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 古聖證明有神
一件頂希奇的事,即是一般崇拜孔孟學說的人,他們也不相信有神存在。因此不得不略舉古聖敬畏真神事蹟之記載,以資佐證。
我國古人就已信神。三代以前,『天』的觀念,深深的進入我國人的生活之中,如同世界的其他各民族一樣。神的觀念,是與生俱來的,不是人編造出來的。人對神的稱呼,容有不同,人對神的敬禮容有差別,但天地之間有位至上之神,有位最高主宰的概念,是千古不變、中外相同的。我國人心目中的『天』有兩種意義:一是指物質的天;一是指主宰此物質天的神明。因為天字寫法是『一』加上『大』字,就是指一位至大者神的意思。
孔子以前,無論是書經上或詩經上,對於『天』,都有詳盡的說明。天創造了人類,為人制定了法則,令人遵守。
至於禮記中的祭義、祭統、祭法等篇,更是證明了這位天地主宰的存在。這都是孔子以前的文字。
書經伊尹:『惟神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商湯賢王之事例 湯王在位時有七年旱災,饑荒遍野,商君遂剪髮斷爪,身嬰白茅,偕同眾臣,禱於桑林,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歟?民失職(失業也)歟?官室崇歟?女謁(女色也)眾歟?苞苴(賄賂也)行歟?讒夫(諂媚者)昌歟?』禱畢,大雨方數千里。這事載於尚書與史記。如若不信,請你自己查查。又湯王當其就王位時,曾禱告神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事載於論語堯曰篇,全文意思說,『湯王在神面前不敢自稱皇帝,只能稱為小子;我敢獻祭用誠心奉告皇皇真神,我有罪不敢求赦免,我與臣僕皆有罪都不敢隱瞞,一切皆在神洞察之中。我有罪請求不要刑罰百姓;百姓有罪,是我領導無方,其罪在我,請求神不要歸到百姓身上。』這樣的敬畏神,這樣虔誠懇切之禱告,無怪其必蒙神悅納垂聽,而蒙神祝福施恩也。
孔子父母信神 在孔子事蹟之中,可以看出孔子父母及其本人,皆是信奉敬畏真神的人。先看孔子父母,在孔子家語有曰:『孔子之父叔梁紇為鄒邑大夫,求婚於顏氏,顏氏有三女,季女徵在,娶之,徵在禱於尼丘,乃懷孕而生孔子。』爰孔子之父叔梁紇為列國時邾國之大夫,(鄒邑即列國時的邾國,即今山東鄒縣。)娶顏氏小女徵在為妻,久未生子;夫妻遂往尼丘山上禱告真神,因而懷孕,生出孔子。(按尼丘係山名,在孔子家鄉山東曲阜縣東南六十里。)孔子父母為著記念神恩,乃為孔子起名曰丘,字仲尼,以示不忘,因其降生與尼丘山上之禱告有關也。這裡首先給我們看見,孔子之父母,已是敬畏真神之虔誠人了。
孔子信神 上論述而篇有曰:『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丘之禱久矣。』原來孔子有病,其弟子子路前往看望夫子說,『你准許弟子為你的病禱告麼?』孔子當即回答說,『我不住的禱告呀!』再看上論鄉黨第十篇,孔子每食『雖蔬食菜羹,必祭必齋如也』。這裡說到孔子每次喫飯,其態度如齋戒獻祭一般。可見孔子無論是在病中,或是在飲食之時,必禱告真神。
孔子遭衛亂,桓魋設謀害他,有人告訴孔子,則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顏淵死時則曰:『天喪予。』他承認人的生死、遭遇,都在神的手中。孔子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這個『如』字是以無形當有形的意思。神無形無體,但人在祭祀神時,不可因此草率從事,應當虔誠恭敬,如同神就在面前一樣。孔子又云:『吾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就是認識真神。
孟子信神 孟子說,『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梁惠王下)『樂天』是使神喜悅之意,『畏天』是怕神發怒降罰之意。因為『以大事小』全無利益可圖,惟有敬天樂天的人,纔能如此寬大謙虛。
孟子還說,『天之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這話全是信仰上天者(神)的口吻。
有人以『子不語怪力亂神』一節,作為孔子不信神的憑證,這是不正確的。孔子對於『天』已有正確的認識和信念,不像一般人亂談邪神鬼怪的事。正如今日信仰真神的人,也『不語怪力亂神』。── 張郁嵐《到底有沒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