丈夫反而會懷疑妻子不相信他。聖靈的洗禮也是經歷,同時也是信。這時的信也是神與我同在的確信。這樣的信是神賜的禮物。
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講:“神愛世人……”重生的人有一個特徵,就是蒙了神的大愛和赦免,即是蒙愛的信8
。重生的人不僅確信自己蒙了神持續的大愛,而且也信這個大愛是為世人預備。他們信神的大愛不僅是為基督徒預備的,也是為世人預備的。蒙了這愛的人相信神的愛不局限在教會內部,而是為萬民預備得豐豐滿滿。正如神賜給人聖靈之後,祝福人類掌管全世界一樣,神的愛是面向全世界的。在約翰福音中“世人”意味著萬物9
。因為邏格斯、道就是主耶穌。主的大愛完全地把人改變成新造的人。這不是只為變化的改變,而地因蒙愛的改變。韓國有句歌詞說:“愛使人變美麗。”蒙愛的人以自己的言行去見證這愛是宣教的、邏格斯的愛。
重生是行在光明中
重生之前,世人不愛光,倒愛黑暗,而重生後便棄暗就光。人若就光,就會看到自己各種的虧欠和罪孽。這時他就成為哀慟的人了10 。他象保羅那樣感歎“我真是苦啊。”每當這時神卻不定他的罪,也不審判他,反而用寶血洗淨他的罪,用聖靈使他為新造的人。重生的人也犯罪,但他不行在黑暗中。因為處在光明中的喜樂和平安是黑暗所不能給的。重生的人知道悔改之後與主(光)同行是最善的人生之路。基督徒的善行不是道德教育的結果,也不是被律法所逼出來的11
,而是出自於重生。拋開重生大談道德和倫理的講道等於是把基督教與其它宗教視為等同。若沒有重生,人性不可能有完全的恢復,也不可能建設理想的社會。
耶穌在講道中詳盡地說明了什麼是福音,怎樣領受福音,領受福音的決定性要素(重生)以及重生後生命和生活上應有的改變等問題。這真可謂是完全合乎福音的講道。因此合乎福音的講道不是講道的方法之一,而是講道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原理。不管選用什麼題材必須要講到人類的救贖、彌賽亞和他的救贖工作、重生的奧秘以及重生後生活上的改變。這纔是典型的合乎福音的講道。這也是主耶穌通過約翰福音啟示的信息。
第四章 撒瑪利亞婦人
一、 對話形式的講道
在本章主耶穌和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展現在合乎福音的講道結構中。
要水喝
神賜的水
叫她領丈夫來
關於禮拜的問題
彌賽亞
我就是彌賽亞
信仰
撒瑪利亞婦人在對話中認識到耶穌就是聖經中預言要來的彌賽亞,便信他為救主。並且經歷到前一章的主題──重生。其憑據是:
解決了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之間的矛盾。
解決了嫁五個丈夫也不得滿足的人生問題。
解決了有關禮拜的問題,即心靈和誠實的敬拜。
傳福音和做見證。
發現了永遠不渴的活水1 。
二、 乎福音的講道有這樣的特點
不管是什麼題材,即便是以舊約為本文也要把人領到基督面前。無論講道採取何種形式,也有管傳講時間的長拾短,講道都要以讓人發現耶穌基督為基礎。講道人不是問題的解決者,講道時要見證出只有基督是最終的解決者2 。有很多的講道都沒有見證耶穌,也有很多講道人傳的是耶穌並非唯一的福音。耶穌是唯一的福音,是萬有的主。萬物都因他受造,為他的榮耀而存在。並且聖經也是為他記錄的。因此不管用什麼題材講道,其目的就是見證耶穌。如果講道人信耶穌為先知中的一位或是三大聖人中的一位的話,他們傳講的信息肯定是錯誤的3
。
三、 真正的敬拜是心靈和誠實的敬拜
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對立的焦點是關於禮拜的問題。這一爭論因彌賽亞的到來得以解決。福音把祭司和禮拜的問題推向了新的境界。是在撒瑪利亞,還是在耶路撒冷敬拜神才屬靈呢?兩者都不是。這不是聖地屬於哪裡的問題,而是“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即福音時代來臨,敬拜就不分地方。那時有新的敬拜,“那趙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並且宣告撒瑪利亞婦人與主耶穌面對面交通的那一刻纔是用心靈和誠實獻上的真正的禮拜。這種敬拜不屬於某種形式或儀式。催眼術需要一定的形式和咒語。但是真正的敬拜與這些形式和咒語毫不相干。聖殿禮拜和拜偶像在形式上差別不大,以至使百姓在各自的禮拜中沒有感到任何的不妥4 。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敬拜神。
一個人也能敬拜神。
敬拜不受形式的局限。
沒有祭司和祭物也能敬拜神。
這就是心靈和誠實敬拜的要素。不潔的婦人親身經歷這一驚人的事實以後,便跑回城裡要拆毀撒瑪利亞人和猶太人之間的隔閡。這一跑的衝擊力波及到那些一直熟悉於聖殿禮拜的猶太人。
中世紀耶路撒冷禮拜主義,即聖殿禮拜主義以教堂中心主義的形式復活過來,一直影響到今天,使基督教變了質。敬拜回歸到當初形式性的禮拜。今天的信徒也和猶太人一樣認為沒有聖殿(教堂)、沒有祭司(牧師)、沒有祭物(奉獻款)的禮拜不是正式禮拜(大禮拜),聚會的人越多越屬靈,個人的敬拜只不過是禱告5 。主耶穌拆毀的舊約式的禮拜完全恢復了。並且每一個所謂接受福音的信徒的意識形態一點都沒有改變。耶穌何在?何時又回歸到舊約時代了呢?由誰來承擔這個責任呢?誰是這件事的罪魁禍首呢?應該是講道人。因為他的本分就是解釋聖經、傳福音、傳講合乎福音的道。在中世紀傳道人因組織、制度和傳統的緣故沒有按正義解經、講道的自由,但是宗教改革以後為什麼還不能用主耶穌義來驅散這些黑暗,把人帶到福音的真光之中呢?誰攔阻講道人傳講合乎福音的道呢?是不是起初領受福音時曲解了福音,否則怎能如此輕易鄰受別的福音呢?
