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與「生命」
我們現在來看使徒保羅的職事,我們所公認他對新約的特殊貢獻。我還要重複的提醒各位,保羅「特殊」的職事就是所謂「帳篷」的預表。在討論他職事中,特別關於教會相互連絡的主題時,我們將不論到保羅在其他屬靈事務廣泛的啟示;譬如,屬天救贖的計劃及信徒個人在基督裏長進的途徑等。
保羅寫給羅馬人的書信,不是告訴我們罪人如何進入神的國度,而是指示我們基督徒,神如何使我們能進入國度及進入國度的結果。為了這個目的,保羅在羅馬書中重提到幾個主題,比如稱義及成聖、從罪及律法得釋放、在基督裏的永生生命、靠聖靈行事、兒子的名分及神的目的。這些題目,我們曾經在別處都提過的(參《正常基督徒生活》),指出我們對上述屬靈事物的信心及經歷,乃根據我們的眼睛對基督耶穌偉大史實的開啟;即祂的被釘、復活及被高舉,並我們與祂同死、復活及被高舉的事實。神已在基督裏審判了我們的罪,治死了我們墮落的天性。我們被接受在祂的國度裏,不是因為我們逃過了神的審判,而是基於我們已在基督裏接受了審判,並已在祂裏面復活得新的生命。基督的十字架是我們唯一的道路。
為了這個原則,保羅再把另外令人醒目的一章陳列在我們面前(羅七)。他指出自己失敗的原因,乃是信徒想靠自己天然的能力過基督徒生活,而他偉大的發現(延伸到第八章),無疑是「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基督內在的能力──「在基督裏生命聖靈的律」──勝過了他肢體中罪和死的律。腓立比書四章十三節說:「我靠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對保羅而言,基督徒的生命乃是一種繼續不斷的神蹟,是一種內心隨從聖靈而使藉重生持有的屬天生命,自「敗壞的肉體」中發出來的矛盾生活。「基督若活在你們心裏,身體就因罪而死,心靈卻因義而活」(羅八10)。在我們論及保羅是一位「織帳篷者」及他對神家的認識前(羅馬書所提到的),我們將停下來先看保羅這個人,並從他身上「作憑據的聖靈」藏在「我們這地上的帳篷」(林後五1~5),顯出的矛盾生活的榜樣來學習一些教訓。
關於使徒保羅,我願提醒你特別注意哥林多後書所記載他的特殊性格。這封書信的特點是表明保羅個人內在屬靈生命及經歷。在所有新約的書信中,這是一封特別關於保羅個人的書信,如果沒有它,我們將難以認識保羅這個人。由於哥林多人的光景,神許可保羅寫哥林多後書,更因如此,我們便可以窺知其他書信所隱匿的一些事。在那些書信中充滿了教訓,這封書信卻簡要的揭開了教訓後面的人;其他書信把神的啟示向我們表明,這封書信卻指出神啟示所信託的人。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便可得到印證。在哥林多前書保羅寫到神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在哥林多後書卻給我們瞥見保羅身上屬天的軟弱。在哥林多前書三章,保羅要求信徒合一;哥林多後書一章顯示出他自己遭遇的挫折。他極力的勸阻他們分門結黨,卻仍把自己擺在他們中間。在處理哥林多教會一些混亂事務後,保羅於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提出著名愛的詩章;但在哥林多後書第二章中,他說明在前封書信中提到教會外面的混亂,他說:「我先前心裏難過痛苦,多多的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叫你們憂愁,乃是叫你們知道我格外疼愛你們。」往後在哥林多前書十六章,保羅提醒他的讀者,實際關心別人的需要;然而在哥林多後書十一章,他讓我們看見個人私下錢財的處理。一個人若在錢財上不清楚,他就不能事奉神,這是一個原則;如果他在這件事上錯了,其他也就都錯了。最後,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提到我們現在最關切的問題,也就是新約中論到復活最清楚的地方;但在哥林多後書第一章中,我們發現保羅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叫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
