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在應許地的初步學習(十二10至十三18)

 

  從第十二章下半開始,我們就看到接連的發生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我們可以從一個總現像去留意。神選召亞伯蘭是用救贖來給人一個新的開始。救贖是神自己手裏所作的工。但是因著人的問題是非常複雜的,所以神在說明救贖這一件事情的時候,神先是揀選亞伯蘭。但是亞伯蘭只不過是表明救贖工作裏面的一部分。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當然亞伯蘭是開始承受神的救贖啟示的人,但是救贖完全的成就,就不是亞伯蘭一個人所能表達清楚。所以,從第十二章開始,亞伯蘭出來以後,一直到創世記的末了,神的工作是貫穿在三個人的身上。

  從亞伯蘭開始,神把父子孫三代貫串起來。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在舊約或是在新約的時候,神一提到亞伯蘭時,總是把以撒和雅各都連在一起。神不僅說他是亞伯拉罕的神;他是說自己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亞伯拉罕的時候,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時候,以撒說,我父親的神,到了雅各的時候,雅各說,我祖父和我父親的神。這樣,他們三個人連在一起,正好把神的救贖的工作從幾個方面來向人揭開。

  從第十二章開始,一直到第五十章,這三個人的事情是順著次序的被說出來。末了的一大段,好像是在講約瑟,但事實上,約瑟是附在雅各那裏的。約瑟所經過的一切都是為了雅各的。所以我們仍然是看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直到第五十章的末了,仍然是雅各。既然是這樣,在沒有往下看以前,我們先把這三個人所表明的三方面先簡略的提一下。我們非常清楚的看見這三個人所表明的,也就是亞當在伊甸園失落的整個原則。亞當在伊甸園中的失落有幾方面的原則,現在神就藉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來把亞當所失落的那一個方向扭轉過來。

  我們非常清楚的看見,在亞伯拉罕一生的經歷裏頭,就是依據一個事實──揀選神。就經歷來說,他是因信心蒙神悅納他,但信心的實際就是揀選神。亞當沒有揀選神,亞伯拉罕就在神的救贖裏面顯明揀選神。從出吾珥,離開哈蘭,進迦南並以後所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一直到獻以撒,我們都是看見神在亞伯拉罕身上要他所操練的就是揀選神。所以從第十二章開始,我們一直看見的就是亞伯拉罕在那裏學功課。神是安排許多環境去讓他操練揀選神。

  到了以撒的時候,以撒是沒有很突出的事情,神也不是要他作很多的事情。因為神在以撒身上所定規的,是要他來顯明享用神的應許。他不必作甚麼,他只是要享用神的應許就是了。在伊甸園裏面神所有的安排是讓亞當去享用神所應許的,但亞當在這件事情上沒有活得對,神現在在救贖的啟示裏面,就用以撒的經歷來說明享用神。

  然後,就到了末了的雅各。我們把雅各的一生歸納起來,就看見一件事實──接受神的對付。目的是要叫他活在神的生命中。亞當是活在人的思想裏,所以給撒但一挑動,他就下去了。現在神藉著雅各來啟示人得恢復的時候,就是把人對付到一個地步,要人脫離人的自己而與神的生命聯結起來。我們看到雅各最末了的時候,神的心意在他裏面是毫無保留的可以流出來。人雖然是走到人生的盡頭,但是他裏面是非常的明亮。這個就是雅各。

神在人身上進行恢復的工作

  透過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我們就看見神在救贖裏面在人身上所作的三方面的工作,就叫神救贖的旨意成就在人的身上。

  我們這樣看創世記的時候,就非常清楚的看到大體了。一開始是神在宇宙當中的恢復,後來因著人的墮落,叫神的恢復不能成功。然後我們又再看見神在地上進行恢復,這個在地上進行恢復工作的主題,就是在人的身上作工。當人在神面前給神作到一個完滿的地步的時候,神恢復的工作也就完成了。這樣,我們看創世記就看到神的恢復工作是如何的安排和進行了。