每個教會都在禮拜時講“心靈和誠實”這一詞。但是他們把它僅僅理解為“要打起精神聽道”、“要分別為聖”、“先認罪悔改後做禮拜”、“潔淨的禮拜”等。這與本中具有衝擊性和革命性的內容相差萬里。人們對這節經文的解釋不僅不符原意,而且把它輸入到信心的框架裡。更另人瞠目結舌的是他們竟然巧妙地把這節經文活用在聖殿主義。
四、 對話、朋友、敬拜
如今的神不象過去那樣是在嚴格地分別為聖的地方(至聖所),叫人敬畏的神。也不立中保(祭司)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並在規定的時間受人的敬拜。如今我們可以在路上、井邊、集市、海關、山上、海中、風浪裡也能敬拜神了。個人的敬拜纔是用心靈和誠實獻的真正的敬拜。沒有誠實的共同禮拜、按順序限制個人心靈的形式化的禮拜,這些禮拜是把個人排除在外的禮拜。真正的對話只有在一對一的交通中纔能進行。因此主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說這就是合乎福音的理想的敬拜。對於當時的人來說,對話形式的敬拜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如今神不在天上或至聖所裡,他願意與人一對一地交通。用對話的方式受人的敬拜。人們可以把自己的心思無拘無束地向神表白。這樣的敬拜,只要願意一天也可以獻上七十次。因此耶穌宣告神人之間新的關係是朋友。最不拘泥於形式,最能坦誠相待,最能保守秘密的關係是朋友關係。坐在寶座上受人敬拜的神如此降手卑了自己。
時代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主僕的關係是命令與順服的關係,
沒有對話可言。 在福音的時代不再需要順服和沉默。
不符這個時代的講道就是律法式的講道6 。 但是今天的講道中要求了過多的順服。
因為他們習慣於舊約式的講道,
意識不到神人之間朋友的關係,
也不承認個人的敬拜。
人們過分地偏向於以教會為中心的敬拜。因而完全無視了在本章明確地記載的對話式的敬拜纔是真正的、蒙神喜悅的敬拜7
。
第五章 畢士大池邊的病人
耶穌在畢士大池邊用話語治癒了患病三十八年的人。
對這一事件約翰福音雖然沒有詳盡地記錄,卻有以此為題材的講道。
從內容上看這一事件只不過是講道的媒介,其目的就是講道。
神跡只能伴隨一個人的一生,但講道卻是永恆的。
因此再大的神跡若沒有講道和福音,也有過是神跡只相仿于醫生給人醫病後不收醫療費的事情。而主耶穌卻通過神跡講了這樣一場道:
1、 病的起因是罪。
律法不允許人重複犯罪1 ,然而不可能不犯罪,
因此無法擺脫罪和疾病的痛苦。
這種痛苦不僅僅是三十八年後就能結束的,而是一生都無法擺脫的。
主耶穌也視罪為疾病。
所以這個病人患的是人類的通病。
主種人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能夠拯救他的救贖主。
主耶穌只問了一句話以後用恩典醫治了他2
。 被罪捆綁而垂死的人,只有生存和得醫治的願望,主耶穌就使他的疾病得醫治,從罪的捆綁中得釋放,並且賜給他新的生命,叫他不再被罪所奴役,反得永生3
。
2、 信耶穌常在耶穌裡的人不被定罪和審判,
罪的審判奈何不了他。
神子耶穌使他從捆綁和威脅中得到了自由。
得自由的人即使犯了罪也不受罪和死亡的支配。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宣告的自由有永恆的功效,
誰也不能從復活的牧人那裡奪走他的羊4
。 畢士大病人得到的自由不是肉體上的暫時的自由,這個自由是永久性的
。信徒的終極自由是不至審判。十字架上的審判是最高的審判,不再有二審或三審。
3、 象主在畢士大池邊選一個人醫治一樣,
也會在最後審判時,讓信徒從死裡復活得永生。
這就是耶穌醫治這個病人的原因,
即通過這個病人宣講了最後復活的那一天。
這段講論的內容是至關重要的,要不然主會醫治所有的病人。
如果象其它福音書一樣只有神跡沒有講道的話,這個重要的奧秘可能繼續被隱藏著。
耶穌深知復活是多麼讓人難以相信的事情,
因此採用講道的方式來啟示了復活。
這也是另記約翰福音的原因。從福音和講道學的角度記錄的約翰福音,
其重要性至今也是令人矚目的5
。
只有確信生命復活的人纔能在患難中持守信仰,
在刑場上也能見證自己的盼望。
當年憑著恩典,用一句話醫治了三十八年癱子的主耶穌,
也能在最後復活的日子按他的應許叫我從死裡復活。聽道是信心成長的捷徑。
4、 合乎福音的講道中還有一個重要事項是記錄聖經的目的。
萬物為耶穌而受造,聖經(舊約)也是為耶穌所記錄。
但是有一個這樣的問題,把聖經經文串起來的演講不一定是講道。
單憑聖經講道也不一定是合乎聖經的講道。講道是否合乎福音是根據對耶穌的忠實程度而定6
。 因此律法應該徹地為預備福音的道路而服務。
摩西也應該是為主預備道路的施洗約翰似的存在。
舊約聖經歷史中充斥的戰爭、
所羅門的虛空思想、 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舉兵報仇的恩恩怨怨、
無數王朝的變亂、 以及走馬燈一樣的人物史足以讓解經家和學者大傷腦筋,
但是每一件事都在盼望基督到來,
期待在基督裡得以完全。
因此把每一件事都當做預備福音的過程傳講的話,
舊約歷史書將成為合乎福音的講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若沒有舊約聖經就沒有福音,
舊約的權威是如此地絕對的7
。
不管是用畢士大池邊的神跡還是用舊約聖經中的任何一件事情講道,
都要下這樣的結論, 即這些事情是為了耶穌而記載,是認識彌賽亞的途徑。
這就是合乎福音的講道基礎。“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舊約聖經)”。主耶穌的話語再一次闡明了合乎福音的講道基礎。
第六章
在聖經中五餅二魚的神跡是比較大的神跡之一,
但是在約翰福音中宣講的比重大於神跡奇事。
宣講的信息和講道的重要性在神跡奇事之上。
在這裡宣講了三個信息。
1、 我就是生命的糧
這五千人知道自己身上的疾患、生命的垂危、窮困和毫無盼望,因此來到主面前赤露敞開地向主呼求。對這五千人一樣的人來說,主耶穌就是生命的糧,令人起死回生的糧。他賜下生命、永生的盼望和永生。
就象餅和魚讓饑餓的人重新得力一樣,
來到主耶面前的人將會得到生命。
人因罪的緣故除了被定罪和審判以外一無所有。
主耶穌向這樣的人宣告了罪的赦免和審判的免除,拯救了人的靈魂。
主耶穌是生命的糧,來到主面前和信靠是同一的。
因為他們確信自己走投無路,所以選擇了耶穌為唯一的道路。
他們寧願在曠野餓死,也不願動身離開主,
他們豁出一切地來到了主的面前1 。 這就是“到我這裡來的人”和“信我的人”,“信”就是這樣的行動和奉獻,是“豁出去的行動”信不是觀念,
而是豁出命的行為, 對這樣的人來說.主耶穌成了起死回生的糧。
為主捨命的必得生命。
這樣的講章就具備了講章應該具備的福音的根基。講道要讓人來到主面前,要把人帶到主的面前。
而不是來仰望講道人,
被巨大的教會組織所壓倒或被高高在上的天棚壁畫嚇得膽顫心驚。
讓人知道教會的好處和深奧的神學也是重要的,
但是首先要讓人來到基督的面前。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努力讓人去仰望講道人的事情,
結果成功地把講道人美化成超凡的聖人,
卻在領人歸主的事情上失敗了2 。 不論過去還是現在主耶穌一直在尋找來到他面前的人,在這件事上不需要什麼中保。
講道人稍有不慎就會重蹈禁止小孩子到主面前的覆轍。
我們應該幫助他們,不可攔阻小孩子來到主面前。
2、 信的人有永生
就象人吃的餅化成他的血和肉一樣,
這個生命,即永生也成為那個人的。
所不同的是在曠野吃餅得飽的五千人還會有饑餓,
但是這個永生必定不會再讓人饑渴。
因為這餅不是要朽壞的,而是叫人活的餅。
這樣就是他的肉和血,
是復活永生的主耶穌自己,是在我們裡面的朽壞的活潑的生命3 。就象餅化成血支撐人的肉身一樣,
做為永生的本體主的血也常在我們裡面,使我們永生。
若非是餅就無法適當地說明這一事實。
3、 這篇以五餅二魚為素材的宣講在說明聖餐禮時達到了高潮。
主在這裡宣講賜給五千人的餅和聖餐時分的餅是相同的。
所不同的是在曠野拿起來祝謝的餅上出現了神跡奇事,
使五千人得飽足4 , 當然這裡不包括婦女和小孩子的數。在這裡吃餅以後馬上回去了的人就象蒙受了很大的損失。
講道中冊去福音時也會得到同樣糟糕的結果。
還有一點與最後的晚餐不同的是在這裡應許了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5。” 由此可見這裡講的聖餐禮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是非常豐盛的。
這樣的豐盛卻在今天的聖餐儀式上都被省略或縮小成簡單的儀式,實在令人痛心6。 從這五餅二魚的事件所包含的三個信息中,
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合乎福音的講道典範。主在對我們說:“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所做的去做。”
第七章
本章有兩個問題,其一是主的弟兄對主的不信和排斥;其二是沒有學過的人怎麼明白書教訓別人。我們可以從這兩個問題中看到問答式講道的形成過程。
1、 主耶穌的籍貫不是他父母兄弟的故鄉,
而是差他來的上帝那裡。
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在他裡面有一切豐盛的知識,足以解釋律法和教訓律法。
這是超越在任何一個教育機構,
從任何一位名師那裡修完任何一門課程的根本的教育1
。 主耶穌在聖殿裡大聲地教訓了人。主耶穌沒有理會弟兄的不信。
而地公開地在公共場所宣講了真理。
十二歲時,大膽地在教師中間進行討論,令眾人稀奇的主沒有必要在暗處行事2
。
2、 沒有學過的人也能講道嗎?
