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十三題 給推雅推喇教會的書信

 

  現在我們要研究和默想七封書信中的第四封書信,也就是基督寫給推雅推喇教會的書信。推雅推喇教會所預表的教會時代,是從西元 538 年羅馬教皇正式開始掌權,迫害上帝子民時起,到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取得很大成就時止。經文記在啟示錄二章十八到二十九節,我們可以分八點來查考。

  教會名稱的象徵意義

  第一點,教會名稱的象徵意義。主說:你要寫信給推雅推喇教會的使者說,(啟 2 18 )。

  推雅推喇含有悔改的祭祀和勞苦的馨香兩方面的含意,而這兩方面的含義,也恰好成了預表中這一時代上帝真子民的生活、工作方面的兩大特點。因這一時代中,上帝的真教會並不是指那自稱為正統”“合法的羅馬教會,因她在本書信中已被主稱為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而這一時代中的真教會卻是指那分散在羅馬教統治區域下各方各處的一些堅守聖經純正信仰的上帝真子民,以及為逃避羅馬教權逼迫而隱藏在荒山野外的曠野教會。這一封書信正是特別寫給他們的。從他們身上,我們確可以明顯看到,他們普遍都具有著悔改的祭祀和勞苦的馨香兩方面特點。

  例如那些在羅馬教皇統治區域內,分散在各處的上帝忠心子民,他們雖然身處在羅馬教的離道背教、殘酷迫害的中古時代大黑暗的統治之下,然而他們卻仍舊虔誠而艱難地守住所信的道,奔跑當跑的路,並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他們深知羅馬教皇得以興起,實是由於別迦摩教會時代以及當時代上帝子民的軟弱和罪愆(參但 8 12 2 14 15 2 20 )。因此他們更是不住地為自己、為教會的軟弱和罪愆,在上帝面前深深的懺悔,並為當時屬靈大黑暗籠罩下的無數迷失正途的可憐信徒,而憂慮、傷痛和認罪、祈求。這樣他們就不住地在上帝面前,獻上了悔改的祭祀。此外,他們為了守道、衛道和傳道,也時常不得不忍受勞苦,歷盡艱險,甚至有許多上帝忠心的僕人和子民因此殉道,正應驗了預言中所說: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必折磨至高者的聖民。”“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但 7 25 8 24 )這樣,他們又在上帝面前不住獻上了勞苦的馨香。

  至於那逃避在深山荒野,或處於羅馬教勢力範圍外的曠野教會,如瓦典西人教會等等,情況也是這樣。其實瓦典西人的歷史就是一部歷盡艱苦危難的、英勇守道、傳道和殉道的可歌可泣的神聖歷史。

  教會所在地某些背景的象徵意義

  第二點,推雅推喇教會所在地某些背景的象徵意義。例如推雅推喇城中有一座大廟,是奉獻給太陽神亞波羅的。(啟示錄之研究 49 頁)。照樣在推雅推喇時代也有一座大廟,即羅馬教會,她有意更改上帝誡命中的第四條誡命,將上帝所定的神聖的安息日時間,更改為星期日。這星期日原為羅馬異教徒敬拜太陽神的日子。此外,這城所出的紫色布甚是著名,(徒 16 4 )。這也使我們多少聯想到羅馬教教皇、主教等所常穿的紫色和朱紅色的衣服。

  主在書信中的自稱

  第三點,主在書信中的自稱:那眼目如同火焰,腳象光明銅的上帝之子,說,…”

  眼目如同火焰

  眼目如同火焰,表明主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啟 2 23 )。因為他知道萬人,知道人心裏所存的。(約 2 24 25 )。主也是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的。眼目如同火焰也表明主對一切始終拒不悔改的惡人和他們的惡行所充滿的無比忿怒,並也表明主對一切信從他的子民所充滿的無比火熱、關懷的心情。主必要為他的殿,他的教會和子民心中焦急,如同火燒,並且到了時候,主必要為他們施行大能的拯救和彰顯他奇妙的作為。

  因此,主的眼目如同火焰,對書信中提到的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以及和她行淫勾結的列國君王所進行的離道背教,迫害上帝子民的罪惡活動,是一種嚴厲的警告;而對在他們迫害下的所有上帝忠心的子民,卻是一種極大的安慰和勉勵!

  腳象光明的銅

  主的第二個自稱是:腳象光明的銅,表明主的腳蹤聖潔、堅定而有力的意思。經上也告訴我們,主的腳所站之地,立刻成為聖地。(出 3 4 5 19 10 12 18 24 )。這對當時逼迫中四散的上帝子民,和曠野的教會,也特別含有寶貴的意義。他們有時雖然只能在深山、荒野、山林、洞穴,或是普通的房舍中聚會敬拜上帝,但因著主的臨格而使他們聚會的所在真正成為聖地。

  腳象光明的銅,也表明主的腳步大有能力,他必要為他的子民施行拯救,也必要為他們刑罰惡人。正如主在先知書中所說:我發怒將他們踹下,發烈怒將他們踐踏。因為報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贖我民之年已經來到。(賽 63 1 6 )。

  由以上所述可見,主的眼目如同火焰,腳象光明的銅的意思,也正如主自己在書信中所表明的:叫眾教會知道,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啟 2 23

