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士師記第二章

 

屬靈的遺產(二110

  今天讀的經文可分作兩段來看,其中各有一句重要鑰句。15的鑰句是「沒有聽從」(2);610的鑰句是「不知道耶和華」(10)。當第一代的百姓不聽從神的話去生活時,當然也不會用神的話去教育下一代。所以他們的子孫不認識耶和華,必然是上一代的責任了!

 .不聽從神(15)──以色列民脫離埃及為奴的生活,蒙神以神蹟異能拯救,過紅海、渡曠野,親眼看見那些神蹟的一代,都已死在曠野(除了約書亞和迦勒)。新生的一代,亦經歷過約旦河,耶利哥城陷落的神蹟等等,可是他們沒有聽從神的吩咐,把迦南地的異族清除,卻留下他們作苦工。神說,這些外邦人和他們邪淫的宗教風俗,終有一天成為心腹大患。百姓因神的責備而放聲大哭,表明他們尚有悔意,但是卻看不見他們有悔改的行動。悔而不改,又有甚麼用呢?

 .不認識神(610)──這幾節聖經,簡略敘述以色列民在迦南地居住,已經過了幾代。當約書亞與及那些長老在生之時,百姓都事奉耶和華,可惜這一代過去之後,他們與神的關係便隨之而去,我們的信仰生活是否好像這些以色列人呢?我們今日肯事奉神,因為有我們信賴的領袖?我們今日對神的認識,是間接的認識?是因聽道而得凓的知識?抑或是生命上的認識?也許你已經是教會領袖了,你有否聽從神的話生活呢?你是否真的認識神呢?你堪作神的工人嗎?

思想 基督徒美好的見證,必能繼往開來。你是否一個能被別人學習愛主的活榜樣呢?

 

惡性循環(二1123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信徒犯罪、跌倒,看來似乎是偶一不慎,但是大多數是日積月累下來的妥協和軟弱而成,所謂物腐而後蟲生。

 .極其困苦(1115)──以色列人背棄聖潔的耶和華,轉而追隨迦南人所拜的偶像。「巴力」和「亞斯她錄」是迦南人信奉的風雨之神和生育女神。迦南人迷信每屆旱季之時,都是巴力死亡所引起。如要巴力復活,降下甘霖,就要到巴力廟去拜祭,並與廟中的祭司發生肉體關係,藉這些行動,刺激巴力降雨。而迦南人亦認為亞斯她錄是巴力之妻。亞哈時代,拜巴力和亞斯她錄之風亦十分興盛(王上十八章)。聖經常用「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形容拜巴力,因為拜巴力實在是非常淫亂的宗教活動,以色列人卻樂此不倦。他們因濫交、亂交所引起的疾病而導致死亡的人為數甚多。道德淪喪,加上只賴雨水與自然能力,卻不事耕耘生產,因此百姓的生活就越來越苦。基督徒若追隨世俗,放蕩不羈,體貼肉體,終必如以色列人般自取敗壞。

 .惡性循環(1613)──士師記就是重複記錄了以色列人背棄耶和華,遭受敵人攻擊;繼而悔改呼求耶和華,神於是興起士師拯救,享受太平若干年又重蹈覆轍!請不要迷信這是基督徒生活的「規律」!我們可以靠賴主,藉凓祂的憐憫,一直保持在屬靈高原上生活的。

 .「耶和華發怒」(1220──耶和華是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人若令耶和華發怒,就表明人作惡過甚,漠視神的恩慈到了極點,受責豈不是該當的嗎?

思想 請省察自己靈性的「起」與「落」。基督徒的生命是否可以長期穩定在屬靈的高原上呢?──《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