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舉手得勝 何烈山上的復興
如果今天晚上,在這裏所有的弟兄姊妹都被主得,那是多麼的寶貴!如果所有的弟兄姊妹們都有愛主的心,都有事奉主的心志,都有跟從主的決心;那真是一支強而有力的屬靈軍隊。我們心裏的禱告,就是求神在所有弟兄姊妹們生命中深深地作工。
第四座山──利非訂山(出十七8)告訴我們,以色列人來到利非訂,這地方有座山;沒有提到山名,我們就叫它利非訂山。在這座山上所發生的事,給我們留下很重要屬靈的信息。在這山上的經歷有七個要點,讓我們很簡單來領受。
(一)要點第9節告訴我們,在山下有爭戰,山上也有爭戰。這兩種爭戰性質不同,山下的爭戰是用刀槍;山上的爭戰,是耶和華的杖,它是大大的兵器。一般人感到山下的爭戰才是真正的戰爭,常認為山上的爭戰不是爭戰,或不當作爭戰來看。今天晚上的信息,有個最重要之點,讓我們領受神給我們的一個觀念;山上所進行的實在是爭戰,兩樣的戰爭都是重要,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摩西對約書亞說,你我分工合作,你在山下作戰;我們三人(摩西,亞倫,戶珥)在山上作戰。今天我們需要山上作戰的軍隊,我們須認識手中的兵器。耶和華的杖常在摩西手中,有時亞倫用這杖;但這杖是屬摩西的,是耶和華用的杖。摩西在山上,他舉手時就把杖舉起來。我們常說,摩西在山上舉手;更正確地講,不是舉手。摩西的手算不得甚麼,任何人的手都算不得甚麼。摩西真正舉起來的,是耶和華的杖,代表耶和華的權柄,代表耶和華的能力,也代表耶和華的同在。當杖舉起時,撒但就懼怕;神的軍隊就得勝,這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所有事奉神的人,每個教會的領袖,每個團契,團體,基督教機構的領袖,都應該清楚明白這件事。在神的話裏面,如此清楚記載這件事,目的是叫我們從中學習屬靈重要的功課。在聖經中,我們看見至少七次藉禱告得勝,當時的戰爭很劇烈,構成很大的危機;但在這七次戰爭的危機中,那些信神的人,都藉禱告得到勝利。茲略一提:
使徒行傳二章記載,當時教會和希律王之間有個爭戰;雅各被殺,彼得被下監獄;那時耶路撒冷全教會天天禱告。結果整個局勢改變,耶路撒冷教會大大興旺。
創世記卅二章記載,當時以掃帶了四百精兵要對付雅各;那時雅各真是把它當作一場戰爭,他原自知必敗;但他在耶和華面前禱告,好像摔跤時那樣禱告。他說,如果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走;結果,他得到勝利。以掃的態度完全改變,他們和好了;一場戰爭變成快樂的相會,化敵為友。
以賽亞書卅七章記載,當亞述大軍來到耶路撒冷,那時以色列的領袖都進聖殿禱告。希西家王俯伏在神面前,他自知毫無辦法;惟懇切禱告依靠耶和華,結果亞述十八萬大軍被打敗。
歷代志下廿章記載,當約沙法作王時,三國聯軍進攻,約沙法禁食禱告,全國人也禁食禱告。那時,王作了一件很希奇的事,讓詩班走在軍隊前面,結果打了勝仗。用詩班打仗,用耶和華的讚美歌唱勝敵,使三個聯軍退敗。
以斯帖記四章載,當時以色列人面臨整個民族被屠殺的危險,波斯國王可能下令殺死全猶太人。在緊急關頭,以斯帖對所有猶大人說,你們要三晝夜禁食禱告,向耶和華懇求;結果,火的危機變成了他們大的祝福。
在客西馬尼園裏,我們看見歷史中一場最大的戰爭,是神和撒但之間的爭戰,是各各他山頭的爭戰。這場戰爭,是萬世的戰爭;戰爭前夕,我們的主耶穌俯伏在客西馬尼園,祂禱告之中,流汗如血滴在地上;如果我們了解這次爭戰的嚴重性,我們就不會希奇主的汗為何那樣滴下。藉那個禱告,主得勝了,各各他山上的勝利,奠定於得勝禱告之上。
在此我們看見利非訂的山頭上,神的僕人摩西舉起耶和華的杖,以色列人就得勝。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給我們功課。