  上帝之子

  主的第三個自稱是:上帝之子,在當時羅馬教掌權的中古大黑暗時代中,教皇不是自稱為上帝兒子的代表(或譯代理人)麼?在羅馬教皇的某一冠冕上也曾印製了這一名稱;“ VICARIUS (維卡利厄斯) FILLII (菲裏) DEI (地),意思就是上帝兒子的代理人。然而實質上他們的言行卻是抵擋基督的,例如他們制定的教義,踐踏了主的救恩,刪改了上帝的律法,而且他們在中古時代迫害了無數主的聖徒,也就等於迫害了主。因此,主耶穌基督就以真正的上帝的兒子的身分出現,向他的子民說話。

  主對推雅推喇教會的稱讚

  第四點,主對推雅推喇教會的稱讚:我知道你的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又知道你末後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啟 2 19 )。

  愛心、信心、勤勞和忍耐

  首先要明確的,主的這些稱讚的話,並不是對當時自稱為正統教會的羅馬教會說的。因那時羅馬教會已完全離道背教,迫害聖徒,並且她在本書信中已被主稱為自稱為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本書信中的稱讚乃是對那些處於羅馬教統治迫害下的分散在各地的少數忠心的上帝子民,以及隱藏在高山、叢林、荒野的曠野教會說的,他們纔是真教會的代表。從他們的生活經歷上確可以看到他們具有著主所稱讚的美好的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

  例如當羅馬教掌權,迫害聖民的屬靈大黑暗時代,雖然整個教會離道背教了,然而仍有少數忠於上帝的子民,或明或暗地始終不斷地堅守著那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並為了傳道救靈而不得不在那極其艱難而危險的環境中受苦耐勞,甚至英勇殉道。他們的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實是值得稱讚的。至於那些逃避、隱藏在曠野的真教會,如瓦典西人、阿比監西人等等,也更是如此。

  如《聖經手冊》上論到阿比尖西人 ALBICENSES 說:他們是散佈在南法、北西班牙與北義大利。在講道中他們是反對僧侶階級的不道德,訪聖,崇拜聖徒與遺像,完全反對僧侶階級並他們的擅取權柄,批評教會情況,反抗羅馬教會的專權。他們是多多的應用聖經,度舍己克苦的生活,並有追求道德上的純潔的熱誠。在主後 1167 年他們曾擁有南法國大半的人口,在主後 1200  年他們在北義大利的人數也是眾多。當 1208 年教皇英諾森三世曾發動了一次十字軍運動,接下去就是一次殲滅性的血戰,乃歷史上所罕有的浩劫,無數的城市都遭受了刀劍,其中的居民不論年齡、性別一概被處死。在 1229 年異教徒裁判所創始了,約在一百年之內亞勒比根斯派(阿比尖西)的教徒幾乎都消滅殆盡了。(海萊博士著《聖經手冊》 1014 頁)。

  關於瓦典西人,《聖經手冊》上也提到:他們是散于南法及北義大利。反對僧侶的專權與縱欲的生活,否認惟有僧侶才有教訓福音的專權,申斥彌撒與為死人代禱,脫離煉獄等事。他們以聖經為信仰生活唯一的準則,他們的宣教曾激動了人對讀經的渴慕。除了他們仍有少數的人散在土林( TURIN )西南部的啊爾平山谷( ALPINE VALLEY )之外,他們因受異教徒裁判所的壓迫,都漸漸的消滅了。這是一個碩果僅存的中世紀教派,由此也可見一段忍受逼迫英勇的故事。現在他們乃是義大利主要的更正教團體。 1014 1015 頁)。

  懷愛倫在《善惡之爭》一書中提到:在抗拒羅馬教勢力的各教會中,瓦典西宗派可算是站在最前列的了。教皇設立寶座的地方,恰好也就是他腐化影響和虛假教義受到最頑強抵抗的地方。瓦典西人住在義大利北部的庇德蒙省,這一帶的教會堅持獨立數百年之久,可是過了多年,羅馬教終於強迫他們歸順。凡要保持古代傳統之信仰的人即行退出。其中有些人離開了阿爾卑斯山地帶,到國外去高舉真理的旗幟,還有一些人退到偏僻的山谷裏和高山上,在那裏保持他們敬拜上帝的自由。

  瓦典西人是歐洲最早翻譯聖經者之一。在宗教改革運動之前數百年,他們已經有自己語言的聖經譯稿。他們所有的乃是最純潔的真理。他們聲稱,羅馬教會乃是啟示錄中叛教的巴比倫,於是他們冒了生命的危險,起來抗拒她的腐化影響。在悠久的黑暗和叛教時期中,總有一些瓦典西人否認羅馬教的至高權力,拒絕敬拜偶像而遵守真安息日。在反對勢力最猛烈的摧殘之下,他們保持了自己的信仰。他們雖遭刀槍的殺戮和火刑的焚燒,但他們仍為上帝的真理和他的尊榮屹然立定。毫不動搖。高山峻嶺成了瓦典西人的藏身之地。在這裏,真理的火炬在中世紀的黑暗時代中得以長明不滅。在這裏,真理的見證人保持了亙古不變的信仰,竟達一千年之久。

  他們重視真理過於房屋、地產、親戚、朋友,甚至過於自己的生命。他們認真地設法將這些真理銘刻在他們兒女的心中。他們的青年人很早就受聖經的訓誨,學習尊重上帝的律法。那時聖經的抄本極少,故此他們將其中寶貴的聖言背誦純熟。許多人能背誦新舊兩約中的大部分。

