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與主密契(詩廿四1-3)
信徒過份忙參與聖工,成了我們與主密契的最大障礙,這樣說法好像有點嘩眾取寵,但卻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詩廿四)的作者提出一個間題;就是誰能與主緊密地契合昵?這種親密的表象,足以反映出我們與主的關係。悔罪的禱告,恆切的查經與參加培靈研經聚會都是有益的,但卻不足以保證我們與神之間,有那種原本應有的親密關係。在現今的美國,我們經已喪失了異象,無法使神的子民完全地回歸神的懷抱。我們的教會很關心舉辦的事工,也將所有參與活動的數目記錄在案。我曾經就有關的問題向教會的長老提問,探討他們心目中兩大關心的項目是甚麼,他們的答覆就是教會財政與聚會的出席率。教會領袖關心數字過於會友與神的關係,這事實焉能不教人愁鎖?
有一位作家這樣問:基督徒主要傳授甚麼?所得的答案,似乎與分別為聖的生活扯不上關係,但卻側重於教人如何達致成功和經歷過程中的感受。譬如說,教人如何獲取健康與財富?如何排除憂慮?如何建立正確的性觀念和快樂家庭?同一位作家又問信徒對他們的領袖有何期望?答案中竟沒有要求聖潔,卻注重他們的恩賜,能力及資源。如此看來,基督教已經被人視作一門企業,我們把知識擺在人面前,向會眾供應五花八門的書籍和錄音帶,但忘卻會眾對領袖的要求應是聖潔。牧者必須尋求聖潔,本身若無此追求,則絕對無法帶領別人達到這個境界。
曾幾何時,我也試過因為忙碌的緣故,放棄與神保持密切的相交。耶利米先知所言甚是,他這樣說:「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他的財物誇口。誇口的卻因他有聰明,認識我是耶和華,又知道我喜悅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以此誇口。」(耶九23-24)何西亞先知又引主的話說:「我喜愛良善(或作:憐恤),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何六6)神喜歡我們對衪有認識,並與衪建立密契的關係,衪又警告我們,寧可認識衪,勝於奉獻錢財。事實上,就算人每天出席這一類的培靈聚會,仍不等於他與主建立起密切的關係。人容易關注事工的發展,但神寧可人與衪心深相契。主願意我們聖潔,衪曾引用以賽亞先知的話責備當時的信徒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太十五8)。就這一點而言,我不禁為在美國阿里桑那州的母會擔心,也為你們今日來參加培靈會的香港眾教會擔心,說真的,更為自己內心裏的面目而有更大的恐懼。神其實十分渴望與衪的子民建立死生契合的關係;內子現今與我相距千里,但我們每時每刻都認同彼此的默契與親切關係,就如今早凌晨一時半我倏然醒來,首件盤算要做的事就是致電給內子。我倆雖分隔千里之遙,不能立時分享那種彼此相屬的親切感;但透過各自與基督的緊密連繫,就能在主的愛裏結連在一起了。這只婚戒象徵我和內子的堅貞愛情,但是這具十架就象徵我的生命與主合而為一,衪死乃為要叫我們進入衪的豐盛裏與衪相連。衪首先接納我們的為人,然後邀請我們作衪的朋友,與衪建立甜蜜的友情,這絕對出於衪對我們深切的愛(約十五12-15)。衪與我們親近至一個程度,把父神告訴衪的都告訢我們。今天,你我願否選擇與主建立這密切的友誼麼?領我信主的人,讓我看見他與主的密契,並且把我帶到主面前。我神學院裏的同班同學陳黔開牧師,現為香港播道會恩泉堂的主任牧師,他是個真正與主契合的牧者。在我們所認識的牧者﹑傳教士和平信徒之中,不乏有與主深交的例子。他們不但深切體會主的慈愛,神也特別顧念他們。然而,神並不偏待人;衪並非只看重他們而輕忽我們,衪願意我們每一位,都與衪建立深切的交往。以一個一百二十人的團契比例而言,發覺大概有七十人與主的關係比較密切,這正如耶穌的十二使徒中也只得彼得﹑雅各和約翰與主比較深交一樣。我們無可否認的,耶穌與他們的交通確比其他的人更為密切,甚至主登山變像的時候也帶同他們,讓他們看見衪變化的榮形。主在客西馬尼園的爭扎禱告中,更讓他們分擔憂患;表面上,主耶穌似乎對這三人寵愛有加;然而,實際上是他們選擇與主交往。在最後晚餐席上,只有年紀最輕的使徒約翰把頭枕在耶穌的肩膊上,相信此舉亦是出於約翰個人的意願。