保羅的教訓都是以經歷為背景。無論今天人們對它的看法如何,除此以外,就再沒有職事的根。如果一個職事只建立在理論上,它只是改善的工作;但一個供應生命的職事主要是從經歷中產生的。哥林多前書是論到恩賜及教訓,後書卻是論到生命。由於基督的死在保羅身上做工,他就有生命;更因他得生命,別人也就因此有了生命。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及其他書信的職事是基於哥林多後書所描述的人。
【寶貝放在瓦器裏】現在,讓我們往前注意上面所提及的事,特別是關於保羅身上矛盾的經歷。
當我們仔細讀哥林多後書時,便會遇見兩個人;一個是在自己裏的保羅,另一個是在基督裏的保羅。我們覺得他是一個異常的人。外貌矮小瘦弱,言語拙劣,但他卻自信是勇敢的,見識豐富,而且他的書信是堅定而有分量的(參林後十1、10,十一6),他在處人和理事上,總是顯出堅定一致的態度,即不再「憑外貌」,只憑基督(林後一17,五16)。論內心的光景,也可以看出他身上矛盾的情形,因為他常用到一些意味深長的字眼,例如「但」、「然而」、「雖然」。他寫「我們絕了望」、「我們在這帳篷裏歎息勞苦」、「我們多受痛苦」;「外有爭戰,內有懼怕」,「然而那位叫死人復活的神……安慰了我們」(參林後一8~9,五4,七5~6)。
他在哥林多後書,不只是指出他裏面雙重感覺的經歷,還有兩個重要的段落表明不尋常的經歷(參林後四8~10,六8~10)。無疑的,保羅在這書信中,從頭至尾所講論的每件事都是從這個源頭出來的。在這兒我們可以找到一個貫通的原則,就以他自己的話為最好的提綱:「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其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四7)。從第一章我們就看見「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而最後一章,我們仍然看見瓦器,但我們也遇見了寶貝。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這句話誠然是基督徒實際生活最清楚的寫照。基督教不是瓦器,也不是寶貝,而是寶貝放在瓦器裏。
任何人,無論他們是否基督徒,總有他們自己認為理想的人,他們都有自己所認為完全的標準。他們總是想,如果一個人做這個或做那個,有某些特殊的行為或他是某一類的人,那就是個好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標準,如果一個人合乎這個標準,我們便稱他為「好人」。在我們還未得救以前,我們有某種標準;但是當我們得救以後,我們發現不再稱讚以前所稱羨的人了。我們現在是以新發現的亮光來衡量他們,而且看出他們的缺點,因我們衡量的尺度改變了。
甚至以前我們對基督也有自己的看法。在我們得救以前,我們對祂有些像世人的看法;但是,得救以後,因聖靈開啟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認識祂真實的本性,這些看法也就都被拋棄了。因此,我們現在有了基督徒生活的新標準,我們以這個目標作為努力及衡量別人的標準。雖然我們的理想是如此完善。但我願向你指出神思想中基督徒真實的光景,是我們未曾思考過的,並且我們仍要調整我們對自己和別人的標準呢!
關於成聖,我們的看法是如何呢?我們很容易想到它是沒有一點瓦器的光景。我們想像如果我們能夠達到某種光景,控制我們的情緒及情感,即今後再找不它們的痕跡,我們就已達到成聖的地步。我們幻想去壓抑我們的感覺,以致認為若能對痛苦麻木,不為親情所觸,就是屬靈的證明。實際上,我們所想像的屬靈是停止人的生活,許多人努力試圖遮蓋瓦器的存在,並認為如果沒有這些情形便是成聖了。
