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一部審判的預言
三、公開的事工(第二十八至三十五章)
在這裡,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這位先知突然又獻身於他的公開事工中。他在這個階段所釋放的資訊,佔據了本卷書第一大段其餘的篇幅。
當時的環境是,正有一個政治陰謀在醞釀著;先知滿懷熱忱和強烈的決心,投身于百姓的公開生活中,要拯救猶大脫離正由一個政治團體籌畫的愚行。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亞述在西拿基立的率領下,打算入侵耶路撒冷。於是有一批政客,企圖與埃及秘密聯盟,以抵抗亞述。希西家最初和這批政客站在同一立場上,後來他因為受到以賽亞的影響,放棄了這種計謀。
這一部分可分成兩個階段,首先是關於選民的,其次則與這世界有關。
1.有關選民(第二十八至三十三章)
最後這部分的事工,第一個階段(第二十八至三十二章)是關乎神的選民,首先是五個臨到選民的災禍;其次(第三十三章)是臨到亞述的最後一個災禍。
a.選民的五個災禍(二十八1一三十二20)
這五個災禍,開頭都以「禍哉」這個詞清楚地標明出來。他們都是論到政治的景況,並且按照耶和華管理的亮光,來看國家的事務。他們分別指責虛假的盼望,虛假的虔誠,虛假的計謀,虛假的聯盟,以及虛假的信賴。
虛假的盼望(二十八1一29):這一段資訊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以賽亞所必須面對的一些難題,以及他那種對真理堅定不移的忠誠。在對付那些反對他的人時,他所用的辭句足以使我們明瞭整個情勢。這個資訊的內容先是一個例證,然後是他的應用。
一個例證:以法蓮(二十八1一6)。這段話是對北國的首都撒瑪利亞而發的,實際上是通過那些官長而論到猶大。他形容北國的首都撒瑪利亞是「以法蓮高傲的酒徒,他的冠冕」。因為以法蓮已成為一個最重要的支派。很可能當他說這話的時候,北國已為亞述所擄,這位先知引用了他早先預告那場毀滅時所釋放的資訊。他這樣作的目的,是要警告猶大,神使審判臨到以法蓮,是因為他們犯罪,而現今猶太也在犯同樣的罪。主的那個「大能大力者」,就是亞述的勢力,他會用他當作審判以法蓮的工具。以法蓮因為受到酒的引誘而敗壞,以致違背了所立的約,所以才受到審判。即使在那個審判中,耶和華仍作他餘剩之民的榮冠華冕。這位先知用「他餘利之民」這個名詞,似乎也是指猶大而言,因為他們的忠信,他們將要
被存留。
應用(二十八7—29)。緊接著他就把他的例證加以實際的應用,他說,「就是這地的人,也因酒搖搖晃晃。」這是指前面預言中提到的那些餘剩之民,他們也落入同樣的陷井中。
從這位先知的話語裡,我們也看見他的資訊被接受的情形,以及他與那些蔑視他的人之間的衝突。首先是一幅生動的圖畫,祭司和先知都被濃酒所困,恣意狂歡褻瀆。先知用說不出的輕蔑,描述他所見到的情景:各席上滿了嘔吐的污穢,無一處乾淨。
然後他用譏諷的筆調,重述他們對他的嘲辱,「他要將知識指教誰呢?」這是祭司的嘲笑:「要使誰明白傳言呢?」這是先知的譏諷。他們嘲笑他所用的方法,因為這方法太過簡單;他們又用醉酒的聲調模仿他,聲稱他的教導不過是給那些剛斷奶的孩子的。
他面對著這些嘲諷,便向他們宣告,既然他們不肯聽從他,就要由異邦人的嘴唇和舌頭來傳達這資訊,使他們不得不聽。神曾給他們安息和舒暢的機會,他們卻不肯聽,因此耶和華的話要以簡短、不完全的語句臨到他們,他們無法明白,於是他們必受到懲罰。
