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四十九篇
第四十九篇(潤身與潤屋)
一、題目:自誇有錢財的人。
二、作者:不明。
三、大綱:l向世人招呼(一至四節)
2、富足人的愚昧(五至十二節)
3、富足人的結局(十三節至節廿節)
四、中心節:十二節:“人居尊貴中不能長久,如同死亡的畜類一樣。”
五、小引:本篇不需要記載寫作的年代,因其中所討論關於錢財的虛空是歷代不變的真理。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
本篇的大綱,也是很簡單的。頭四節是向全世界的人類呼召。因為所要講的題目,不但是關乎猶太人,也是關乎人類的。對這題目,人人在個人生活中,不得不有自己的主張。
本篇序言之後.有兩大段.每段八節。每段的末句好像一個副歌。其中的大意是:“有錢無神.人便同畜類一樣。”本篇的理論,類似約伯記,箴言和傳道書。唱的時候必須用樂器同奏(看四節)。
六、詳解:
第一,二節“萬民哪,你們都當聽這話。世上一切的居民,無論上流下流,富足貧窮,都當留心聽。”——這話不是單向以色列的選民說的,也是向全世界各國各族的人說的。這是一件關乎人生很重要的哲學。在此發言的,並非是人,乃是神。神向人說話,人人都當留意。我們替神傳福音的,無論向富貴或貧賤的人都當一樣的說出他的真理。所傳的應當適合各等人。貧人或富人到臨終的時候,便無差別。最好是現在就同等相待,共同領受神的教訓。
第三節“我口要說智慧的言語,我心要想通達的道理。”——智慧人發言以前,有聖靈的幫助,叫他用自己的腦筋,好好的思想。他並不像巴蘭的驢,只會發言,不會思想。傳道人也當留意預備傳道時所說的話。
第四節“我要側耳聽比喻,用琴解謎語。”——詩人在暗處從神所領會的真理,必要歡樂的向眾人說,好像用琴解謎語。神的奧秘能快活人心。
第五節“在患難的日子,奸惡隨我腳跟,四面環繞我,我何必懼怕。”——沒有神的人,時時懼怕環境或經濟的壓迫。但是倚靠的人,有神的保護,所以不用怕。
第六至九節“那些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神,叫他長遠活著,不見朽壞。因為贖他生命的價值極貴,只可永遠甘休。”——不論若干的錢財,都不能救一個人的靈魂不下陰間,也不能換靈性的福樂。神要救贖人類,付上了宇宙之間最高的代價,就是他兒子主耶穌的性命與寶血。這代價既然如此的高,證明神何等愛人。人的靈魂是何等的寶貴。有人以為神如此行是為整個的人類。但是我們當記著:神若單單救一個人,還是需要一樣的代價方能成功。神愛全人類,神也照樣愛一個人。當亞伯拉罕帶著以撒去獻祭的時候,以撒問道:“燔祭的羔羊在那裏呢?”(創世紀二十二章第七節) 亞伯拉罕回答說:“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羔羊”。亞後拉罕的答復.是豫言性的,到了日期滿足的時候,神果然預備了自己的羔羊,好除去世人罪孽。(看約翰第一章二十九節)主耶穌捨命,就是作多人的贖價(馬太二十章二十八節)。“他舍自己作萬人的贖價”(約伯記三十三章廿四節)。在救贖的事上,金錢既是如此無用,所以保羅說:“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提摩太前書六章十七節)。錢財不但不能救靈魂還會迷惑人心,主耶穌說:“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馬太十三章二十二節)。
第十節“他必見智慧人死,又見愚頑人和畜類人一同滅亡,將他們的財貨留給別人。”——這“智慧”是屬世的智慧,並不是那從上面來的智慧(參箴言一章七節)。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乃是引進永生的道路。屬世的智慧,不能免死。屬天的智慧,卻是叫人循著其道去尋找贖罪的方法。有了主耶穌替他贖罪,就不必和愚頑人和畜類人一同滅亡了。