如果我們去問猶太教的拉比和中世紀的教會時,肯定會得到絕對不行的回答。
但是象初期教會的傳道人和美國的慕迪一樣的人,是在基督教歷史上公認的大佈道家。
不管有沒有學過,只要是以水和聖靈重生的人3
, 上帝就賜下話語使他能夠向沒有重生的人傳講真理。
與此相反,即使有好的學問,卻沒有重生得得救,沒有主在他裡面,沒有主的帶領和感動的話,他就不可能傳講真正的道。
中國教會的講臺工作足以證明這一點。
傳道人沒有機會接受神學教育,教會卻多得不可計數,
但是每一個講臺上都有確信自己是蒙召的講道人,他們也象主耶穌一樣,
遭到了親近人的不信,但是沒過多長時間,
批判的人們瀉了氣。因為他們發現了上帝差派的作為。
聖靈讓人大膽地傳講上帝的話語4
。
3、 當人們逼迫主耶穌沒有學習書卻教訓人時,
主耶穌不僅傳講了上述的兩篇意味深長的道,
而且在節期的末日高聲宣講;“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
這就是福音5。“到我這裡來喝。”只有主耶穌是問題的解決者,只有主耶穌那裡才有令人痛快的解答。
人到耶穌面前要喝的活水就是聖靈。不管是有知識還是沒有知識的,若沒有喝到聖靈的活水,
怎能在逼迫中傳講上帝的話語,
怎能令人認罪悔改歸向上帝呢?主耶穌應許我們不管是誰只要到主那裡喝的人
,就能做出主所做的事情,並且能夠把福音傳到地極。
第八章
行淫時被捉的婦人被帶到主面前時,主不但沒有定她的罪,而且還從眾人的手上出了她。
通過這一事件證明了世上沒有一個能夠先用頭打這個婦人的無罪的人。無罪的主耶穌也沒有用石頭打她。因為這個婦人和一切的罪人都需要福音。還沒有福音時可以用石頭來打的方式殺一儆百。但是如今已經不同了,津法治的是人犯下的罪,而福音是把人從罪性和罪的網羅中釋放出來的。主耶穌通過這個婦人的事件宣講的內容可以概括如下,這是一個合乎福音的講道典範。
1、 禁止犯罪的律法和發誓的方法對這個婦人是毫無用處的1
。主耶穌的福音這樣的,主說;“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首先,跟從我的,即與主同行是最重要的。如今我們能夠更實在地與主同行了,因為主耶穌常住在我們每個人的裡面。其次是作主的門徒。只有這樣纔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也能把生命的光照到別人身上2
。
2、 象這個婦人一樣被罪捆綁的人,誰也沒有力量擺脫這個網羅。福音告訴我們:“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在話語自由賜給我們。僅憑大能的上帝與我們同在的信心,就能從罪裡得自由,從罪責、恐懼、舊習中得到釋放3
,對這個婦人的解答就是給我們每一個人答案。
3、 “從此不要再犯罪了。”這句話是律法。講道可以從律法開始,因為律法是神聖的原則。但是要象主耶穌一樣,用福音來收尾4
。 物件這個婦人一樣的人除了主耶穌以外不存在什麼福音,因為主耶穌用捨命來赦人的罪,用復活來與人同行。由此人人發現在主耶穌裡無所不能,只有主耶穌纔能滿足律法的要求,成全律法,發出生命的亮光。只有主耶穌纔是罪人的福音,令人恢復真我的力量,律法的成全者。若沒有主耶穌,這世上的每一場講道都不過是定罪、審判和新律例的頒佈。這樣的講道越聽越不安、畏懼、戰兢、`歎息。這是多麼驚人的事情啊!