(二)要點 以色列的敵人亞瑪力軍很狡猾。(申二十五18)清楚告訴我們,當時以色列人非常疲乏困倦,亞瑪力人從後面悄悄地來,用偷襲的方式進攻。他們從儘後面入手,在最軟弱的人身上下手;極其詭詐!面對這樣詭詐的敵人,以色列人需要耶和華的幫助。
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敵人是古蛇,這名字代表魔鬼的特點,極其狡猾;我們非牠的對手,我們很容易像亞當夏娃上牠的當。神的百姓易於受撒但迷惑,所以你我必須主的幫助。當我們疏忽大意之時,當我們依靠自己之時,就是我們最愚蠢最糊塗之時;也是撒但最歡喜之時,牠可趁機四面八方,施其詭詐狡猾的計謀。各位弟兄姊妹!小心我們的弱點!撒但常注意我們的弱點,牠認定我們的弱點,針對我們的弱點;趁我們不防備,不儆醒不禱告之時,立刻偷偷狠毒下手。當日亞瑪力人如何的偷襲;今日魔鬼也照樣的偷襲。
感謝天父!摩西作了一件最聰明的事,他到了山上,舉起耶和華的杖,他何時舉起手來,山下的以色列人同時得勝。
(三)要點(出十七12) 「但摩西的手發沉。」開始時他有力量,他的手伸的很直,他覺得很輕鬆,覺得沒問題;但越久越覺累,後來他的手發沉,舉不起來。各位弟兄姊妹!我相信在座每一位,都有禱告的手發沉的經驗;摩西如此,我們也是如此;所以我們需要摩西的經驗作為提醒。
(四)要點(12節) 當摩西手發沉之時,他有兩個朋友,同伴,同工;在他兩邊幫助,扶住他禱告的手。這是神所用的方法,也是我們必須用的方法。主藉禱告的同志,托住我們禱告的手。每個主的僕人,每個基督徒,應有同心禱告的人,這是不可缺少的。一個人禱告很容易消沉,我敢說,任何人若沒禱告的同志,若無禱告的同工;他在禱告的生活上,在禱告的工作上,必定時常軟弱。時常消沉,禱告的時候,手常會垂放下來。在此我們看見個很實際的方法,我們每人都可運用這個方法;我們找禱告的同伴,找禱告的同工,找禱告的同志,(我覺得這兩字用在這裏很好)同樣心志的人,同樣看見的人,同樣認識自己的軟弱,同樣知道自己需要的人,有約定的時間一齊禱告。如果你沒有別人,可以
(五)要點 「摩西的手發沉。」這手是多數的,「摩西舉手」這手是單數的;先講單數,後講雙數。由此我們看出一件事,摩西舉手只舉一隻手,拿耶和華的杖。但下面說他兩手都發沉,言外之意,就是他一隻手舉上去,累時放下;另舉一隻手,不斷輪流更替;到了後來,兩隻手都累得發沉。從單數至複數,兩手都發沉,沒有辦法了!就在這時,他的倆同工來扶助,搬了塊石頭讓摩西坐上。這事做得很智慧,一方面對摩西有好處;因站舉手倍加的累,坐下可以保持身體的力量。一方面對兩位同工也有好處,因摩西坐下,降低高度,兩同工扶助他;手就不必舉得太高,也可節省氣力。我們在禱告上需要用智慧,有的人作事很聰明,有各樣好的方法;但在禱告上卻很糊塗,有時消耗所有的力量。我們要用智慧來保持我們的禱告;保持我們禱告的心志,保持我們禱告的熱誠,保持我們禱告的負擔。智慧的方法對每個人不同,但我們都應當運用神給我們的智慧;找最合適的地方,一同禱告。
(六)要點(12末句) 「直到日落的時候。」他們舉手到底,沒有半途而廢,直到勝利完成。他們堅持的禱告非常寶貴。
(七)要點(15節) 「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摩西到了勝利之時,他築了座壇為紀念,這是耶和華吩咐他的。神要摩西記下來以免遺忘,又要摩西告訴約書亞,讀給他聽;意思要他常常牢記,要把這事代代傳下;直到今日傳到我們的手中,傳到我們的耳中,傳到我們的心中。「耶和華尼西」的意思,即耶和華是「我們的勝利,是我們得勝的旗幟,我們的勝利從耶和華而來。這座壇是永遠的紀念,永遠的提醒。各位弟兄姊妹!今晚,讓我們接受在心中,靠主,在禱告的工作上下工夫,願所有的弟兄姊妹都成為在山上舉手的人;如果我們這樣做,立刻港九教會加添了一股屬靈的新力量。