從示劍到希伯侖

  現在我們看亞伯蘭已經到了迦南地了。亞伯蘭已經到了神應許他的地了。離開吾珥是他信心的開始,現在神就在信心上給他更深的造就。因為揀選神就是一個信心的問題,相信神的安排,相信神的定意,所以亞伯蘭到迦南地以後,一連串發生了許多的事情。在沒有看這些事情以前,我們先來注意一些事。亞伯蘭到迦南地的第一站是示劍,然後遷到伯特利,後來到了第十三章末了所提到的希伯侖。這三個地點是和亞伯蘭屬靈的學習很有關係的。如果沒有伯特利這一個地點的話,我就不敢來看這三個地點跟亞伯蘭的關係。但是因為有了伯特利這個地點,我就有信心來看,神當時引導亞伯蘭所停留過的地點和他一生的經歷所發生的關係了。

伯特利──神的殿

  為甚麼從伯特利開始就有把握來提這三個地方呢?我們讀雅各的經歷的時候,就會發覺當神帶領亞伯蘭進到迦南的時候,伯特利並不叫伯特利。伯特利這個名字是從雅各開始叫的。但是聖靈記載亞伯蘭到迦南的時候,就先用了伯特利這個名字,因此伯特利這名字在這裏就有了特殊的意義。

  在亞伯蘭到迦南以前,甚至是在他一生的年日裏面,伯特利是叫做路斯的(二十八19)。等到雅各在那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以後,這個地點就改了名字,成了伯特利了。那伯特利是甚麼意思呢?伯特利就是神的殿”(二十八19),或者是神的屋子,就是神所居住的地方。因著是預先把路斯叫作伯特利來記錄亞伯蘭的行?,因此亞伯蘭到伯特利的這件事情是有屬靈的意義的。因著這樣的緣故,往前看到示劍,和往後看到希伯侖,都有屬靈的意思在裏頭。

示劍──神的負責

  示劍是甚麼意思呢?示劍就是肩頭的意思,或者是力量的意思。亞伯蘭從遠方來到迦南地,一切都是生疏的,當地的人和地理環境對他都是陌生的。在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裏面來建立生活,如果單看人的這一方面,那的確是要背負許多的重擔。但是神領他到示劍,就讓他在那裏停留一下,他就在那裏築壇求告神。築壇求告神就說出他裏頭對神有一個仰望,他在看前面的日子的時候,感覺裏頭沒有把握,所以他求告神。他相信神領他到這個地方,神一定會負他的責任。神就藉著示劍這個地方來讓他認識神的確是負他責任的神。神是把他放在神的肩膀上面的。既然是這樣,亞伯蘭就有了力量。這是他頭一站到示劍的時候所接受的一點屬靈上的啟蒙。

  然後,神就領他到第二站,就是伯特利。伯特利是神的家。我們看到一件事實,神是負人責任的,但是他負人的責任並不是要人留在那裏活著,神是要把他領到神的殿中去。神要把人領到神的居所,這個意思在整本的舊約一直到新約都很清楚。神在人中間一切的工作是要把人領到神的居所,讓神與人同住,讓人享用神的陪伴。

希伯侖──神的陪伴

  走過了伯特利的經歷以後,他就到了希伯侖。他是在甚麼時候到希伯侖的呢?是在羅得離開亞伯蘭以後才到的。羅得在那個時候,好像是亞伯蘭在後裔的問題上的一個盼望。但是羅得離開了他,他一切都好像落空了。在這一個時候,神就領他到了希伯侖,希伯侖是甚麼意思呢?希伯侖就是伴侶的意思,或者是堡壘的意思。不管是那一個意思,我們要是把他到希伯侖以前的那些經歷連起來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那個意義了。

  亞伯蘭在到希伯侖以前發生過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下埃及,第二件事情就是羅得離開他。這兩件事情都叫亞伯蘭非常不好受。他為甚麼要下埃及呢?我們以後再看,那時他是覺得在環境上有難處,沒有看見神開路,那只好走自己的路,結果就出問題了。在羅得的事情上,就不是他走自己的路,而是他照著神所允許的環境走上神的旨意。雖然是走上神的旨意,但他究竟曾經把希望放在羅得的身上,所以當羅得離開他以後,亞伯蘭起碼在心思上面有一點受傷的感覺,也有一些孤單的感覺。在這一個時候,神把他領到希伯侖。

