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第七章
對大患難中的拯救的啟示 7:1-17
約翰被帶領記錄他所看見發生開啟六印與七印之間的的事,為的是要解釋神在這審判期間如何憐憫人的;在大災難期間將在兩種人得救:144,000以色列人和各國中出來的的人,其中許多人也將要為主殉道,有關這兩種人在本章中都有描述。
印144,000以色列人 7:1-8
7:1 這裡所提到的天使是神的代表(參來1:14),其中四個被派予使風不吹在地上的任務,為些目的,他們被安置在地的四“角”(compass
points)。
7:2-3 另有一傳資訊之天使出現在東方,他從神那裡拿有一印,免征擁有與保護,他指示四天使先不進行對地的審判,直到他在神的僕人們的額頭上印完印記。這裡的僕人們是相信基督的人(參腓1:1等),同時也是猶太人(4-8節)。這印或是可見的(結9:4),或是不可見的(弗4:30)。但提到他們的額頭表明這印是可見的(參14:1)。他們的印記標記他們是神所贖的民,同時也保證在大災難中他們服事神期間的生身安全(14:1;
參13:16-18)。跟隨敵基督的人也將用類似方式印上印記(13:16-18)。
7:4-8 特地提到以色列並十二支派的名字表明這裡所指的是以色列國,就如舊約中的以色列國一樣,而並非指教會。(絕大多數持後千禧年派與無千禧年派觀點的人認為,144,00是屬靈的以色列的的成員,即教會[如Morris, p. 175],儘管Gundry把它們稱為“正統派[雖未信基督]猶太人,他們將抵擋敵基督的誘惑,”p.
82。他們相信,他們將在大災難期間被超自然地得蒙保守免於死,在基督再來時接受基督,並將成為千禧年國的人民。)
神在未來將把以色列作為一國家來處理與其關係,儘管一個以色列人可能不會知道他來自哪一個支派,甚至可能不知道他自己是以色列人,但神知道,他或他的使者將選出每一個人蓋上印記。
在這裡並沒有提到但支派,也許是因為這個支派是在以色列中第一個建立偶像崇拜的支派(士18:30),然而但支派的人也將在近年國度中承受一份地土(結48:1-2)“約瑟”代表以法蓮支派(8節),以法蓮“也是因其多變的偶像崇拜傾向而臭名遠揚”(Smith,
A Revelation…, p. 130; 參申29:18-21)。
象在這裡(4-8節)所提到的強烈地表明,以色列作為一個國家在將來會持續下去,並且神將把他們作為他揀選的族類來處理與其關係(這是分配神學的肯定之點)。。今天,“耶和華見證人會”或任何自稱是屬於部分人的人實際上未能認識到,這些人只是猶太人,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肉身後裔。當他們被印上印記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個支派,這印記之事將在被提之後發生。
大群人的得救 7:9-17
7:9-10 約翰下面看到在天上神的寶座前有數不過來的大群民眾,他們是來自於各國、各族、各民、各方的外邦人人與猶太人,他們穿著白衣(參6:11)。這些人似乎是先前在6:9-11中提到過的人,就是在大災難中的殉道者(14節),這時他們拿著免征著他們的勝利與喜樂的橄欖枝,(參約12:13)他們共同為他們的救恩讚美神與羔羊。
7:11-12 天使聚集在寶座周圍加入這些人們,一同來讚美神(參路15:8-10)。
7:13-14 約翰不知道這些人是誰,因此其中的一個長老告訴了他,他們是在“大患難”中為主殉道而死的信徒,因他們對基督忠心。用羔羊的血把他們的衣裳洗白淨是一個對救恩的比喻說法(22:14;
參亞 3:4-5)。
另外一種解釋是,“把衣裳洗白淨”是一種修辭上的表達方式,表明他們潔淨的行為(22:14;
參19:8),這樣解釋就等於說整個這一段(14-17節)是描寫大災難中忠心的信徒的而不是大災難中的所有的信徒。問題的關鍵就是,在這裡的“衣”是代表信徒的救恩還是代表他的好行為,在聖經其他地方,這兩種方式都使用過。
有幾個對比使這個問題很清楚,也就是說這些人並不是教會時代的信徒。基督徒將免遭大患難,而這些人是從患難中出來的;基督徒身穿白衣(raiment)(4:4),這些人身穿白袍(robes);基督徒頭帶冠冕,這些人沒有;基督徒手拿香爐(5:8),這些人拿的是橄欖枝(Smith,
A Revelation… p. 135)。
7:15 因為他們是作為信徒在大災難中死去的,因此他們這時是在天上,在那裡,他們在神的殿中不住地事奉神,這殿可能指的是神在天上的聖所,神將保護他們並將與他們相交。
7:16-17 他們再也不會經歷在地上時的那種窘困與艱難,羔羊就象一個牧人牧養群羊一樣牧養他們,他也將擦去他們因遭患難而流下的眼淚。
這個啟示在約翰的異象中的位置強烈地表明,這兩類人-生活在基督徒之後在大患難期間的猶太人見證人與殉道的大批群眾,這時已來到天上。請注意,在這期間將有許多人得救。在被提之後,任何人要相信福音都要比這時難。但那些在信徒被提之前拒絕福音的人也不是不可能在以後相信福音(參帖後2:11-12)。
──
無名氏《啟示錄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