第九章
本章是由治好瞎子的事件和與其相應的講章所組成的。在這裡我們要查看福音性講道的特徵。
一、 律法的解釋要從罪裡尋找生來瞎眼的理由。是誰犯了罪讓這人生來是瞎眼的呢?是父母的罪,還是父親的罪或母親的罪?是父母的什麼罪帶來了這樣的結果呢?這實在是一個令人納悶的事情。
全知全能的上帝是可以查明這件事的,主耶穌也能清楚地講出來。但是主為什麼沒有講出來呢?因為主耶穌帶給世界的福音,而不是律法性定罪和審判。
主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把這樣質問的人從捆綁和苦惱中釋放出來。是的,律法只能挑起事端,卻沒有解決的方法。能做的僅僅是定罪和審判。主耶穌並非摩西,所以沒有必要回答他們的質問。如今不是問罪的時候,如今是宣告彌賽亞降臨的時候;是赦免罪惡的時候;是把人從罪的捆綁和審判的恐懼中釋放出來,賜予自由的時候;是把魔鬼兒女的身份轉換成上帝兒女的革命牲的時刻。
在這樣的時候,沒有必要為律法時代的課題花費時間1 ,主耶穌說:“也不是這個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親犯了罪,是要在凶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生來瞎眼的人果然榮耀了上帝。
1、 他睜開的眼睛應驗了以賽亞書對彌賽亞降臨的預言。
2、 比彼得先信主耶穌是彌賽亞,並傳播了這個事實。
3、 成為福音性講道的開山鼻祖2
。
二、 本章毫無遺漏地顯明了福音性講道的特徵。
醫病的事件──提出律法性問題──與得醫治人的爭論──發現耶穌基督──信仰(主啊,我信!)講道不能停留在醫病的階段,也不能停滯在律法性解釋,即蒙祝福、受咒詛或要做好人的階段。而是要把焦點對在讓聽道的人認識主耶穌是彌賽亞的事實上。否則,講道與其它宗教和哲學家的教訓毫無區別3 。 不僅如此,也篡改了主耶穌來到世界不是為了審判(律法)而是為了拯救(福音)的目的。也就是說講道人把主耶穌的身份降低成摩西一樣的人。這樣的講道人應該稱他為滲透到教會內部的撒但的使者。
第十章
本章的內容是關於好牧人的比喻。使用比愈是為了傳好所預定的話語。本章的比喻告訴我們主耶穌即是基督1 ,並且特別地告訴我們如羊只有一位牧人一樣,能夠拯救我們的彌賽亞也是唯一的事實。
1、 我就是羊的門
除了主耶穌以外,沒有別的領袖。主耶穌以前或以後,每一個領袖都不能給人帶來拯救和生命,不能給人解決永生的問題。假如我們把主耶穌和其他的領袖相比較的話,就如同比較正正當當地從門進去的牧人和從別處爬進去的賊和強盜;如同比較為羊捨命的好牧人和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的雇工;如同比較羊認得聲音的牧人和不認得聲音的外人一樣。如果主耶穌是唯一的門的話,凡從門出入的必然得草吃,得豐盛的生命。盜賊和雇工卻以羊為自己得飽的手段。兩者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2、 我是好牧人。只有主耶穌為人的生命舍去自己的生命。通常是羊為牧人死,而好牧人是為羊捨命。這句話意味著“唯一的好牧人是主耶穌”。任何一位優秀的牧師也不是這裡所指的好牧人,也不可能成為這樣的牧人,更不能成為好牧人2
。
3、 從此以後在地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有能稱其為領袖。因為領袖(基督)只有一位。他就是本章中的好牧人,他為羊捨命流出了救贖的血,從死裡復活與每一個得救的人同在,並且引導他們。誰敢模仿基督盜用其名呢?!領袖、父、先生的稱號中有一定程度的領袖成份,但是這些在主耶穌降世以前只不過是起了代用的作用3
, 而如今就不同了。有誰會不從門出入,從別處爬進爬出?有誰會在好牧人和雇工之間選擇雇工呢?!不管是教皇、著名的牧師或者優秀的講道人,他們都不過是一隻羊和一位弟兄。不管是誰若要講道,就必須見證主耶穌是基督,是唯一的領袖。
本章的比喻宣講的是純正的福音。本章宣告只有主耶穌纔能掌握人的現在和未來,就象牧者豐盛地餵養無知的羊一樣,
主耶穌基督掌管著人的生命和生命的豐盛。就象牧人完全地負責毫無自衛能力的懦弱的羊免於一切的危險一樣,主耶穌也對信徒的一切危險和死亡的危險負完全的表任。
主也在這裡宣告他要賜人永生,使人避開永遠的滅亡。誰都不能從主的手中奪走屬於主的人。本章中的比喻往往被誤用為關於優秀講道人的本文,這是篡改基督福音的行為。如果用這個比喻做為本文講道以後,讓信徒們為自己的牧師也要成為一個好牧人而代褥的話,這可是天大的笑話。能夠成為好牧師的道路是在好牧人的指導下,好好出入得草吃,把自己養得膘肥體壯,除此以外,沒有別的羊和別的法4 。
第十一章
本章的內容是有關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驚人事件。在這一章裡講道的地位和內容是什麼呢?本章也象本卷其它章的記錄方式一樣,在宣講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不同的是在本章中改變了事件的排列順序,即先有宣講後有事件的記載。
1、 主耶穌使拉撒路復活以前,先講了一場道。他講“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他要給人們看人類最初的復活,他要吩咐死人起死回生。他說:“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到那日活著的人不嘗死亡,變成復活的身體。這樣的事情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所以主耶穌自己復活給人們看以前,為了證明自己話語的可靠性.使拉撒路復活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主在拉撤路死後第四天才到達伯大尼。在這件事情上也選擇了最親密的明友,選了有很多親朋好友的家庭1
。他宣告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以後,講了一場道。然後才使拉撤路復活。通過這件事很多人信了耶穌,也相信了主耶穌宣講的復活。
2、 雖然本章的中心主題是復活,但是實際上這個事件的中心是擁有生命復活之主權的耶穌基督。這就是福音性講道的特徵。如果這件事情只是為了救活拉撒路的話,沒有多大的意義,也會招來很大的混亂。因為每一個人都要起死回生。並且對拉撒路來講,只不過是多花一次葬禮經費而已。他的宣講一下子理清了這樣的混沌。只有福音性講道才具不能夠理清如此諸多混亂的功能2
。隨之末日復活的時候也不成多大的問題了3
,因為到那時活著存留的人和在墳墓裡的人不會有什麼差別。
第十二章
瑪利亞用香膏抹主耶穌的腳是空前絕後的稀奇事件。連主的門徒也表示出無法理解。但主耶穌用一場道肯定了其意義,也平息了眾人的議論。
1、 香膏做為防腐劑原來是抹在屍體上的,但是主耶穌要在第三天復活,沒有必要把屍體長期保管起來,所以提前把香膏抹在腳上。因此也沒有必要議論這是浪費。基督教的信仰裡信不信復活是關鍵性的問題,在這一點上發生了很多的問題。如:錯誤的肉體現,對拯救實體的錯誤認識,受逼迫時不能得勝的軟弱,缺乏信仰的驛動性等,還有不信復活的門徒們一個也沒敢接近各各他。把逼迫福音的羅馬帝國改變成基督教國家的少數基督徒也都是相信復活的人們,人稱他們是復活的見證人瑪利亞所行的這件空前絕後的大善事也是復活信仰的產物1
。
2、 在福音性講道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之一是要制止人們為了罪得赦免而行的善事。主耶穌的寶血足夠我們的罪得赦免,基督徒行善的根據是“因他愛我們”。“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這是有可能的愛。行善的理由和原動力是從主而來的無法測度的大愛。為了蒙福而鼓勵行善的講道是違背福音的舊方法。由於人們聽慣了這個舊方法,用此方法講道是非常輕省的事情2
。這個女人知道自己眾多的罪得到了赦免,被主的苦難和復活所彰顯的大愛所壓倒,對她來講用水或橄欖油洗腳的風俗已經毫無意義,香膏也不在話下了,她只能以頭髮代毛巾擦乾主耶穌的腳。所以主耶穌說;“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紀念。”
世上有很多的善事,但是很少有真正的善事3 。若沒有這個女人立了一個典範,我們就無從分辨真正的善事。福音性講道所要注意的一點就在於此。
第十三章
有此團體把洗足式當成聖禮。這是由於沒有留意到主耶穌給門徒洗腳以後宣講的內容而造成的。他們本應注意到門徒在事後從來沒有把洗足當做與聖餐一樣重要的事情。我們來查考一下宣講的部分。
1、 在宣講中主耶穌把洗足和赦罪連在一起。人的原罪雖然得赦了,但是每天要洗掉本罪和灰塵般諸多的惡的罪性1