  亞伯蘭又在那裏求告神。我們看見他每一次的求告都是帶著需要的。感謝神,神讓他到了希伯侖,讓他曉得神是他的保護,是堅固的保護。因為神是他的堡壘,並且神也是在那裏陪伴他。這是亞伯蘭在迦南地那三個地點所學習,或者說是所操練的一些功課。這些功課都是讓亞伯蘭學習一件事情──揀選神。

沒有持守應許的地位──下埃及

  現在我們回到第十二章來看看他學功課的過程。亞伯蘭到了迦南地,在那裏活了一段時間,忽然那個地方發生了饑荒。這饑荒甚大,在這種情形下,亞伯蘭怎麼打算呢?我們知道亞伯蘭是帶著許許多多的人口和財物到迦南地的。他要維持那麼大的一個家族,這個饑荒的環境的確是叫他很傷腦筋的。所以他就作了一個打算──到埃及去,因為埃及那邊沒有缺糧。他去的時候,只是準備暫時的居留。弟兄姊妹注意,只是暫時的居留,他沒有意思要在那裏生根下去。他記得迦南是神的應許地,埃及不是。現在到埃及去是暫時的,等到饑荒過了就回去。在人這方面來說是非常合情理的。但是神領他到迦南的時候,神是這樣的對他說,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十二1)神所指示的地方就是迦南,埃及不是神所指示的地方,或者說是離開神給他應許的地方。問題就是出在這裏。

  在人的心思裏會認為,既然現在生活上發生問題,暫時離開一下將來再回來應該是沒有問題吧?在人這方面確實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問題在這裏,這一個地方是神引導他來到的,沒有神的引導而離開這個地方就發生了問題。不是說暫時離開也不可以。雅各就曾經離開過迦南,並且帶著他的子孫離開,一離開就是四百年,但那是在神的引導底下。以後我們看雅各的時候再注意這件事。現在亞伯蘭卻是沒有神的引導而自己去了。他看環境,自己就決定了腳步,這樣就下了埃及。

  上面提到亞伯蘭是準備暫居的。但是我們必須要注意一件事情,如果不是神的應許,或是在神的引導下行走,長居或者是暫居其實是一樣的,都是離開了神的應許。這是亞伯蘭發生難處的起點。如果他心思裏面是明亮的話,他就能抓住神的信實,既然神把他領到這個地方,神自己定要為他開路的。何況示劍那次的經歷,又有伯特利的認識,難道活在神的家裏,神會叫他在神的家中餓死嗎?就是亞伯蘭願意,神也不會答應。這些都是當時在他心思裏面要不要揀選神的一些掙扎。

信心道路上的考驗

  在那一個時候,亞伯蘭裏面對神的揀選不像在以後獻以撒的時候那麼堅強。這時的亞伯蘭好像一點信心都沒有。但感謝神,正因為亞伯蘭開始的時候,他的性情和我們的差不了許多,我們才看見信心的道路是怎樣走的。信心的路不是說我們一開始就走得非常準確。信心的路開始的時候是有波折的,是有軟弱,有失敗的,信心的路乃是在失敗的裏面再抬起頭來。信心不是說沒有失敗的時刻,但不是信心會失敗,而是人因沒有信心而失敗,信心卻是可以叫人在失敗裏面抬起頭來。

  現在,亞伯蘭就在這裏走出了第一步,他就下埃及去了。但是一離開迦南地,裏面立即就發生了軟弱。因為地位沒有站對,所以裏面就要出事。出了甚麼事呢?就是會想到自己的安全。離開迦南到埃及去是為了安全,因為饑荒時沒有糧食就會餓死,所以為了安全的緣故,就到埃及去了。可是到了埃及的時候,另外一件事情就來威脅他的安全。他立刻就想到我的妻子那麼美麗,到了埃及,別人對她起意的時候,我就活不成了。那怎麼辦?活在埃及,他是不會想到神的。正如人離開了神的應許,他也不會想到神的,他只會想到自己。這就是為甚麼人一愛上了世界就不容易回頭的原因。這是因為地位站錯了,一站錯了地位,人眼目所接觸的就不再是神,心思所想的也不再是神,都是想著周圍的人、事、物和自己。所以,撒萊當時也答應他的要求,承認是他的妹妹。當然,這件事情也不是撒謊,不過是把第二個理由拿來當作第一個理由,但這裏面卻是有詭詐的成分。我們在看第二次出事的時候再來看這一點。