這位先知責備那些嘲弄者後,又轉過來要求他們聽耶和華的話,並告訴他們,他已經知曉他們在面對亞述的入侵時心懷僥倖。從第一段陳述裡,我們不敢肯定他是否已經知道這種假希望的細節。他用的詞句不太明確,但表明了一件事實:他們以為和外邦聯盟,就能安然躲過災禍,災禍再也不會臨近他們。他形容他們與外邦締的盟約,就好像與死亡、陰間立約一樣。他這樣說,似乎是要他們宣告,他們是以謊言為避所,在虛假以下藏身。當然實際上他們並沒有作這種宣告,他只是用這些話來解釋他們正抱著的希望。
他看見了那虛假的盟約,便向他們宣告主耶和華的話。他要在錫安放一塊穩固的根基,只有信靠這根基才能得安全、穩固。公平的審判降臨時,一切假的避難所都要被沖走,那不潔淨的盟約也要被廢棄。他們原以為能躲過敵軍,但在審判中,敵軍要如大水漫過,將他們踐踏在腳下。
這位先知用一個尖銳的宣告,結束神關於他們的盟約所說的話,其中對他們的計謀充滿譏刺和輕視,「原來床榻短,使人不能舒身;被窩窄,使人不能遮體。」那就是說,他們的盼
望是虛假的,無濟於事。
他根據這些警告的話,宣告說,耶和華必要興起審判。他用「非常的工」「奇異的事」來描述這審判;因為審判的工作對神的心來說,一直是件奇異的事。最後他要求他們停止褻慢,免得捆住他們的綁索更結實。
接下去是一個細膩而美妙的宣告,他用一連串農事上的例證,說明神的審判是有秩序的,並且永遠循著一定的目的進行。那耕地的人不是為了耕地而耕,乃是為了要撒種。即使撒種,也因種子的性質而有區別;播種小茴香是一種方法,播種大茴香又是另一種方法,而播種小麥、大麥、粗麥也各有方法。因為耶和華正確地教導、指示農人,所以他們才有智慧分辨播種的方法。這位先知的意思是,那教導農人區別耕種方法的神,在他審判的每一個過程中,當然也會視情形而有所區別。
另外,在打穀的過程裡,也可以看見同樣的原則。小茴香、大茴香、作餅的糧食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處理,這也是耶和華教導的結果。他的謀略奇妙,他的智慧廣大。
因那些官長正謀算著一個虛假的盼望,以賽亞便用譏諷、指示和呼籲,想要使他們回轉過來,倚靠耶和華。
虛假的虔誠(二十九1一14):在這個資訊裡,先知責備那虛假的虔誠,他們虛假的盼望就是由此生出的。一切政治上的失敗,都導源於假虔誠,現在他要論到這個事實。首先宣告要臨到宗教之城的審判,其次宣告要臨到宗教之民的審判,最後說明審判的原因。
宗教之城的審判(二十九1—8)。他宣告神要降災給耶路撒冷(在這兒他以「亞利伊勒」來稱呼耶路撒冷)。有關這個名詞的意義,以及這位先知為什麼要在這裡使用他的原因,難免令人產生疑問。他爾根(Targum,舊約亞蘭文注釋)將他解釋作祭壇的爐,這樣十分符合這資訊中所默示的事實,就是對假虔誠的譴責。這城被稱為設立神真實祭壇之處。但是他卻冷淡疏忽,年上加年,讓節期照常周流。因此耶和華要審判這城,好使他成為真正的亞利伊勒,也就是神真正的祭壇。這裡生動地描述了審判的過程,說明百姓的危難。
然而,先知所描述的審判終必過去。圍攻這城的仇敵,在頃刻之間必像細塵和飛糠被驅散。耶和華必用雷轟、地震、大聲、旋風、暴風、吞滅的火焰向仇敵討罪。這一切都是在描述將臨到亞述的審判。緊接著又生動地描述仇敵的災難。他們原先想攻取列國,現在卻發現自己被擊敗了。他們夢想吃飯、喝水,但好夢一醒,發覺自己仍是腹空、發昏。
宗教之民的審判(二十九9—12)。下面描述對宗教之民的審判,首先是昏迷。他們變得昏醉、東倒西歪,因為耶和華從他們那裡撤回了先知和先見;而先知本是他們的眼,先見本是他們的頭。因此一切有關國家事務的異象和見解都被封住了,不論識字的、不識字的都不能念,也不能明白有關那時代的一切默示。
在這段資訊的最後一部分,先知啟示了他所描述的這審判之原因(二十九13一14)。那是因為他們的假虔誠。這百姓用嘴唇尊敬神,但他們的心卻遠離他。他們敬畏他,不過是因領受人的吩咐而如此行。這種形式化的虔誠遂產生了虛假的盼望,這位先知已在前面加以斥責過:現在耶和華宣告,他要在他們中間行奇妙的事,好讓他們發現,他們智慧人的智慧原是多麼愚昧!