。猶太人每天洗一次以上的腳,重生時的認罪悔改和日常性的悔改是有所不同的。主耶穌曾經要求彼得饒恕得罪他的弟兄,饒恕到七十個七次。這意昧著主耶穌應許了很多次的饒怨和時常的饒恕。只有即刻的認罪和快速的饒怨,纔能潔淨人2
。這個原理應該在成聖論和聖化論裡好好地應用起來。但是這裡有一個矛盾,那就是馬上得到的潔淨在別人眼裡是非常奇怪的現象,也就是說別人視他是厚顏無恥的傢伙。有人認為得一次饒恕需要一年的時間,而有的人確信十五分鐘以內就得潔淨。因些我們可以在一個教會裡,在一個家庭裡看到人們所經受的內心的爭戰3
,但是我們不能違背在本文中彰顯出來的有福的信息。
2、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裡通常是下面的人侍候上面的人。但是基督教把二者的位置顛倒了,是上帝愛世人,主耶穌愛門徒、服侍門徒。老師愛學生,父親愛浪子。因為下面的人,即人沒有這個愛的能力,所以信的人要去愛別人。主耶穌在相當的程度上把愛看做饒恕。在主禱文中也沒有一個愛字,因為主耶穌把愛當成是饒恕,主耶穌的慈愛也是通過人重生時的饒恕,每天每日的饒恕和每時每刻的饒恕彰顯出來的。但是在人際關際中若沒有饒恕,徹底的饒恕,由衰的饒恕,空喊愛人是假冒偽善的行為。在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法利賽式的偽善。很多的人都在用這種偽善勉強地維持信徒之間的愛和親人之間的愛,卻自以為感覺良好4
。從此我們可以看到主耶穌為了讓人不陷進這樣的騙局裡,在很多地方用饒恕一詞代替了愛字。要為對方洗去腳上的灰塵,因為人沒有能力自己洗腳。
3、 新命令
通過洗腳的事件所要宣講的內容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第三分,這就是新命令,即“我怎樣愛我你們
,你們也要怎樣相愛。”洗腳的理由不在於讓它成為聖禮,而
是要讓人理解新命令。新命令的“新”字意昧著它與十誡是完全不同的。新命令不是“不可怎麼做”的誡律,而是我怎樣愛你們,原動力始終在主耶穌那裡。活水的泉源就在於主耶穌的命令。這是如同從殿的門檻下溢出的水一樣具有淨化功能的愛5 。到我這裡來喝吧。從這裡開始溢出了活水的江河。這就是福音,這個新命令是用福音宣告的誡命。但是很多的講道人把新命令當做十誡,強調人們去遵行條條框框的誡命6
。
主恥穌的宣講裡充滿了絕妙的福音。他擔心人們把愛抽象化,就從饒恕開始講愛的命令,這個饒恕也從主耶穌自己的饒恕開始,即從無憐恤的僕人開始提出的就是愛的問題。這真是驚人的事情。
4、 福音性講道的另一個驚人之處是能不能成為主耶穌的門徒取決於是否遵行這個新命令。成為主的門徒的標誌並不是畢業於什麼學校,在哪個教團被按立為牧師。新命令也不是某種制度,因為某種制度的能力也代替不了這個新命令。主耶穌被人稱為拉比、彌賽亞也不是制度的產物。所以當人遵行這個新命令時“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這不是自吹自擂,也不是考駕執照一般考出來的名稱,而是眾人從他的身上發現與主耶穌的愛相同的愛心時,就認出他分明是主耶穌的門徒。如此被人認出來的人是主所重視的門徒。主耶穌需要的門徒是與猶太教裡考出來的拉比完全不同的門徒7
。
第十四章
遵行愛的命令時,伴隨非常大的危險和不安。這條命令使主耶穌受盡逼迫,處在準備受死的環境當中。對門徒們來講更是無法擔當的命令,也是令人憂愁的事情。因為門徒們的同圍有無數的仇敵正在虎視眈,並且在這以牙還牙的世界以饒恕和愛為武器來對付仇敵的命令是令人恐懼戰兢的事情。給這樣的門徒的宣講是非常有意思而耐人尋味的。
1、 一開頭主就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因為有一個對策是“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另一個對策是已經為他們預備好了永生的天家。若有人能夠相信這兩點的話,在這世上就沒難做的事情了。能夠坦然無懼地進入天上父家的完全的保證並不是因為我們所行的愛心,而是來自於主條闊高深的大愛,是主的大愛賜下了具有特權的保障。如此蒙福的人即使在愛鄰舍時或被人誤會屈死也難以報答主的大愛。這是堂堂正正的、光榮的、坦然的事情1
。罪人得饒恕,坦然無懼地進入天上父親的過程當中,把他在地上愛幾年自己的鄰舍,並且為此捨命的事情與他將來的榮耀相比較時,這個死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值得憂慮。
2、 饒恕和愛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由衰的流露。這可不是某個合理性、邏輯性所能成就的,主耶穌要求的也是發自內心深處的饒恕2
。這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從人的情感角度講,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主耶穌就這個問題講了這樣一場道,就是“奉我的名求3
”,即向天父祈求,因為天父那裡有長闊高深的大愛。這時主必定會成就。主耶穌非常清楚人憑自己是不可能有饒恕和愛心,因此主的解答裡有令人痛快的地方。不能饒恕和相愛時,不可裝模作樣地蒙混過關。這樣由於新命令會產生另一類的法利賽人。主不容許有人走上貧路。當浪子回來向父親說他一無所有,連稱為兒子的資格也沒有的時候,父親把一切加給了他4
。當我們象浪子一樣向天父坦白自己沒有能力去饒恕和愛人,並且祈求上帝時,主的應許並不是要賜給我們力量,而是主耶穌基督親自要在我們的裡面把這個饒恕和愛心實行出來。主耶穌在我裡面成為愛的施行人,我怎能做不到呢5
?!
3、 願意遵行新命令,並且不顧一切地追求的人,主要意外地賜下聖靈幫助他遵行和追求。由此可見要我們遵行新命令的話只不過是口頭上的要求,其餘的可行性和實際的施行是主耶穌靠彰顯自己的榮耀來成就,這就是福音。得饒恕的罪人能夠有分于這樣的榮耀是受寵若驚的事情,反而要向賜矛新命令的主耶穌獻上感恩和讚美。主耶穌在結束這篇講道時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你們心裡不要憂愁6
。”
4、 在基督教裡純道德性的講道沒有立足之地,這與其它宗教裡道德性教訓代表最高境界的地位成了鮮明的對照。在新命令如同太陽發光的地方燈籠的存在是無關緊要的。但是如今不知有多少講道人還在講臺上拿著燈籠般的道德性講道熱烈地辯論。這的確使人擔憂7
。
第十五章
本章的內容是關於葡萄樹的比喻。人們都希望自己有所業績,主也願意通過我們的生活結出果子。上帝所要的果子是聖潔活的果子、品性的果子、愛心的果子、傳福音和宣教的果子。與律法時代不同的是律法時代要求行為,新約時代要求結果子。若由農夫、葡萄樹、枝子、田地、氣候等條件結果子的話做為枝子的我們人類所起的作用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部分,我們真應當為此感恩1 。
通過葡萄樹的比喻,我們要查看的是主耶穌怎們宣講了人們多結出果子和蒙天父喜悅的方法。另外,還要注意觀察主的講道裡所具備的合乎福音的要素。主耶穌說多結果子的人會成為他的門徒(這句話與彼此相愛的人會成為他的門徒是具不相同意義的)。所以每個人都應對此予以高度的關心和注意。
1、 講道人要求信徒們守晨更禱告、參加查經班、不要揮霍金錢而做奉獻、認真地傳福音、做好教會的服侍工作、盡忠於職分、禁食、通宵禱告、出度奮興佈道
會,如此順服時纔能成為好信徒,結出好果子。但是今天主耶穌宣講的秘決比這更簡單明瞭。他說:“枝子若常在樹上就結果子,離開樹片刻也就不能結果子。”這真是出乎意料地簡單而痛快的福音佈告書2 。
2、 在主裡面的首先意昧著在主的大愛裡。不管行什麼善事,都要從主的愛中出發,也以主的愛來收尾。任何時候都是“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主從來沒有莫明剞妙地要求我們彼此相愛,這句活意味著“因為我愛著你們,所以你們也能夠彼此相愛。”如果把愛人的動機和原動力牢牢紮根在主先愛我的事實上時.在凡事上都能結出愛人的果子來3
。
3、 若遵行主所吩咐的,就是主的朋友了。“就是我的朗友了”是一句驚濤駭世的話,如果人先說出這句話,就要遭雷轟電劈了。怎能稱主、王、上帝為朋友呢?但是這由於是對方先提出來的,我們可以免受懲罰。我們只要進一步查考其意思就行了。能夠最好地表達“在我裡面”的莫過於朋友之間的關係了。朋友關係最能貼切地表達枝子常在樹上的狀態,朋友之間是最常見面、交談最多、無拘無束、不斷爭吵、並且越吵越近,毫無遮掩的關係。所以在宣講“在我裡面時”,突然講出了朋友一詞。能夠整天與主保持同行,互相協助、同食同眼的話,該是多麼有意義而又多結果子的事情呢!