耶穌基督對他的信徒並無厚此薄彼,我們選擇怎樣與主交往就會有怎樣的經歷。聖經指導我們怎樣與主相交,以及怎樣與主同行,其中大部份都是談到我們如何與主同行共處。正當你我悔改認罪,把生命交託給主的一刻,救恩就灌注在我們生命裏。在這悔改及交託自己的過程中,神將信徒的位份與經歷分賜給我們,自繼承位份始,直至永恆不會改變。但經歷則隨靈命的成長而會有所改變,當我們長大成熟,經歷就會更加扎實和擴闊。主在十架流血捨身的目的,就為要叫我們得這信徒的位份,是無條件的。但我們的經歷與行為則是相關的,當我們犯罪離開神的時候,就把我們與神緊密的連繫阻隔了。犯罪雖然不會奪去我們信徒的位份,但卻叫我們與主的經驗蒙了愧咎。我們得了的位份只有神知道,但我們的經驗卻是神人共證的。我們若只不過口中說有神,但卻沒有與神同行的經歷,人一下子便會察覺得到。所以說,我們怎樣去經歷神,實在是極之重要的,也成了我們與主契合的基礎。
我們在美國向別人傳福音時候,常會這樣問:「你認識神嗎?」一些人會這樣答:「對了,我是認識神的話!」其實,這樣的答案是否顯示他確真正認識神呢?我和內子露芙經已成婚卅一年之久,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說尚未能捉摸到她的感受;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只能說仍在每天瞭解她多一些罷!因此,我們若籠統地告訴別人認識了神,那實在是語有不詳,言猶未盡的。就以我個人為例,自
耶穌基督邀請你和我與衪建立親切的關係,衪願意與我們為友,並把神的密旨與我們分享(約十五),親切感就在此表露無遺了。然而,我們與主的親切無間要視乎人的心意取向如何,並非每個信徒都與主親密無間,因為某些信徒並不作這樣的選擇。神昔日吩咐摩西上西乃山,但百姓則不可上山,甚至連摸那山也不可(出十九10-12),因為神知道百姓非嚴守紀律的一群,衪老早知道當摩西上山的時候,百姓就會歡宴﹑醉酒,甚至製造金牛來膜拜,所以神一早就禁止他們摸這聖山,並把這一群不重視與衪建立緊密關係的百姓留在山腳。我們今日目睹以色列人所受的教訓,若想與神緊密的聯繫,就當重視各種屬靈的操練,包括靈裏的禱告,查考神的話與及盡力使信仰與行為相配合;與神密契跟屬靈的操練是不可分割的。摩西與七十位長老毋須留在山下,可以足登西乃山,然而神說亞倫﹑拿答﹑亞比戶與長老七十人留在登山的第一站,原因是他們目睹了神,卻依舊又吃又喝,惦掛屬世的事情(廿四9-11)。倘若我是以色列的長老,既然親眼的看見了神,我就靜默不言,也不敢挪移寸步去掛住吃喝,忘記了聽神的說話。可惜,他們偏偏就是干犯了這些,於是神說只容許摩西可以近前來(13-14);摩西再跨步上西乃山之時,他帶同約書亞一起去,我們立刻會質疑:為何約書亞並非與那七十位長老一同留在山腳的一站?這裏只有一個答案,就是約書亞極具委身的心志(參出卅三9-11)。我在亞洲﹑歐洲及美國各地講道,聚會完畢之後,從未發現有人戀戀不捨,不肯離去;曾幾何時,我們也忘記了聚會的目的為何!是為了優美的音樂節目?抑或是為動聽的講道呢?其實,我們為的是要來聽神的道罷了,我們渴慕的是與神緊密的合在一起而已?!縱使音樂平庸﹑講道又不連貫,我們若逼切地渴慕神,就能與衪相遇,這就是約書亞之所以能伴隨摩西登山的主要原因。大家可以想想:來到西乃聖山的前面,有二百五十萬人要在山下等待,七十五人可登上第一站,然後,摩西及約書亞再往前一站,最後,只有摩西登上頂峰與神相遇,神在雲彩中與摩西會面(廿四15-17)。這需要何等屬靈的操煉,才能與神建立如此密切的關係?我們需要學像摩西那樣有屬靈的操練,有足夠的識別力,竭誠盡忠而又敢於單獨面對父神!