虛假的計謀(二十九15一24):先知如此傳達了他反對假虔誠的資訊,並譴責由假虔誠產生的假盼望。接下去他宣告因假計謀遭致的災禍,那些官長們還期待著用這個假計謀,來保障猶大的安全。這部分的資訊包括了揭露那些計謀者的真面目,以及宣告那將要來臨的拯救。
計謀者(二十九15—16)。那些官長在暗中行事,想要向耶和華隱藏他們的謀略,他們以為這樣秘密行事會有成功的可能。
以賽亞毫不留情地揭開了他們的陰謀真正的含意。他們顛倒事情,將陶匠看成泥土,不將他當作造物主看待,認為他缺乏智慧。
然後他突然開始描述將要來臨的拯救(二十九17一24)。我們要留意,他所描述的拯救,乃是那個因假虔誠導致的審判之後的復興。
他先以宣告利巴嫩將變成肥沃的田地,肥沃的田地要看起來如樹林,來描述那個復興;然後特別論到他的主題,指出拯救的第一個特色,乃是感官的恢復:聾子要聽見,瞎子要看見這本原先被封住的書卷上的話。
另外,秩序也要得到恢復。本來被欺壓的謙卑人、貧窮人都要歡喜快樂;一切強暴人和褻慢人都要被滅絕。他們在爭訟的事上顛倒是非,但審判的時刻來臨時,這一切爭訟都要歸於無有。
最後的拯救,乃是恢復真正的虔誠。他們必尊雅各的聖者為聖,必敬畏以色列的神。那些心中迷糊的人,必得明白;發怨言的,必受訓誨。也就是說,藉著恢復虔誠,真正的政治家風範也將得到恢復。
虛假的聯盟(三十1一33):現在先知首度提到這個計謀的名稱,並力加撻伐。他已經責備了那些官長所懷的幻想,並譴責導致這種虛假希望的假虔誠,也揭露了他們虛假的計謀。此刻他指明他們與埃及的假聯盟,並且提出譴責。他首先指出這個聯盟的一無用處,其次指明他毫無必要。
一無用處(三十1—14)。他針對這個秘密聯盟,發出災禍的預告,因為這個聯盟悖逆了神。他們尋求謀略,卻不要耶和華的計謀;他們結盟以隱藏自己,卻不求他的靈來庇護;他們下到埃及,向法老王求援,卻沒有求問耶和華。
其次他斥責這個聯盟,因為他必使他們蒙羞。他們的首領和使臣,是向一個不可能提供援助的國家求援。
由「論南方牲畜的默示」開始的這一段話,是插進來作補充說明的,他用譏諷的語調描述那些使臣所經過的旅程。他們經過艱難困苦之地,一路上盡是豺狼猛獸。他們滿載寶物,前往不利於他們的民那裡去。
他宣告這趟旅程必然徒勞無功,因為即使埃及提供援助,也是一無用處,毫無結果的。他形容埃及是「坐而不動的拉哈伯」,顯然他們只會在口頭上援助,卻沒有實際的行動。神指
示先知將這事刻在版上,寫在書上,以便永遠傳留後世。
這個資訊接著強調,這聯盟必然要失敗。這個盟約是在悖逆中籌畫的,他們不聽耶和華的訓誨,叫他們的先見閉眼不看,又命令他們的先知只說柔和的話,不要提神的事。這樣作必然會產生混亂。如果他們依賴欺壓和乖僻,這罪要像一座高牆,在耶和華的攻擊前坍塌;他要把他打成極小的碎片,以致人無法找到一塊夠大的碎片來從爐中取火,或自池中舀水。
毫無必要(三十15一33)。先知由如此嚴厲、令人戰慄的譴責言詞,轉過來述說一段充滿溫柔和恩慈的話,他藉此說明他們與埃及之間的假聯盟是毫無必要的。
這段教導的第一部分,在啟示得拯救的秘訣。第一個秘訣是等候神。「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在一切預言中沒有其他的話語,比這一個真理更美麗的
了。
他用一段補充的話,宣告他們這方面的失敗,以及所產生的結果。他們說,他們要騎馬奔走,先知說,「所以你們必然奔走。」他們聲稱,「我們要騎飛快的牲口。」先知說,「所
以追趕你們的,也必飛快。」
緊接著是一段充滿恩慈的話,啟示得拯救的第二個秘訣,就是耶和華的等候。雖然他們拒絕等候神,但他要等候他們,直到他們回轉過來,甘心樂意等候他。