  瓦典西人曾為真理而犧牲屬世的成功,並恒切忍耐地為口腹而勞碌。他們儘量利用山間的每一塊可耕之地。並且設法使山谷和山坡上的瘠地增加生產。青年雖然要受辛勞艱苦的磨煉,但他們並沒有疏忽學識方面的培養。他們受教知道所有的纔能都是屬於上帝的,而且都是為他的聖工而受培養、受造就。作牧人的非但宣揚福音,而且也拜訪病人,教育兒童,勸戒有過失的。並在弟兄之間調解糾紛,增進友愛。在太平的日子,他們靠信徒樂意捐輸維持生活,但每人也學會一種手藝,在必要時可象製造帳棚的保羅一樣,維持自己的生活。

  瓦典西人有時藏在又深又黑的山洞裏,在火炬的光下,恒切不倦地,一節一節,一章一章地把聖經抄寫下來。這種工作不斷地在進行著,上帝的聖言便象精金一樣照耀出來了。

  基督的精神就是傳道的精神。一顆悔改了的心首先受到的激勵,就是帶領別人到救主面前。這也就是瓦典西人的精神。他們想用上帝聖道的力量掙斷羅馬教所加在人心靈上的鎖鏈。所以瓦典西的傳道人都要在國外佈道的工作上受訓練。他們必須在國外佈道區至少服務三年,纔可以在本鄉擔任牧養教會的工作。凡接受牧師聖職的青年,他們的前途並沒有屬世的財富和光榮,而是一種辛勞和危險的生活,最後或要為道殉身。出去佈道的人是兩個兩個地出發,每一個青年人常和一個年紀較大而有閱歷的人在一起。那青年人要受他同伴的指導,而那年長的要負責青年人的訓練,青年人也必須聽從長者的訓誨。二人不經常在一處,可是常常聚集祈禱、磋商,借此互相堅強信仰。每一個傳道人都已學會一種手藝或技術,於是他們在普通業務的掩護之下,進行工作。

  這些傳道士的工作開始於自己住的山腳下的平原或山谷裏,並一直擴展到遠方。走遍了各大都市,並進入了遙遠的地區。他們到處散佈寶貴的真理種子。在他們所經過的地方,便有新的教會成立,也有殉道者的血為真理作見證。…”

  瓦典西的傳道人懇摯地將福音的寶貴真理向每一個尋求真理的人解明。他謹慎地將那鄭重抄寫的聖經抄本拿出來。他既能將希望帶給這一等人,這就是他最大的喜樂。他往往帶著戰戰兢兢的口吻和滿眶的熱淚,雙膝跪下,向他的弟兄們說明寶貴的應許和罪人的惟一希望。真理的光就這樣照入許多黑暗的心裏,往往他將某一段聖經重複誦讀,因為聽的人要求再聽一遍,似乎是要確定自己有沒有聽錯。上帝的道就是這樣在秘密的地方拿出來讀,有時唯讀給一個人聽,有時讀給一小群渴慕亮光和真理的人聽。他們往往整夜這樣作。工作完成之後,真理的使者便又登程他往了

  瓦典西的傳道士們既向撒但的黑暗國度進攻,這些人既保有古代使徒教會的信仰,他們的存在不住地證明羅馬教的叛道,所以激起了他們最惡毒的仇恨和逼迫。瓦典西人不肯把聖經交出來,也是羅馬教所不能容忍的罪狀。她決心將他們從地面上完全消滅。於是展開了可怕的討伐戰役,要殺害住在山間的上帝的百姓。

  那些敬畏上帝的子民在逼迫之下所表現的忍耐和堅穩,足為他們的救贖主增光。他們雖然受到討伐的襲擊和殘忍的屠殺,但他們仍不住地派遣他們的傳道士去散佈寶貴的真理。他們被迫退以至於死,但他們的血澆灌了所撒的種子,這種子也結出果實來。在馬丁路德出世數百年之前,瓦典西人就這樣為上帝作見證。他們散居各地,散佈宗教改革的種子。到了威克裏夫時代,這改革運動就開始了。在馬丁路德的時候則發揚光大,並將要繼續發展下去,直到末日。推進這偉人運動的人,乃是那些甘心為上帝的道、並為給耶穌作見證,而忍受一切痛苦的人。(啟 1 9 )。(善惡之爭第四章)。

  從以上所述可見,在中古時期羅馬教離道背教、迫害上帝子民的情況下,在羅馬教統治區域內外的許多上帝忠心子民的愛主的表現,實在是感人至深的。正如主稱讚他們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

  末後所行的比起初所行的更多

  主接著又稱讚他們說:又知道你末後所行的善事(原文無字),比起初所行的更多。

  的確,當後來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後,主借著那些宗教改革家們並改革後的教會聖徒們所作成的傳道救靈事工,也要比先前分散於羅馬教統治區域內外各處的許多忠心聖徒們所作的事工更多。例如我們從被稱為宗教改革先鋒的英國的威克裏夫,捷克的胡斯約翰和耶羅米,德國的馬丁路德和梅蘭克吞,瑞士的薩文黎和愛克蘭帕底,以及從法國到瑞士的李富黎,法勒爾,客爾文,英國的延達爾等等宗教改革家的事蹟上,都可明顯看出這一點。

