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讀聖經應有的態度
經文:賽五十4;太五6;約十六13;太二十八20
在未講怎樣讀聖經之前,我們應該先知道讀聖經應有的態度,態度不對,可能使方法失效。有的人學問很好,但因處事態度傲慢,以致工作效果很低;有的人學問稍差,但處事態度謙虛謹慎,所以效果不錯。比如,駕駛的技術固然要緊,修養也很重要;有人開車失事,並非技術不高,乃因缺乏修養。如果我們在神面前的事奉態度錯誤,一切事奉就打了折扣。
讀聖經應有的態度:
(一)當謙卑受教
先知以賽亞說:「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題醒,題醒我的耳朵,使我態聽,像受教者一樣。」以賽亞是個先知,他是為神說話的;他每早晨必先在神面前接受神題醒的聲音,安靜聽神的教訓。他先聽,像個受教者;然後他出去講受教者所說的話;因他深恐說話像個沒受過屬靈教育的人,所以他禱告求神賜他受教者的舌頭。基督徒若沒有存心接受神的教訓,就在讀聖經時,甚麼也得不到。
怎樣算是受教?就是接受聖經話語的光照之後;改變自己,有錯認錯,有罪認罪,該被神修剪就因神的話接受修剪。有時聖經的話指正人的錯處,人非但不受教;反而抗拒聖經,挑剔及批評,為了保護自己。在教會中挑撥是非,其實這人正落在軟弱中。我們讀聖經,當在神面前赤露敞開,不遮掩自己的錯,不保護自己的軟弱;讓整個人照在神的光中,指出錯誤,讓神修理。
(二)要有飢渴慕義的心
先知耶利米說:「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我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喫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為我是稱為名下的人。」(耶十五16)古時神所使用的先知,雖然奉神的名說話,多年傳道;對神的話何等的愛慕,因此,神話語的信息臨到他們。我們當反省一下,對神的話是否存不在乎的態度;果真如此,神的話向你就不發出亮光。食物是人所必需的,耶利米把神的話當作必需的食物;但有的基督徒讀聖經猶如進補,只是時而有之。耶利米成為偉大的先知,因他對神的話飢渴,這樣的人才能支取(太五6)耶穌的應許:「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真正愛慕神話語的,必能從神的話語中得到亮光。很多方法都從「愛」來的,有「愛」就有方法。求主給我們愛慕祂的話語!
(三)當依靠聖靈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
除了神的靈,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所以讀聖經一定要依靠聖靈。神既給我們智慧聰明,難道不用?比方我們有文字的學識,難道不用嗎?聖經乃是說不要依靠屬世的學問和聰明;因為聖經基本上非人間的作品,所以不能憑人間的學識聰明智慧去研究,必須在人的智慧之外,依靠聖靈的能力,聖靈的教導,才能明白。其實這些話不需我們來強調;可是我發現許多人,讀聖經倚靠自己的頭腦,我們所贊成的一個理論和我們實行的有時竟然脫節,只在道理上接受。我們讀聖經不能倚靠自己,要倚靠聖靈的教導;存仰望倚賴聖靈的態度,才能夠從神的話語摸到門路。凡是技術都有它的原理,說起來極為簡單;原理只有一個,但實地製作則各人的成績不一定相同。因為有的人已經摸到門路,有的沒有摸到。例如同一菜譜,製出的菜卻因人而異;因為有人能體會其中技巧。讀經的體會必需聖靈來教導,好像學彈鋼琴,老師對每個學生教法一樣,但各人對琴鍵的感觸,這方面就無法傳授;必要憑自己的體會,而這體會就是決定成功與否的因素。
(四)要願意為主使用