如果真的有人如此行,你將認為他是不近人情的。他不敢放鬆自己,他不敢自由的說話行事,恐怕瓦器要顯露出來,這樣的人不認識甚麼是真正的基督教。他是做作的,並且試圖藉矯飾遮蓋他真實的光景,他訓練自己使得瓦器不被露出。啊!許多人想,如果他們能夠達到一個光景,即無論說話行事,瓦器的光景不再有顯出來的顧慮,他們便是成聖的基督徒了。
當我剛成為一個基督徒時,對於基督徒我也有自己的觀念,並且我努力試去做想像中的基督徒。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所設想的標準,我就是成功了。我熱切的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但我卻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如果一個人從早到晚都是微笑的,他就是一個真基督徒!如果在任何時候他流一滴淚,他就是失敗了。我也想,一個真基督徒是從不灰心,勇敢的人,如果在任何環境中,他有一點膽怯,我就認為他嚴重的失敗了,因為他缺少對主的信靠,這樣是夠不上我的標準的。
我對基督徒的觀念,一直持守這麼堅定的看法。直到有一天,我讀到保羅所寫的哥林多後書,他說:「似乎憂愁……」(林後六10)。我被這句話抓住了;我想:「保羅也憂愁嗎?」然後我讀到他「多多的流淚」(林後二4),我懷疑保羅真的流淚?讀到他「心裏作難」(林後四8),我想:「保羅真的作難嗎?」,讀到「我們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林後一8)。我困惑的問自己:「保羅真的曾失望過嗎?」我從未想到像保羅這樣的人,竟然有這些經歷,但當我再讀下去,我逐漸的醒悟過來,基督徒並不是像天使一般,沒有一點人的感覺。我看見保羅離我們並不遠,我也發現保羅事實上是一個人,正如我們所認識的一般人一樣。
許多人對於基督徒有他們自己的觀念,但這些看法不過是一面的,因為他們不過是世人心中的想法,而不是神的創造。在保羅身上,我遇見了「這寶貝」,但讚美神,我也遇見「一個瓦器」!我再重複而確定的指出,基督教乃是「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他是懼怕的,卻又是勇敢的;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似乎被打倒了卻不致死亡;他是軟弱的,但他卻宣稱他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你可以看見他身上常帶耶穌的死,但他卻認為這是使耶穌的生在他身上顯明出來唯一的方法。
從外表你看不見整個故事的內容,因在這人的背後,有極大的能力托住了他的生活。人們可以認為他「似乎誘惑人的,是憂愁,是貧窮,是一無所有,甚至似乎是要死的」;雖然如此,神托住他確實的信心:「而他卻是誠實的,人所共知的,常常喜樂的,叫許多人富足的,樣樣都有的,」看哪!我們是如此活的。(參林後六8~10)
【能力顯在軟弱上】現在你開始明白甚麼是基督徒?基督徒就是一個集矛盾於一身的人,但在他裏面神的大能不斷的得勝。基督徒就是一個人的生命中秉賦了奧祕的矛盾;而這矛盾就是神自己。有些人認為基督教全是寶貝沒有瓦器,如果有一天神的僕人顯出瓦器的光景,他們就認為他是毫無希望了,但神的觀念就是──在這瓦器內,他的寶貝定然會被發現。
在此我們必須仔細的區分人和在人裏面的肉體,即區分人與生俱來的限度及天然的肉體,這肉體習慣於犯罪,使我們離開聖靈的幫助及完全依靠神。這種分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神的兒女若有點放鬆,便很容易陷入其中,而且人的天性很容易向肉體屈服。請注意,我在這裏決不是為罪和肉體找到藉口,肉體必須拒絕,主將它置於死地,即十字架的死(我在《正常基督徒生活》中第九、十兩章曾詳細的論到這件事)。但我們身上另外一面的軟弱仍是存在的。那可稱頌的主曾為我們的緣故,「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但因神的大能,仍然活(林後十三4);就我們自己而論,在我們的軟弱上,神的能力更顯得完全。所以在「軟弱」上,榮耀變成可能的(林後十二9)。