  例如《善惡之爭》上論到十四世紀的威克裏夫( 1324 — 1384 年)說:在第十四世紀有所謂宗教改革的晨星在英國出現。威克裏夫約翰乃是宗教改革運動的先鋒,不單是為英國,而也是為整個基督教世界。他向羅馬教廷所提出的嚴重抗議,將要回應到世世代代。那一次的抗議乃是長期鬥爭的開始,其結果使許多人、許多教會和許多國家都得到解放。

  威克裏夫在宗教改革家中是最偉大的一位。他淵博的學識,清新的思想,以及堅持真理的毅力和為真理辯護的勇敢,是後起的人很少能相與比擬的。

  後來波希米亞的胡斯約翰放棄了羅馬教的許多謬道,著手改革的工作,也是因為看見了威克裏夫的作品。這樣,真理的種子得以散佈在兩個相隔很遠的國家。從波斯米亞,這工作又發展到別的國家。許多人的思想就轉向那久被遺忘的聖經了。(第五章)

  又如《善惡之爭》論到十五世紀捷克的宗教改革家( 1369 1415 年)胡斯說:他反抗羅馬教廷的見證,將要震撼寰宇。雖然胡斯後來為主英勇殉道了,胡斯的身體燒盡之後,他們便將他的骨灰連同灰下的塵土一齊拋入萊茵河中,借此送入海洋。逼迫胡斯的人妄想這樣作就是將他所傳的真理連根都拔去了,卻沒有夢想到那天所流入海洋的骨灰要象種子一樣,散佈到世界各國,而且將要在他們所不知道的地帶結出豐盛的果子,就是許多為真理作見證的人。(第六章)。

  一百年後,路德讀到胡斯的一些作品,並發現他自己所設法提倡並教導的因信稱義的偉大真理,也是那位波斯米亞的改革家所持守的,於是他驚歎道。保羅、奧古士汀和我本人在無意之中都作了胡斯一派的人啊!他又說:誰知早一百年前這真理已經有人傳過了,不幸它竟被人燒掉!上帝將來一定要同世人算這一筆賬啊!’”(第七章 131 頁)。

  又如懷愛倫論到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家路德馬丁說:在一切蒙召引領教會脫離教皇制度的黑暗而走向更純潔之信仰的人中,路德馬丁是站在最前列的。他是一個火熱、殷切、忠實的人,除了上帝之外,他別無畏懼;除了聖經之外,他不承認任何其他標準為宗教信仰的基礎。路德確是當時代所需要的人物、借著他,上帝在改革教會和光照世界的事上,成就了一番偉大的工作。(同上第七章 112 頁)。

  宗教改革家(路德)的作品和他的道理已經傳佈到基督教世界的每一個國家。這工作傳到了瑞土和荷蘭。路德的作品也在法國和西班牙傳開了。在英國,有人把他的教訓當作生命之道領受了。這真理在比利時和義大利也傳開了。成千的人從死亡般的麻痹狀態中醒悟過來,接受這活潑信仰的喜樂和指望。(同上第七章 130 131 頁)。

  一個新的,更美好的時代已經開始了。這一個在自己的宗教信仰上敢想敢作的人,不僅影響到當時代的教會和全世界,而也要影響到以後的每一個時代。(同上第八章 161 頁)。

  其他和路德同時代的歐洲各國宗教改革家的歷史,就不再一一舉述了。至於瓦典西人等當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後,他們也都當然地加人了這運動,現在他們乃是義大利主要的更正教團體。(聖經手冊 1015 頁)。

  總之,路德開始宗教改革運動後,在五十年中間改教運動已經橫掃了歐洲,以致德國、瑞士、荷蘭、斯堪的那維亞、英國、蘇格蘭、玻希米亞、奧地利、匈牙利、及波蘭大部分都在掌握中,同時更向著法國進展。(聖經手冊 1025 頁)。雖然到了世紀的末葉,羅馬又重新組織起來而再向更正教進攻屠害,因著耶穌會僧團巧妙而野蠻的率領,許多失地都被恢復了,即如南德、玻希米亞、奧地利、波蘭、比利時,同時更粉碎了在法國的更正教。(同上 1025 頁)。然而主的忠心聖徒是屠殺不盡的,基督教的純正真理信仰也是撲滅不了的。在這些國家中,純正的聖經真理信仰,至今仍然有人持守並傳揚著。

  但願我們都要效法羅馬教權統治、迫害下的許多上帝忠心僕人,英勇殉道者的榜樣,瓦典西人的榜樣,以及歐洲各國宗教改革者的榜樣。

  主對推雅推喇教會的責備

  第五點,主對推雅推喇教會的責備: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我的僕人,引誘他們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啟 2 20 )。

  耶洗別是代表誰

  這裏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是預表羅馬教會的。耶洗別原來是一個敬拜假神巴力的外邦婦人,後來嫁給以色列王亞哈為妻,便利用她皇后的地位,借著國王的權勢,在以色列國中到處設立敬拜巴力和亞舍拉的假先知,引誘、強迫以色列人敬拜巴力(即太陽神)和亞舍拉(即太陽神的妻子),並殺害耶和華的眾先知。(王上 16 29 34 18 19 章)。照樣,從第六世紀興起,十三世紀達到權力頂峰的羅馬教權,也被啟示錄十七章預言稱之為大淫婦,因她將外邦宗教的迷信禮儀、觀念帶入了基督教信仰之中,進行了許多離道背教的活動;又勾引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借著列國君王的權勢,強迫列國人民接受她的異端邪道,遵行她的荒誕、迷信的禮節,跪拜她所設立的各種偶像等等,並且她還殺害那些膽敢不順從她的上帝忠心的僕人和子民。據統計中古時期被羅馬教殺害的聖徒人數,至少有五千萬之多。