然後他描述救恩所要帶來的祝福,以論證這虛假聯盟的毫無必要。救恩是從歸回安息來的,是從平靜安穩來的。
百姓將回到他們自己的城中。不再有悲傷哭泣;雖然他們以艱難為餅,以困苦當水,但他們的教師要重新得異象,他們要聽見明確的指示。
這些歸回的百姓將不再敬拜偶像;他們要像拋棄污穢之物一樣,將偶像拋開。
百姓的歸回以及他們對偶像的棄絕,將導致這地的復興。甘霖降下,大地豐收。牛必得牧草吃。各高山岡陵,必有川流河湧。然而這一切都要藉著審判的過程臨到。這位先知形容審判是「大行殺戮的日子,高臺例塌的時候」。那日必有強光照耀,耶和華要纏裹他百姓的傷口,醫治他們的鞭傷。
他最後描述拯救的方法,來論證這個聯盟的毫無必要。拯救要靠耶和華的作為才能完成,這先知用極嚴厲的詞句來描述神的作為。
最後,因他的作為,百姓要唱歌,像守聖節的夜間一樣,並且心中喜樂,上到耶和華的山,到以色列的磐石那裡去。
他們唱歌,是因為耶和華用他的聲音,毀滅了亞述。亞述的毀滅使得看到的人都歡喜。耶和華的氣如一股硫磺火,完全燒毀了亞述。
以賽亞預告,只有神才能除滅亞述。他的目的是要再一次強調,在危機當頭時,圖謀與埃及聯盟是毫無必要的。
虛假的信賴(三十一1一三十二20):最後一個災禍是針對他們對埃及的虛假信賴。前面的資訊中,這位元先知已經指明了這種信賴是一無用處,也是毫無必要的。
這段資訊包括了一個強烈的對比:第一部分在揭露軟弱,或者說是有關虛榮的異象;第二部分在揭示能力,或者說是有關德行的異象。每一部分都可分成先知的論證,和先知的呼籲兩類。
揭露軟弱:虛榮的異象(三十一1—9)。首先他再度譴責他們與埃及的聯盟,宣告他們的罪在於倚靠甚多的車輛和強壯的馬,這種信賴是虛假的;接著他又指責他們沒有仰望以色列的聖者,不求問耶和華(三十一1—5)
然後他揭露這個虛假信賴的蠢行。首先他將耶和華與埃及作一個對比。耶和華大有智慧,所以他們一切的計謀都無法瞞過他,他一定要興起,攻擊那作孽幫助人的。這位先知帶著談誚宣告,埃及人不過是人,他們的馬不過是血肉,耶和華只要一伸手,他們都要一同滅亡。
他接著描述耶和華的態度。首先是他在審判中的態度,他的百姓在他的權勢之下,無異是獅子爪中的掠物,他也毫不畏懼那些前來攻擊他的牧人。然後提到他的決定,他定意要保護、拯救、保守耶路撒冷。
先知看到了有關耶和華的態度之啟示,便呼籲百姓,要歸向那位他們所深深悖逆的耶和華(三十一6—9)。
他預料百姓終將順服,因此他描述他們回轉的那日,他們將如何拋棄偶像。這段呼籲的最後一部分,是再一次宣告亞述的滅亡,他們並非被人的刀所吞滅。以色列人用的方法乃是歸向耶和華,拋棄他們的偶像。
揭示能力:德行的異象(三十二1一20)。先知在這個虛假信賴的面前,接著啟示那真實的信賴,他將他形容為將要來臨的國度,這國要在一王的公義掌權之下,建立新的秩序,並為陷於困苦中的人提供庇護和供應(三十二1—8)。
這位先見看到了至終天國在世上得以完美建立的異象。天國要圍繞著那位被形容作「像避風所,和避暴雨的隱密處;又像河流在乾旱之地,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的主而被建立。
他用一個因之而起的結果,來說明信賴那王和那國是智慧之舉。第一個結果是感官的恢愎:眼睛得以看見,耳朵得以聽聞,口舌也要用來作見證。其次是,他們因著這樣的信賴,必要明白知識,因此愚頑人不再稱為高明,吝嗇人不再稱為大方。
他在補充的一段文字中,將邪惡人(或愚頑人)的作為,以及卑鄙人(或吝嗇人)的法子,與大方人(或高明人)的思想和作為,作了明顯的對比。