美國教會很流行唱「我已經決定」這首詩歌,歌詞很意思:「我已經決定要跟隨耶穌,……永不回頭!永不回頭!世界在背後,十架在前頭,……永不回頭,永不回頭!縱無人願意,我仍要跟從,……永不回頭,永不回頭!」我們今日大眾一起敬拜神,但要與神建立緊密關係則必須是個別的,(詩廿四)舖陳出那些能登耶和華的山,與衪建立密切關係的人,就是那些好像摩西一樣有美好的屬靈操練﹑有豐富的識辨能力﹑委身事奉和敢於單獨與神共處的弟兄姊妹。當你的家人﹑朋友﹑聖經和詩本都被挪去,你是否仍不灰心喪志與主獨處?當我們願意生命中以主居首位的時候,衪就全然的掌管,好叫我們事事以衪為首。人若以主為至寶,就算一切都喪盡了,仍必不放棄與主緊密的連繫。
摩西終於從西乃山下來了,嚇然目睹神的子民在山下吃喝快樂,又跳起舞來,更鑄造金牛犢來膜拜,他們的舉動教神異常憤怒,就對摩西說:「我看這百姓真是硬頸項的百姓。你且由我,我要向他們發烈怒,將他們滅絕!」(出卅二9-10)。摩西於是代眾百姓向神求饒恕,甚至願將己名從生命冊上塗抹,以作交換的條件(出卅二32-34)。我們在這裏看見摩西的謙和,他關切這群神所愛的子民如何傷透神的心。當你我與神建立起一種像摩西與神的親密關係時,我們好可能會刻意的叫人知道!這是一種屬靈野心的試煉,摩西經歷了試煉,並且能忍受得住。我們今日若要效法摩西,也要經歷野心的操練,並當常常察看自己的動機是否純正,是否單為「求得主」為我們的滿足。
神習慣與摩西面對面的說話,正像朋友交談的親切。各位弟兄姊妹,你今早與神交通了沒有?是否真正而完全地相互交通過呢?我們教會裏頭有十六位全時間事奉的傳道人,在每週一的早晨,我會帶領他們一段早禱的時間,為教會的事工和彼此的需要互相代求。有一次,我採取了一個獨特的形式,叫他們各自踱步並與神晤談,雖只有短短的半小時,但強調他們不要有任何掛礙,祇單獨享受那段與主相交的時間。其後,其中有某些傳道人告訴我,他不過踱了十步,心離開了神。另一位又說:只不過幾分鐘之後,他內心就被某些東西盤據了。其實,人與人的相交,其親切感是掩藏不住的,例如親如手足兄弟,彼此之間多半是有說有笑,身靈互牽的。今日,我們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也要如此密切﹔無論往那裏去,都要與主同往,衪是我們的摯友,又是我們永遠的朋友,我們如果要與神保持這種緊密的關係,則必須享有與神個別的交通(卅三11﹑民十二8)。
摩西又對神說:「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認識你,好在你眼前蒙恩。」(出卅三13)摩西渴求知道神的道,正因為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神的道路非同我們的道路(賽五十五8)。各位兄姊有否身心受創的經歷?不久之前,我們教會一位弟兄做了一些損害教會信譽的事情,激起大家的義憤。然而,神的看法卻高於人的思想,衪仍然愛這模樣的弟兄,你我今天又應作何感想?你我是否都要學像摩西一般:尋求神公義的法則?
摩西在西乃山上渴求見神的面,神就在他面前宣示衪自己說:「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卅三20-23;卅四6-7)。摩西既如此的渴求,就能在神面前得此特別的啟示。今日,我們若想像摩西那樣貼近神,神也必如此啟示我們。當我卅一年前與露芙結婚前,對於愛情可謂一知半解,以為鍾情於一個美麗的女孩,那就叫做愛;但到今日,彼此相處了卅一年,我才敢說瞭解她更多,亦愛她更深。我是認識了內子三年後才信主的,當時我很坦白向她承認對主的認識實在非常膚淺,我需要深入地與主建立密切的聯繫。
最後,我要談到摩西下山的時候,臉面都發光了(卅四29)。他們臉面反照出神的榮光,若你我肯花時間與神獨處,別人是感受得到的。我們內心若渴求這種聖潔的親近,就會領略大所表達的那種感受:「神阿,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的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渴你!」(詩六十三1-8)── 歐達《信譽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