舉手是禱告一幅美麗的圖畫。在聖經中,有七幅禱告的圖畫,第一幅是舉手。第二幅是摔跤。第三幅是扣門;扣門要給他開門。第四幅,一個人站在缺口上,在那裏堵住破口,第五幅燒香,香氣升到神的面前,得神的悅納。第六幅守望樓,我們禱告的時候就到了守望樓上去。第七幅如小鳥大大張口,主就給他充滿。一隻小鳥看見母鳥來時就張口,母鳥可以填滿他的嘴,口張的越大,得到的越多;小鳥很聰明,主也要我們大大張口,主就給我們充滿。這七幅圖畫,每幅有其重點,請記在心!舉手的重點是耶和華的能力。摔跤是不放棄永恒的禱告。扣門是很確定的禱告;如果我扣門,我知道裏面有我要找的人。主說,祈求就給你,尋找就尋見。這兩樣較為一般性,尋找,祈求,還不十分確定,但是主說扣門,那就很確定;你定不會冒然扣門,你必知道所找的人就在裏面,然後扣門,雖聽不到回聲,但你知道人必在裏面,繼續確實地扣。站在缺口的重點,就是防止撒但的攻擊。燒香是神寶貴禱告。守望是儆醒。張口是信心。
這七幅圖畫給我們七個禱告的重點,我們從這山上的經歷得到這個靈程高處的經歷──禱告舉手得勝。
何烈山上的復興
何烈山上有復興的經歷,有兩個人在何烈山上復興。
摩西在何烈山上的復興。(出三1-10)摩西淪落放羊的地步,這是他從未想到的;我們可以想像他悲傷的心情,我們可體會到他的軟弱,他的失望。他原有雄心大志,他曾為耶和華犧牲,他曾經厭棄皇宮,他並非不得已才離開皇宮;希伯來書十一章告訴我們,他離開皇宮是他自動的選擇,他為了和神的百姓同受苦難,甘願放棄埃及皇宮的一切享受,同時也放棄了他一切的前途。他原有繼承法老的希望,他原是個有才智的人,曾接受埃及皇室最高的教育。(徒七22)說,摩西說話行事都有才能。他是個前途遠大的青年,但他為了主的緣故,放棄一切的一切;似乎他一切的犧牲都落空了,最後的結局逃難到曠野,在那裏放羊,日夜和羊群為伍。一個有雄心大志的人潦倒至此地步,他的心情何等痛苦失望;但是,感謝主,在這樣情況之下,神彰顯了祂的恩典。神的恩典是在一切的失敗變成了恩典,這是神奇妙的作為。有兩個基本的恩典是摩西所絕對需要的,第一他學會了不再依靠自己,不再憑血氣;這功課是他非學會不可的,因為是後來真正成功的條件,他曾經伸出拳頭,因為他是皇宮出來的人,他是太子,居高地位,用拳頭解決問題;但是後來他學會,伸拳頭的結果是曠野,失敗,所以他不再靠自己。當他不敢依靠自己時,他開始依靠神;一個人越有才能,越難不依靠才能,越有本事越難依靠耶和華。一個沒本事沒恩賜的人,無所依靠,當然依靠神;依靠神是很自然的,比較容易。但如果一個人大有才能學問,有特別的背景,有很高的條件;當神要用這人之時,神不得已,必須讓他不再依靠自己。這談何容易!怎能叫個大有本事的人不依靠自己呢?所以神用的方法必須厲害一點加在摩西身上,四十年曠野的生活,把他自己打碎,把這樣強的人,有這麼高條件的人打倒在地,叫他認識自己,謙卑下來,完全依靠耶和華。這個功課實非易學,或者我們較容易些,但對摩西是最難最難的功課。神讓他失敗,教導他學習這功課;他的失敗,在神手中變成恩典。
感謝主!神就是這樣的一位神,我們有一切的軟弱,失敗;但當我們回頭歸向祂之時,學會了功課之時,就都變成了神的恩典。
在聖經中充滿了這樣的例子:
彼得三次不認主,主對他說:「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彼得三次的失敗,成了以後堅固別人的經驗根據。他何時想到三次不認主,立刻想盡辦法,用盡力量去幫助堅固別人。失敗成了恩典的出口。
約翰原是雷子,大概這代表他的性格,他發怒時大發雷霆,相當厲害!他作了主的門徒,主改變他,後來成為一個最了解「愛」的使徒。約翰福音書中,記載「愛」的信息特別多,是其他福音書所無僅有的。這表示他在愛主愛人上,受了特別的造就;因為他自知缺點,他原是沒有愛的人;當他知道自己軟弱失敗之時,在主帶領之下,特別在這方面追求;結果他的缺點成了他的優點,成了他的強點。
在主手中,人的軟弱失敗成了恩典的出口。
加在保羅身上的那根刺,是因他所得的啟示太大,主怕他有驕傲的可能或者有驕傲的傾向,所以讓這根刺加在他的身上。結果,這根刺就成為他蒙恩的緣由。基督藉這根刺大大恩待他,更看見基督的能力,基督的恩典在他身上彰顯。