神的打岔──催促他回應許地

  就因為這樣,撒萊就給法老拿去了。為了撒萊的緣故,法老賞賜了亞伯蘭很多很多的財產。但是我們要留心這一件事,亞伯蘭得了這許許多多的財物,他滿足不滿足呢?他喜樂不喜樂呢?按人來看,財物那麼多,他應該是很滿足很喜樂的。但是我們都能想像亞伯蘭在那個時候是喜樂不來的。因為妻子給人拿去了,這件事情叫他心裏面非常非常的苦惱。我們注意這一點,我們相信亞伯蘭不是一個愛世界的人,因為如果他愛世界就不會離開吾珥,所以他不會愛世界。但是,他不能不注意他在神面前的安息。世界他是可以放下,按人來看,亞伯蘭得了很多的好處,地上的好處。但是他裏面一直對他說,你不是一個喜樂的人!弟兄姊妹,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沒有任何地上的事物可以代替人在神面前的喜樂。但神允許亞伯蘭出這個問題,目的何在呢?目的並不是叫亞伯蘭為難,而是要讓亞伯蘭學功課。讓他懂得不是根據眼見,也不是根據環境來決定人的腳步,而是根據神的應許來決定人的揀選。這是神給亞伯蘭的頭一個功課。

  當神讓亞伯蘭的心思蘇醒過來的時候,他立即就瞭解若是他留在迦南地,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了。但因為是到了埃及,事情就這樣出來了。他有辦法沒有呢?一點辦法都沒有。當他感覺沒有辦法的時候,神就讓他經歷神實在是負他責任的,神第一站帶他到示劍是有意思的,神要讓他曉得神是負他責任的神。要是他留在迦南,雖然饑荒甚大,但是神還是負他的責任。但是他沒有讓神負責任,他要自己負責任,結果就跑到埃及來,立刻就出了問題。現在怎樣來解決這件事情呢?神因著他救贖的旨意,他沒有閑下來不作工,他作了一件大事情。那件大事情就是叫法老和他全家都出了問題。讓法老出了問題,不是因為法老對還是不對,而是為了造就亞伯蘭。我們也不知道法老是怎樣發現原來撒萊是亞伯蘭的妻子,聖經也沒有說明。我相信是神直接對他說的。就像以後在第二次發生同樣的事情的時候,神對那個非利士王所說的一樣。當法老知道了這件事情,他立即就把撒萊交還給亞伯蘭,並且叫他趕快離開埃及。

  神用這樣的環境來把他逼回迦南地。我們感謝神,亞伯蘭要跑出神的應許,神卻把他逼回他的應許裏面去。弟兄姊妹,神這樣的作工方法也常常發生在我們身上。多少時候,我們產生一些離棄神道路的想法時,好像神也允許我們離開一點點,但是到頭來神卻興起環境來又把我們逼回去。感謝讚美神,他實在是示劍的神,他實在是負揀選他的人的責任的神。在這頭一個功課裏面,神讓亞伯蘭學習了抓住神的信實。

撇開羅得──確定承受應許的人

  既然是抓住神的信實,亞伯蘭就回到神的應許地去。但是一回到神的應許地時,立刻就發生另外一個問題。因為應許地是神給亞伯蘭的,但是亞伯蘭的家裏卻有一個羅得,這一個羅得是神沒有選召到迦南的,他是跟著叔叔到迦南的。亞伯蘭是跟神走到迦南,羅得卻是跟人走到迦南。雖然是人走到了迦南,但神卻沒有這樣的應許。所以羅得雖然是到了迦南,卻沒有取得承受迦南的資格。

