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結論及作業
希伯來書中的舊約
研讀希伯來書中的舊約不只是讓我們認識到希伯來書作者對舊約聖經態度和解經的方法,也讓我們認識初早期教會如何接受希伯來人聖經的背景。
早在這個世紀初,英國著名的希臘文聖經學者威斯格(B.F.Westcott)已經在其注釋書中特別探討希伯來書中舊約這個課題。(注一)但是在過去的八十年,這方面的學術研究已大大增加,對希伯來書作者引用舊約的方法和態度呈現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見解。
以下的各學者的研究都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研究資料∶
1.
P.Padva,"Les Citations de l'Ancien
Testament dans l'Epitre aux Hebreux" (Paris,1904).
2.
R.Rendall,"The Method of the Writer
to the Hebrews in using the OT Quotations" EQ 27 (1955) pp.214-220.
3.
K.J.Thomas,"The Use of the
Septuagint in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unpub. thesis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1959).
4.
S.Kistemaker,"The Psalm Citations in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Free University thesis (Amsterdam,1961).
5.
F.Schroger, "Der Verfasser des
Hebraerbriefes als schriftausleger" Universitat Munchen thesis (Regenburg,1966).
6.
E.Ahlborn,"Der Septuaginta Vorlage
des Hebraerbriefs" unpub. thesis (Universitat Gottingen,1966).
7.
G.Howard,"Hebrews and the OT
Quotations" NT 10 (1968),pp.208-216.
8.
J.C.McCullough,"Hebrews and the
OT" unpub. thesis (Queen's University,1971).
9.
J.C.McCullough,"The OT Quotations
and Hebrews" NTS 26 (1980) ,pp.363-379.
這些也只不過是一些主要的研究著作,相信還有許多“小”文章在基督教界的期刊中被刊登過,這裡無從一一翻查和細列。
我在這裡也不過提供一個略要的討論,詳細的討論可參考以上著作。我的討論將分成三個部份。
一.
舊約引用的統計數字及其現象
各學者通常不能為希伯來書中的舊約引用作一個同一的統計∶
B.F. Westcott ("Comm" pp.477-479) 說有 29 個。
O. Michel ("Comm" p.81) 說有
32 個。
C. Spicq ("Comm" p.331) 說有
36 個。
G. Howard ("OT Quotations") 說有 35 個。
K.J. Thomas ("thesis") 說有
29 個。
J.C. McCullough ("thesis") 說有
23 個。
UBSGKNT (3rd ed.) 說有
37 個。
-------------------
注一∶Westcott,B.F.
"Use of the OT in the Epistle" 在其
"Commentary to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1889),469-495頁。
以下我只列下那些直接(direct/explicit)的引用,也就是說那些有引用是有引言開始的舊約,不管這些開頭引言是否是清澈或是含糊的(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來 1:5a
= 詩
2:7
來 1:5b
= 撒下
7:14
來 1:6
= 申
32:43 LXX / 詩 97:7
來 1:7
= 詩
104:4
來 1:8-9
= 詩
45:6-7
來 1:10-12
= 詩
102:25-27
來 1:13
= 詩
110:1
來 2:6-8
= 詩
8:4-6
來 2:12
= 詩
22:22
來 2:13a
= 賽
8:17 / 撒下 22:3 / 賽
12:2
來 2:13b
= 賽
8:18
來 3:7-11
= 詩
95:7-11
來 3:15
= 詩
95:7-8
來 4:3
= 詩
95:11
來 4:4
= 創
2:2
來 4:5
= 詩
95:11
來 4:7
= 詩
95:7-8
來 5:5
= 詩
2:7
來 5:6
= 詩
110:4
來 6:14
= 創
22:17
來 7:17
= 詩
110:4
來 7:21
= 詩
110:4
來 8:5
= 出
25:40
來 8:8-12
= 耶
31:31-34
來 9:20
= 出
24:8
來 10:5-7
= 詩
40:6-8
來 10:8
= 詩
40:6
來 10:8
= 詩
40:6
來 10:9
= 詩
40:7
來 10:16
= 耶
31:33
來 10:17
= 耶
31:34
來 10:30a
= 申
32:35
來 10:30b
= 申
32:36 / 詩 135:14
來 10:37-38
= 穀
2:3-4
來 11:18
= 創
21:12
來 11:21
= 創
47:31
來 12:5-6
= 箴
3:11-12
來 12:20
= 出
19:12-13
來 12:21
= 申
9:19
來 12:26
= 哈
2:6
來 13:5
= 申
31:6
來 13:6
= 詩
118:6
--------------
總共 = 42 個直接引用
現象
一. 42個引用中有33個是從五經及詩篇(這猶太人通用的靈修書卷)而來。
二. 除了兩個引用,撒下
7:14 及 賽 8:17, 其他關於“彌賽亞”的事情都是從詩篇而來。
三. 42個引用中,有34個是希伯來書作者獨有的,其他8個曾被其他新約作者引用過。這些通用的引用曾被提議說是出自初早期會中一本“通用經文集”或被學者稱為“彌賽亞見證集”的手冊。當然這提議是一個“假設”(hypothesis)。
二.