我們知道主問彼得“你愛我嗎?”的時候,最後一次是從朋友的立場問的。在托負非常重要的事情時,只問這三句話就了事,這已經夠
讓人驚詫不已了4 。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因為主耶穌曾在本章宣講了葡萄樹的比喻。
4、 由於在基督裡的人,用與眾不同的價值觀在愛人,所以遭世界的遺棄和憎恨。逼迫和憎恨,也許能攔阻別的事情,但是愛人的事情卻絲毫不受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愛人的最佳環境。之所以能夠把這邊的臉由人打是因為有人打了那邊的臉,有人強逼你走一裡路,所以能夠同他走二裡5
。在這逼迫中主耶穌會差遣聖靈來做強有力的工作,所以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事情6
。令人奇怪的是當人因不能饒恕和愛人而爭戰的時候,主也要差遺聖靈;當人在逼迫中也實踐主的愛,或者是在逼迫中軟弱無力時,主還要差遺聖靈。但是在今天的講臺上所傳講的卻是與此相反的信息,主啊,若賜下聖靈就做這件事或那件事。欠債的人有什麼資格要求這要求那呢?當那個無憐恤的僕人要賣掉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也要償還的時候,主人知道他實在沒有償還之力,而釋放了他,也免了他的債7
。
5、 上述的五個焦點都在說明福音的核心功能。也可以說它們是清晰地顯示福音性講道與眾不同之處的典型例子。既然主耶穌如此明確地宣講了福音(耶穌),我們就要更加忠實地見證福音。
第十六章
門徒們因主耶穌對自己死亡的預言而不安,但是沒有什麼好辦法來驅散這個不安。主耶穌只告訴他們有聖靈要降臨,他們要留下主獨自一人分散到各自的地方,但是主對此沒有絲毫的失望。也許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當有人背叛主的時候,主沒有說什麼沒良心、沒義氣之類的話,反而掛念這些如此軟弱的人們跌倒,失去勇氣,主的宣講用一句話結束了十六章。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面對決戰,上帝給摩西和約書亞的話語是“當剛強壯膽”。據說這樣的命令在聖經中出現三百多次。膽怯的人即使有上帝的同在也沒有勝利的把握。上帝告訴我們在戰場,膽怯的人要挑出來讓他回家1 。主耶穌也對恐懼戰兢的門徒們講的最短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可以放心”。上帝給門徒們的對策是差遺聖靈。人最多能做到的就是放心壯膽。就連賴狗有主人在身邊時,膽子也會變得大起來2
,難道我們連賴狗都不如嗎?
第十七章
約翰福音從彌補客西瑪尼園禱告的不足之處的意義上,記錄了比較長的中保禱告。雖然禱告文,卻始終洋溢著約翰式講道的傾向,這又是一個特點。
1、 主耶穌臨別時講出了自己生平的目的,就是賜人永生,他在這裡說明了什麼是永生,永生是以怎樣的狀態臨到人。嚴格來講對垂聽禱告的上帝來說,這是沒有必要的部分,因為上帝不需要講道。這些只不過是為了讓讀者讀到以後信靠它得拯救。這就是記錄福音的精神所在。永生是認識耶穌基督,而認識就是同居的意思1
。永生是從與主耶穌同居的那一瞬間就開始的,這也是在約翰福音裡沒有重視再臨的理由。這並不是在本章突然也現的思想,約翰福音自始至終地貫穿著這種精神。信心也是指與主耶穌同在的狀態。主耶穌以道掌管宇宙萬物,這點與他的名字以馬內利是相稱的,是在末世所賜下的最大的祝福。不能再給永生加上無謂的推測,當做未來的未知的世界而不管2
。
2、 雖然經常出現“在我裡面”、“在主裡面”之類的話,但是在這個禱告文中出現的動人的表現則是空前絕後的。象我們
一樣叫他們合而為一的祈求就是這樣的表現。“我們”指的是三位一體。我只聽說過三位一體,還沒有聽說過四位一體。當然這點可以解釋為在其屬性上合而為一,但是這只不過是在聖潔和真實上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的觀念上做的解釋而已。
主耶穌的禱告和宣講的內容卻都是象他自己和上帝是一體一樣,叫門徒們也彼此合而為一3 。主耶穌知道自己在十字架上的獻身和死裡復活能夠解決這樣的難題,即人們想像不到的問題,所以他在被釘十字架以前做了這樣的保證。我們人類能夠與上帝同在的“聖潔”對人來說是解不開的謎團,但是主的救贖裡已經包含了這個神秘的解答4
。
“求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道(邏格斯)就是主耶穌自己,道中有無限的創造性大能,是無所不能的具有天上地下一切權柄的存在。這樣的主耶穌要使他們成聖。這就是福音。
第十八至十九章
主耶穌受難的記錄做為傳記是沒有必要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為了抵制靈智主義異端邪說而努力的痕跡。主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界,受苦難,被釘死,按人間的風俗舉行了葬禮。但是我們設有必要過分地渲染主的受難。因為過份的強調總是要引來一些弊端,比如復活的榮耀受到虧損,出現了教皇是主的代理人的結果。主耶穌說:如果十字架是懷胎的話,復活是分娩。沒有人過份地渲染生產孩子的痛苦。主耶穌在受難前宣講了如下的信息。
1、 通過羅馬帝國向天下宣告,主耶穌在刑法和民法上是無罪的人。這在客觀上證明了他在倫理、道德方面的聖潔。同時把他描繪成荒唐無稽的小說主人公的那些傳記也被排斥到一邊1
。彼拉多稱他為無罪的話意味著主耶穌並沒有進行敵對羅馬帝國的政治鬥爭或民權運動。主耶穌不是地上樂園的締造者2
,也不是為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工作的人。
2、 主耶穌為門徒們開了逃跑的路。他不要求心中沒有預備的犧牲和勞苦3
。他把背叛和墮落當做是軟弱的現象4
,他從來沒有用過這些可怕的詞彙。所以殉道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教會要謹戒隨便地決定誰是殉道者,高舉和崇拜殉道者的事情。背道者和殉道者之間猶如隔著一張紙,誰也不知道其內幕。如果那天主耶穌沒有給他們開出路的話,他們也會象甕中的鱉一樣死掉了。但是他們的死肯定不是殉道,這是很明白的事實5
。由此可見同樣的死,也有殉道和不殉道之分。福音從來沒有威脅我們,而是賜我們自由和餘地。愛講威脅性講道、定罪的講道、把人逼到死胡同的講道、讓人投降的講道、權威性的講道的人要效法賜給門徒逃跑機會的主耶穌。
