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Section:TopicID=151}一、善的根本

 

經文:詩篇第一篇全

  詩篇第一篇是詩篇的開頭,大家很熟悉,神把這篇擺在首,必有它的重要地位。

  在詩篇中有幾種特別性質,第一篇就代表其中一種。這一類詩的性質是論善與惡,義人與惡人的結局。其他如七十三,九十二……等,都是這類的詩。

  第一篇,請注意五個字,這五個字能說明這類詩的真理。

{\Section:TopicID=152}(一)不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這節聖經有三個「不」字,「不從」,「不站」,「不坐」,這個「不」字很重要。因詩篇全書的目的,神要祂的百姓作聖民,每個屬神的人,要與世界分別出來,不同流合污,神要帶領祂的百姓走聖潔道路,不可隨便生活,所以一開頭就把這重要的話說出這「三不」,包括了我們每日的生活。行(從)站,坐,代表我們的全部生活。

  每個神的聖民,蒙召在基督裏作信徒的。必要學會這個「不」。人要你作,你學說「不」;人要你走他的路,你想過不能,你就學說「不」。大膽說「不」,不能與世人一樣。今日要學習靠神大膽拒絕罪惡引誘,做一個否定,拒絕罪惡的人。

{\Section:TopicID=153}(二)愛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請注意「愛」字,愛神的律法,心有所愛,決定能否隨從世界,能否走主的路?人喜愛世界和世界之事,愛父之心就不在他裏面了,他就不歡喜神和神的事。看你愛什麼,你所愛的東西就與你連在一起,難分難捨。

  有一個小孩子,從未戴過帽子,一天,他戴上帽,對凓鏡子照照,他覺得很好,在家裏也戴凓,媽媽叫他除下,也不肯,睡了也戴凓,他與帽子時連在一起,是因他愛這帽子的緣故。基督徒也是這樣,愛什麼東西,這東西就與他連在一起,在整個生活上連住。經上記載凓參孫的事,參孫是神所重用的人,大有能力,一天,他到非利士去,下到亭拿,見一個非利士的女子,就歡喜她,願娶她為妻,父母不喜悅這件事,但是參孫說:「我喜悅她。」結果就娶了那個非利士女子。這已經註定參孫的失敗。後來就因為非利士的另一個女人的緣故,失掉靈力,落在仇敵手中。參孫心愛外邦女子,腳就走到外邦去,心裏所愛就決定其腳蹤。這女子既與參孫相連,非利士地也一生與參孫相連,一直到他完全失敗為止。人若愛世界,情慾,物質,罪惡,就決定其腳要走世界,情慾,物質,罪惡之路,也決定其將來結局。

  回來看看我們自己吧!甚麼是我所愛的?我愛神嗎?我愛神的話嗎?如果對屬靈的事,毫無興趣,那就危險了。也定是對世界的事物津津有味了。就可以決定你的靈性生活是失敗的了。惟能喜愛神的律法就有福,你才會不從惡人的計謀,走神的道路。

{\Section:TopicID=154}(三)想

  第三個就是「想」字──每個人都有思想,思想像一個輪子,不停的繼續不斷的運行凓。想什麼,就作什麼,在洪水之前,地上罪惡正大。因為「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所以就行出許多罪惡來。

  聖經有部專講行為,品格的書,就是箴言,共卅一章,每日讀一章,一個月讀完,可以幫助我們小心生活,使人有好的品德。但這書不只說生活行為,也論人的思想。在廿三7說「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四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這本論行為的書指出心思決定一生行為。我們是信徒,既信了主,就與以前不同。西三2-3「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活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基督徒是要這樣,腦子從前想世界,現在要轉過來,想神,想神的話,想屬靈的事;以前心思向下,生活向下,現在心思向上,應有向上的生活。因為思想決定行為。怎樣想?晝夜思想神的道,思想要在這範圍內,不能出界,思想一出界,人就出界,若在主的話裏,就有屬神的生活。我問你:現在想什麼?早上想什麼?晚上想什麼?「在床上的時候,要心裏思想,並要肅靜。」(詩四4)「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詩十六7)敬畏神,不可犯罪。晝,夜,整天,所有時間。都走在這圈子內,不走出界,還要時時像大衛的祈禱:「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裏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一三九23-24