摩西也是如此,他的失敗成為神的恩典,他失敗後跑到曠野。曠野四十年,成了皇宮和事奉之間必須經過的階段;如果摩西從皇宮一躍而為以色列的領袖,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過曠野的生活。四十年的時間,他絕對受不了;習慣皇宮生活的人,怎能適應曠野生活呢?一進曠野,必成為第一個受不了而發怨言的人,他的體格,精神,心志,一切生活習慣都顯露他不能適應曠野的生活。神知道他的需要,藉他的失敗,給他操練,讓他的心志身體,都能適合神用。摩西在何烈山上看見異象,復興起來,在異象中,他認識了神。我要特別提到摩西認識神的幾點:
神向摩西呼召。(出三4)說:神在火中,神在荊棘裏,神在被火燒的荊棘中。請注意我講兩句話:「神在火上,神也在火中」,神在火上支配這火;當以色列民被火試煉之時,神操縱在火之上,保守在火中受試煉的以色列民。神超越這火,祂是火的主,主宰掌管一切;同時,也告訴我們神在火中。有人說,神在火中發生,不過是說,該事件中有神;不錯,這異象神在其中,是出於神。神要用這異象,但還有個意思我們不可忽略,神在火裏與以色列民同在,和他們一同經過苦難。下文有個很重要的意思,神對摩西說:我看見以色列民的痛苦,他們的痛苦我知道,我體會,我了解,所以我要拯救他們。有一處聖經給我很大的幫助,特別介紹給大家:「他們在一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賽六十三9)「他們」是以色列民,「祂」是耶和華;以色列民在一切苦難中,耶和華與他們同受苦難。這話讓我們了解神的心意,這話解決了我們很多的問題;苦難是個很大的問題,為何人受苦難?為何義人受苦難?為甚麼神創造人的世界上有各樣苦難?為甚麼?為甚麼?記得有一次我到耶路撒冷城外,參觀六百萬以色列人被殺的地方,在紀念處門口;有個約伯的銅像,抬頭向天發問為甚麼?這是以色列人的問題。六百萬人被殺,以色列人極其痛苦,他們想到約伯是他們的代表人物。約伯在那裏問耶和華:「為甚麼?為甚麼?」照樣,我們很多時候抬頭向神,我們內心的深處,從痛苦中發出呼聲,「神啊!為甚麼?為甚麼有此事發生,似乎與的慈愛違背,似乎與的公義違背;我不明白,神啊!巴不得我會明白。」聖經給我們最好的答案,解決了我們的問題。耶和華說:「我的百姓經過這一切苦難,我也與他們一同經過。」人為的苦難,耶和華與他們一同經過;十字架是個證據,神不是潔身自愛,神非漠不關心。祂自己與人類同受苦難,十字架上的苦難,比我們每個人的苦難都大。十字架的事實,給我們得到答案;神就是愛,祂所創造的人類經歷苦難,是必須的,是不可避免的。為甚麼不可避免?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不可避免;如果可避免神就不這樣作,神與我們同受患難,祂的愛對我們有了保證,最後神要解決這一切的問題,祂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創造的成功,救恩的成功,祂為我們付了最高的代價,比我們付了更高的代價;任何人的痛苦怎能比各各他山上的痛苦呢?神在火中,以色列民經過埃及的苦難,神與他們一同經過。現在這位火中的神呼召摩西,叫他奉獻,叫摩西也經過火;所以摩西的奉獻,是與神的百姓同受苦難的奉獻。十字架上的主,所呼召的人是背十字架的人。經歷上十字架苦難的主,祂所呼召的同工,是肯背十字架,肯經歷十字架的同工。想到此,我們所付的代價,算不得什麼,還有很多當付的代價我們不肯付。肯付代價的主,在哪裏呼召,祂今日的呼召,如當日神呼召摩西一樣;在火中的神,呼召摩西經歷火;經歷十字架的主,呼召我們和祂一同經歷十字架。
以利亞在何烈山上的復興(王上十九)這章記載以利亞的灰心和復興。以利亞的灰心是最令人驚奇的,他由最高峰跌下深淵,但是,感謝主!主使他復興起來。神怎樣對待他,用甚麼方法?第一個方法,請注意5-6節,這裏使我聯想復活以後的主,一天早上,為門徒預備了早餐,主說:「你們來吃!」我想信希伯來人的習慣,老師不做早餐給門徒吃的;這次主卻為門徒預備早餐。主的預備,主的體恤,主的同情和了解是最完全的。以利亞跑到羅騰樹下求死,說,「罷了」意思是說,算了,我放棄了,一切工作都放下了。這樣的情況,為甚麼主知道?
