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最後的話——談心篇
以上各章的內容,早在1976年七月寫成。這一章則是新近改寫的。但因已經跨入耄耋之年,外體在衰退之中。很多事情,不少問題,已經沒有精力作深入的思考和探討;力不從心已變為常有的經驗。
為此,在這一章裏,作為這本小書的末了部分,改變文字的體裁,採用述說感想與心得的口氣和讀者談心,一同分享從主所領受的點點滴滴。
[一]、讓我們認清:誠實的獻身和誠心的事奉,只能在遵行主旨意的生活實踐中得到貫徹和印證。
獻身落實於對神的事奉,事奉聯接於神的旨意。因此,屬靈的生活實踐,乃是將“獻身”、“事奉”和“遵行主旨”串聯在一起的。
[二]、又當知道:細聽良心的聲音,順從良心的感動,乃是遵行主旨意的起碼要求。靈程的起步、繼續和完成,都離不開良心的感動、教導和監督。這是因為良心是人靈功能的一部分;而聖靈又是在人的良心中做感動工夫的(參羅9∶1)。
[三]、在天父那裏,屬靈年月的計算與紀念,不是根據別的,只根據我們是不是遵行他的旨意,是不是行他所喜悅的事。
屬靈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有順有逆,有甜有苦。經驗表明,路程中的路段是艱難的,辛苦的,帶著淚痕的,不會“天色常藍,花香常漫”。然而,每逢你勝利地走過這些艱難路段之後,你卻又能感覺到“天色”真是藍得可愛,“花香”真是漫得沁心。這些路段中的實踐,特別會受到天父的紀念。
[四]、要操練“自我對付,自我放下,自我舍去,自我拒絕,自我治死”。這是艱苦的事,是我們的天性所不喜歡的。然而,只能如此,纔能貼近主的心,也使主貼近我們的心。
[五]、安靜俯伏,深入祈禱,才會看到舊我,天性在至聖之主面前的敗壞與無用,才會甘心治死它。在這門功課面前,我們常常表現出自己的幼稚和失敗。然而,舊我不舍不死,新我就不活不健,結果是同神同人都難以融合。
[六]、你要為主作工嗎?請先讓主在你身上作工。你要打敗魔鬼嗎?先要打敗你自己。先將你自己、將你全人交付與主的手中,讓主細細雕琢,到了某個時候,你就成為主手中的一個作品,一個器皿,一把利劍,一個神跡。
[七]、18世紀,神在英國興起了一個偉大的神學家兼佈道家,名叫約翰衛司理(JohnWesley,1703—1791)。他的工作震動了整個英國,後來又發展到歐美各國,世界成了他的宣教區。他工作的效果一直存留到今天。他于88歲時才壽終歸天。當他彌留之際,吐出了一句名言:“世界上最最美好的事乃是神與我們同在。”
我們靜思一下:人如果不尊重神和他的旨意,也不愛慕、追求、遵行,他能夠得到神的同在嗎?
[八]、信徒個人有靈修敬拜,教會群體有聚會敬拜。這是信仰生活中的兩個方面。至於信仰生活的基本要求,大體上可以概括成四句話:
靜而不死,活而不亂,熱而不狂,堅而不僵。
靈修和聚會都需要安靜,然而不要靜到“發悶發死”的地步。沒有生氣的靈修和聚會都是空的,浪費的。我們需要活力,需要活生生的屬靈氣氛,可是又不可活到混亂的地步。這是容易明白的事理。我們需要個人的五旬節,需要火熱的心。因為“有熱”才會“有力”纔能感動人心。
可是又得注意“熱而不狂”,這也是使徒所注意又教訓我們的(參林前14∶23,32—33)。
信仰應當堅定不移。這是一切真實門徒所共知、共識的。沒有堅定的信仰,人就沒有辦法走前面的道路。撒但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加害于人時,也從破壞人的信仰入手。何以又要說“堅而不僵”?僵,究竟指什麼?僵者,硬也。信仰應當堅定,但又不可堅到僵硬不化的地步。這話又當如何理解呢?試答於下:
我們對《聖經》所昭示的基本信仰,理當堅信不移。可是又當知道信仰是許多信念和觀點組合而成的。我們所見、所明、所信的某一部分觀點雖然是明確的,卻又有可能並非全備無缺——或有所偏,或有所漏。偏則與片面性有關,漏則與亮光不夠有連。在這種情況下,真理的聖靈往往借用別的肢體提供新意義以糾偏,發現新亮光以補漏。那個時候,“堅而不僵”的指導思想就變得重要了。讓我們承認自己的局限性,緊記“眾光之父”一語的豐實含意,隨時準備接受新亮光,新認識,以補自己之不足。
在《聖經》裏我們看見一件事:大先知沒有看見、沒有說到的事,小先知卻看見了,指明了。例如阿摩司說:“耶和華說,以色列人啊!……我豈不是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領非利士人出迦斐地,領亞蘭人出吉珥麼?”這件事實真如我國古人所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呀!