  耶洗別還曾引誘以色列人在敬拜偶像的荒淫儀式中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照樣,羅馬教也在實際上教導人敬拜偶像,例如敬拜馬利亞、眾使徒、眾聖徒的像、敬拜十字架和耶穌的像,甚至還敬拜聖徒的遺物和骸骨等等,而且還在屬靈的意義上引誘上帝子民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

  因經上指出,與世俗為友,貪愛世界的就是犯了屬靈淫亂的罪。如雅各書指責說: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原文作淫婦)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上帝為敵了。(雅 4 4 )。經上也勉導我們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象肉體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親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一 2 15 I7 )。

  經上又指出,凡不忠於主和主的真道的,也是犯了屬靈姦淫的罪。正如保羅向哥林多教會所說的:因為我曾把你們許配一個丈夫,要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林後 11 2 3 )。

  此外,經上又說: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弗 5 5 .西 3 5 .太 5 24 )。

  而羅馬教的許多謬道確是誘惑了很多信徒,偏離了基督和他的真道。例如她的煉獄的異端,為犯罪不悔改的信徒,提供了至終仍能升入天堂的虛幻的補救方法。他們宣揚帶著未悔改的罪死去的信徒,他們的靈魂先要在煉獄中受熬煉、責罰,等他們的罪煉盡了,至終還要升入天堂。又如她的贖罪券的出售,無疑是慫恿信徒犯罪,而幻想仍能以金錢或其他補贖方法贖罪。他們宣揚贖罪券不但能免去自己的罪罰,而且還能減少那些在煉獄裏的靈魂的痛苦,使他們能早些升入天堂。又如她所制定的十條誡命,也已明目彰膽地把上帝親口頒佈的十條誡命刪改了,她廢掉了其中不可拜偶像的第二誡,並把第四誡中的安息日的神聖時間,更改為星期日,從而使信徒直接干犯上帝神聖的律法。

  此外,在耶洗別掌權的時代,天曾三年零六個月不下雨,照樣在羅馬教中古黑暗時代掌權迫害聖徒的一載、二載。半載,也即三年半所預表的一千二百六十年時期中,也曾出現了長期的屬靈大乾旱,缺乏聖靈的雨水和真道的澆灌。

  由以上一切解釋可見,主在寫給推雅推喇時代教會的書信中,顯然是以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來預表羅馬教會的。

  主對當時教會的惟一責備

  而主對當時代上帝真子民的惟一責備是:容讓被稱為耶洗別的羅馬教的異端謬道到處氾濫,使上帝的子民受到迷惑、引誘和危害。

  對中世紀某些修道主義的責備

  主的這一責備首先是針對中世紀的某些修道主義和寺院生活而發的。修道主義開始於第三、第四世紀,在中世紀時繼續盛行。有不少修道主義原是對教會世俗化而起的反應,也是比較好的。他們曾作了不少善事,只是他們沒有反對羅馬教的離道背教,積極盡到傳道、衛道的責任。至於另有一些修道主義,卻是在異端邪道的影響下而實行的禁欲苦修,並妄圖賴此得救。

  正如《聖經手冊》上所作的介紹:寺院生活(避世俗隱居,獨善其身),乃是一種對抗教會的世俗化而起的反應,一部分也可能是諾斯替主義的副產品,因為這一個異端曾以物體是罪惡的理論來教訓人的。寺院生活的運動是安多尼( ANTHONY )在埃及首先開始的,時在主後 25O 35O 年,他曾變賣了家產而隱居在曠野沙漠之地。當時曾有不少人效法了他的榜樣。他們這一班人曾被人稱為隱遁者( ANCHORITES )。按這一個字的真意就是論及人借著超出紅塵的世界,並實行禁欲主義的生活而期望獲得永生。這一個運動曾非常迅速的傳佈到巴勒斯坦、敘利亞、小亞細亞以及歐洲一帶地方。在東方這些隱士都是各人住在自己的洞穴或草屋或柱子上。在歐洲他們乃是隱居在那所謂寺院或修道院的團體中,他們的工作與宗教的操練都是有劃定的時間的。他們當時的人數是非常之眾多,並且在他們中間也劃分了男女修道士不同的階級派系。在歐洲的修道院曾在中世紀的教會中成就許多最好的工作,即如基督徒的慈善事業,文學教育,與農業工作等等。直至他們成為富足的時候,他們就變成非常的放蕩不道德。他們最終在那些更正教盛行與天主教掌權的國家中,都漸漸無形的消滅殆盡了。(聖經手冊 975 976 頁)。