讀聖經要有飢渴慕義的心,要存受教者的態度;這些固然是為自己,然而也是為了主工作的需要。有的人讀經專為別人讀,聽道專為別人聽;我們讀聖經要先為自己讀,然後領受。不但自己受教導,也要為神用。主耶穌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們必須先接受主的吩咐,接受神話語的修理教導,然後能教導別人,叫別人得益。有些人在屬靈的追求上,專為自己的享受,只為自己領受而不與別人分享,這樣的基督徒很難熟讀聖經。讀和用要同時並進,才能熟練;背熟的經節如果不常用,也會忘記的。
保羅說他自己是執事,也是神奧秘事的管家。管家就是管理家務,如膳食和打掃屋子等。保羅所說:「奧秘事」是指福音真理的奧秘;他是奧秘真理的管家。基督徒受了委托,神把救贖的真道,聖經真理中重要的信息,教導我們,交托給我們,叫我們成為真理的管家;所以我們要先明白聖經真埋,善於運用聖經真理。主耶穌在三個僕人的譬喻中,稱讚那領五千和領兩千的僕人,為良善忠心的僕人;而責備那領一千的僕人,說他是又懶又惡的僕人;因他沒有運用從主所領來的
(五)讀聖經要有恆心
徒十七11說:「天天考查聖經。」恆心乃是續而不斷;恆心不是熱心,有的人每天讀經廿章,但只讀兩天;恆心也非雄心,恆心乃是天天一樣,日日如此。正如母親餵養孩子,天天不斷地餵養,在不知不覺中,自然長大。庇哩亞人天天考查聖經,結果他們靈性就有長進。
(六)要有信心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我們讀經必須有信賴神的心,信賴神的話語,信賴神的話語必不會錯;如果沒有完全信任神話語的心,就得不到聖靈的教導。有的人問了問題,為其解答後還是不相信,仍然我行我素;其實他是存心試探,人若存不信的心讀經,必得不到聖靈的教導。疑問分信與不信兩種,耶穌在世上時,法利賽人,撒都該人,律法師,常問耶穌問題;耶穌對付這等人的方法,就是反問他們;因為他們並非存心明白問題。耶穌的門徒也常問耶穌問題;但他們的疑問非出於不信,而是因他們不明白。學生問老師是「請問」,老師問學生是考問;敵人為抓把柄所發問題是「試探的問」。我們讀經如有不明之處。是期待明白之問;可在神前禱告,聖靈必教導我們。
有人說,科學要存疑問的態度,例如牛頓看見蘋果從樹上掉下,因心裏有疑問,後來才發現地心吸力;但我們可說牛頓的發明,不是因疑問而是信心。他相信蘋果憑空而墜,其中必有原因,結果找出道理,他起初的疑問是在信心圈子裏。
但以理讀聖經的態度(但九2-3)但以理從書上得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論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期滿。他完全相信這話,且因這話大受感動,便禁食披麻蒙灰認罪,為他的國家禱告,他並非赴了奮興會,他是讀聖經,讀後有立刻遵行的心。他讀聖經的態度,是我們應當學習的;聖經的話影響但以理的內心,他立即採取行動;這是個蒙福基督徒讀經應有的方法。有的人讀聖經,猶如無讀一樣,毫無影響。
讀聖經最重要的,還不在於讀後所得的教訓,乃在讀了聖經的話,行事為人有所改變;我們信了主,心思意念應有更新,靈性需求繼續長大;好像新生的嬰孩,雖有生命,但距離父母的心意尚遠;所以我們要心思繼續更新,靈命繼續長大,讓我們的心思與天父更加接近,使我們的思想被聖經感化,心意與神更靠近。這樣,我們就容易明白聖經,體會神的心意,在世上真正為神而活。
從(但九2-3)這段經文,雖是一鱗半爪;但亦可見神的話,在但以理心裏有權威,所以他說的話也有權威。
求主恩待!叫我們非把聖經當作裝飾品,熟讀聖經非為在人面前誇耀,博取人的尊敬;乃是願意來到神話語面前,好像站在鏡子前。在光中,被照耀,被修理,在神榮光反照之下,漸漸有神的形像;新的生命漸漸長大,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求主保守我們的心,讓我們存受教者的心來讀祂的話,來用祂的話;有飢渴慕義的心,依靠聖靈;願意恆心信賴神的話,決心遵行神的話。── 陳終道《怎樣研讀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