引用公程式及作者對舊約的態度
一. 從引用的公程式(introductory
formula)中可反映出作者對舊約經文的態度。多數的引用都是諾名的(anonymously)。通常都不提出誰是那舊約經文的作者(連來4:7也不例外)。對作者來說,神是舊約的作者,也清楚見到作者不分別那些是傳講的(word
spoken)或是寫下的(word
written)的舊約。
二. 甚至有2個舊約經文說是耶穌基督說的(2:12,13; 10:5)。有2處舊約說是聖靈說的(3:7;
10:15)。有2個舊約作者也說是神說的(4:7;
9:8)。這樣的引用公程式可說是極簡單的,不像保羅常以「以賽亞先知說」、「摩西說」、「大衛說」,或「經上記著說」。或是馬太的公程式,「這應驗了某某先知的話,說...」。
三.
經文鑒別背景(Textual
background and its Vorlage)
這牽引到經文鑒別的學術(textual
criticism),我在此只能引用兩個經文作為例子說明。
一. 來 1:6b
(= 申 32:43 LXX / 詩
97:7c)
來1:6 再者,神使長子到世上來的時候(或作∶神再使長子到世上來的時
候),就說∶神的使者都要拜他。
RSV: Let all God's angels worship him.
Gk : kai proskunesatosan auto pantes angeloi teou
申 32:43 LXX :
第2行 kai
proskunesatosan auto pantes uioi teou
第4行 kai
eniscusatosan auto pantes angeloi teou
申 32:43 (Odes) :
第2行 kai
proskunesatosan auto pantes (oi angeloi teou)
第4行 kai
eniscusatosan auto pantes uioi teou.
詩 96:7 LXX: proskunesate auto pantes oi
angeloi autou.
MT 詩 97:7(和):
萬神哪,你們都當拜他。
這是希伯來書中的第三個引用,直接的看見是它來自申32:43(LXX),同樣的經文也曾出現在詩97:7。和合本聖經是直接翻譯希伯來文聖經(馬所拉版本Mosorates Text),所以在申32:43找不到這句經文。這節經文只出現在七十士譯本。
學者對這引用經文的背景(Vorlage)發現許多奇怪的事情,並提出許多解答的方案∶
一. 認為這引用是從
詩 96:7 LXX而來。
通常有兩個反對的原因∶第一,在文法上的發現,proskunhsate 是以第二人身眾數過去命令詞態出現(second
person plural aorist imperative),而在申
32:43 中兩個 proskunhsatosan 及 eniscusatosan 都是以第三人身眾數過去指令詞態出現(third
person plural aorist indicative)。第二,kai被保留下來,它不在詩篇中。
二. 根據以上的資料,學者們假定希伯來書作者是引用自
申 32:43 (Odes)的 第二行,除了多了一個定冠詞
oi (definite article),相信是受詩
96:7 LXX的影響而來。
三. 作者是引用自
申 32:43 LXX。 死海古卷髮現中的
4QDt32 證明了第二行經文的存在。對此發現學者有兩個意見,第一,作者引用第二及第四行經文,並把兒子們(uioi)改去天使們(angeloi),以及把不常用的
eniscusatosan 改去proskunesatosan,第二,作者引用第二行,但是在某些七十士譯本卻把天使們(angeloi)取代了兒子們(uioi)。
相信第三點的第一個意見是最有可能的答案。多馬斯(K.J.Thomas)認為這希伯來書中的引用“是作者故意的篡改”(is
the result of the author's intentional change),並且說作者故意這樣作是“為了證明耶穌如何超越過天使。為了達到目的,這樣的篡改是絕對有必要的”(He
used the
quotation to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of Jesus over the angels. For
this purpose,it was absolutely necessary that
the subject of the quotation be angeloi instead of uioi" ("OT Quotation and Hebrews" 155頁)。另外,麥加樂(J.C.McCullough)卻認為作者是引用自七十士譯的第二行,不過
這七十士譯本是作者本人那時擁有的(今天無法再發現),而他這本擁有的七十士譯本中的申32:43的第二行的天使們(angeloi)早已被兒子們(uioi)換上了的,因此作者只不過遵照擺在他面前的聖經來引用。("he
just followed the text of the Vorlage before him" ("Hebrews and
OT" 128頁)。
二.