先知顯然認識到他展開事工的那個環境,和將要來臨的國度,是多麼的不同,因此提出了他偉大的呼籲(三十二9—20)。早在烏西雅統治期間,他剛開始他的事工時,就曾譴責過婦女的墮落罪行,他認為婦女的穢行和官長的腐敗是密切相關的。那時他是對官長宣告將要臨到他們的災禍;在這裡,他則是向婦女提出最後的呼籲。他要他們停止安逸和無慮,束上麻布,因為審判迫在眉睫。他們要在審判中戰兢苦惱,因為城市夷為平地,良田變得荒蕪。
他接著描述復興的那日。他看見審判之後,有聖靈從上面澆灌下來,曠野就要變為肥田。
那日百姓的生活要建基於公平和公義之上;所產生的效果就是和平與安穩。
這一大段的最後幾句話,是論到選民的,屬於獨白的性質;他用生動的句子來描述將臨到的審判,「要降冰雹打倒樹林,城必全然拆平。」然後用同樣生動的詞來描寫隨後臨到的平安,「你們在各水邊撒種,牧放牛驢的有福了。」
b.亞述的災禍(三十三1—24)
前面針對選民的假信賴而臨到的第五個災禍中,這位先知曾宣告,亞述人必倒在刀下,但不是人的刀。先知在譴責神的選民遠離神,轉去依靠他們與埃及之間的政治聯盟時,不斷提到:亞述將要被耶和華擊敗。
有關選民的教導,最後一個資訊就是宣告臨到亞述的災禍之默示。他可以明顯的分成兩段,首先論到對亞述的審判,其次論到以色列因此而得的和平。
對亞述的審判(三十三1一13):實際臨到亞述的災禍,包含了宣告他的毀滅,確定這位先知的信心,以及對這毀滅的描述。
亞述的一貫伎倆是搶奪和詭詐;他的一切作為似乎都沒有遭到任何報應。這位先知宣告(三十三1),審判臨到他時,他將遭到相同的禍害。他怎樣毀滅別人,自己也必照樣被毀滅;
他怎樣行詭詐,人必照樣以詭詐待他。
這位先知以禱告確定自己的信心(三十三2—6)。他呼喊神,求他在患難的時候搭救他。
這個禱告立刻得到了確據;神一興起,以色列的敵人就四散逃跑,因此他看見以色列被撼的必要被聚集,在掠物上跳躍。
最後他陳述他確信的原因。他看到異象,耶和華被尊崇,因此他必定要施行拯救。
毀滅的描述(三十三
7—13)。以賽亞在描述亞述的毀滅之前,先介紹了他傳資訊當時的光景。亞述的豪者正肆無忌憚地侮辱神的選民。以色列的使者滿懷痛苦。
他們所以痛哭,是因為亞述使他們的國荒涼。先知描述說,大路荒涼,行人止息。
最後他宣佈,耶和華的作為要在審判中臨到亞述。在荒涼的國度和悲傷的使者面前,耶和華有聲音說,「現在我要起來,我要興起,我要勃然而興。」結果,亞述人的計謀要成為糠枇,他們的作為要成碎秕。有毀滅的火,要吞滅、燒盡以色列的眾敵人。
有關亞述的審判,最後一部分是先知對遠方的亞述豪者,以及近處悲傷的以色列使者所發出的挑戰。他呼籲前者要聽神所行的,呼籲後者要承認神的大能。
以色列的和平(三十三14一24):在論到以色列因亞述的審判而獲得的和平時,這位先知再一次強調一個車實,就是和平必須奠基于潔淨之上;他接著描述隨後而來的和平;最後並綜合性的揭露整個情勢,來結束他眼前的這個資訊,以及他全部的公開事工。
潔淨(三十三14—16)。在知道了耶和華將用毀滅的火審判亞述之後,耶路撒冷合城的人都開始戰兢恐懼。那些行為逾軌的罪人滿懷懼怕,而轉向埃及求助的不敬虔之人也被戰兢抓住。他們放眼看到神的審判之火所造成的毀滅,不禁問道,「我
們中間誰能與吞滅的火同住?我們中間誰能與永久同住呢?」
先知立刻給他們一個完整而清楚的答覆。能夠與火同住的人,必須是分享神那聖潔如火的性格之人,也就是行事公義,說話正直的人;他向他的同伴所行的都是公義。這樣的人必能在火中找到安息,在神的火焰中得拯救。他站在與神交通的地位上,他必居高處,他的保障就是神的力量,是磐石作的堅壘;神必供應他一切的需要,他的糧必不缺乏,他的水必不斷絕。