保羅告訴我們,他有「一根刺加在肉體上」。這根刺是甚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刺使他極其軟弱,而他曾三次求主叫這刺離開他,但神明確的告訴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只要有這句話就夠了。
主的能力如何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呢?這就是基督教的真理了。基督教不是挪去人的軟弱,或是只顯出屬天的能力,乃是屬天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現出來。讓我們把這一點弄清楚,主所做的不是消極的除去我們的軟弱;而是遠超過這些,它是積極的,神隨時隨地賜下能力來。神留下我們的軟弱,而在這點上賜下能力。神賜給人能力是顯在他們的軟弱上,祂所賜下的寶貝是放在瓦器裏。
【在疑惑中的信心】我們在上面所論到的,就是真實的信心。許多人常告訴我他們的害怕及疑惑,甚至他們尋求依靠主的時候仍然如此。他們照所吩咐的抓住了神的應許,但疑惑仍然像不速之客繼續的湧出。讓我告訴你們,當真實信心的寶貝顯在瓦器中時,可能受到疑惑嚴重的侵襲;但雖然瓦器顯出來,仍不能抵銷寶貝的存在,反而寶貝在這環境中更顯出加倍的榮美。請不要誤會,我並不鼓勵大家懷疑,疑惑是一個基督徒軟弱的記號,但我希望將它說明清楚,基督教不單是信心的事,而是信心在疑惑中得勝。
我最歡喜提到早期教會使彼得從惡人手中得釋放的禱告。當彼得從獄中回來敲教會門的時候,在裏面禱告的信徒們說:「必是他的天使。」你沒有看見麼?當真實的信心,就是一種得到神答應的信心出現時,人們的軟弱仍然存在,疑惑也同時暗藏在角落裏。但今天神的百姓需祈求比在稱呼馬可的約翰他母親馬利亞家中的信徒們具有更大的信心。他們過分的堅持這個,他們確信神將打發天使,並打開監獄的每一扇門;如果一陣風吹來就說:「那是彼得在敲門了!」如果下陣雨就說:「彼得又在敲門了!」
這些人過分的輕信及自信,他們的信心在不需要真實的事實。甚至在一個絕對是基督徒身上,瓦器仍是常顯出的,雖然決定的因素並非瓦器而是裏面的寶貝,對他自己而言,瓦器常是明顯的。在一個正常基督徒的生活中,正當信心與起來抓住神的應許時,感覺到是否錯了的疑惑仍會同時出現的。當他最勇敢時,他裏面可能是最膽怯的時候;當他最喜樂的時候,憂愁可能正等待機會再把他打倒,只有偉大超越的能力,才能把他高舉超過這些。但是,這明顯的矛盾是與寶貝同時存在,而這就是神所要的光景。
我們必須大大的感謝神,因為人的軟弱並不能限制屬天的能力。我們很容易想,當憂傷時,喜樂就不能存在;流淚時就無法讚美;四面受敵時必被困住;疑惑時就沒有信心。但我要確實的宣告,神願意將我們帶到一個地步,就是當人在凡事上只能提供瓦器的情形時,卻有寶貝存在其中。因此,當我們心中失望時,讓我們不向灰心讓步,而直接歸向神;當我們心中疑惑害怕時,不要向這些屈服,反而要順服神,如此,寶貝就要因瓦器顯出更大的榮光。
【痛苦中的喜樂】在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最後一封信中,他提到「末後」危險的日子,他警告他們,那令人傷痛的日子必要來臨。那時人將「無親情」(許多事情中之一)(提後三1~3),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在末後的日子有一個危險,人們將沒有憐憫心,失去天生的感覺,沒有人的情感。一個極端的例子──我曾聽人說過,有一個人要在現代的社會上證明他的能力,他們必須殺死他們最親近的、最愛的一個人。我們要知道這些寫給提摩太的話是為基督徒,而不是為外邦人。我們能否推論,這些情形將侵害基督教,且在末後的日子發生在信徒當中?那是可能的,人們將到一個地步拒絕負起照顧父母、妻子及兒女的責任,而認為如此行就是好基督徒。
