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進入聖靈的思想
【要進入聖靈的三件東西】要把聖經讀得好,還必須進入聖靈的三件東西。特別是讀新約,明顯地有三件專一的東西要我們進入。
第一,聖靈要我們進入祂的思想。我們要明白聖靈的話,我們的思想就必須進入聖靈的思想。特別是書信,要我們進入聖靈的思想,我們才能明白。
第二,聖靈在聖經裏還有祂的事實,很多基本的事實,也要我們進入。我們如果不能進入這些事實,就也沒有法子明白神的話。特別是四福音和使徒行傳,聖靈要我們進入當時的事實。
第三,還有一件東西是聖靈要我們進入的,就是靈。有許多地方,不只要進入那個思想,還要進入那個思想的靈;不只要進入那個事實,還要進入那個事實的靈。這,在福音書裏有,在使徒行傳裏也有,在書信裏也有。
以上這三件東西,是每一個讀聖經的人都必須進入的。這三件東西,只有有學習的人,有對付的人,才能進入。我們不把它們列在讀聖經的方法裏,因為這是人的問題,這還是我們受訓練的基本問題。
現我們來看應該怎樣進入這三件東西。
【要進入聖靈的思想】聖靈寫聖經的時候,有祂自己的用意,有祂自己的思想。讀聖經的人該學的功課,不是在乎光讀那些話,也不是在乎光能記得那些話,乃是在乎能摸得聖靈當時寫一段聖經的用意在那裏。讀聖經,第一件事不是尋找解釋,乃是要知道聖靈當時寫聖經的用意是在那裏。我們要記得:話語的價值不是在於話語的本身,而是在於話語所表明的意思。主耶穌對撒都該人說:「你們錯了,因為不明白聖經……」(太廿二29)撒都該人不是不讀神的話,乃是不明白神的話。我們讀的時候,要明白聖靈說那話的用意在甚麼地方。因此,我們的思想必須受相當的對付。
【要和聖靈的思想合流】讀聖經的人,必須是客觀的人,必須是不憑自己的思想的人。聖靈有一個思想,人的思想要進到聖靈的思想裏去,要能和聖靈的思想合流。聖靈這樣想,我也這樣想。像一條水流一樣,聖靈是主流,我是支流。聖靈像一條大江,我像一條小溪。溪水與江水合流,大江往東流,小溪也往東流。小溪雖小,但若能跟大江流去,就也能達到廣闊的海洋。
聖經裏有的地方注重事實,有的地方注重靈,有的地方注重思想。注重思想的地方有靈、有事實;注重事實的地方有靈、有思想;注重靈的地方有事實、有思想。我們碰思想的時候,必須客觀到一個地步,能跟聖靈的思想而去。可是有的人就不能,你教他把自己的思想跟聖靈的思想,他至多作十分鐘,再多就不行了。他勉強跟聖靈想十分鐘,他自己的思想就禁不住要出來。這種人是主觀的人,是不能讀聖經的人。所以,人的受對付,是讀聖經的基本條件。
人在讀聖經的時候,需要用自己的思想,可是人的思想必須和聖靈的思想有同一個方向,同一條路線。聖靈往那裏走,我也往那裏走。要找出聖靈在這一句裏面,在這一段裏面,在這一章裏面,在這一卷裏面,祂思想的路是如何。要整個的思想跟聖靈去,找出聖靈說甚麼話,聖靈想甚麼事,祂主要的思想是甚麼,分枝的思想是甚麼。當我們在那裏讀一段聖經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就得問:聖靈寫這一段聖經的用意到底在那裏?我們如果不知道聖靈在寫聖經的時候是甚麼意思,那麼將來我們引用這些聖經節,可能都會引錯,都不是聖靈本來的意思。讀聖經不光是讀字面,不光是能記、能背,也不是零零碎碎地明白一點意義就夠。讀聖經乃是讀聖靈在那個時候所想的,或者說,聖靈藉保羅、彼得、約翰等人在那裏講的時候,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人的思想和聖靈的思想能合流,才能明白聖經。