和平(三十三17—20)。緊接著就描述由潔淨帶來的和平,他與潔淨有極密切的關係。心裡潔淨的人能看見神,而看見神就能看見他國度的遼闊與榮美。「你的眼」是指潔淨人的眼,「必見王的榮美」;那潔淨人的眼,「必見遼闊之地。」
那潔淨的心要思想到審判的驚嚇;但他們心中只是充滿希奇,因為審判都已成為過去。那些傲慢地要求貢銀的人,和一心要毀滅人而數算戌樓的人,都已消聲匿跡;強暴的人也不見了蹤影。
神的城要彰顯出來,取代那遭圍困、充滿痛苦的城。這城將是敬拜的中心,是守聖節的城,是安靜的居所,是堅固的居所,永不會被摧毀。
有關選民的最後幾句話,是將這位先知所宣告過的一切真理,作了一番綜合性的揭示(三十三21一24)。
首先看到的是耶和華的威嚴。這座沒有河流的城,將因耶和華的顯現,而變成江河寬闊之地;敵人的船隻無法通過這地來攻打他們。耶和華要顯出他完全的治理,他是審判官,是設立律法的,也是君王。
以賽亞啟示這位全能的耶和華之後,又再度論到他曾責備過的那個無用處的政策。繩索鬆開,他們卻不能栽穩桅杆,也不能揚起篷來。因此瘸腿的要奪去掠物,這是說,聰明人的智慧要顯為愚拙,忠信之人的愚拙要顯為聰明。
他用簡短的話描述那完全的復興;由於物質上得到完全的復興,城內的居民必不說,「我病了」;由於屬靈上也得到完全的復興,百姓的罪都被赦免了。
2.有關世界(第三十四至三十五章)
這位先知對整個世界的觀點,使他講出了他這一階段的預言中最後一個資訊。這資訊關係到神對列國,以及對整個世界的掌管。在更廣泛地運用他的主權和能力時,也可以獲得同樣的原則。這資訊首先論到荒涼;其次論到復興。
a.荒涼(三十四1一17)
從這個資訊裡,可以看出他所描述的荒涼是何等可畏!先知首先宣告神審判的旨意,然後用以東作例子來說明。
普世的審判(三十四
1—4):列國,眾民,和整個世界都要被聚集,來聽那必定要臨到他們的審判。先知宣告耶和華的憤怒,他決心要審判地上所有的,和天上的萬象。
雖然這裡沒有很明確的說明,但在這個資訊裡,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這位元先知認識到物質世界和緊緊圍繞著他的屬靈世界之間的相互關係。屬靈世界不斷地影響著物質世界,但世上的居民卻渾然不覺。諸天也包括在審判中,是因為他們也被牽涉到罪裡。在未後審判的那日,神最後要對付惡。那些物質的現象,例如日頭變昏暗,月亮變成血,都與神臨到天上的屬靈惡事之審判有關。毫無疑問的,在這個資訊中,以賽亞是指這一方面的審判而言。
以東之例(三十四5一17):他接著從較廣的觀點,描述神對以東的審判,用來解釋已經宣告過的那個大真理。
他首先敘述以東的毀滅。臨到以東的審判是在天上完成的;這個說法和實際的過程相符合,並且啟示了一個事實:在神的制度中,審判總是首先臨到那導致人類墮落和世界敗壞的靈界勢力,然後才臨到受此勢力影響的人。當審判的靈觸及這世界時,他的工作是可怕的,並且一定會得到勝利。這裡描述的是在波斯拉和以東境內發生的大殺戮。在這本預言書的第二部分,也提到同樣的審判,用來介紹和平的程式。(見六十三1)
第六十三章的那個資訊,是論到那已完成的可怕審判,耶和華說,「報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贖我民之年已經來到。」此處先知在宣告審判時說,「耶和華有報仇之日,為錫安的爭辯,
有報應之年。」
最後一階段是描述審判臨到以東之後的情景。他的毀滅是徹底而完全的。大地變得無法居住,完全荒廢了,不再出產任何作物。