當然,主耶穌曾說過:「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十四25~26)。是的,祂曾說過這些話,但祂不是像我們今天說:樂意離開自己父母、妻子、兒女的人能作祂的門徒。人們藉事奉主的名義,不照顧自己的親友,這不是出於愛主,而是出於自己的冷酷。他們說:「我是多屬靈,因為我不必為家庭費心。」我認識一位本國的弟兄,他自稱熱心事奉主,因為他不在乎離開自己的家為主去傳福音,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他根本從未照顧他的家人。這種情形非常普遍,神決不贊成如此行。
真正的屬靈是盡力照顧家庭,而在這事上因神的旨意而接受基督的十字架。這就是說,我們外出是因神呼召我們,而非喜歡逃避家庭的責任。這裏有一個校正的法則:如果我們為主往前而沒付一點代價,那必定是錯了,這並不是屬靈的舉動。家庭生活是聖潔並應該被尊重的,但我們裏面天然的生命及情感卻該接受神的安排和管制。
請記得,神尋找在瓦器中的寶貝。基督教不是試圖壓抑各種感覺遮掩瓦器,而是我們有寶貝在裏面,瓦器仍能被看到。它不是超越痛苦的感覺變成麻木,而是存豐富的感覺,雖然覺得痛苦卻被另一位帶過來。這兒有瓦器,但也有寶貝。那麼甚麼是寶貝呢?就是主耶穌的生命,是祂得勝的生命,祂曾「哭過」「心裏憂愁」「心裏悲歎」及「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參約十一33、35、38,十二37,十三21;可八12;太廿六37~38)。
是的,我們的人性是一個瓦器,但我們基督徒如何與別的瓦器有區別呢?不是因瓦器的質料不同,而是它裏面所盛的內容不同。我們唯一的不同是裏面珍藏奇妙的寶貝。
我認識一位弟兄,他非常愛他的妻子。有一次,他被安排出外有幾個月的佈道工作。當他正要離家時,他的妻子身體非常的軟弱,因她六天前剛剛生產。當時,有位朋友要我送信給他,當我走到他家附近的街道時,我看見他跟另一位帶他行李的人從他家出來。他沒有看見我,但我看見他出來走了一段路,就停下轉身望他的家,經過一陣的遲疑,他才慢慢的啟程。我沒有停留很久,但已察覺到他心裏的痛苦,我不想打擾他,所以轉到另外一條路先到河邊的船上等他。當他走到船邊時,我說:「弟兄,願主祝福你。」他似乎很快樂的回答:「是的,主實在祝福我們。」
幾個月後,他從旅途歸來,我問他是否記得這件事,並向他解釋當時避開的理由。他說:「我當然記得,那時我妻子在六天前剛生下一個嬰孩,家中沒有佣人,又有兩個小孩需要人照顧,而且我沒有為她留下足夠的錢。我站在那兒覺得我不能丟下她,這樣做太殘忍了。當我正要回頭時,有一節聖經臨到我:『手扶摯向後看的人,不配進神的國。』所以我就轉回動身上了船。」
我最喜歡提到這個故事,因為它是寶貝放在瓦器裏最好的實例了。「你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頭」(林前六19)。這就是基督徒的生命。有些人似乎沒有一點瓦器,他是離了肉身的靈,不是常人(至少他們試如此行),但手扶犁的人是流眼淚的,這就是基督教。他是因裏面的寶貝超越了瓦器。
【生氣卻不犯罪】最後,我要把這個原則應用在另一方面。因為聖經時常教導我們在地上將這雙重的生命活出來,即屬人的器皿和藉重生栽種在人裏面的屬靈生命。在以弗所書四章二十六、二十七節中,使徒保羅說:「生氣卻不要犯罪。」關於這點我們的看法如何?當然生氣和犯罪都是錯的,但多數人總是想,逃避犯罪的方法就是不要生氣,卻不知道如何生氣卻不犯罪。
如果我們看看主耶穌的為人,那將給我們很大的幫助。當祂與門徒坐船渡海的時候,我們看到門徒因害怕而呼叫起來,主做甚麼?祂沒有立即幫助他們,反而責備他們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膽怯呢」(太八26)?我很感謝主,主對這事有如此強烈的感覺,也說出了這些坦誠的話。歷世歷代有多少的聖徒因這個挑戰得了幫助。其次,當門徒把害癲癇病的孩子帶到耶穌面前時,祂說:「唉!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裏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太十七17)?有多少人因這些話受到激勵而尋求學習這件事的教訓呢!