  你要作聖徒,不在外表上,乃在思想上,思想神的話是善的,根──義人的根,敬畏神的人的根,日夜不出界,思想在神的話內,只想屬靈的事,只愛慕屬靈的話,必然有屬靈的生活了。

{\Section:TopicID=155}(四)樹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樹」字很重要,因為這是本書最重要的比方,一個屬主的人,愛神的人,思慕神的人,像一棵樹。

  「義人發旺如棕樹,生長如利巴嫩的香柏樹。」(詩九二12)「你從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樹,趕出外邦人,把這樹栽上,你在這樹跟前預備了地方,他就深深扎根,爬滿了地。」(詩八十4-5)「至於我,就像神殿中的青橄欖樹。」(詩五二8)第一章說我們像樹,沒有說明什麼樹。但其他各篇說信徒像四種樹:棕樹,香柏樹,橄欖樹,葡萄樹。這四種樹代表信徒的各種特色。一個聖徒,聖民,要像這樹。像樹的「發青」──棕樹,香柏樹,一年到頭是綠色,多榮美!柏樹─種在山上,常遭寒冷;棕樹—種在平原,位在低下,氣候溫煖,是說無論所處地位,環境,遭遇怎樣,他的顏色,一樣好看。環境不能影響其生命,一樣發青。葡萄樹—代表多結果子,當初摩西打發人到迦南地,把葡萄樹枝帶回,猶太地特別適宜葡萄樹生長,有些樹長出果子多,重量為樹所載不起。表示愛主的人多結果子。橄欖樹—在加利利特多,可搾油,青橄欖油拿到會幕,聖殿點燈,會幕與聖殿之燈,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滅的。不停發光,表示對神的事奉在光明中,不能間斷。

  樹,有榮美,多結果子,被主所用,一天到晚有美好的事奉。你像詩篇所論的樹嗎?像那「一棵」?

{\Section:TopicID=156}(五)栽

  第五個「栽」字──什麼叫栽?把小樹拿來,栽在地裏,一半在上,一半在地下。下面的看不見,但下面的比上面的還重要。一棵樹能否結果,發青,決定在下面。這說明隱藏的生活,比外面的生活還重要。下面的根是吸收水份用的,是生命的供應。雖看不見根,但最重要,因它能吸水供應。如果我們裏面與活水泉源相連,我們的生命就有義果了。

  在黎巴嫩山,冰天雪地,冷得厲害,我在那裏,穿了一件外套和一件拉鍊的皮衣,還覺很冷,但香柏樹終年在這裏,顏色好看,原因下面有根吸水供應,往下扎根,下面水是不竭的,是溫暖的,天雖寒凍,下面有水供應,像我們在凍天飲了咖啡,一身溫暖一樣。外面環境雖然不好,但內面卻很恬靜,很安適。

  今日要看看我們內面的生活如何:今晨有祈禱嗎?幾天來有讀經嗎?祈禱時有關門,把世界關在外面嗎?與神有特別交道嗎?

  你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活水)旁,若樹向下面一段不行,上面一段也必定不行,內面決定外面。

  願我們從內在的根在隱藏生活中吸取生命力量,讓我們一生有美好,聖潔的力量。

  最後,說一件實在的事情,是載在隱密處的靈交一書中的:在倫敦皇宮內,有棵葡萄樹,每年都沒有收成,只是葉子好看,沒有結果,園丁很失望;有一年,結果很多,園丁很奇怪,要研究是什麼原因,於是掘開泥土,發見這樹的根越生越遠,到泰晤士河,根有活水吸收供應;新鮮的活水,湧流不息的活水,故其果子很多。

  今日這裏有一棵樹,它能否結果,決定在它的根—內在怎樣。活水是結果的源頭,根是生命的供應路線,你「想」什麼,你愛什麼,決定你的生活方向。對於三個「不」能否是「不」?就要看內在的根怎樣。隱藏的生活,靈交的生活決定一切。但願我們從今天開始,繼續不斷在祂的話語中生活凓。── 曾霖芳《詩篇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