  所以,神必須要把羅得支開。那怎樣來把羅得帶走呢?這實在是一個問題。但我們真看到神在負責,在那裏安排。感謝讚美神,我們留意第十三章的第一節,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我們知道從埃及到迦南,在地圖上看是上去的,第十二章也說從迦南到埃及是下埃及”(十二10)。雖然在地理上是有這樣的事實,但是摸到屬靈的意思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個也是有講究的。到埃及去一定是下去的,回到迦南去就一定是上去的。這個不僅是地理上的問題,在屬靈的實際上也是這樣的。

  我們特別注意,離開埃及,亞伯蘭就上南地去”(十三1)。中文聖經是說南地,但是原來的聖經是說上,並沒有。我們知道一提到南北的時候,南就是下,北就是上。要上去就上北邊,要下去就是下南邊。北上南下是地理上的情形。但是很稀奇,聖靈在用這個字的時候說,從埃及上南”(十三1),這跟地理上的說法好像是不一致了。就是因為不一致,裏面就有我們該注意的地方。該注意些甚麼呢?回到神的應許,就是把我們帶往高處。這是到高處,到神所在的地方,到神的面前。

  感謝神,當亞伯蘭回到神的應許去的時候,你看他在南地就漸漸遷往伯特利,遷到神的居所。你看他一上去就是這樣上去了。雖然這是他當時的過程,但是我確實相信聖靈這樣用字的時候,也就帶著屬靈的含義。回到神的居所,不僅是回到神的應許地,並且是回到神的居所。

  回到了神的居所,神就允許一件事情發生,這件事情在人看來好像算不上是一件美事,但是在成就神的目的上,這件事情是一件美事。我們從這件事情又看到了一些問題,在神救贖的恢復工作裏,許多時候我們給帶到一種的情形底下,在人看來好像不算是頂美的,但是在神的定意裏頭,那是美極了。在這樣的一種情形裏面,我們是根據人看為不是很美來定規事情呢?還是根據神的安排來進入神的美意呢?我們覺得這樣的事情確實不太容易叫我們作定規。但神讓這樣一件事情發生,給了亞伯蘭又一次去操練更深一步的揀選神。

  這件事情就是因為亞伯蘭有他的財產,羅得也有他自己的財產。他們下一趟埃及就好像滿載而歸,結果在伯特利這個地方就發生問題了。我們看見羅得是一個有心機的人。他一早就想怎樣去建立自己的事業。雖然羅得不能老是跟著叔父,但是又不好意思說出來,因為到底從吾珥到哈蘭一直到迦南都是叔父帶著他去的。在迦南這一個陌生的地方裏只有叔侄倆是親屬,僅有的親屬。他怎麼好意思說,叔父,我現在要離開呢?

羅得這個人

  但是給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縱容他的僕人跟亞伯蘭的僕人為牧羊的地而爭吵。為甚麼會這樣的說羅得呢?我們必須要清楚的瞭解,在那一個時代,人對輩份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羅得再怎麼說也是侄兒,是晚輩,他總得尊重他的叔父。他的牧人和叔父的牧人吵架,如果他是想得到的話,他應該去約束自己的僕人,但是他沒有。他並不是不知道這件事情,就連亞伯蘭也知道,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呢?如果不是吵得很厲害的話,亞伯蘭也不會說這樣的話。可是羅得一聲也不響,就讓他們在那裏吵。他的目的就是要讓僕人們吵到一個地步,到亞伯蘭受不了的時候,就讓亞伯蘭來出主意。

  亞伯蘭既然是出主意的那一位,別人就沒話說了,叔父說他不要我跟他在一起,那我只好走了,理虧的不在我。你看羅得心裏面是這樣的。大概他很瞭解他叔父的為人,亞伯蘭實在是很忠厚的人,羅得也看到他這一個弱點,所以他一聲不響,讓亞伯蘭自己首先說話。亞伯蘭倒不是因為忍受不了而說話,他說話的原因不在於此。我們知道,用現在的話來說,亞伯蘭所以說那樣的話是為著神的見證。我們是神領到這個地方來的,我們叔侄倆在這裏吵起來,在見證上來說是太不好了。他是為了這個目的來跟羅得說話。所以他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十三8)反正相爭就是不好。你樂意他們爭下去,我也不甘心他們爭下去。既然現在有實在的難處,那就實在去解決一下好了。這樣吧,我們還是分開吧。但是雖然是分開,卻不能說分就分。既然是我提出這樣的意思,我就讓你先選擇你要到那裏去。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反正我們不要再製造一個爭吵的環境。