當需要的時候,神敢嚴厲的責備法利賽人說:「你們有禍了,你們是瞎眼領路的!」「你們這些假冒為善的人,為甚麼因你們的遺傳,犯了神的誡命呢」(太十五6,廿三16等)?當祂進了聖殿趕出賣牛羊鴿子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時,聖經記載祂說:「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約二17)。祂滿了憤慨,但很少基督徒知道主是被裏面的聖靈所激動;同樣的,也很少人知道,屬靈的權柄是隨這些,而且在祂裏面並沒有矛盾。雖然祂說:「哥拉汎哪,你們有禍了,伯賽大啊,你們有禍了!」但我們讀到正當那時候(沒有一點矛盾),「耶穌被聖靈感動就歡樂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路十13、21;太十一20~25)。
這裏指出基督能生氣卻不犯罪。甚至最敬虔的基督徒,常是不明白如何分別罪及生氣,所以他們把兩者都丟棄了。許多地上的事我們必須加以斥責,但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如何斥責呢?啊!太少了,我們失去了這個權柄。伸手拍一拍朋友的肩膀,並因他是朋友而原諒他的錯誤是方便的,但責備他就要付大的代價,可是主要求我們這樣做。
為何我們不敢責備?幾乎是因為我們怕會在責備中將自己暴露出來,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生氣而不至犯罪。實在的,我們大多沒有讓聖靈來催促我們。生氣卻不犯罪的代價是高的,因我們必須先被神的十字架所對付。在我們天性思想及感情中(我們的天性時常棄絕神的聖靈),犯罪和生氣是分不開的,我們的天性不像主耶穌,是墮落的天性,我們的肉體是犯罪的肉體。在我們裏面這是嚴重的矛盾,但在主裏卻是一致的。如果我們生氣,結果必然犯罪。
生氣卻不犯罪不只是可能的,也是神的命令。「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弗四26~27)。這裏告訴我們,生氣卻不犯罪主要的祕訣,是不可含怒到日落;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不要陷入其中。如果我們在事後懷怨,就證明我們被這一件事觸到了。所以神在這裏給我們一個時限上的幫助;我們可能被憤怒攪擾,但我們不允許它存到日落。生氣也能不犯罪,當我們正在憤怒時,仍是在屬天管制之下,所以當停止發怒的時問到了,我們就停住。如果我們陷入其中,並被怒氣抓住,就不能控制停止怒氣了。
極大多數神的兒女知道生氣是發表人的情緒,並認為如果抑制公義的憤怒是錯的。雖然如此,非常可惜,大多數都讓他們的情緒放縱並失去控制。另外一個極端,就是避開問題而壓抑他們裏面的感動,這樣的人,他們試圖對事情表示冷淡,而讓它過去。當然,關於第一個特別的例子,我們很容易找到責備的理由,但第二個例子也逃不出他應負的責任。我們不是說,要抑制我們所有的情感,以致冷若冰霜,假如有人達到這種地步,他似乎能使周圍的人冷靜下來而保持合適的友誼。然而,我們都要讓神的聖靈管制我們的情緒,表現祂的能力,就是讓聖靈作主,讓屬天的寶貝顯出來,而非把它冷藏住,我們需要跟隨它,瓦器包寶貝且藉瓦器彰顯寶貝。
生氣又犯罪就是罪,但我再說,生氣卻能不犯罪。我們能夠生氣而心中又存愛,我們可能被惹生氣,而又能為那些惹我們生氣的人流淚。保羅流淚,卻又剛強,他曾寫到「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他又寫「我若再來必不寬容」(林後七8,十一29,十三2),神需要不掩蓋瓦器而能被寶貝支配的器皿。
這就是基督教的榮美,神的寶貝能從每一個最卑微的瓦器中彰顯出來。基督教是一種矛盾,而我們這些生活在矛盾生活中的基督徒也因而認識了神。就事實而言,當我們更深的進入基督徒的生活中時,這種矛盾將更顯明。寶貝更多顯現時,瓦器是仍舊不變的。看到屬天的忍耐顯在急躁、倔強的人身上;屬天的謙卑顯在傲慢、脾氣易變的人身上;神的剛強顯在性情柔弱及缺少天然意志的人身上,這是何等榮美呢,其能力也是無法測度的。天然個性軟弱的人,常因天然瓦器的光景低估了他們對標的價值,但這不是我們沮喪的理由,因為在瓦器裏面的寶貝,要在這一點上顯出更大的榮美。弟兄姊妹,讓我再說,主要的因素是在乎寶貝的本身而非盛它的簡陋瓦器。我們所關心的是積極的,如果強調消極的,便是愚昧了。我們看見許多基督徒的天性是急躁或遲緩,膽怯或衝動,輕浮或急躁;但在此,奇蹟仍要顯現,藉十字架的工作,珍貴的寶貝要在人性的軟弱上完全得勝,這極大的能力不是出於我們,乃是出於神。―― 倪柝聲《這人將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