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第十二章
列王紀上
第十二章 注釋
12:1-15
羅波安拒絕人民的請求
1
所羅門死後,以色列人要立他兒子羅波安為王
「示劍」:位於以法蓮山地,原是迦南地的異教中心,但在以色列宗教生活中亦佔有重要的地位,因約書亞曾在此與以色列人立約(見書24:25),約瑟的骸骨亦葬於此(見書24:32)。
2-5
以色列人向羅波安請願
要求他減輕百姓的負擔,因所羅門在世時為了建築聖殿和國家其他的龐大開支,曾使以色列人服苦役(見王上5:13-14),及向他們徵收重稅(見王上4:7)。這請願團從埃及請了耶羅波安來作發言人。
2 「住在那裡」:有古譯本作「從埃及回來」(參代下10:2)。
6-15
羅波安徵詢朝廷上各臣子的意見
年老的參謀官早已察覺百姓對先王政策的不滿,便勸他暫且順從民意,以得民心(6-7)。但與羅波安同輩的臣子則主張以強硬態度對付百姓,甚至加重他們的負擔(8-11)。
8 「少年人」:指較為年輕的一代。他們既與羅波安同輩,此時年齡應有四十歲(參王上14:21)。羅波安終於接納後者的意見,拒絕了百姓的請求(12-15)。
最後作者就此事的發展作出解釋:耶和華要藉此實現先前有關國家分裂的預言(見王上11:29-39)。
12:16-24
以色列人背叛羅波安
百姓見羅波安的態度強硬,便決定脫離他的統治(16-19)。
16
「關涉」:原文作「產業」。
18
羅波安差派亞多蘭鎮壓是次叛變,但亞多蘭竟被百姓殺死,羅波安於是逃回耶路撒冷。
「急忙」:或可譯作「振作精神」或「醒悟過來」。
20
百姓都擁立耶羅波安為王,惟有猶大人和便雅憫人仍歸從羅波安。
「猶大支派」:這裡包括便雅憫人在內(見王上11:32注)。
21-24
羅波安召集十八萬精兵企圖收復失地,但先知示瑪雅奉耶和華的命令阻止了這場內戰。
12:25-33
耶羅波安另設敬拜中心和禮儀
耶羅波安脫離了大衛家,作以色列十支派的君王,便致力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分別在約但河西面和東面,選擇了示劍和毗努伊勒二城作為據點(25)。此二城在耶羅波安之前已存有
(參串15, 16), 他只是在這些險要地方加強防禦設施。在宗教方面,耶羅波安造了兩隻金牛犢,安放在以色列南部的伯特利和北部的但,作為百姓敬拜的中心,免得他們要下到猶大的耶路撒冷獻祭
(26-30)。 根據埃及神只的傳統,此牛犢乃神的座位,並非代表神自己。
28
「籌畫定妥」:原文作「與他人商議」。
「難」:可譯作「太麻煩」或「太多了」。
30
全節可譯作「這事成了(百姓的)罪,因為百姓去到遠在但地的那一隻(牛犢)面前(敬拜)」。
此外,耶羅波安自立殿宇、祭司和節期(31-33)。
31
「凡民」:原指所有各種各樣的人民。
32
「節期」:指住棚節,本來百姓應在七月十五日守節(參串2,
5),但耶羅波安私下將時間改遲了一個月。
思想問題(第十二章)
1 羅波安在決定是否依從耶羅波安的要求時,明顯犯了那一項錯誤?
羅波安的老年臣僕和少年侍從在資格上有何不同?
他們的建議有何基本差異?
2 聖經常教訓人要聽年長者的教訓。你認為年老的人有什麽優點?
對他們的經驗,你是否虛心求問?參箴4:1。
3 耶羅波安的請求與羅波安答覆是否偶發事件?
這段記載對他們的性格和神的主權有何提示?
4 照本章記載,以色列民原本相當從領袖(參1, 24),但他們為何反叛羅波安?參3,
16, 20節。
領袖對百姓有什麽影響?
你若在教會負責職事,你的言語行為是否更要小心呢?
5 耶羅波安奪權後推行那幾項措施呢?
目的何在?見25-33節。
照人的常理而言,耶羅波安在政治上算是傑出人物,但他犯了什麽致命的錯誤?參30節; 王下17:21-23。
6 你認為神人示瑪雅這次傳神的資訊是否輕易的事?
若你知道某件事是出於神,你願否順服?參詩39:9。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