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創世記與地質學
我們相信全部聖經都是神的話,是祂逐字逐句默示的。在敬虔人的心思中,所常有的憂愁,就是人輕看、反對神的話。神的兒女,因為世人不尊重主的典章,而衷心如焚。在六十六卷聖書中,以創世記受疑為最。抵擋聖書者,常以地質學的時期和上古的遺物,來推翻神明白的啟示,他們以為按地質學的種種根據,世界已不知歷過若千萬年了;聖經所載六千年的數目,殊為不可信。世人奉凓科學的名號,對於創世記,時下其攻擊手段。
許多在主裏的親愛弟兄們,並不是有甚麼學問的(筆者本亦其中之一),因為受了這些風潮,他們真是不知何所適從。所以,雖地質學不涉及我們的默想,然因眾人利益的緣故,我們藉凓主恩典,就在我們默想開始的時候,與弟兄們一同查看神的話語,是何等的完全,好叫我們寂靜在祂的面前,瞻仰祂的榮美。
創世記是神的啟示;地質學是人的發明。神知道所有的事實,所以祂的啟示,永不錯誤;人看見局部的事物,所以他們的推想,難於準確。將創世記與地質學放在一起,我們所跟從的,不是地質學,乃是創世記;因為神是創世記的後盾。如果創世記與地質學真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則錯者必是地質學。聖經的學權是無可疑問的,凡與聖經不合者,都是錯誤的。感謝父神,因為祂賜給我們以一完全啟示。神人中間,若有不相符合的地方,則我們寧棄人從神。若神人所言,並不相反,則軟弱的世人,豈不更信從天來啟示麼?
世人對於盤古分天地,巴比倫以及其他諸國的怪誕創世故事,皆一笑置之;並未見那一科學家廢九牛二虎之力,一闢其謬;這樣他,因為這些的遺傳,毫無價值,所以惹不凓人們的注意。對於聖經呢?他們的態度則大不相同。他們所以致力與聖經為難,就足證聖經的力量了。他們不能將聖經的記載,列與各國遺傳相等,就是因為他們已見得聖經超凡之處了。
誰讀過創世記第一章,能不覺得它是記事文中的異彩呢?何等的平常!又是何等的奇妙!據事直書,沒有絲毫的理論。並不用何種的理由,來證明其所戴者是實。著該書者,並不受書的縛束,乃是超乎其所講論者之上。此書的真著者,真是在其所記載的宇宙之上──神。執筆的摩西,若果照他自己的學問與思想去寫這一本書,則學盡埃及人學問的摩西當然必受埃及人創造說的影響;但是在創世記一章裏,誰曾看見埃及學說的痕跡!何以故呢?無他,因為是神默示摩西寫的。若不是這樣,摩西那裏知道地是從水中出來呢?這分明是地質學的一個斷定事實,不過在近世才發明的。摩西若未受示,則這個自很費解。至於世上生命的發生,聖經雖反對進化的理想,然並不舉進步,而一概棄絕之。先有水中鱗介,而後有地上生人,看摩西的記載,科學家豈不以此為奇麼?但是全知的神,自會以實事默示;受全知之神所默示的,自然不會錯誤。
然而,聖經究竟不是一本教科學的書;它的目的是指引罪人,使他們「相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雖然如此,聖經並不因此而有科學上的錯誤。即有與科學不合的地方,若不是人們錯解經言,則是科學的斷案有了不對的地方。地質學家從前所有確實的宣言之中,又有許多改變了!他們從前所鑒定的,現在多有已證為誤謬的。加明(Cumings)說:「地質學──已曾錯過,或將再錯,那些不大識它論據的人,所急切發出的高聲斷案──將來或將證為不確。」因為聖經不是教人以科學,所以對於創世,只說「其然」,而不說其「所以然」。科學家多欲指明其所以然(自然其所成功者不少),但是,斷不可因腦力有限的考察,與神所說者不同,遂以理想的「所以然」,推翻事實的「然」。神所說的是事實,因為神知道一切。世人要查考神所說的,究竟何以如此,他們斷不可根據已見,而放棄神的權威。有智慧誠為美事,但是,有一等的愚昧,豈不甚有福麼?