  對羅馬教統治區域內主子民的責備

  主對推雅推喇時代教會責備的話,也是針對羅馬教統治區域內的一切未能更好盡到傳道救靈責任的上帝僕人和子民而發的。而對一切敢於保衛、傳揚真道的上帝的僕人和子民來說,上述責備的話對他們也是一種不斷的督促和激勵。於是在主不斷的責備和督策下,許多主的忠心僕人和聖徒都為了保護、搶救主的羊群,而英勇衛道、傳道,甚至殉道,並且也至終興起了許多忠心的大有能力的宗教改革家,開始進行宗教改革運動,從而產生了新生的基督教。當時無論是十四世紀宗教改革的先鋒威克裏夫,或是十五世紀英勇殉道的胡斯和耶羅,或是十六世紀的路德馬丁和其他宗教改革家,他們都曾從這樣的,或類似這樣的責備的話中,更加強烈地看明瞭自己的責任,並獲得了寧死不屈的勇氣,就是絕不能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主的僕人,引誘信徒離道背教,與世俗為友,和貪愛世界,從而在罪惡中沉淪。

  正如《善惡之爭》上論到威克裏夫說:威克裏夫以為他終必為自己的忠貞殉身。國王、教皇和主教們聯合起來要除滅他,所以看上去至多再過幾個月,他就要受火刑了。可是他並不為此沮喪。他對人說:你們何必說要在遠處尋找殉道者的冠冕呢?只要傳福音給傲慢的主教們聽,殉道的命運就必是你們的了。什麼?我要為苟延性命而保持緘默麼?絕對不可!任由他們殺我吧!我正等著他們呢!’”。(善惡之爭第五章 80 81 頁)。

  又如《解釋但以理書的歷史沿革》上論到路德馬丁和當時代的許多投身於改革運動的同工同道們說:在預言清楚而一再的描述及警告的亮光中,他們就感到不得不從教皇制的巴比倫出來。結果他們寧可下地牢,或上火刑柱,也不願妨礙如今已清楚地認識到的神聖的勸導。(第一章)。

  例如路德馬丁前去俄姆斯會議中接受審問時,就抱著這樣的心情,他寧願在火刑柱上被燒死,也不願意收回揭露羅馬教離道背教的言論和著述。

  對某些曠野教會的督責

  主對推雅推喇時代教會責備的話,也同樣適合於某些和羅馬教會常有接觸的曠野教會,如瓦典西人等的需要。主的這一督責的話,經常提醒他們想起自己從當時的巴比倫教會中搶救將亡的生靈和尋找迷失的羊的責任,並勉勵他們不顧生命危險,不計任何代價地不斷派出自己的一批又一批傳道士,深入羅馬教的統治區,傳揚罪人惟一能賴以得救的福音。關於瓦典西教會等這方面的情況,前面已詳細介紹過,這裏不再重複。

  主對耶洗別和行淫之人的警告

  第六點,主對耶洗別和與她行淫的人,以及她的党類(原文作兒女)的警告。主在向他自己的真教會、真子民發出上述的稱讚和責備之時,也附帶提到了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所象徵的羅馬教會的情況,並就此發出了警告。主說:我曾給她悔改的機會,她卻不肯悔改她的淫行。看哪,我要叫她病臥在床,那些與她行淫的人,若不悔改所行的,我也要叫他們同受大患難。我又要殺死她的黨類,(党類原文作兒女),叫眾教會知道,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啟 2 21 23 )。

  是的,羅馬教會雖然早在西元 538 年,就已正式開始執掌大權,與列國君王勾結,離道背教,並迫害聖徒了,然而主卻沒有讓刑罰很快臨到她,更沒有讓毀滅迅即臨到她,而卻給了她相當長時間的悔改的機會。可惜她卻不肯悔改她的淫行,正如主在此所指出的:我曾給她悔改的機會,她卻不肯悔改她的淫行。

  所謂淫行,也就是上述她和列國君王勾結行淫,離道背教,迫害聖徒等罪行說的。(參啟 17 2 18 3 )。於是主接著不得不警告說:看哪,我要叫她病臥在床。按原文和英文直譯為:我要將她扔在一個床上,而且這床在原文上乃是指著抬死人的床。(啟示錄之研究)。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任憑她的靈性在床上病倒不起而死亡。

  主接著又說:那些與她行淫的人,若不悔改所行的,我也要叫他們同受大患難。”“那些與她行淫的人也就是指與羅馬教會相互勾結,離道背教,迫害信徒的列國的君王說的,正如啟示錄 17 18 章的預言中所指出: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啟 17 2 18 2 3 )此處預言中提到的大患難,也終於在中古時期的第五、六號筒中開始初步臨到了羅馬教權和與她行淫的列國君王,並還將在末後第七號筒中全面臨到他們。

  關於耶洗別所象徵的羅馬教會以及和她行淫勾結的列國君王,在第五、第六號筒中所受的刑罰,在《聖經手冊》上有二段資料提到:

  回教的蔓延:主後 634 年敘利亞被攻陷了, 637 年耶路撒冷被攻陷, 638 年埃及被陷落, 64O 年波斯, 689 年北非洲, 711 年西班牙,都相繼被攻陷了。由此可見,在這樣短促的片時,整個亞洲的西部與非洲的北部,即基督教的搖籃都變成回教化了。穆罕穆德的出現,正是教會變質而與異教同化的時候,因為其時教會裏面都充滿了對偶像遺物,殉道士,聖徒與聖天使的敬拜,他們用了馬利亞與聖徒的肖像來代替那些希臘的神明。由一方面來看,回教實在是針對基督教世界的崇拜偶像而發出的一枝當頭棒,也就是神對付那些背道腐化的教會所施行的審判。另一處又提到;在數年之中,整個西亞與北非洲,即基督教發源並六百年之久占極大勢力的領域,都被回教橫掃而過,正如大浪沖來一樣。以致從那時起直到今日,全部領域都回教化了。那一個廣泛的世界,有六百年是基督教化的,而有一千三百年是回教化的,這乃是教會歷代以來所遭受的最厲害的攻擊之一。(聖經手冊 977 907 頁)。

