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
【為主而活—─信心生活的實化】特會的主題是為主而活,為主而活實在是信心生活的實化,當信心生活實行出來就是為主而活。哥林多後書五章7節說: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9節: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住在身內」是在家;「離開身外」是離家,不論是在家或離家,我們都有同樣的負擔。「我們立了志向」有人翻作我們懷著雄心大志,為要得主的喜悅。
為主而活不是憑自己的意思在那裡為主做一些事情,而是願意在主的旨意裡作一個討他喜悅的人;是著重人不是著重事。為主而活不要太注意為主做甚麼,而要注意怎樣作一個討他喜悅的人。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講到信的定義後,又列舉了很多例子,都是講到那些信心的見證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所望」說出一個人的期望,這和雄心大志很有關係。2節: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接著就舉出許多古人的見證。
【走調的音需要調整】3節: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這節應該翻作「我們因著信,就知道眾世代是藉著神的話調整的。」「諸世界」不是說神造了地球又造了星球,這個字其實就是「世代」,不同的世代是藉著神的話調整的。這裡神的話是應時的話(rhema),神的道(logos)是永恆不變的,但神應時的話能應用在每個世代裡,而在每個世代裡它又有調整的功用。這個詞除了調整外,還有調音的意思。人在雜音的環境裡,很多走音的東西你聽不出來。所以需要回到神的話裡來看一看。不僅是永恆不變的話,還要讓神在每個世代應時的話,來調整我們,把走了調的音再調整過來。
去年十月底,我們交通到教會與世界,教會與國度,教會與神的家,教會與新婦。在交通到教會與世界時,我們講到世界這個詞有世上、世人和世界的講究,世上是指地球,世人就是世界上的人,而世界是指世界的系統。此外,我們也交通到世代。在世界的系統裡一直有不同的潮流不同的時代,每個時代有它的翻新。在羅馬書十二章2節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不要被模塑成這個世代,包括這個世代的潮流和時尚。世界有它的翻新,每一次的翻新就是一個時代。我們很多時聽慣了那個時代的聲音,你一聽這個聲音就知道是這個時代,但是過了不久下個時代又來了,它的聲音也不一樣了,所以我們需要回到主的話裡,再被主的話調整,以應付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叫我們心意被更新而變化,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若是從希伯來書一直讀下去,你就會發現信心和蒙神喜悅有相當的關係。
【何人何在為何何時】親愛的弟兄姊妹,當要交通怎樣為主而活的時候,需要先被題醒在甚麼情形之下為主而活。從去年的交通中,我們說過四個「W」。第一個是何人(who)。我們到底是誰?教會是蒙召的會眾,我們都是蒙召的人,是蒙恩和蒙憐憫的人。第二個是何在
(where)。我們都是住在地上,而且是住在世人中間。親愛的弟兄姊妹這不是一件小事,特別對在職的來說,你住在地上,又住在香港人的中間,每天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許多人。第三個是為何(why),我們為甚麼在這裡?約翰福音十七章主耶穌為門徒向父禱告: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世上),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我們今天還在世上卻不屬這個世界,我們從主那裡接受託付,所以我們要問為何。第四個是「何時」(when),要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
若我們對這四個「W」清楚的話,就能知道如何為主而活。要先知道我們是who,然後是where、why和when(何人、何在、為何、何時),就能知道how(如何),如何為而主活就是how。我今天有負擔先交通一下when,先認識我們所處的世代。希伯來書十一章給我們看見古人在信的事上得了美好的證據,這些古人不是只活在一個時代裡,他們是活在不同的時代裡,他們處不同的時代在信上都得了美好的證據。他們在不同的世代都是因神的話被調整了。調整這個詞在新約很多時翻作補足,主應時的話能在不同的時代補足我們的需要。