來 8:8-12 = Jer 33 (LXX 38): 31-34
所以主指著他的百姓說(或作∶所以主指前約的缺欠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因為他們不恒心守我的約,我也不理他們。這是主說的。
主又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他們不用各人教導自己的鄉鄰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主;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不再紀念他們的罪愆。既說新約。就以前約為舊了;但那漸舊漸衰的,就必快歸無有了。
「主說」(saith the Lord)這是舊約先知們常用來傳資訊的開頭語。可是作者對這個字特別注意,並多次在引用中強調這句子。
對於這個舊約引用,有多個不同的看見。
一. 動詞「主說」(legei
kurios,saith the Lord)出現在
31,32,33節。
第31節的
phesi (說)只發現在
LXX B-106 C Eus,但是「說」(legei)卻出現在其他七十士譯本。第32節的「說」(legei)出現在 544 及
407,phesi卻出現在其他的古卷。第33節,所有的七十士譯本都是使用phesi。
在希伯來書,legei
卻出現在所有三節經文中。有三個可能性∶
一. 希伯來書作者可能在他的聖經中所有三節經文都是用
phesi,但是為了美麗的文學詞藻而篡改成為
legei。
二. 希伯來書作者可能在他的聖經中所有三節經文都是用
legei,這可能他本人那時擁有的(今天無法再發現)七十士譯本就是這樣記錄的。
三. 希伯來書作者在第31節發現是 legei,而把其他兩節(32,33節)的
phesi 改去 legei。
二. 關於第33節的 grapho
在第33節,grapho
(寫)在大多數的七十士譯本中出現,除了
Q V 26,46 86 106 130 239 534 544 613 是 epigrapho。在希伯來書,P46 B X 是 grapho,而其他新約古卷是
epigrapho (寫在,written on)。
相信 epigrapho 是最有可能的答案,也是希伯來書原本的記錄。這只是可能,因為一直以來七十士譯本常有為了詞藻的美麗及通順而在翻譯是篡改一些字眼的習慣。
希伯來書的神學
自從一八八九年,米雷根(G. Milligan)發表了<希伯來書的神學>這本專書以後(注一),接下來就有許多文章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發表討論希伯來書的一些神學主題。直到最近,一位德國學者,李思義(M.
Rissi)才發表了一本算是關於希伯來書中最完整的神學書籍∶Die Theologie des Hebraerbriefs - Ihre
Verankerung in der Situation des Verfasser und seiner Lesser。(注二)在1991年,一位英國學者, 達斯(B.