  主接著又說:我又要殺死他的黨類,(党類原文作兒女),叫眾教會知道,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

  羅馬教的党類,原文作兒女,有二方面含意:一方面是指那些一心跟從羅馬教,勾結政權,離道背教,迫害聖徒的人說的,他們中一部分人已經在上述第五、第六號筒時期內的大患難中被殺死了。而另一方面含意是指末後時代一切效法和隨從羅馬教榜樣,並和她結成三合一宗教大聯盟的迫害聖徒的背道的基督教和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招魂術的權勢說的(參啟 17 5 )。這一切權勢最終都要在七災中和基督複臨時,被主所消滅。主在啟示錄 18 4 節中,也向背道教會中許多愛主的上帝子民發出慈愛的呼召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

  主對曠野教會的勸勉

  第七點,主對推雅推喇其餘的人”——曠野教會的勸勉,說:至於你們推雅推喇其餘的人,就是一切不從那教訓,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的人,我告訴你們,我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但你們已經有的,總要持守,直到我來。(啟 2 24 25 )。

  正如古時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的時候,俄巴底將一百個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個洞裏,拿餅和水供養他們;又如以利亞為逃避耶洗別的殺害,經過曠野,直到何烈山,住在山洞中,自以為只剩下他自己一個人未被殺害時,上帝卻告訴他: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王上 18 4 13 19 1 18 )照樣,在中古大黑暗時期,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所象徵的羅馬教會,殘殺上帝忠心的聖徒時,上帝也同樣在曠野、深山、密林、山洞、地穴,或其他和羅馬教隔絕的安全的所在,為自己保留了許多忠心的上帝僕人和子民,他們是未曾向羅馬教的離道背教,迫害聖徒的權勢低頭屈膝的。

  例如上述的居住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和移至法國南部的瓦典西人,以及散佈在南法、北西班牙和北義大利的阿比尖西人中的眾多聖徒,都是這方面的突出事例。還有在中非洲和亞洲的阿米尼亞一帶教會,也都是如此。

  懷愛倫在《善惡之爭》一書中提到:在羅馬教勢力範圍以外的地區,有許多基督徒的團體幾乎完全沒有受到羅馬教的腐化,竟達數世紀之久。可是他們被異教所包圍,年復一年,所以難免不受謬道的影響;雖然如此,但他們仍以聖經為信仰的惟一準繩,並保守其中的許多真理。這些基督徒篤信上帝律法的不變性,並遵守第四條誡命的安息日。保持這種信仰和習慣的教會,多數是在中非洲和亞洲的阿米尼亞,(善惡之爭第四章 51 頁)。

  埃提阿伯和阿比西尼亞的教會史,尤其有重大的意義。在黑暗時代的朦朧之中,中非洲一帶的基督教會被世人所忽視、所遺忘了,因此他們幾百年來,一直享有自由,遂行自己的宗教。但到了後來,羅馬教既知道有他們存在,便立刻用奸計誘騙阿比西尼亞的皇帝承認教皇為基督的代理者。隨後他又作了許多讓步。他發出一道敕令,用嚴刑禁止人遵守安息日。但教皇的暴政不久成了一個苛酷的重軛,以致阿比西尼亞的人民決定要把它掙斷。經過了慘烈的鬥爭之後,羅馬教徒被逐出國境,阿比西尼亞便恢復了古代的信仰。那裏的教會因他們所有的自由而歡慶,以後再也沒有忘記自己從羅馬教的欺騙、狂信、和暴虐專橫的勢力中所得的教訓。他們甘願在他們那偏僻的地區,而不求聞達於各基督教國家。

  非洲的各教會所遵守的安息日,就是羅馬教會沒有背道之前所遵守的。他們一面順從上帝誡命遵守第七日,一面依照教會的習慣,在星期日停止工作。非洲的教會既隱藏了幾有一千年之久,就沒有參與這種背道。但到了他們屈就羅馬教的權力之後,他們便被迫廢棄真的安息日,而高舉假的;但後來他們一恢復獨立,就重新遵守第四條誡命了。(善惡之爭 35 597 598 頁)。

  在《善惡之爭》一書的附錄中有這樣一段資料:北非洲的阿比西尼亞(又名埃提阿伯)教會是多年遵守安息日的教會。他們在使徒時代就立下了根基。(見徒 8 26 39 )。惟因回教勢力的包圍,他們曾多年與歐洲教會隔離,到第十六世紀方得恢復交通。西元 1534 年他們受到回軍的侵襲,故遣使往葡萄牙求援。阿比西尼亞的代表在葡萄牙朝廷上講述他們守安息日的理由說:上帝創造天地的工作完成之後,他就在該日安息。上帝既定這日為至聖,我們若不忠心遵守,顯然是違犯上帝的旨意和誡命。他寧願天地廢去,不願他的話作廢。因基督來,不是要廢掉律法,乃是要成全。所以我們守安息日,不是要效法猶太人。乃是要順服基督和他的使徒。我們也遵守主日紀念基督復活,象其他基督徒一樣。 GEDDES 著《埃提阿伯教會史》 87 88 頁)。