  我們看羅得這個人,如果他還是尊重他的叔父的話,聽到他叔父這樣說,他應該怎樣說呢?他應該說,叔父,這樣不好。你是長輩,我不能越過作晚輩的份來作優先的選擇。還是你自己先選吧。你選向東我就向西去。但是羅得沒有這樣說。他一聽到叔父這樣說,就正中下懷,就立刻看著那塊平原。這邊是平原,那邊是山地。平原的那一邊有所多瑪,有蛾摩拉,還有好些的城,那些都是當地最繁榮的地方,在那塊平原上的水草都好得很。他就老實不客氣,叔叔你既然讓我先選,那我就要那邊,我就上那邊去。他確實老實不客氣。

學習抓緊神的應許

  在人看來,亞伯蘭是吃了一個很大的虧。感謝神,亞伯蘭在這件事上,因著下埃及失敗的教訓,他這一回學到一個功課。他會抓住神的應許,你再怎麼選,若是在神所應許給我的那一份,你總沾不到一點。神所應許給我的那一份,我也一定能從神手上接過來。他能讓羅得先去選擇是因為他抓住了神的應許。羅得雖然是把人看為最美的拿去,但是在亞伯蘭裏面,他看見一件事情,神所賜的纔是最美的。這是他和羅得心思裏頭那個不一樣的地方。

  羅得離開了。神允許這樣的環境來讓亞伯蘭補課。神召他出哈蘭的時候,是這樣說的,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十二1)本地是離開了,本族也離開了。但是父家卻沒有離開。現在神就讓他補一補課,連父家都離開了。現在亞伯蘭是單獨一個人活在神的面前。弟兄姊妹,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我們留意在以賽亞書上就這樣說,因為亞伯拉罕獨自一人的時候,我選召他。”(賽五十一2)當亞伯蘭一個人的時候,神就向他說話,神就把自己向他啟示。神有許多的啟示要向亞伯蘭說,但當羅得還在那裏的時候,神沒有多說,羅得離開了以後,神就說話。感謝讚美神,我們看到一件事情,羅得離開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十三14),說甚麼呢?神比較具體的多說了一點神的應許和計畫。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一件事情,就是羅得的被撇開,乃是亞伯蘭作好了人所該作的一部分。當人作好了人所該作的,神就開始作神所要作的。所以,這些話不是在羅得還在的時候說的,而是在羅得離開了以後才說的。

更具體的啟示神自己

  神在那一個時候向亞伯蘭說話有兩個目的。一個目的是給亞伯蘭安慰,另一個目的是向亞伯蘭更具體的啟示神的自己。我們看神對他說了甚麼。第一,就說到亞伯蘭要得這地。第二,是說到亞伯蘭要有許多的後裔。說到要得這地這件事情,亞伯蘭是可以接受得來的。但是說到亞伯蘭要有許多的後裔這一點,現在連羅得都沒有了,那來有後裔呢?弟兄姊妹,你們注意,神的整個計畫裏面就是注意這個問題。就好像我們在讀第一章的時候,我們曾經提過,神所注意的是地和人。在救贖的啟示裏面,神還是把人的眼睛帶到地與人。

  提到地的時候,是神的應許地。提到人的時候,是神應許的後裔。我們注意神是怎麼說的。神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纔能數算你的後裔。”(十三1417)弟兄姊妹,你們看到嗎?說到地,在第十二章的時候不是說過嗎?神說的賜福並沒有包括亞伯蘭在內,神只是說要把地賜給他的後裔。現在神把亞伯蘭也包括在內,現在說到地,神說,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十三15)這地永遠是在亞伯蘭的名下的。這地也是神國度的計畫在地上顯明的時候的一個中心地。這地是一塊非常重要的一塊地。說到人,神說,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十三16)很多的後裔。亞伯蘭和他許多的後裔一定要承受這塊地。