Lindars)發表了另一希伯來書神學著作∶The Theology of The Letter To The
Hebrews。(注三)這篇講義多是簡摘自這兩本書。
一.神的觀念(the
concept of God)
可以說作者所提出各種關於神(θεοs)的概念的背景多來自舊約。
A. 神是「高天至大者」(來1:3;參詩113:5LXX),並且是「天上至大者」(來8:1)。這種高高在上(loh)的上帝觀本是舊約的觀念。異族迦南人也形容他們的神為高高在山丘上的神。但是舊約堅持那高高在天的神是獨一的真神。希伯來書作者常反映這觀點。
B. 神是基督的父(來1:5),也是神兒女們的父親(來12:7),也是天使們的父(來1:7,14)。作者清楚把兒子(單數∶代表基督為神的兒子)及兒女們(眾數∶代表許多的信徒或天使)區別開來。堅持說,神是眾天使及眾信徒的天父,但是這位天父只有一位兒子
- 耶穌基督。
二.神的屬性(the
attributes of God)
A. 永生/永活的神(來3:12;9:14;10:31;12:22;參申5:26;撒上17:26,36;耶10:10;12:36;王下19:4,16;撒下7:27)。既然神是活著的神,所以神所說的話至今還是有效(來8:12;10:31),因此我們可以繼續來事奉這永活的神(來9:14)。
B. 神是“信”(pistin)實的(來10:23;11:11;6:13-18;13:15),所以人必須以“信心”(pistin)來親近神(來11:6)。
C. 神是公義的(來6:10)。因此他會紀念信徒所作的善行。
D. 神是慈悲的(來4:16;12:15)。
E. 神是賜平安的神(來13:20)。
F. 神是聖潔的(來12:15)。信徒因此也要聖潔才可以朝見神。這完全是舊約的觀念,作者如其他新約作者一樣,繼續推展這樣的神學觀念,要求信徒追求聖潔。
三.神的話語(the
words of God)
希伯來書是記錄最多舊約神的話語的一卷書。作者以三個詞語作多方面的表達。
A. 神的「道」(λογοs)是活潑的(來4:12;
13:7)。這“道”(聖言)有時也是教會領袖們的教導(來5:12;13:17),也是基督救恩的資訊,人的福音(來2:3;4:2),也是天使的資訊(來2:2)。這道發出的時候是有功效的,它如兩刃劍,可以刺入人的最深處(來4:12-14)。但是,這功效必須配合人的信心,才有法與這道調和(來4:2)。作者使用道(λογοs)並不如約翰福音作者般把基督解釋著是神的道。作者這樣使用相信是因為這道(λογοs)更能表達出神話語的特性。
--------------------
注一∶G. Milligan,"The
Theology of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London:T&T Clark,1899),最近再版於James Family
Publishing Co. (Minneapolis,1978)。
注二∶Mathias Rissi,(Tubingen:
J.C.B.Mohr,1986)。
注三∶B. Linda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B. 神的“話”(ρημα)(來1:3;6:5;11:3)是含有力量的(來1:3;11:3),也可以產生好處讓人吞吃(來6:5)。
C. 神的言語(λαλια)(來1:1)先由先知講出(來1:1;12:18-21),然後在末世由他的兒子講出。因此舊約也是神的言語。
四.神的創造(the
creation of God)
新約信徒就如舊約信徒一樣,深深相信這世界是神創造的,因此在他們的表達中常提出神的創造的觀念。
A. 神以他的「道」來創造世界(來11:3),也藉著他的兒子來創造及維持(來1:2)這已創造好的世界。
B. 神是全人類的神(來12:23),神也可以使死人復活(來11:19)。
C. 神按立他的兒子(來1:5;5:5)並他的大祭司(來5:5,10)。
D. 神吩咐他的天使如風或火焰一般來服事(來1:7,14)。
E. 神與人立新約(來10;15;參耶31:33-34)。
F. 神創造那「城」(天堂)(來11:10)。
II. 世界觀(the world)
一個人的世界觀常決定一個的人生觀。新約信徒的世界觀使基督教成為了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可是新約信徒的世界觀不只源自舊約,甚至更進一步藉著對基督的認識而更趨美好。
一.這宇宙(the universe)
A. 因為希伯來書的作者和讀者認識位元創造的神,而敢於面對這宇宙,不必像其他異教徒對宇宙充滿許多迷惑和迷信。作者形容這「天地」(宇宙)是神的工作(來1:10;參詩101:26-28LXX)。這天地有無數的星辰(來11:12)。雖然信徒沒有見到神如何創造這天地,但是「憑著信」相信這世界是神所創造的(來11:3-4)。
B. 另外,希伯來書作者像其他新約作者一樣,把世界分成“現在”和“將來”的,而那「將來的世界」將服在神兒子的腳下(來2:5-8)。那基督大祭司也高高在天之上(來7:26)。
二.神的住處(the dwelling of God)
A. 神住在天上(來8:1),是真的天,並不是用人手所造的(來9:4)。那是更美的家鄉(來11:16)。在這天上,有真的會幕(來8:5;9:23;12:22),也有一個寶座(來4:16;8:1;12:2)。在那裡有「天恩」(天上的禮物)(來6:4),這天是不可搖動的(來12:28)。
B.
