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第十八章
2. 在大患難期間的商業 18:1-24
約翰下面被帶領所要啟示的內容是巴比倫所代表的商業與經濟系統的毀滅,目的是要他的讀者知曉這系統將來的滅亡。
許多評論家認為,17,18章所描述的是同一件事,但從幾個因素我們可能斷定,在本章中巴比倫所代表的與在17章中巴比倫所代表的是不一樣的。首先,在本章中多次提到巴比倫的商業活動,而在17章中儘管沒有清楚講述巴比倫的宗教影響,但這似乎很明顯地是由大淫婦所表徵出來了。還有,在這兩章中巴比倫被毀滅的時間似乎也不相同,大淫婦將是在大患難開始時被毀滅(參13:8; 17:16);而在18章中的巴比倫將在大患難結束時被毀滅(參16:19-21)。而且,在17章中沒有記載任何人為巴比倫的毀滅而哭泣悲哀;但在18章中對其毀滅卻有大大的哭泣悲哀。17章說巴比倫是被獸所毀滅的(17:16);18章說巴比倫是被地震所毀滅的(18:21)。很明顯,18章中的異像是對16:19-21中所宣告內容的更多的擴展。
但在17章與18章中的平行性與不同同樣是顯著的:巴比倫的命運(17:5,
18; 參18:2, 10)、對她的描述(17:4;
參18:6, 16)、她的行經(17:2,
6; 參18:3, 24)和她的毀滅(17:16,
17; 18:5, 8)。
在這兩章中的相似之處絕不是偶然的,這些相似之處表明了一個合一的系統,在這兩章中這個合一的系統都被說成是一個統治世界的大城(Dyer, p. 311)。
審判的宣告 18:1-3
18:1 約翰在異象中所看到的下一個景象是另外一個天使宣告的,這個天使與17:1中的天使是同一類的(即,是一個天使而不是基督)。這個天使有大權柄和榮耀,這也許表明他所宣告審判的重要性。
18:2 對傾倒這個詞的重複也許表明神已定意了這個審判,且審判很快就會來到(創41:32; 參彼後3:8)在本節中對巴比倫的描述是她被神審判之後的景況。很明顯,她是將成為囚禁汙鬼之處的城。這裡提到雀鳥可能是暗指芥菜種的比喻(太13:31-32)與尼布甲尼撒有關樹的異象(但4:12),在這兩處,鳥可以代表汙鬼(參賽34:11-15)。
18:3 儘管本節經文與17:2十分相似,但根據18章其餘部分對巴比倫的描述,這裡所提到的巴比倫並不是在17章中所描寫的巴比倫。這裡所提到的似乎是源於巴比倫的把神拒之於外的政治、經濟、商業系統,所有的國家都已受了她的哲學影響,因而行事敗壞,並以損害別人為代價變得富有。
對這個審判的描述 18:4-8
18:4-5 天上又有一個聲音指示神的子民要與這城所代表的系統分開,以免遭致她所受的審判。
18:6-7 這聲音以呼求神加倍地審判她所犯下的惡行、驕傲與奢華。
18:8 一天也許就是實際上的一天(參但5:1, 3-5, 30),同樣,用火燒也可按其字面意思來理解。重建的巴比倫與那些這個世界的政治商業系統的中心可能在這個大地震中燒毀(16:18-19)。
對這審判的反應 18:9-20
18:9-10 當世上政權的領袖看到維持他們並使他們富有的系統傾倒時,他們將哭泣悲哀。巴比倫會在一時之間傾倒(10節; 參19節)。
18:11-13 尤其是商人對這系統的毀滅大大地哭泣悲哀(11-19),這表明這裡的巴比倫與17章中巴比倫所象徵的宗教系統是不同的。經濟巴比倫的毀滅使得商人不能買賣商品。這裡所列舉的商品種類表明在歷史上這個時期商品貿易的廣泛性,這些商品的絕大部分在約翰那個時代都是奢侈品,甚至人口都被買賣。
18:14 這些商人的獲利來源將被斷絕,他們也會失去他們所擁有的奢侈品,人們將再也看不到的他們一度聚集的財富(包括股票、債券、貴重金屬等)。
18:15-17a 商人們再一次為他們的命運而哭泣悲哀,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人的自私與貪婪。
18:71b-19 這些船主與船長(字面意思是航海之人而非旅客)及船員們也許代表象他們自己一樣所有的參與商品交易的人們。他們也將為這個商業帝國的傾倒而哭泣悲哀。
18:20 與這些屬地之人形成對比的是,神的子民將會喜樂,因為信徒所關心的是神的榮耀與他人的利益,而並不是在地上的為他們自己囤積財寶(太6:19-34;
22:34-40)。不信之人的欲望一直都是為他們自己積聚財富,因而就有了對福音及對神的子民不可言狀的抵擋(參6:9-11)。
審判的執行 18:21-14
18:21 天使把一塊石頭扔進海裡,這可說是象徵巴比倫的命運(參耶51:63-64)。就象那塊石頭不可能再升到水面一樣,這個貫穿整個歷史中的經濟系統也會被埋葬,永不復起。
18:22-23 隨著這個系統的毀滅,許多的事情也會隨之而結束:不信之人的歡喜、商品的生產、對他們的工具的使用、他們的活動所產生的光(字面意義及比喻意義),以及這些所產生的幸福,這一切都會結束。許多的民都被欺騙,認為通過積聚物質財富就可以獲得喜樂、安全及生命的意義。
18:24 為主作見證而殉道的神的僕人的罪責要歸於這個系統,許多的信徒在不信之人追求物質利益的時候被殺害了。這節經文很難說僅僅說的是巴比倫,儘管它可能包括巴比倫。
總而言之,在本章中所說的巴比倫似乎是包括資本主義在內的買賣商品而獲益的商業系統。這個系統的根源就是自我利益,儘管信徒一直都是生活在這個系統裡,但我們也是一直都知道,我們不能接受驅使這個系統的哲學。這個系統已經成了生活當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以致於我們難以想像沒有它生活會是什麼樣。但這一章也告訴我們,這個系統在基督第二次來的之前被毀滅,並再也不會存在。這個系統開始於人們為他們自己的名而聚集建造巴別塔的時候(創11)。
象前面所說的一樣,這裡和其它地方所預言的巴比倫城的重建及後來的毀滅是否會實現,這是一個使評論家產生分歧的問題。越是按字面意思解釋這些預言,就越會使人支持巴比倫會被重建的觀點。
巴比倫城的毀滅是對外邦人時代的最後一次打擊,這個時代開始於西元605年巴比倫軍隊攻擊耶路撒冷。(參路21:24)(Walvoord, Revelation, p. 973)。
結束了有關對世界上這個大的宗教與商業系統的毀滅的啟示之後,約翰在他的異象中從大災難(4-18章)被帶向耶穌基督的第二次降臨(19章),就是本書的高潮。
──
無名氏《啟示錄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