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一件美事

 

讀經:

「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痳瘋的西門家裏坐席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拿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耶穌說:由她吧!為甚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青預先澆在我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可十四3~9)

「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裏復活之處。有人在那裏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馬利亞就拿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裏就滿了膏的香氣。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穌說:由她吧,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約十二1~8)

 

      這段故事,照主耶穌在這裏所說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可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了福音之後,就也必須述說這段故事。如果傳了福音,卻沒有述說這段故事,在主看來,是一個大缺欠。所以我們在這裏要講到這段故事。

      這故事最要緊的意思是甚麼呢?可用彼得前書三章十五節的話來表明它,就是「心裏尊主基督為聖」。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們要在你們裏面尊基督為聖,像尊祂為主一樣。這故事只引起人作一件事──尊主基督為聖。主所以說「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就是教訓我們,傳了福音以後,必須結此果子。這故事就是表明這果子的意義。

      「有一個女人,拿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真哪噠香膏,已經是很好的了;至貴的真哪噠香膏,那是好得無可再好了。這至貴的真哪噠香膏,是盛在玉瓶裏。玉瓶,也是很寶貴的。馬利亞所奉獻給主的,不但香膏是至貴的,而且盛香膏的王瓶也是很寶貴的。所以,凡是獻給主的,都得是最寶貴的。

      「打破玉瓶;」玉瓶只能用一次,不能用第二次。這一個玉瓶在馬利亞只有一個用處,就是膏主耶穌。一給了主,從今以後,再沒有別的用處了。

      「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她這樣一作,屋裏就滿了香氣。不但在當時屋裏是滿了香氣,就是當我們讀這段聖經的時候,好像也滿了香氣。她起先不過使人看見,現在並且使人聞到了。這樣的愛主,這樣的奉獻給主,真是香氣四溢,會一直存留到永遠的。

      約翰福音記載她「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頭髮原是女人的榮耀(林前十一15),她把榮耀放在主的腳下了!

      她這樣作,不但引起了人的批評,也引起了人向她生氣。但是,她不顧一切,她不理一切。她沒有想到是在一個長大痲瘋的家裏,她沒有想到她現在的家境和前途的難處,她沒有顧到眾人會批評,會生氣,她就是這樣作了。她奉獻給主,就是這樣不顧一切。這是完全的奉獻。奉獻不只是把東西獻給主,奉獻並且是專一的對主,不分心的對主。

      抹膏的意思是分別為聖。會幕以及會幕中一切的器具,都是抹了膏的。「基督」就是「彌賽亞」,意思就是受膏者。對於這受膏的基督,我們要在心裏面尊祂為聖,用膏塗抹祂,承認祂是我的主,將一切都放在祂的身上。我們不怕對基督太盡忠了,不怕對基督太熱愛了。有一個青年的基督徒向一位老人作別時,那老人對他說:「我對你只有一個盼望,就是盼望你作主耶穌的一個熱愛的情人!」愛主,事奉主,順服主,對主忠心,是不能有限度的,是不怕太多的。主喜歡我們不顧一切的愛祂,不講理由的愛祂,出乎常情的愛祂。祂以為傳福音的結果,就是應當有人肯因祂死的緣故而受激勵,而愛祂,奉獻給祂,完全順服祂,直到別人以為是太過的地步。主是在信的人就顯為寶貴的(彼前二7)。彼得懂得這個,所以在他的書信裏,就多說到寶貴;他說到血、信心、石頭、應許等等,都加上「寶貴」的字樣。我們把多少獻給主,就是表明我們看主值得多少。

      馬利亞如此行,門徒們以為如何呢?他們「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他們以為這是枉費。但是,這香膏是澆在誰的身上呢?是受膏的人不配嗎?這香膏是澆在主的身上,如果說是枉費,就是說主無此價值了。真的主就值不得塗這香膏嗎?用在主的身上,還是枉費嗎?沒有專心愛主的人,都要以為這樣的奉獻乃是枉費的。按人的看法,順服主,愛主,為主捨棄一切,有時候是會太過的,是會枉費的。但是這樣的批評,不過表明他自己愛主的程度而已。

      「這香青可以女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他們以為有更好的用法,就是賙濟窮人。人對於基督若是沒有愛,他就要把為主作工來代替他所應當奉獻給主的愛。人若以為把最寶貴的獻給主是枉費,他就要將這寶貴的用在人的身上。許多時候,我們就像當日的門徒一樣,對於基督沒有專一的心,沒有貞潔,沒有熱愛,卻打算用外面的工作來補滿這個缺欠。