這神的住處也稱為「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來9:11)。
C. 作者特別提出那天上會幕裡的「幔子」(來6:19)。因為基督這位大祭司的獻祭,為信徒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來10:20),使信徒可以坦然無懼,自由言論地走到上帝的面對去。這幔子就是基督的身體(來10:20),因為基督的獻祭而為信徒打開了這幔子。
三. 作者也形容神的住處是一座城,相信城的觀念是含有舊約或羅馬國中一座城的意義。那「城」被形容為「天上的耶路撒冷」(來12:22),是信徒們的「家鄉」(來11:9-11)。它是「那將來的城」(來13:14),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來11:11)。
II. 基督論
一.神的兒子
希伯來書的作者講述基督是神的兒子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向他的讀者證明他們所相信的基督教是最好的,是比猶太教超越的,因此希伯來書以基督是神的兒子作為一個重要的談論∶耶穌是「兒子」(來1:2,5,8;3:6;5:8;7:28)或是「神的兒子」(來4:14;6;6;7:3;10:29),或甚至是「人子」(來2:6)。這兒子的身份是受神「設立」(按立)的(來1:2,5;5:5;參詩2:7)。大祭司是神的兒子(來4:14)。這兒子是坐在上帝的右邊(來1:3;8:1;10:12;12:2)。他是「首生的」(來1:6),他是那「繼承人」(來3:6;10:21),也是這運行著的世界的“維持者”(來1:3)。
最奇妙的是作者在新約第一次使用一句美麗的詞句,把神兒子的七個屬性列出來(來1:1-3)。
二.大祭司
希伯來書是新約中唯一詳細講述基督為大祭司的書卷。主要的講述包括五個方面∶大祭司的條件,基督大祭司由麥基洗德承接了永遠的等次,亞伯拉罕及他的子孫皆受這等次的大祭司獻上十分一併領受祝福,基督是舊約中應許的新約的大祭司,基督所獻的祭及獻祭的場所(祭壇)比地上大祭司的更美。
A.
基督是那位(尊榮)的大祭司(來4:14等),受設立(來5:5;7:28),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來5:6,10;6:20;7:11,17)。他是坐在「天上至大者寶座的右邊」(來8:1;10:12)。而且他是一位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來2:17)。
B.
基督是「另外一位祭司」(來7:15),與地上的大祭司有別,不是出自亞倫系列。他是天上真會幕的大祭司(來8:4)。
C.
基督大祭司的身份是永久的(來7:23)。更重要的,這位永久的大祭司是信徒們認信的對象(來3:1;4:14)。
D.
這位大祭司獻上禮物和祭物如同地上的大祭司一樣,並且他獻上自己的血,是「一次永遠」的獻祭(來7:12,27;9:26)。藉著這樣的獻祭,他完全潔淨了(人的良心)那些「成聖的人」(來10:14)。那真會幕要求基督必須獻上一個「更美」的獻祭(來9:23),是「無瑕疵」的(來9:14)。這獻祭是為了人的罪(來2:17;7:27;9:26,28;10:10,12)。
基督徒繼續的獻上「頌贊」,「善行」,和「互相分享所擁有的」祭物(來13:15-16)。
三.道成肉身
基督的道成肉身在來2:5-18有詳細的注解。
A.
基督的道成肉身是「暫時」低微過天使(來2:9),那是他在「肉體的時候」(來5:7)。
B.
他來是要為人人嘗死味,為了要「敗壞那掌死權的」。藉著這樣的受苦,他可以帶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裡去。因此,他成為了救恩的「元帥」(先鋒)(來2:9-15;5:9)。
C.
他來是要「使人成聖」。他也與那些「得以成聖的」成為「弟兄」(來2:11)。
D.
他「親自成了血肉之體」(來2:14),是因為他的救恩是針對「亞伯拉罕的後裔」,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來2:16)。
E.
他是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來2:17)。
F.
他是要「被試探而受苦」,以致「能搭救被試探的人」(來2:18)。
IV.
救贖論
A.
基督徒的呼召是「天召」(來3:1),是藉著「基督的說話」(來12:25
)。這天召的觀念是猶太的,因為猶太人認為當神要說話的時候,必會把開發出呼聲(猶太人所指的 Bath-Qol)。
B.
那「光照」(來6:4;10:23)是因為領受了「真道」(來10:26)。如果一個人領受了這「真道」以後而故意犯罪,那「贖罪的祭就沒有了」(來6:4;10:26)。
C.
基督的血完全潔淨了人的良心(來9:9,14)。那「進前」到神那裡去的人,他「心中天良的虧欠」必定要先潔淨,身體也要用清水洗淨,並且還「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才可以到神面前(來10:22)。
D.