[九]、真理有絕對、相對之分,不變、可變之別。若不看到這一點,就會把活的《聖經》讀死而不自覺。[請讀馬太福音第5章耶穌口中的話:“……古人的話說如何如何,只是我告訴你們”。再讀羅馬書2章28節和加拉太書6章15節保羅關於割禮的話]。
真理又有廣義狹義之分,深淺層次之辨,人、事、時、地、制宜之別(例如管教、責備、報應等)。若不區分這些,也無法按正意分解真道,無法按時按需分糧。
此外,還要看出《聖經》記載歷史事例,有些是大體上的口氣,有些是具體化的口氣。懂得這些之後,讀到某些記載有出入,就可減少難處或消除難處。
[十]、神是智慧與能力的源頭。他既是理性的神,又是超越理性的神。因此我們看見,神的真理與旨意有時在理智、常識、平凡之中通行出來,有時卻在超理智、超自然、超常識之中通行出來。所以,相信神的人無法(也不應當)對神秘性的靈性經驗抱懷疑的心態。
天地之間,人所莫測的奧秘事例,多得無法計數,我們有限的頭腦能夠理解多少?!承認理智和超理智的並存,正是理智者必要的理智態度。
[十一]、歷代教會的危機在於效法世俗和自我膨脹。前者導致心靈麻木,後者引向自我淘汰。
[十二]、與
神的僕人宋尚節(1901—1944)對中國教會有很大的影響。他是一位心靈燃燒著烈火的福音使者。在他身上,可以看出神對人的旨意、願望和造就。略提數事:
一次,美以美會(後改稱衛理公會)牧師丟雷(H.E.Dewley)對
另一次,宋尚節被另一項事工所吸引,神卻攔阻他。神對他說:“美麗的花朵往往不能結果實!你卻要謹慎自守,要從無花果樹學習光華的榜樣。”宋聽後,大受教益。
再一次,1931年的3月,宋在江西省南昌城講道。在某個深更半夜,他忽然聽見舒邦鐸牧師的禱告聲,有時還有輕輕的哭泣聲。他聽見舒牧師祈禱說:“神啊,你今天不復興南昌教會尚待何時!你若不施恩憐憫,我留在南昌又有何益?你不復興教會,有違我奉獻心身的初志,那就不如讓我回國去……”宋聽後,大受感動,立刻起身披衣禱告。就在那時刻,神對宋說話:“你要向罪惡進攻!它,是蒙蔽人心不得見光的黑色幕布。揭開幕布,福音的大光纔能照入人心,孕育生命。”
到1935年7月,
上述幾件事情給我們看見:神按照其智慧的旨意通過一個人又一個人,一件事又一件事,逐步感動,逐事造就他所要用的人。神指教宋尚節明白屬靈工作的重心所在,核心所在,關鍵所在。神今天教導、造就我們,豈不一理?
[十三]、讓我們相信,一切與人有益的教導,一切能推動人向前、造就人向上、啟發人改過的話語,都是神樂意使用的,都是符合他旨意的。正如經上所記:“……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你們都要思念,……都要去行……”(腓4∶8—9)請聽以下的真言:
“不怕力小與孤單,同心協力金不換”。(中國古話)
“護羊犬彼此打架,狼就趁機鑽進來”。(俄國名言)
“蚊子若一齊衝鋒,大象也會被征服”。(伊朗諺語)
“不怕虎生兩翼,只怕人生二心”。(中國古訓)
[十四]、要在《聖經》真理所指教的善行上用心、用力,以此見證福音的光輝。又要在《聖經》真理所命令的美意中與主相親相近,以此求得心清眼明。為此,我們溫習以下的經訓: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1)。
“……竭力行各樣善事”(提前5∶10)。
“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提前6∶18)。
“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詩73∶1)。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太5∶8)。
“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25∶12)。
“耶和華與敬畏他的人親密,必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詩25∶14)。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3∶5—6)。
神的話顯明神的心。他喜悅兩件大事:人內心的乾淨和人外面的善行。前者重在靈交,後者重在美德;前者由愛神而得,後者借愛人而發。神一切的旨意,都以此為總綱。
[十五]、我們的談心就要結束。讓我們自勉,晝夜思慕一切高尚的事,追求那具有永恆價值的事。
我們所居住的這個星球正在歎息,發出呼聲,要求其上的居民速速清醒過來,棄所當棄,愛所當愛。作為基督徒,最大的使命在於把又真又活的神見證出來,把恩惠的福音介紹給四周和遠方的人們。
為要適應這個大使命,就要在“聖至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裏禱告”竭力追求——
愛慕神的旨意!明白神的旨意!遵行神的旨意!
愛慕與明白的目的則在於遵行!
所以,要將我們的雙腳栽種在真理的田地裏,終究必得美好的收成。──
盛足風《如何明白神的旨意》
1995/1/27於浙江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