  葡萄牙政府當即派軍隊四百,及一班耶穌會的傳教土抵達阿京後,即迫使啊王撒登( ZADENGHEL )投誠教皇( 1604 年)。他又頒佈法令禁止人民遵守安息日。但人民抗拒了王的命令,引起全面性的大革命,終於迫使王收回成命,宣佈宗教自由。到 1632 年,他的兒子聽從人民的要求,將羅馬教會的傳教士全數逐出國境,恢復古教,國內大享安寧。 715 716 頁)。

  以上材料中提到的羅馬教勢力範圍外的古代傳流下來的各基督教會,也就是主在書信中提到的推雅推喇其餘的人所代表的一般上帝子民。他們也就是一切不服從那教訓(即指耶洗別所象徵的羅馬教的教訓),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的人。

  深奧之理按原文和英文為深奧之事。聖經中提到兩種不同性質的深奧之事:一種是指上帝的兒子基督道成肉身,降生為人,為人死而復活,完成救贖的洪恩說的,這件事在聖經中被稱為基督的奧秘福音的奧秘(弗 3 3 11 ),又被稱為敬虔的奧秘永古隱藏不言的奧秘。(提前 3 16 .羅 16 25 26 )另一種是撒但深奧的事正好與上述相反,是指一個普通的人教皇坐在上帝的殿裏,自稱是上帝。如教皇曾自稱為上帝的代表基督的代表第二位上帝,和主上帝教皇等,要教徒敬拜、服從教皇如同上帝一樣。這件事在聖經中被稱為是不法的奧秘(帖後 2 4 7 原文),並且在啟示錄 17 章大淫婦的額上也有名寫著說,奧秘哉,大巴比倫,(啟 17 5

  上述推雅推喇其餘的人既被隔絕於羅馬教勢力範圍之外,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事和教訓,因此他們自然也就沒有責任去指出和抵擋羅馬教的謬道、背道活動。主對他們的要求是:我告訴你們,我不把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但你們已經有的,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

  可見,主對他的子民真是充滿了何等的慈憐和體恤。主必不叫我們背負過重的重擔,也必不讓我們遭遇過重的試煉或試探。經上也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後 10 13 )。主也應許我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 12 9 )。

  還有,我們看到,主要他每個時代的子民都時時不斷儆醒預備,等候主的再來。主說:但你們已經有的,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我們今日處在主來前夕的上帝子民,更當如此。

  主最後對得勝者的應許

  第八點,主最後對得勝者的應許: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服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轄管原文作牧),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象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我又要把晨星賜給他。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 2 26 — 29 )。

  值得注意的,其他各封書信末了的特別應許,都是對得勝的人而發的,而本書信末了的特別應許,雖然也是對得勝的人而發的,然而主卻特別強調他們是: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這樣獨特的說法,顯然對推雅推喇教會時代的信徒是特別含有勉勵意義的。的確,這一時代教會正好是處在羅馬教開始掌權後的屬靈大黑暗、大逼迫的中古時代,而且這一教會時代也是七教會時代中最為漫長的,從第六世紀(西元 538 年)羅馬教會開始掌權,到 16 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取得輝煌成果為止,前後長達一千年之久。因此,當時的教會聖徒要在這樣漫長的大黑暗、大逼迫時代中,做一個得勝到底的人實在是不容易的。因此主特別勉勵他們要作一個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人!

  由於這一漫長時代中的上帝忠心僕人和子民,是經常處在羅馬教皇所操縱的列國君王的轄制和迫害之下,因此,主也特別應許要賜給他權柄制服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原文作牧)他們,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象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在基督複臨時,他們便要借著基督的權柄實現這一切。(詩 2 8 9 .啟 12 5 19 15 )。而在一千禧年後,他們還將進一步實現這一切。(林後 6 2 3 .啟 20 14 15

  又由於這一時代正是處在羅馬教統治下的中古屬靈大黑暗的黑夜時期,而處在深沉、漫長痛苦黑夜中的上帝僕人和子民們,必是何等迫切地盼望晨星的早日出現,清晨的從速來臨啊!因此主對他們的應許是:我又要把晨星賜給他。晨星就是主自己。因主曾說:我是明亮的星。(啟 22 16 )。並且,主出現確如晨光。(何 6 3 .路 1 78 79 .太 4 15 16 )。當宗教改革興起後,這一時代的信徒和世人終於普遍地從聖經中看見了基督,並看明瞭福音的真光,晨星終於出現,清晨的日光也終於漸漸普照大地了。

  晨星除主要指基督外,也可代表中古大黑暗後期興起的宗教改革家。因聖經上也時常以來代表主的聖僕的。(參啟 1 20 .但 12 3 )。而十四世紀英國的宗教改革家威克裏夫約翰就曾被人們稱為宗教改革的晨星。而十五世紀捷克的宗教改革家胡斯約翰,雖然時間晚了一百年,但就他的影響、感化力來說,也可被稱為另一顆宗教改革的晨星。及至十六世紀德國的宗教改革家路德馬丁和歐洲各國的宗教改革家普遍興起時,黎明終於來臨了。(參:善惡之爭第四到八章)。── 無名氏《啟示錄靈修與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