【時代的洪流—─新文化】最近我讀到一篇文章,它形容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新文化時代,若用羅馬書十二章2節說,就是那些已經被模塑成這個時代的人就接受這個新文化。所謂的新文化有以下的特點:是新工作狂。西方有個很有意思的統計,在1977到1999這二十二年間每星期平均工作時間從43小時升到47小時。西方每星期工作五天,也就是說每天工作由八個半小時升到九個半小時。增加了10%。他們又作了另一個統計,平均一星期工作五十小時以上的,1977年以前只有24%,四個人中有一個人工作超過五十小時,到1999年增加到37%,也就是說三個人中便有一個工作超過五十小時。這對在職的弟兄姊妹來說,你們可能正處於這種趨勢中,就是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每天的時間沒有增加,但工作上的要求增加了百分之十,可以想像這個時代確實在變。
【代溝加深人情疏離】在新文化裡有生活的超載,工作時間越多,生活當然越超載,時間就越少了。它又說到有一個新的數碼鴻溝。因著電腦的普,引起人在科技方面有更多的訓練,每天花不少時間在電腦上。不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代溝加深,而且人情之間更加疏離 了。要曉得數碼鴻溝還不光是指電腦說的,其實日常生活中許多東西都是數碼的,甚麼事情都非常的準確,卻都是斬釘截鐵沒有人情味的,這是新文化。年輕的一代對這個非常清楚,他們不單對電腦熟悉,他們所有的想法也都是數碼的,這使得整個人際關係變得更加冷酷。新文化的另一特點就是冒險性高,而且是從小開始的,這樣的新文化不但在西方,甚至很快就影響到東方。弟兄姊妹,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所以今天我們需要主的話一直來調整我們。記得九七年以前我每年都來香港,那時大家的心態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這次我和弟兄姊妹只有
【本是世界不配有的】我講一點在紐約的經驗。最近我們對曼赫頓這一區有負擔。教會在曼赫頓有聚會已經十幾年了,但都是年長說華語的聖徒。曼赫頓這個城市是一個商業和金融中心,那裡有頂尖的大學和研究中心,也有一流的醫學中心,不但全美國人,世界各地的人都趨之若鶩。連我們中間的下一代讀完大學和研究院,都歡喜到曼赫頓工作,但他們以言語不通為藉口,而不去參加聚會。所以一到了曼赫頓就流失了。因此主最近給我們負擔,盼望在曼赫頓這個地方能加強主的見證,在說英語的人中能有福音推廣,我們就為此禱告。主也開始把那個聚會改成雙語聚會,以後會完全改成以英語為主的聚會。在這期間,我曾遇見一個年輕人,他是從別地來到我們中間聚會的。他在德州大學畢業,在加州大學作過研究,現在要去曼赫頓一個世界知名的癌症研究中心申請工作。有人告訴他若是自願免費替中心工作,他申請被錄用的機會便會提高。我聽了有很深的感觸,他是個基督徒,但聽到別人說,若能比別人做得更多的話,便會被錄用,因為你配得過他們。
希伯來書十一章題到許多信心的見證人後,38節接下去說,這些人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在每一個世代都有一些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不是他們不夠好,而是太好,所以世界不配得著他們。因此主給我很重的負擔,當我們願意在曼赫頓有新的開展時,不以有一個聚會就夠了,我們求主在曼赫頓興起人來,而這些人是世界不配得著的,或者是我們這一代,或者是主在其他地方已經預備好的,他們雖然活在世上,卻不屬於這個世界,他們是為著神的旨意。
【我們的盼望】曼赫頓的情形和香港非常相似,很多人都喜歡到香港來,就像西方人都想到曼赫頓去一樣,但去的人大多甘願獻身給世界,盼望世界能接受他們。
親愛的弟兄姊妹,那些為主而活的人,都知道他們所盼望的是甚麼,因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每個人活在地上都有自己所期望的,問題是他所期望的到底有沒有實底。世人所期望的,不過是加薪或升職。但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活在地上,蒙神的憐憫和呼召,把我們帶到他的心意中,讓主的話再一次題醒我們,我們今天成了何等樣的人,是蒙他的恩才成的。我們今天活在這個世代,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該作甚麼見證。願主恩待憐憫我們。――《為神而活》轉載自The
Church in Marlbolo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