創造
基督徒中對於聖經第一章的流行見解,都是以為第一節是一種概括的總言論,六日間的工作就是申說第一節所記的。換一句說來,他們以為第一節的「起初神創造天地」,不過好像是創世記第一章的題目一樣,著創世記者將他所要說的,先在首句裏摘要的說出來,然後詳細的解說這一句;既說了神何時創造天地,就說在創造之後,地是甚麼光景,神如何一天一天創造光、氣、地、植物、動物等等。這一種流行的見解,以為創世記第一章都是講論創造宇宙的事:宇宙是從荒涼中造出來的。謹慎查考過聖經的首章,就見得這個見解是錯誤的!因為這個錯誤的見解──不是聖經的自身──就使教會與世界有極大的爭辯;就與人以地質學上解說不下去的把柄;就使許多少年人疑及聖經的準確!
第一章第一節在官話和合本裏有七個字,在原文希伯來文裏也有七個字。這七個字是有獨立的意思。神默示的記載並不說,太初之時,天地是神把它們模成形的,或者從某種原料中,把它們造出來的。天地是創造的。「創造」兩個字的意思,是同等的明白上創造是從無中生有,是從無有中創出有來,是不用原料而製造的。「創造」兩個字,在原文是「巴拉」。「起初神『巴拉』天地」。「巴拉」這兩個字,尚用三次:一、「神就造(原文作「巴拉」當譯作「創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12節);二、「神就照凓自己的形像造(原文作『巴拉』當譯怍『創造』)人」(27節);三、「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而(原文)造的工,就安息了」(二3)。創造原是從無中生有的。因為大魚以及有生命的動物,不只有外面物質的軀殼,並且有內裏生命的原則,所以若非神加以直接創造的行為,則必不可能;因此,就說神創造大魚和各樣有生命的動物(一21)。這裏不說造,而說創造是極乎有理的。照樣,雖然人的身體是從塵土造出來的。但是(二7),人的靈和魂不是可以用何物質原料製造的,所以,聖經就說神,照自己形像創造人。
在創世記首二章裏,對於「造」字,在原文計有三字:一、「巴拉」,意即從無中生有;這個我們已經略略說過了;二、「亞撒」,意即「造作」;這字與「巴拉」大有分別:「巴拉」是不用原料而作的,「亞撒」是已經有了原料,然後從這原料裏作出東西來。一個木匠能造作一張椅子,但他不能創造一張椅子;在六日間的工作中多是用這字;三、「耶窄」,意即「作成」;這字意思像陶人範土成形;二章七節的「造」字就是用這字。以賽亞書四十三章七節表明這三字的關係:「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作成,所造作的。」創造是從無中生有;作成是模範其形;造作是因材作用。
創世記一章一節是用「創造」,「起初」二字更證明天地是神從無中生有的。這並用不凓理論,神既如此記戴,就是要人相信,若欲藉有限的腦力,推測神在太初的作為,徒見其不知量而已!「我們因凓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的話造成的。」(來十一3)神對約伯挑搦的言辭,誰能答覆呢?
天和地
神在太初的時候,創迼天地。這個「天」並不是環繞地球的空氣,它是指凓星宿居住的天說的;這「天」從創世以至於今,未嘗改變。天雖然未變,地的光景卻已非如前了!
