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第十二章
第 12 章
羅波安為何往示劍?
12:1 羅波安在耶路撒冷以北約五十六公里的示劍被立為王。以色列人通常會在首都耶路撒冷膏立新王,但是羅波安與耶羅波安之間產生糾紛,所以他到北方去,想與那裡的支派保持良好關係。他選擇去示劍的原因,可能因為那是古時立約之處(參書24:1)。國家分裂以後,示劍暫時成為北國的首都(12:25)。
以色列的國度分裂
聽人的意見,應怎樣衡量它是否正確?
12:6-14 羅波安雖然請臣僕獻策,但並未虛心聽從。假使他深思熟慮的話,必定會看出長者的勸告比他同輩的建議智慧得多。衡量別人的勸告,要看它是否切實可行;再看採納後的結果是否公平,是否令情況有積極的改善。要尋求有經驗、有智慧的人的謀略。但無論如何,只有符合神的標準的建議才有益處。
以色列各支派間的嫉妒
耶羅波安、羅波安是怎樣的王?
12:15-19 耶羅波安與羅波安都只求自己的益處,完全不顧人民的利益。羅波安十分嚴厲,不聽百姓的聲音;耶羅波安建立新的拜偶像之地,使人民不再去京城耶路撒冷敬拜神。他們二人都自討苦吃,羅波安的行動使國家分裂,耶羅波安則使人民偏離神。好的領袖都是先為信任他們的群眾謀求福祉,再求自己的好處,若所作的抉擇單單為自己,必然禍及己身,結果必定事與願違。
以色列是何時分裂的?之前有徵兆嗎?
12:20 這事標誌以色列國家分裂的開始,之後好幾百年未能統一。十個支派擁護耶羅波安,稱自己的新國家為以色列(即北國);其餘的兩個支派忠於羅波安,稱為猶大(即南國),不過他們並不是在一夜之間就分裂的。早在士師時代,因為支派之間的嫉妒,尤其是北方最有影響力的以法蓮與南方的主要支派猶大之間的對立,已顯出分裂的徵兆。
在掃羅與大衛以前,以色列人的宗教中心大部分是在以法蓮境內,所羅門建造聖殿的時候,將以色列的宗教中心遷往猶大的耶路撒冷,終於使支派之間的爭競達到分裂的程度(關於以色列各支派間的疑忌及其影響,請參看士12:1-15;撒下2:4-32;19:41-43)。
有些建議,看似實用,卻誘人離開神,有時我也有點迷惑……
12:28 神吩咐所有的以色列男丁,要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的聖殿守節(參申16:16),但是耶羅波安設立自己的敬拜中心,並且告訴百姓說,長途跋涉地去耶路撒冷太不方便,就在這裡敬拜好了。順從他的人就是不順從神。有些建議看來很實用,卻可能引誘你偏離神。不要聽信別人的花言巧語,說道德行為無關緊要,使你不做該做的事。不管是要你付上時間、精力、名譽或是財富資源,你都應當去做神要你做的事。
現實生活中拜偶像比親近神更容易,為甚麼?
12:28-29 古人以牛犢作偶像,是豐收與力量的象徵。迦南人的神明常常被描繪成站在牛犢或母牛身上。耶羅波安精巧地將兩隻金牛犢放在兩個要衝之地──伯特利和但,伯特利在距耶路撒冷以北十六公里的主要通道上。他引誘人民到那裡就止步,不用再南下到耶路撒冷去。但在以色列國的最北部,所以住在離耶路撒冷很遠的北方之民,為求方便就會被吸引到那裡。耶羅波安作為北國的領袖,只想建立自己的敬拜中心,耽心他的人民經常去耶路撒冷,會有損他的權威。這種以假亂真的宗教崇拜使人民很快就遠離真正的信仰。
在犯罪的事上,我是否也不時忘記教訓而重蹈覆轍呢?
12:30 耶羅波安與策士們沒有從以色列人拜金牛犢的悲慘歷史中汲取教訓(參出32)。他們也許不知道聖經的記載,或者根本是明知故犯。查考聖經,就會使你留意神在過去的審判,從歷史中得到教訓;以史為鑑,就不會重蹈前人的覆轍(參賽42:23;林前10:11)。
耶羅波安妄為更改神的律例,預示甚麼結果?我有此行為嗎?
12:32-33 在以色列人先祖時代,伯特利是象徵他們對神獻身的地方,雅各就在那裡再一次把自己獻給神(參創28:16-22),耶羅波安卻把它變為以色列的宗教中心,想與耶路撒冷抗衡。不過伯特利的宗教以拜偶像為中心,終於使以色列走向滅亡。伯特利以後成為邪惡和偶像之城邑。何西阿與阿摩司先知看到伯特利的罪,就譴責這城,因為他們過著遠離神的生活(參何4:15-17;10:8;摩5:4-6)。──《靈修版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