      「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起先他們不過是批評,後來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了。但是,馬利亞不能因他們生氣,就把香膏留些起來。玉瓶是已經打破了,香膏是已經流出了。從來沒有把犧牲獻上了又從壇上取下來的。馬利亞因為愛主,就有膽量如此行,她並不理會人對她的批評和生氣。

      馬利亞如此行,在人看是枉費,是太過了。照普通一般人的意思,用香膏好了,何必用真哪噠香膏呢;用真哪噠香膏好了,何必盛之以王瓶呢;用玉瓶好了,又何必花到三十多兩銀子呢!他們就不免批評,甚至於向她生氣了。但是,在主看來,這件事是不應當批評的。主說:「由她吧!為甚麼難為她呢?」主的意思是:她太愛主,不要緊,你們不必批評,更不必生氣;你們這樣批評,這樣生氣,就是難為她了。你們若會愛我像馬利亞一樣,那是最好的:若不能,就請你們不要攔阻別人這樣的愛我。主看這件事是對的,是好的,所以說:「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哦!馬利亞這樣作,是一件美事,是無可批評的。每一個馬利亞,每一個愛主的人,都只要有主這句話就夠了。我們應當以主的稱許為滿足。我們如果盼望得到人的稱許,我們就得隨人的意思去生活,而不能體貼救主的心意去奉獻了。

      當時的情形,三十多兩銀子是三百多天的工價(參閱太廿2),如果加上五十二個不作工的安息日,那就差不多是一年的工價了。我們知道主到伯大尼住在馬利亞家裏的時候,馬大伺候事多,並沒有僕人幫忙,可見她的家並非富有之家。但是,馬利亞不求自己的舒適,盡其所有的用在主的身上了。愛主,事奉主是不怕太過的。把一切用在主的身上是不會枉費的。

      「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主耶穌反對門徒的想法。他們以為這樣的膏祂,這樣的奉獻給祂,是一種枉費。主卻說,這是一件美事,不是任費。愛祂到忘記了好像是在主裏先進者的批評,乃是一件美事,不是枉費。愛祂到肯花費一切在祂身上,乃是一件美事,不是枉費。我們待主永遠不會太好的,愛主永遠不會太多的,順服主永遠不會太過的。無論人如何看法,無論一同事奉主的人如何批評,主是說,這樣作,是一件美事。傳福音所要得的果子,並不只叫罪人上天堂而已,乃是要叫蒙恩者成為基督的情人。所以經上記說:「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林前十六22)

      主並不反對他們睭濟窮人,主卻反對他們說作在主的身上是枉費。主對他們說:「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主的意思是:你們要睭濟窮人,還有很多的機會,但是服事我的機會是為日甚暫了。

      「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在這裏,不是說為主用了多少,乃是問還剩下多少。富足的人多拿一點給主,在他並不為難,惟獨貧窮的人,要盡其所有的奉獻給主,就真有點難了。「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沒有剩下甚麼為自己。主的稱讚,是從這「盡」字來的。沒有盡就沒有愛。愛神,是應當盡心,盡性,盡力,盡意的愛的。可是多少時候,我們待主竟還不如待一個普通的朋友!

      馬利亞為何如此行呢?我們看主怎麼說:「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過幾天主要受死了。她懂得主是為她死,為救她脫離罪的刑罰而死。因此她愛主,因此她不能不膏主。愛主的動力,惟獨在乎主的死。不懂得主的死,也就不會真愛主。

      膏主,是要及時而作的,等到主復活以後,就是想膏主也來不及了!像那幾個婦女,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晨,要去膏主耶穌的身體,卻已經膏不了。主已經復活了,時候已經太遲了。今天就是我們應當奉獻給主的時候,再遲,恐怕來不及了!等到主耶穌復活之後,要來膏祂是太遲了;等到我們復活之後,要來奉獻給祂,要來專心愛祂,也是太遲了。當復活的時候,我們如果有千萬個世界,我們也會很樂意完全撇棄了來愛主;但是,主要我們現在對祂就有完全的奉獻,現在就是我們愛主的時候。但願我們都能趁今天,將自己完全獻給主,愛主,事奉主,順服主。――倪柝聲《碎餅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