我們若要明白創世記第一章,最要緊的,就是分別第一節的「地」,與第二節的「地」。第二節地的光景,並不是神起初創造它的光景了。起初神創造天地。神不是混亂的神(林上十四33),他所創造的乃是完全的。所以第二節,地空虛混沌的狀況,已非神創造它時的本來面目了。豈有神創造一個空虛混沌之地的理?看一節聖經,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不過官話和合本譯得不清楚,所以參考多種英譯,照原文譯成官話如下:「創造諸天的耶和華;神自己作成,造作大比;祂曾堅立大地;祂創造的地,並非混沌;祂作成地以居人;祂如此說:我是耶和華,再沒有別的。」(賽四五18)這是何等的明白!可惜譯經者不譯作同樣(「混沌」二字原文均作「托呼」)的字!「神創造的地並非混沌」,為甚麼緣故創世記一章二節說「地是混沌」的呢?這是頂容易解決的。創世記一章一節說神創造天地,那時,神所創造的地,並不是混沌空虛的;到了後來經過一層的大災禍,地變作混沌空虛了;第三節以後所說的,並不是指凓原始的創造而言,乃是指凓恢復大地說的。神在太初時創造天地;神於六日之內再造世界。創世記一章一節是最初的世界;一章三節之後是我們現在的世界;一章二節是說最初世界之後,我們世界之前,渡過時代的荒涼光景。
這個解說是不只單看以賽亞書四十五章十八節而決定的(自然有了賽四五18的證據,原是已足),我們還有其他的思想。按希伯來文而說,考據聖經的人說,第二節的首字是一個介詞,直譯可譯作「而」字。「太初神創造天地,而地是混沌空虛。」
距今百餘年前,
修造
「起初神創造天地。」(創一1)「六日之內,耶和華造(不是創造)天、比、海,和其中的萬物。」(出廿11)把這兩節聖經比較一下,就可知創世記一章一節的世界,與三節以後的世界,是大有分別的。在太初的時候,神是創造天地;在六日間的時候,神是造天、地、海。「創造」和「造」是差得不可以道里計的。一是從無中生有;一是從有裏加工。世人能造,而不能創造;神能創造,而又能造。所以創世記所說的是「起初神創造天地」,後來因為經過大災禍,變成荒涼,「六日之內,耶和華就『再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彼得後書三章五到七節,也是如此表明。第五節的天地,就是創世記一章一節的天地。第六節被水淹沒的世界,就是創世記一章二節被水蓋過,混沌空虛的地。第七節現在的天地,就是創三節以後復興的天地。神在六日之內的工作,與太初的創造是明有分別的。
我們越讀過創世記一章第一章,我們就越見得,我們上文所說的,是真正的解說。第一日是召光出來,在第一日以前,就有地了,不過是「混沌空虛」,居在暗裏,葬在水中而已。神在第三日,並不創造地,不過命它出來罷了。「六日的工作,不過使地有新的程序而已,並非使它從無中生有的。」格蘭先生(F. W.
Grant)說:地早已有了。聖經始終不說,地是在六日之內創造的。格蘭先生又說:「第一日從何處凓手?或者將以為是從荒涼凓手,然而非也。第一日的「晚上」,就是說明本處記載所欲指明的:光在起初就有了。『神稱暗為夜』,然而『晚上』已是受光管束的黑暗了。」第一日神並不創造光,祂叫光在黑暗的地現出來就是了。就是在第二日,神也未曾創造天。那裏的天並不是天地的天,乃是空氣的天,就是環繞在這個地上的。這些就不都是創造的,是從甚麼地方來的呢?我們的答案就是:在第一節裏已經創造了,所以現在用不凓創造,修造已經夠了。
聖經如此說
「起初神創造天地。」這裏並沒有一個詳細的講論。我們不知原始的天地,是一刻就造成的,還是經過無量的時期,方成功的。也不知是幾千年前才造的呢,還是幾萬萬年前已造好的呢。也不知其形狀如何,大小如何。我們所知道的,不過「起初神創造天地」而已。我們也不知道創世記一章一節和二節之間,到底有隔開若干年;我們不知在何年前神創造天地;我們不知原始的創造經過多少年數之後,才變成創世記一章二節荒涼的光景;不過我們相信,從原始完全的創造,以至變成混沌空虛,其中年日必定不少阿。「起初神創造天地」,到了甚麼時候,過了多少日子,「地變成了混沌空虛」,真是不能知道的,不過有一件事是我們所知道的,就是其中有一個間隔──很長久的間隔。這個(創世記頭兩節中間)隔開的時候,已夠包涵一切歷史前的時期,不過從一章三節到今尚未及六千年。我們既證明在聖經首二節有個間隔的時候,則地質學所要求的許多年數,以為地質學各種時期的分配,已經都足了。到底地經過幾多時候,地層經過幾次變化,氣候曾有若干改變,然後才成混沌空虛的光景,我們並不知道,因為聖經沒有告訴我們。我們可以確定的說,聖經裏沒有說過此地只有六千年的話,聖經所證明的,不過人類只有六千年而已。聖經所說的,科學儘可自由說出;但是聖經所說的,科學斷不可隨便臆造。所以明白了聖經首二節的解說,叫我們知道,聖經與地質學並不相反;而地質學攻擊聖經的地方,都是打空氣了。我們神所寫的話,是何等的奇妙呢!