至於荒涼的情景,此處也有相當生動的描寫。大地要成為各種野獸、飛鳥的居所,也是怪物棲身之處。
這一切都是在神的掌管之下。先知指出,即使在荒涼之地,他仍掌權治理;這些野獸的配偶、窩、巢都是在他的控制之下,以成就他的旨意。
b.復興(三十五1一10)
神的先知們從不以審判和荒涼來結束他們的話,他們最後總是提到和平與復興。這裡有關復興的資訊顯得很突然,而且和荒涼的情景成尖銳的對比。但此二者也有最密切的關係,因為荒涼是審判的結果,由荒涼才產生了復興。
這段資訊可分三部分。先知首先確定事實,然後啟示方法,最後描述過程。
事實的確定(三十五1一2):在宣告將來臨的荒涼時,他也描述全地將陷於混亂和空虛中。這首復興之歌一開始,就描述大自然將恢復他的秩序和美麗。沙漠將有利巴嫩的榮耀,
並迦密與沙侖的華美。
在大地一片喜悅、榮美和繁盛中,人必重新看見耶和華的榮耀,看見神的華美。
方法的啟示(三十五3一4):他呼籲那些軟弱、無力的人要勇敢,因為神要使他們在審判的過程中得到復興。再一次,我們必須注意到,他有關荒涼的資訊中所宣告的,「耶和華有報仇之日,為錫安的爭辯,有報應之年。」和這裡的聲明,「看哪!你們的神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他必來拯救你們,」之間的關係。因此這個為軟弱和無力的人帶來希望的資訊,包含了對先前描述的報仇所作的解釋;神要透過報仇,得到他最終的勝利。
過程的描述(三十五5一10):最後他描述神在審判中臨到的情景;百姓要透過這實際的過程,才能獲得和平。神將在審判中單獨行動。「我獨自踹酒榨,眾民中無一人與我同在。」在得勝裡,他自己將與痛苦的百姓相聯結。
復興的過程中,第一個標記就是屬靈辨別力的恢復。他一直提醒他們,並且不斷責備他們的屬靈昏昧,現在消失了;「瞎子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這樣必然產生一個結果:原先他們因靈裡的昏昧而缺乏屬靈的能力,現在必因靈裡的敏銳而滿有屬靈的能力。屬靈辨別力的恢復,乃是因曠野有水發出,沙漠有河湧流而產生的。他用這些比喻再度說明了耶和華的審判,是有慈愛和憐憫的。
這個過程的第二個標記,就是恢復物質上的祝福。這位元先知形容他的方式,是在指出屬靈景況和物質豐盛二者之間有明顯的關係。那些只會使人暫時精神一爽,卻難免要失望的海市蜃樓,要變為水池和泉源。野狗躺臥之處,必有一條又直又平坦的大道,「行路的人雖愚昧,也不致失迷。」這路要被稱為聖路。這條代表物質豐盛的大路是有保障的,因為這是聖潔之路。
這個過程的最後一個標記,是蒙耶和華救贖的民要歡喜歌唱,從這條預備好的大路上歸回;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原先的憂愁歎息都要消失無蹤。
有關審判的預言,最後一個標記是描述那完全和平的光景。這卷預言書最後一階段的和平預言是以「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作開端,其中也提到這一個完全和平的標記。至於此處這一階段的審判預言,則以耶和華應許要為他的百姓建一條大路作結束;而最後一階段的和平預言中所提出的第一個呼籲,就是呼召百姓為耶和華建一條大路。
這中間的關係很重要,也饒富興味。我們提到這一點,只是為了強調一個事實,那就是以賽亞這本書,是由這兩大階段的預言交織而組成的。──
無名氏《以賽亞書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