第一個原因,當時他的身,心,靈都極其疲乏;因他長期面對緊張關頭,情勢非常危急;到了迦密山高峰,雖事已過,但他整個人垮下來,身心靈到了最疲乏的地步。主知道他需要好好睡覺,主給他預備身體所需要的,讓他好睡。聖經沒提他睡了多久,我相信一定等他睡足了,天使才來拍醒他吃早餐;神為他預備的早餐,使他的心靈,身體,精神得到恢復。許多時候,人在靈性上不健康,極需好好睡覺,這是實在的需要。人的身體欠健康,靈性就受了虧損!一個靈性最好的人,當他疲乏時聽道也聽不進去,雖然很想聽,但邊聽邊打瞌睡。從前,我講道時看見有人瞌睡,我很難過;現在卻不然,我知道有幾個最愛主的人,聽道時睡覺,因他身體太疲乏。當我看見他眼睛瞌上又勉強要睜開,我很受感動;他努力掙扎,因他有個願意的心。但是,有的人聽道時,一坐下就睡覺,這是身體的缺點;健康和靈性有密切的關係,主了解我們的需要。
第二件事,神在山洞裏問以利亞說:「你在這裏作甚麼?」神要他有安靜思想的機會。
第三件事,神使烈風大作,又有地震又有火。這三樣在舊約時代,代表神在那裏。這三樣正是迦密山上的現象,神曾經在迦密山上降下火,使狂風帶來大雨,滿足以色列全國的需要。當耶和華得勝之時,在迦密山頂上真有震動,全國震動,偶像震動,亞哈王震動,耶洗別震動;敬畏耶和華的人也都快樂震動。這迦密山上的經驗,耶和華讓它重顯;提醒以利亞,你的神是火的神,是風的神,是震動的神;過去如此,今天仍然如此。後來有個微小的聲音,(12節)為何神要用微小的聲音?我想其中有個意思,神溫柔微小的聲音,使以利亞立刻有了特別的反應。他從山洞出來,用外衣蒙上臉,出來站在洞口。神第一次吩咐他出來,他沒有出來;他聽到神微小的聲音即有回音。神微小的聲音,有力量地進到他心靈的深處;神慈愛溫柔了解的微小聲音,對他講三件事;
第一提醒,神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裏作甚麼?」神又用微小的聲音問以利亞:「你為甚麼跑到這裏?」偉大的以利亞,曾經得勝的以利亞!為何在這裏?為何至此光景?慈愛,同情,體貼的提醒!
第二命令,「耶和華對他說,你回去……」(15節)神對以利亞說了兩句話:「出來」「去」不要再動怒,「出來」「回去」回到工作的崗位。這是神微小的聲音講出來的命令。
第三鼓勵(18節)神安慰他說:「我在以色列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未曾與巴力親嘴的。」以利亞!你不至孤單,還有七千的同志和你在一起,為耶和華站得住,為信仰站得住;有耶和華為你作見證,面對敵人,仍然緊強立定。感謝主!祂了解我們一切的軟弱。主還作一件很寶貝的事,為以利亞預備個好同工。神說:你去!膏以利沙和你同工,以後要接續你的工作。從此以後,一個人變兩個人,一個先知等於兩個先知;孤單的力量變成加倍的力量,聖靈充滿以利亞,加倍充滿以利沙。神的恩典何等豐富!以利亞求死的意念被神復興過來。
今天,我們接受神對以利亞說的話:「出來!」從灰心的洞出來,然後,「去!」去事奉,去工作。
迦密山的神是你的神,昨天的神是你今天的神;神要為你預備同工,大同工七千人,小同工以利沙。你去!你去!── 滕近輝《靈程高處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