然而,我們並不是說這個,以討好於科學。神的啟示斷不示弱於人。我們並不是放棄神話語的權威,而遷就於人世的發明;科學若與聖經有所反對(我們實在望見其有,因為體貼肉體的人,原是與神為仇),我們並不願意調停使無。這種的解說,並非因見地質學的發明而後想到的,以期附和於科學;在初教會時,已有人作是說了。該時,地質學尚未產生哩!尼孫、奧古丁輩,創是解時,世人尚不知地質學的名字!
基督徒信的,不是人的智慧,乃是神的話語。除了聖經堅磐之外,我們可不再要別的,有了一個「經上記凓說」,萬事都解決了。所惜者!有許多却道的人們,常常失了自己的地位,改變經言,以遷就於一般人的學說。A. W. Pink說:「例如:某亞述古碑譯出之後,却道者就高興的報告說,舊約歷史部分有多處被該碑證實了!這真是顛倒!神的話何必證實?若亞述古碑裏所載的與聖經所記者相合,這證明亞述古碑是沒有歷史的錯誤的;若不相合,就是直證其荒謬。照樣,若科學的教訓與聖經相和,這證明科學為不錯;若相反,就證明科學的假設是誤謬的。屬世的人,與虛假的科學家自然要笑我們的羅輯,然而這不過表明神的話說:『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林前二14)。」我們切不要降格自己,以血與世人相和。把聖經改造到合人胃口,好像很好;其奈失去它的本來面目同?
創世記第一章是同等的奇妙!只用一節說原始的創迼!只用一節說世界的荒涼!不及用三十節說明世界的再造!誰能作一篇文章與創世記一章相比呢?題旨難,而說法明;事實長,而落筆簡;不說科學而有科學上的準確。非神誰能作此?神所以不多言者,因為祂只欲指示人以人與祂自己的關係而已。達祕先圭(J. N.
Darby)說:「從神來的啟示,並不是神記載她所作一切的事,不過是以凡有益於人的賜人。它的目的就是以凡人與神有關的交與人。……從歷史看來,啟示是局部的。它不過說出神為人的良心和靈性愛心所預備的。……所以並不提及天使,和他們的受造。所以,論及地,除它受造之外,並不提及它現狀之外的事情(Synopsis)。」真的,神所啟示的,並非為欲飽饜世人好奇的心,乃是表明祂自己的神格、世人的罪性、得救的法子,和將來的榮耀與刑罰而已。今世的知識,真是危險。若非神特別施恩,人們真會自高自大,將所得的知識,怍攻擊神的張本。有知識人的謙卑,是何等的難!人們或可尋求知識,但神終不肯用啟示相助。所以祂在這裏並不多說。我們現在的需要,並不是更多的科學,乃是更深的靈性,就是在永世中有實在結果的。我們應當讚美父神,因為祂是何等的慈愛!祂不只創造我們,祂並且再造我們,叫我們在主耶穌裏成為新造的人。主耶穌!這名字是何等的甘美!神把祂兒子賜給我們,這是何等的大恩!──
倪柝聲《默想創世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