3、 受難周期間,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宣講的他最偉大的講道。十架七言有一篇明顯的講章,即“成了。”他出生時,甚至出生也是為了十字架上的死而生,並把自己當做永遠的祭牲擺上去,灑下寶血救贖罪人成為永遠有效的恩典。他為人類獻上的贖罪的祭物足夠用到世界的末日。這是一次獻上而永遠有效的祭物。主在十字架上,臨終前用一句話宣講了這個事實。這是有史以來,在人類的語言和講道中最痛快的一句話6
。這是讓地上一切欲尋求或製造拯救的宗教人、修道者、求道者魂飛魄散的霹靂般的話。果真是痛快得無法比擬的福音。
第二十章
復活是福音,復活的主耶穌辣是真正的福音。若沒有復活,我們的信心、拯救、聖潔、再臨都是枉然,福音也站立不住,福音的好消息也要變成令人悲衰的消息了。
1、 來到墓地的瑪利亞
若沒有過人的勇氣不可能在天還黑的時候,到墓地尋找主耶穌的屍體。但是精神的力量並有是信仰1 。精神的力量可以通過一些訓練達到神秘的境界。每一個宗教的目標都是求得精神統一的狀態,即道通。跆拳道、氣功、催眼術、武術等都是宗教的副產品,但是基督教的道通卻與此大相徑庭。基督教的通道是拯救者耶穌復活以後與罪得救免的人同行,也就是復活2
。
2、 預備香料的瑪利亞
香料可以暫時保住屍體不朽壞,但是不能讓屍體起死回生,也不能恢復或代替活人的香氣,給死人抹再多的香料,化再好的妝,也不能讓他活過來。如今其它的宗教模仿基督教,有了自己的禮拜、講道、讚美、十分之一奉獻,但是即使把基督教的形式全部拿走也模仿不出活人的香氣3 。崇拜死人的宗教和敬拜復活主的基督教之間有難以逾越的鴻溝,只用外在的模仿是香不起來的。
教會也有了堂而皇之的變化。篡改讚美詩,拆修講臺,改變禮拜次序,唱詩時拍掌的習慣改為跳靈舞,修築祭壇,點蠟燭,改縫牧師袍的樣子,把好好的教會建築拆掉,為了本色化鋪草墊,擊長鼓,曲調也改為民謠調。當有人問為什麼要這樣時,回答是為了讓教會有活力。以上種種現象是因瑪利亞一樣的誤會所引起的。
復活升天的主悅納你的禮拜,並對你說話就是有活力的4 。除此之外,還找什麼活力呢?為什麼要模仿那些崇拜死人的行為呢。這實在令人費解。復活是永遠不朽環的。我們為什麼要象瑪利亞一樣白辛苦、白花錢、白費心呢?復活的主耶穌是永遠新穎而馨香的。
3、 哀哭的瑪利亞
哭是與福音不相符的行為,基督教的信仰表現除了認罪悔改以外,都要喜樂。連禁食的時候也不可在臉上帶著愁容的時代就是如今的福音時代5 。不能讓人們去仰望在教堂正門上方被釘的主耶穌像,而是讓他們仰望復活的主耶穌。
每一個家庭牆上掛的都是小孩子的照片,沒有一戶人家會把在醫院分娩的照片掛在牆上。所以基督教的十字架是因復活而空空的十架,不是被釘著的十字架,不能把信仰的形態弄成悲哀愁苦6 。
要注意到主是用命令和啟發的語調告訴我們喜樂,並且是常常的喜樂,因為復活的主耶穌常常與我們同在。他應許我們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所以我們在禱告時,不可皺著眉頭,裝出一副哀哭的樣子,也許要睜開眼睛面帶笑容地禱告。福音中被歪曲的地方應該糾正過來。
4、 遇見天使的瑪利亞
人們把見證遇見天使的人當成是靈命最好的人,並且極力地歡迎他們。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然而在福音的時代,天使不是異乎尋常的存在7 。天使不過是奉差遺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的存在8
。
為什麼說敬拜天使的被奪去獎賞呢?因為不信復活的人們熱衷於天使。復活信仰弱化時,盛行神秘主義。復活是最大的奧秘,不是有比天使迦百列更了不起的主與我們同在嗎?能夠平息這些騷動的方法就在於恢復復活的信仰。要從講臺上把那些為天使做見證的人驅趕下去,而且講道人更要忠實于合乎福音的講道。
我有趕鬼的經歷,也趕過天使9 。雖然兩個都是屬靈的存在,但是級別高的是天使,級別低的是邪靈。我不知道它們的分界點。這是讓人頭痛的。會講搬家預言的天使、會算出房地產漲價的天使、給人算卦說把哪個人逐出教會就能保持教會平安的天使、告訴人哪年哪月是死期的天使、主在哪天再臨,要搬到哪個地方隱藏時肯定會被提的天使、出現在從來沒有認罪悔改過的人面前,為他算命後收錢的“聖靈”等等。不管這些邪靈是否盜用了神的聖名,一律要毫無顧忌地趕出去10
。
兒女的權柄是了不起的.信靠復活的人沒有什麼可怕的。對奧秘也沒有好奇心。我們身邊已經有奧秘的始祖(主耶穌),難道非要象蒼蠅一樣追隨發臭的把戲不可嗎?
5、 遇見復活主的瑪利亞
瑪利亞遇見了復活的主。這個事實使她把淚水、香料、天使、意志力置之腦後,歡快地跑了起來。她要跑去把這個喜訊傳給門徒。象冬眠的熊一樣畏怯的他們一腳踹開了緊緊鎖上的門。哐!福音的信息如同爆炸聲一樣炸開了門徒們的耳膜。這一聲向也打破了所有宗教的籬笆。
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特點,
是讓教會勝過陰間權柄的磐石,
是講道人的權柄的源泉,
是等候主再臨的原因,
是最終確認肉體得救的實體,
是盼望的本質。
瑪利亞這時才明白了福音的權柄.領會了春汛一般決堤而出的福音之聲。她迎來了福音性講道誕生的那一瞬間11
。
8、 我的見證
四十歲時,做了一次四十天的禁食禱告。當我渡過第二個死難關頭時,問主說:“我那復活的形象會是什麼樣子呢?”我受到很大大的責備。我發現自己受到現代神學學的影響,還沒有擁有純正的復活信仰。當我認罪悔改時,發現了復活信仰的四個要素。
主耶穌復活了。
復活的主如今也活在。
主耶穌與我同在。
主耶穌再臨的日子,我也要與主一同復活12 。
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
“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這句話使我在四十天裡看到了復活的初熟果子──主耶穌榮耀的身體是那麼自由、聖潔、榮耀燦爛。
過不久,在韓國汝島矣召開了七四年萬國博覽百萬人大集會時,我被指定為主持通宵禱告會的講員。最後一天,在六十萬通宵的會眾面前傳講了“復活信仰的恢復”。
第二天,四處飛來了邀請書,讓我去主持奮興佈道會。我一夜間成為奮興講師。從那以後的十三年間我一直奔波於各國的奮興佈道會之間13 。
現代神學軟化了復活信仰。這不僅使講道人癰苦萬分,而且把教會從磐石挪到了沙地上,最終在末後的日子使教會軟弱無力,站立不住。請把教會重新挪到磐石上吧!