基督徒的成聖是由那「使人成聖」的耶穌來完成(來2:11)。這是因為耶穌「一次永遠」的獻上他的身體(來10:10,14,29;13:12)。而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12:14)。
E.
恩典可以由「施恩的寶座」處取得(來4:16),是藉著「施恩的聖靈」(來10:29)人的心也可以靠恩典得堅固(來13:9)。人不可以失了神的恩(來12:15),並且要懂得珍惜所受的恩典(來10:28)。
F.
從死亡中得釋放是救恩的一個目的(來2:15),但是真正的拯救只有在基督第二次來時才完全實現(來9:28)。
G.
那些靠著基督進前(原文:崇拜)到神面前的人(來4:16;10:19)基督都能「拯救到底」(來7:25)。最重要的是因為有「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可以從幔子經過(來10:19,22),這是我們所得到「更美的指望」(來7:19)。
H.
基督徒的完全是靠基督「一次永遠的贖罪祭」(來10:12-14),亞倫祭司制度的不完全要求另一位完全的祭司(來7:11,28)。
I.
那是人的信心使到一個人得救(十一章)。救恩的道理要與人的信心調和才可以發生功效(來4:2)。
v.教會論
A.
作者把新約和舊約的“教會”作一個比較(來3:1-6)。教會是神的家。
B.
“教會”的子民是神的兒女(來2:10),也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來2:16)。他們是弟兄姐妹(來2:11;3:1)。
C.
「新約」出現在新約的教會中(來8:13;10;16),而耶穌是這「更美之約」的「中保」(來7:22;9:15;12:24)。
D.
教會中的領袖當受紀念(來13:7),也要順服他們的領導(來13:17)。但是要觀看他們的結局。
VI.末世論
A.
作者所處的“現在”就是「末世」(來1:2;9:26)。
B.
那「將來」(parousia)是基督第二次的再臨(來9:28)。也只有在這時候他的仇敵才會成為他的腳凳(來10:13)。
C.
審判是由基督一次永遠的獻祭開始(來9:26)。神要審判他的百姓(來10:30),因此落在神的手中是可怕的(來10:31)。神以火來審判(來12:29)。
D. 「安息」是神在創世時就應許給與人(創2:2),在曠野的以色列人沒有進入這安息,所以這安息的應許還存留著。真正的安息是竭了一切的工(來3-4章)。所以讓我們竭力進入這安息(來4:11)。
E.
舊的“世界”(世代)要過去,而新的“世界”(世代)要來到(來1:11;12:26)。我們得了這「國」是不能震動的(來12:28)。
從以上的討論,不難發現希伯來書與其他新約書卷,比如符類福音書,路加檔,保羅書
信,約翰檔,啟示錄,雖然在文學上沒有直接的相連,但是其神學思想卻是與這些新約神學思想相輔相承,相信都是來自當時認耶穌為主為彌賽亞的基督教會。我們在此預料新約神學有它的和諧性(unity),也有其分歧性(diversity)。(注四)在初早期教會新約神學資料正處在一種“建設”(contruction)的階段。當時基本的教義都已形成。新約神學最特出的有保羅,約翰和希伯來書作者。希伯來書作者的建設思想也比保羅和約翰思想更前進。有以下的特點∶(注五)
一.知識份子形式的辯證∶希伯來書長篇幅的辯證算是新約中最突出的一種知識份子形式的辯證。每一個段落均有其獨立的主題,而作者也巧妙地從一個段落引入另一個段落。雖然資料有時呈現複雜綜錯,可是在詳細的觀察下卻是有條有紊。新約中最神秘難解的一部份(來7:1-10),當詳細分解後,卻可說服知識份子。
二.基督徒是新約的子民∶希伯來書作者特別注重指明耶穌的死奠立了舊約所應許的(耶31:31-34)的新約。舊約的祭司和獻祭系統因此被基督這更完美的獻祭取代了。所有舊約的儀式已陳舊了(obsolete)。基督徒因此藉著基督的死成為了新約的子民。
三.獨特的引用和舊約注釋∶希伯來書作者對舊約的引用算是新約中最獨特的。他多次引用七十士譯本,並且創意地借用猶太的釋經法來注解舊約。
四.基督的獻祭功效∶基督的死所帶來的功效多次出現在新約中也只不過是一些宣告句子(約1:29;徒13:38;羅3:25;弗1:7;西1:14;提前2:6;多2:14;彼前2:24;約一2:2;啟1:5)。保羅和約翰把基督的死與逾越節連在一起(林前5:7;約19:14)。可是希伯來書作者卻詳細說明基督的死是為罪的獻祭,也潔淨了人的良心。
五.基督的大祭司身份∶這是最獨特的觀念。(注六)在彼前2:5信徒為祭司卻是從出19:6引申出來。可是希伯來書作者卻借用預表和猶太人的解經法來辯證基督大祭司的身份。這大祭司身份不是出自亞倫的系統,卻比亞倫系的祭司更超越。作者技妙地引用創14及詩110:4麥基洗德的事蹟在第五章和第七章辯證出這超越的大祭司身份。
六.信徒為世上客旅的身份∶希伯來書看信徒為一班神的子民,也是這世界的過客,為要進入那真正的安息(來4:9),也盼望那「將來的城」的降臨(來13:14)。這些神的子民被作者形容說他們是「屬於神的家了」(來:2-;10:21)。
七.信心是未來盼望的根基∶這與保羅認為信心是稱義的途徑顯出有差別。比較雅各書2:14-26認為信心與行為並行的教導也有分別。希伯來書作者認為信心是應該在信徒的每日生活中實行。這信心不只是對基督的接受,更是用來應付生活的困難。另外,希伯來書作者雖然按當時的猶太人倫理來談話,可是卻有辦法按著基督徒的背景去會通和轉化這些傳統資料。
-----------------
注四∶關於新約神學的和諧性和分歧性,可參考 J.Dunn,"Unity