承受產業的秘訣──十字架的道路

  這樣的一個應許是把神國度的計畫放在其中啟示出來。這是在啟示上更往前,更具體的說明了。但是更重要的是,亞伯蘭和他的後裔怎樣能夠得這塊地呢?我們也許是以為因信就把它接過來了。的確是因信就把它接過來了。但是亞伯蘭在當時沒有後裔,他沒有看見後裔。那來的後裔呢?只有在信心裏面把這件事情接過來。如果說要得這塊地,在第十二章就說過,當亞伯蘭到這個地方的時候,迦南人老早就住在那裏,那是別人的地,他怎能得這塊地呢?好像是因為神既然是這樣說,他就要這樣接受,是無可奈何的。但是神並不要他無可奈何,神就是要他去相信神這樣的應許。這就是揀選神更深一步的學習。在不可能的裏頭,你還是要神所說的。在不可能的裏面,你還是要神所應許的。只要神的應許是這樣說的,就是在人看來是不可能的,但我還是相信神所說的。這是準確的揀選神,是更進一步的揀選神。

  當亞伯蘭在信心裏接過神的應許的時候,你看神立即就讓他看到承受這塊地的方法。神讓他作兩件事。第一件是,第二件是都在一個相同的原則裏面。好像是很容易,好像是困難一點。但是當那個原則一顯露的時候,也不見得是容易的。

  我們知道在迦南地都是以山地居多的,而亞伯蘭是在伯特利。伯特利是稍微高一點,那裏有基利心山,也許他爬到山的高處來看是可以看得很遠。但是即使是這樣,他能看到最遠的地方也不是很遠。所以以色列到現在,版圖的面積也不是很大的,因為亞伯蘭所能看見的就是這一點點。但是那裏全是山地,要這些地來幹甚麼呢?有甚麼好處呢?有甚麼過人之處呢?神卻把他領到這裏來,要是神把他領到所多瑪平原還差不多呢。但神卻把他領到這個迦南山地來。弟兄姊妹,這不僅是一個信心的問題,這也是一個人的破碎的問題。在這裏神並不強調在亞伯蘭身上作破碎的工作,破碎的工作是要在雅各的身上來顯明。

  但是,神卻沒有隱藏他把這塊地賜給人的那一個途徑。神是叫他怎樣看呢?是向東西看,向南北看。神是叫他怎樣走呢?是叫他縱橫走。這裏面是完全相同的原則。東西加上南北,那是十字架的原則,縱橫更是十字架的原則。弟兄姊妹,你們看到當神在這裏向亞伯蘭說話的時候,神把他作工的原則也同時啟示了。亞伯蘭要看究竟神怎樣把這一塊地賜給他。沒有經過十字架,迦南地是一片不毛之地。但是一經過十字架,迦南地就成了流奶與蜜之地。沒有經過十字架,迦南地全是山地。但是經過縱橫走遍以後,這一片山地就成了神榮耀的名字下的一塊地。我們感謝神,當神這樣向亞伯蘭說話的時候,就把亞伯蘭帶往前一步去學習更深的揀選神。我們相信亞伯蘭縱橫走遍那地的時候,他就搬到希伯侖了。就在那地方仰望等候神應許的成就。

  照著希伯來書第十一章那裏所啟示的,神應許的成就並不是讓他得著這一塊地,而是因著這塊地把他引到更美的家鄉,那一座更美的城,所以他就住在希伯侖。他一直活在神的陪伴裏,享用神的陪伴,以神作他的堡壘,來等候神的旨意的完成。他就在那一個地方看神怎樣讓他得著後裔,看神如何讓他的後裔去得那塊地。我們感謝主,亞伯蘭進入迦南以後,他的地位站對了,其他的事就是神作的。他跟上神所作的,神的旨意就作成功在他身上。這是亞伯蘭開始的那一些學習。當然,那些功課也是我們在神面前,進入神的恢復裏面所該有的學習。 ── 王國顯《活了就死了──創世記讀經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