有一個故事:有一個信主的人,他特意從埃及走到巴勒斯坦,他要按以色列人所經過的四十二個站走去。以色列人回頭,他也回頭;彎,他也彎。他跟這條路線走,果然走到了。後來他寫了一本書,說他那時是怎樣走的。他的路不是他自己定規的,他是跟摩西走。我們讀聖經的的確確也該這樣。我們不要自己定規路線,我們必須跟聖靈走。保羅到耶路撒冷,我們也到耶路撒冷;他在那裏怎樣感覺,怎樣思想,我們也在那裏怎樣感覺,怎樣思想。我們不該有獨立的路線,我們必須跟寫聖經的人的路線,跟聖靈的路線。當時寫聖經的人想甚麼,現在讀聖經的人也想甚麼。寫聖經的人受聖靈的感動怎樣想,讀聖經的人受聖靈的感動也怎樣想。我們的思想若跟聖靈當時的思想走,我們就能懂得到底聖經怎麼說。
【要找出幹和枝】聖經裏面的話,有的是正文,有的是解釋;有的話是主要的,有的話是附帶的;有的話像樹幹,有的話像樹枝。我們不要跟枝子走而忘記了幹,也不要只注意幹而忘記了枝。我們要看聖靈在這卷書裏到底講甚麼,怎樣講法,祂一共提起多少件事,經過多少話,才達到祂的目的。要把這些一步一步地想下去。要跟聖靈的意思走。祂有祂的正文,祂還有祂的解釋。祂講話講到一半的時候,有幾句解釋的話出來,這是枝子。可是枝子也不會一直長到天上去而不回來。祂解釋了五節、十節,又回到樹幹來。我們不要一直注意在解釋裏,也要隨聖靈回到主題來。書信的話,往往是一段正文,插進一段解釋。我們必須分清楚甚麼話是樹幹,甚麼話是樹枝,才能讀得懂。我們讀的時候,不可一路衝過去。當聖靈彎解釋的時候,我們也得跟彎,當祂回到正文的時候,我們也得回到正文。我們要十分地細嫩,十分地不相信自己,完全沒有肉體的把握,才能跟得上聖靈的思想。
聖經的話有幹,有枝,而枝幹之間,又互相聯繫,成為一個整體。比方:聖靈在寫羅馬書的時候,祂不是光要給我們三章二十三節,或者六章二十三節,或者八章一節。全部羅馬書包括了一個完全的意思,一個完全的單位,裏面一點殘缺都沒有。所以我們不可斷章取義地只拿幾節聖經出來講。借用是可以的,但是要分清到底是借用或者是解經。如要借用,也必須明白上下文是甚麼。不然的話,就犯了斷章取義的錯誤。
我們的思想有了訓練,我們就能學習用思想來定住光,光的照亮是霎時之間的,必須用思想來定住它。我們的思想如果沒有受訓練,沒有學會進入聖靈的思想,那麼當啟示來的時候,就沒有思想來定住光。所以我們的思想必須受訓練,必須完全客觀,完全跟聖靈走。聖靈說話有祂的路。比方:羅馬書一、二兩章說到人的罪,三章就有救贖,四章就有信,五章就有罪人,到六章罪人死了,到七章有兩個律,到八章就說到聖靈,九至十一章是比方,十二章是說到基督徒和教會,十三至十六章說到一個得救的人的各種各樣的行為應該怎樣。我們讀的時候,要懂得聖靈當時說這些話的意思。我們要注意,聖靈在每一段裏都有祂主要的思想:先說了人的罪,才說到罪的解決,和神的義的成功;再後說到信,和信的難處是人的行為。此外,還不只是人的罪的問題,還有人的問題,所以六章就說到罪人(舊人)的釘死。要解決人的罪,是藉相信主的替死;要解決罪人,是藉相信與主同死。九至十一章拿以色列人的事作比方,把神的恩典和信解釋了。十二章說到奉獻的基督徒的情形。……從第一章一直到十六章,充滿了保羅的感覺。這是幹。至於枝,在第一段裏就有分枝:聖靈在那裏解釋人的罪,祂把外邦人說一下,也把猶太人說一下,然後仍舊回到祂主要的思想來。我們讀聖經,總得隨聖靈的思想走。
【兩種訓練的方法】為了訓練我們的思想,可以採取下面兩種方法:
第一,分開正文和解釋。我們不妨去查新約,把凡是聖靈解釋的地方用括號括起來。括號中的話,就是枝,括號以外的就是幹。那些沒有括號的聖經節,我們如果一條線地讀下去,就能找出主要的意思在那裏。