and Diversity in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1977)。
注五∶資料多摘錄自B. Lindars,"The
Theology of The Letter To The Hebrews" (Cambridge Uni.Pr:1991) 頁124-127.
注六∶雖然彼前2:5說明信徒有君尊祭司的身份,可是卻從來沒有說明基督為自己獻祭。
--完成考試後,可把這部份撕下交上--
希
伯 來 書 考 試 作 業
學生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先回答這些問題∶□你有否閱讀希伯來書兩遍。
□閱讀後印像深刻 □不能得太多
記得必須把希伯來書中你最喜歡的十節/十句經文抄下和作業一起交上。
規則∶
一.請參考希伯來書講義,把適合的句字或是答案填入空格內。
二.填寫完畢後,請先把考試作業複印一份存起來,然後把真本寄回指定的聯絡中心/地址。(講義是屬於學生所有,不必把講義寄回來。只需要把考試作業寄回批改。)
三.本課程占3個學分。
問題∶
一.那一位初期教會的聖經學者,面對“誰是希伯來作者”這麽多的意見以後,
說出只有神真正知道誰寫希伯來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著書中的資料,我們相信希伯來書的讀者是一班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有那些證據證明希伯來書作者受舊約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希伯來書中有那八個解經的部份(請寫下經文段落,例如1:1-4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畫出來1:1-2a節的內容所顯出的相對性結構圖∶
六.「多次」(許多階段)和「多方」(許多方式)是怎樣解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列出來1:2b-3節中關於神的兒子的七個屬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來1:5-14節有多少個舊約經文被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第一及最後一個舊約經文來源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來2:1節「所聽見的道理」是指什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來2:3節作者列出了關於救恩的那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作者在來2:6-8節引用七十士譯本詩篇8:4-6節是因為當中有那三個“彌賽亞”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來2:14所說「血肉之體」是什麽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為什麽作者在來3:1-6節要以摩西和耶穌來作比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藉著來3:7-4:11節的資料,寫出你對「安息」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作者在來5:5節證明了基督那兩個身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作者在來6:6節使用那三個動詞說明如果一位信徒若繼續犯罪的話就沒有得赦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麥基洗德」這名字拆開來是什麽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來8:6節所說的「更美之約」是指舊約那處所預言的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來8:6節所說的「中保」和7:22節所說的「中保」有什麽分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廿.來8:10節所說的「新約」有那三個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廿一.按照來9:11-14節,耶穌是如何付了贖價把罪人贖回給上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廿二.解釋來11:1節「實底」和「確據」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廿三.既然基督徒藉著耶穌基督的死已不必再獻祭,但是基督徒可以另外獻那些“屬靈的祭品”(參看來13:15-16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問題∶(如果有,請寫下連同作業考卷寄回)
一.你有什麽問題要問批改講師的呢?
二.你對下一個課程有什麽要求?
三.你是否擁有一本注釋本/啟導本聖經?
── 文牧《希伯來書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