第二十一章
約翰福音以一百五十三條魚的神跡代替了其它福音書上用使命差派門徒的場面,以此來強調了福音的意義。這是用非命令性的語調在充滿幻想的氛圍中表現出來的。但是在這裡重要的是闡明了宣教和牧養的關係。主耶穌並沒有把二者區分開,也沒有為其定下次序,卻把牧養工作放進了宣教的框架裡。這與當今教會的牧會中宣教僅能維持次要的地位是大相徑庭的。
1、 一百五十三條魚的神跡奇事
主耶穌在升天以前,總結一生的教訓時,用命令和勸勉的口吻如留遺言一般講了將來必要做的事情。這就是“宣教”的大使命。“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樣的宣教是擁有天上地下所有權柄的主耶穌幫助我們,與我們同在,通過我們來成就他命令的工作。而在約翰福音中卻省略了這個在其它福音書上共有的場面,在這個位置上記載了一百五十三條大魚的神跡,這裡需要解釋,也應該有宣講。
在這裡海相當於整個世界,一百五十三條魚是萬民,打小魚用的不太結實的魚網卻沒有破的事情意昧著雖然講道人和教會是非常軟弱的,但是為宣教大使命獻身時,絕對不會撕破的保證1 。
在其它的福音書上顧慮復活事件後果再記載另一些神跡奇事的話,會影響復活事件的突出性。因此沒有記載一百五十三條大魚的神跡。但是約翰福音的主張卻與此不同。
復活的福音若沒有宣教,猶如沒有翅膀的鷹一樣飛不起來2 。並且主耶穌想到人們會錯把宣教的命令當做十戒一樣的律法來領受,所以他認為在約翰福音中下宣教的命令是不適當的3
。為了把宣教表現得更加福音化,為了告訴人們宣教也是能夠興高采烈地去完成的工作,而採用了寓意於神跡的方法。
2、 宣教工作越艱難越不可能時,越要用福音的主題來解決這個問題。就象一百五十三條大魚的神跡是主耶穌用權柄行出來的一樣,宣教工作也是憑主耶穌的權柄纔能進行。
從人的角度看宣教是神跡和冒險的總稱,但是主的最後命令並不是那麼令人憂愁的.相反這是興高采烈的事情。當初門徒們出海的動機完全與波得的動機相反,他們是為了逃跑。不管是為了生計,還是為了逃跑,因為他們是門徒,所以主耶穌毫無責備地給他們演示了宣教找作的好消息4
(這不是講給他們聽的)。今天也有很多與此類似的事情,不管傳道人是否把聖工當做糊口的生計,主會引領他進入更美好的夢境般的世界裡,然後再使用他。約翰福音是宣教福音書。
3、 教會或牧會是宣教的後繼措施,是要從屬於宣教的事項,是宣教果子結成的過程,為宣教而存在5
。
主耶穌行出一百五十三條魚的神跡後託付彼得餵養他的羊。但是這並不意昧著在餵養之餘才去做宣教工作。但是中世紀以後,今天的教會把“不是”換成了“是”。今天的教會把宣教當做教會的附屬物、次要的工作。有些教會在建教堂的事情上已經花費了一百年的時間,卻認為如今還不是宣教的時期。
他們把教育館、宣教館、殉道者紀念館、禱告院、修養館、福利館、體育館、教會墓地、納骨堂之類的建築計畫當做二十一世紀的異象。也就是說宣教要排到一百年後纔能列入重點工作專案當中。中世紀的建築工作又一次把教會推向了黑暗。只有沒生命的宗教和沒落的宗教才熱哀于建設留傳給後世的文化遺產。難道教會也需要諾大的墓地嗎?
4、 每一個領域都需要專門化和多無化。但是劃分教會和宣教是一種錯誤。不能劃分牧羊人和宣教師。上帝的僕人要象保羅一樣即是牧養人又是宣教士。在其它的領域裡劃分能給人新鮮感,而與此相反,牧養人和宣教師一經劃分就會產生腐敗6
。這不僅僅是區分的程度,而是牧養人是定居民,宣教師是流浪民;牧養人是老闆,宣教師是職員;牧養人是財主,宣教師是拿撒路一級的人7
。所以保羅也因這樣的現象而斥責了那些不接待客旅(宣教師)的人為惡人8
。為此今天的教會要採取複數共同擔任牧師制,也就是五年換崗位的做工制度。還有攻讀宣教學的人要無條件地奉差到宣教地.宣教學博士學位的必要授予條件是宣教地有十年現場院經驗的人。
5、 重操舊業的門徒們羞愧得連頭也抬不起來了。(但是主耶穌把親手預備的早餐分給了門徒們。在這樣的畫面上,頭頂有一輪旭日正暖暖地普照著.長長的影子溫柔地撫摸著海水。
“彼得,沒有什麼可對不起的,我和你不是好朋友嘛。宣教的事情不用憂愁,就象今天打魚一樣做就行。”
彼得流下了感激的淚水。他面對差遺他到萬民中的主,面對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而又明朗的臉龐.他心突然以迎接福音的狀態寧靜下來。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講道學測試題
1、請標出給講道人的五條勸戒中哪一條適用於自己。
答:1、2、3、4、5。
2、簡述講道人被廢棄的兩個原因。
3、聖經在何處記錄了傳別的福音要受咒詛?
書 章
節
4、在初起教會再臨是講道人的一大難題,但是約翰福音輕工業易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什麼?
5、“耶穌基督是邏格斯、是道。”這句話中宣教中具有什麼意義?
6、在福音時代舊約先知的地位有何變化?
7、主耶穌否認聖殿的理由是什麼?
8、耶穌的教育精神是舉世聞名的,而福音使它毫無疑問無用處。比教育更優越的是什麼?
9、主耶穌從三個方面講論了什麼是重生。請把這三個方面寫下來。
10、福音時代開始了心靈和誠實的敬拜,請寫下其特點。
11、主耶穌在講道中怎樣說明了在畢士池邊的眾病人中只選擇一個病人醫治的原因。
12、耶穌在講道中如何解釋了五餅二魚的神跡?
13、在講道中律法與福音有什麼關係?
14、請寫出在九章中表現出來的合乎講道的特點。
15、在十章中好牧人預表的是誰?
16、在十一章中宣講的復活與再臨有何關係?
17、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達福音,也要述說十二章瑪利亞所行的事,其理由是什麼?
18、新命令和十誡的不同之處是什麼?
19、基督教有需道德性講道,為什麼?
20、耶穌用朋友關係說明了在主裡的真理,其內容是什麼?
21、在十七章中的禱告文裡有講道內容的理由是什麼?
22、教會不應當參政,為什麼?
23、耶穌在十字架中最著名的講道是什麼?
24、基督教的特點是復活。在二十章分五點講述了這個復活,其內容是什麼?
25、在二十一章用什麼方式記載了主耶穌的至高命令?採取這種方式的理由是什麼?
26、主耶穌在約翰福音的末了講論了宣教和教會的關係,其內容是什麼?
27、聽完這門課以後
A、打算講給別人聽。()
B、很難說。()
班級 學號
姓名
── 馬提亞《耶穌的講道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