我們拿羅馬書來試試看。一章一節:「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這明顯地是羅馬書開端的話。看二至四節:「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論到祂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後裔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這是解釋福音,所以是枝子。這三節可以加上括號。讀第五節:「我們從祂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教人為祂的名信服真道。」這是正文。我們把全卷羅馬書這樣作下去,就能看見那些是全卷羅馬書的正文。或者我們在正文的字旁用一種顏色的筆畫線,在解釋的字旁用另一種顏色的筆畫線也好。起頭的時候不要讀解釋。先把正文分清楚,然後再讀解釋。先找出聖靈主要的意思是甚麼,然後再把一個一個釋解加進去。這個福音是甚麼?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神是先預言福音,後來差主耶穌來成全。成全的時候,福音裏面分兩部分:一是肉禮的部分,一是屬靈的部分;一個是活在地上作馬利亞的兒子的生命,一個是活在天上作神兒子的生命。四福音講到肉體方面,書信講到屬靈方面。我們讀的時候,把第一節讀了就讀第五節,而把二至四節留到後來讀。總是先讀正文,後讀解釋。這樣,我們就開始進入使徒當初的思想。全部聖經,特別是書信,都應該這樣讀。每一個作神的僕人的人,都必須知道每一卷書的本文是甚麼,解釋是甚麼。這是第一步的工作。
這第一步的工作有甚麼好處呢?這樣作,就能看見在這一段經文中的道理有多少是主要的意思,有多少是解釋。我們站起來作話語執事的時候,我們就也有主要的意思,也有解釋。雖然我們作話語的執事趕不上當初使徒們那樣完全,那樣高深,但在原則上是一樣的。我們把聖經的正文和解釋一分清楚,就能看見一件非常希奇的事,就是聖經裏對於解釋的多少、深淺,都作得剛剛好。我們就要俯伏敬拜主說,這是何等地完全!我們就要看見在我們的話語裏解釋一多,比方一多,就變作幼稚,整篇的道就落下去。我們要注意聖經裏如何解釋。不要用太多解釋的話,要在人不懂得的地方才解釋。解釋是教人明白,但是不宜太多。有的人沒有解釋,就使人跟不上;有的人解釋太多,就使道落下去。我們讀聖經,要看見它是何等地平衡。所以把正文和解釋分開,也是我們應當學習的。這也必須客觀,一主觀就不行。
第二,試用自己的話來寫正文,用我們自己所認為能明白的話,把聖經正文的意思再寫過。比方:羅馬書一章一節、五節、六節是正文。這些字句是保羅寫的。現在我們懂得了保羅的用意,就試試看用我們自己的字句來寫。起頭只寫正文,不要寫括號裏的註解。這就像我們讀書的時候,先生在台上講一個故事,我們用自己的話把它寫下來一樣,我們必須懂得它的意思才寫得出來。在這樣寫經的時候必須客觀,要照聖經原來的意思,不要把我們自己的意思加進去。我們要訓練自己作一個跟從聖靈思想的人,把我們的思想追到聖靈的思想裏去。
當然,寫經可能有錯誤。我們只好一次錯了,第二次改;第二次錯了,第三次改;改到有一天,能更準確。一個人能有這樣的學習,就很容易懂得主的話。要緊的就是我們總要把自己擺在一邊。一驕傲就不行,一主觀就不行。我們要學習客觀,學習謙卑,學習溫柔。謙卑、溫柔的人的思想,自然而然能跟從聖靈的思想。每一個讀聖經的人必須學習這個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