第十一至十三節“他們心裏思想,他們的家室必永存,住宅必留到萬代。他們以自己的名,稱自己的地。但人居尊貴中不能長久,如同死亡的畜類一樣。他們行的這道,本為自己的愚昧,但他們以後的人,還佩服他們的話語。”——心裏的思想是最要緊的。人的思想若錯了,行為就必要錯。箴言說:“人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二十三章七節)。神所注意的,就是人思想的動機。他所要的人照他的想法去思想。怎樣可以思想神的思想呢!就是借著神的話和聖靈的感動。眼中沒有神的富足的人,自以為”他們的家室必永存,住宅必留到萬代”,這便是他們的愚昧。他們並不是不知道人要死,可是他們故意不想那將來死後的事。甚至基督徒雖然口頭上承認錢財的虛空,世界的榮華,好像浮雲,還難免愛錢財,不肯看破紅塵。所以真心愛主的人,就是那些將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承認為屬於主的,自己不過為神的財物當管家而已。在世作尊貴的人還是要死去,如同畜類。財主日日吃筵席將自己養肥像要宰的牲畜一樣。他們對待自己不是像好牧人愛護自己的羊。
第十四節“他們如同羊群派定下陰間,死亡必作他們的牧者,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轄他們,他們的美容必被陰間所滅,以致無處可存。”——萬事是看結局。人生的結局.若是下到地獄,永遠受罰,真是不如畜類。因為他們死了,就再沒有什麼痛苦了。罪人卻是不然,他們的牧者,就是那掌死權的魔鬼。某處有一個屠獸場,他們有一雙大公羊。每次要去殺羊的時候,他們就用這一雙大公羊領導那些將要被殺的羊。那些羊很放心的跟著一直到屠獸場.被殺了。那大公羊總是帶領羊走上死亡的路。這豈不像死亡作牧者一樣麼?世人外面的美容是臨時的。許多人未死,美貌就改變了,婦女們用盡各樣的方法,花費若干的金錢,要保留青春的美容,但至終是失敗的。
第十五節“只是神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人雖無法拿贖價去贖自己的弟兄,可是我們有一位“大哥”,就是主耶穌。他甘心樂意用自己的性命給我們付上贖價。換一句話說:“神將他的獨生子賜下,作人類的贖價,如此便叫凡信的人,脫離陰間的權柄。”主耶穌怎樣勝過了死亡,他也叫凡信他的人一同得勝。
請注意本節兩次用了“必”字。證明信主的人,關乎救恩的事,應當毫無疑惑。在神那方面,是沒有絲毫問題的。他在創立世界以前已經有了計畫,他必成就這事,問題就是我們有否充足的信心。我們若能從心中說:“神必救贖我的靈魂。”救恩就一定要成功在我們身上了。
第十六至二十節“見人發財,家室增榮的時候,你不要懼怕。因為他死的時候,什麼也不能帶去。他的榮耀不能隨他下去,他活的時候雖然自誇為有福,(你若利己,人必誇獎你)他仍必歸到他祖宗那裏,永不見光。人在尊貴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看見人發財,尤其是看見那些犯罪作惡的人興旺發財,虔誠有道德人卻受窮苦,難以忍受。在這事上,神給愛他的人有勉勵安慰的話。第一是不可向他們“心懷不平……因為他們如草快被下”(二十七篇第一章二節)。他們的財寶,名利短短的時間中就歸於無有了。第二就是本段中所說:“見人發財……你不要懼怕。”人一發財。就很容易失去體諒人的心,待人苛刻,使許多窮人怕落在他嚴厲的手下。神向這些窮人說:“不要懼怕”。因他的勢力很短的時間就過去了。他們一點榮耀也不能帶下陰間去。信徒蒙恩得救,只把一點物質上的渣滓丟下,靈魂卻進到那真正永遠的榮耀裏去。愚拙的財主,雖然自誇,或還有別人也誇他,但是神卻不誇他,反而定他為愚昧(參第十三節)。神的看法和神的斷定纔是對的。千萬人佩服,不如神一位贊成。你趕快改正你的行為,討主的喜悅,如此你的喜樂纔是真正的永遠的。
── 包忠傑《詩篇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