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第廿六章
良好的領袖(二十六1~12)
.亞比篩是大衛的外甥,他的母親洗魯雅是大衛的姊妹。當大衛向隨從們發出一個挑戰:「誰同我下到掃羅營裏去?」時(6),那個忠心的外邦人亞希米勒雖然像大衛一般勇敢,但是他卻對這次輕率的冒險行動沒有把握,於是只有安靜地站在一旁。亞比篩則答應他的舅父說:「我同你下去。」(6)大衛是領袖,所以他也親自參與這次的行動。從此處我們可看到一個領袖不是舒適地只在後方觀看的,乃是要親自在最激烈的行動中指揮一切。這例子也是在主耶穌教導我們的功課中重要的一課。此外我們不但要成為一個好領袖,同時也要成為一個忠心的跟隨者。
.亞比篩很同情大衛,他對大衛說:「求你容我拿槍將他刺透在地,一刺就成,不用再刺。」他從舅父那裏學到怎樣認識神的作為,他說:「現在神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裏……」可是大衛知道一件看來是對的事情,卻未必符合神的旨意。這裏也道出一個基本的真理(二十四6):膏掃羅為王的是神,倘若要除去他時,也當然是由神自己動手(10)!
默想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似是而非的事呢?謹記要好好的提防,免得陷入網羅中。
更豐盛的生命(二十六13~25)
.大衛的外甥亞比篩效忠大衛比掃羅的侄兒押尼珥效忠掃羅更甚,因為大衛既有勇又有謀,而且成功地偷襲掃羅,致使掃羅的司令官知道自己保衛掃羅失職;後來他更向大衛歸降。他替大衛服務了一段日子,直到他被亞比篩的兄弟約押所殺。
.第19節是必須解釋的:掃羅把大衛趕到非利士人的國境,是因為他想起大衛離開以色列的聖殿──他以為那是大衛唯一可以敬拜神的地方。因此,假如他在外邦地敬拜神,便會被認為是事奉「別的神」。以色列人認為「耶和華的地方」(20)就是指神所應許之地。
掃羅屢次準備好一番悔改的話,可是神卻不聽他的。所以,要是沒有神的同在,一切的言語都是空泛而毫無價值的。後來,大衛又逃回荒野去,掃羅則回到「他的本處」──一個被神所放棄的宮庭和沒有意義的寶座。他們兩人到底誰的生命比較豐盛呢?
祈禱 今天有很多神的僕人為了事奉基督而被人逼迫及逃難,請為他們祈禱。──《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