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五十四篇 服事主的人應有的生活特徵

 

 讀經:

哥林多後書六章八節至十節(另譯)

『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是活著;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喜樂;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

服事主之人的特點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六章八至十節說:『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是活著;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喜樂;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這裡有七個特點,是由保羅身上的見證所產生的結果。

 這七個特點是一個服事主的人正常的見證和情形,乃是藉由前面所題六面的操練產生出來的,這一切的操練,就產生了見證的實際,就是一個服事主之人的特徵,見證他是一個主的僕人。

一、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

 第一個特徵是「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

 「誘惑人」的也可以繙成「騙人的」或「迷惑人的」,也就是「似乎是騙人的,卻是誠實的」。保羅說,你們以為我是騙人、迷惑人的?我一點也沒有騙人,我是誠實的;凡我所作的一切事,在主面前都是誠實的。

 譬如說,保羅到哥林多教會遇見了亞居拉和百基拉,聖經上說:『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保羅因與他們同業,就和他們同住作工。』(徒十八3)我們實在無法相信,保羅連織帳棚賺錢為著同工們需用的時候,最後還能訓練出亞居拉和百基拉兩個人來服事主。真是奇妙!後來,亞居拉和百基拉到以弗所也成全亞波羅,他們雖然不是使徒,卻能成全使徒,並且羅馬教會就在他們家裡聚會。

 你若想要事奉主,你就得作一個誘惑人的人。換句話說,你這個人,人是碰不得的;人一碰著你,就要被你誘惑,被你得著。事實上,你卻又是誠實的;你誘惑人,乃是為著帶人得救。

 通常一個誘惑人的人,大部分都會抱著某種企圖或想謀得甚麼好處。他帶人得救,乃是為要拿來炫耀自己結了果子;他的誘惑人,是把人誘惑到自己身上,這就是不誠實。然而,保羅是說,「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看起來我似乎是誘惑人的人,但我並不為自己求甚麼好處。我只願意我所作的一切,完全為著教會;我只願意弟兄姊妹得好處,教會得好處,主也得好處,叫我所接觸的人也得著益處。

二、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

 第二個特點是「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

 基督徒的一生,就像保羅所說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外面看起來,似乎沒有人知道你是誰,事實上大家卻又知道你是誰。沒有人看得起傳福音、服事主的人,卻又沒有一樣事情比服事主更不為人所知的。

 如果你是一個服事主的人,當別人問你,「你是作甚麼的」,你可能會支支吾吾的不知如何回答,就算勉強的說,「我是服事主的」,你也覺得服事主是最不為人所知的事情。但保羅說,「卻是人所共知的」,別人也許看不起你,覺得甚麼事不好作,偏偏去作傳道人,沒有甚麼出息,甚至還要問你,「你就這樣事奉主阿?」事奉主似乎反成了一種羞恥。

 反過來說,如果今天我跟別人說,「我是『虛空』公司的董事長,我是『倒閉』公司的總經理」,別人會立刻說:「董事長阿?你好,你好!」「總經理阿?你好,你好!」人真是奇怪,不管你是甚麼公司,資金營運額多少,只要你說你是董事長,你是總經理,別人都很尊敬你。

 當人聽見你是服事主的,他外面可能看不起你,裡面卻又覺得你這個人不平凡;他的反應就是「似乎不為人所知,卻又為人所共知」。奇怪就在這兒,人一面看不起你,一面又覺得你很了不起;一面不知道你為甚麼要服事主,一面又很尊敬你,覺得你這個人很奇妙。這就是「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

三、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活著

 第三個特點,「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活著」。

 你要知道跟隨主,要成為主的見證,這個見證是有兩面的。一面就是我們所以為的,我們若成為主的見證,應該就能超脫到一個地步,甚麼都不在乎 ── 這樣的說法比保羅還屬靈 ── 另一面就是保羅所說的「似乎要死」。保羅一面說他不在乎,但另一面,他還是有感覺的 ── 就是「死」的感覺。這就是保羅所說的,「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是活著」。一個真正跟隨主的人,就是一個感覺正在「死」的人。

 以我來說,我的生活若有一陣子風平浪靜,我就會以為主不要我了,我就會到主面前厲害的悔改,尋求主說:「主阿,難道你不要我了嗎?難道你不管我了嗎?為甚麼這幾個月一切都順利?是不是我犯了甚麼罪,叫你不要我了?」這個向主求「死」的經歷一直在我身上。甚麼時候為難了,我就喜樂;甚麼時候凡事順利,我就害怕。

 在保羅的經歷裡,在他正感覺到「似乎要死」、沒有盼望了的時候,卻有個奇妙的情形出現 ── 看哪!我們卻是活著。

 今天這個見證就在我們身上,即使我們的感覺是要死,結果我們卻能說,「看哪!我們卻是活著」。今天很少有人能喊這句話,就是因為他從來沒死過,所以他不懂。惟有死過的人,才知道甚麼叫作「我們卻是活著」。我真怕弟兄姊妹還活在舊約時代,整天還夢想著,「青草地、溪水旁」,「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今天在新約的時代裡,一個事奉神的人有個特點,就是在他的身上一直有個「死」的經歷,有個「沒有盼望」的經歷。全時間的弟兄們比較能有這種經歷,誰願意全時間,誰的經歷就多。人若沒有全時間服事主的心願,就不容易有「死」的經歷;因為一般人在剛要進入死裡時,一想到家中可愛的妻子,可愛的兒女,可愛的電視,可愛的職業,可愛的房子,就打退堂鼓了。

 保羅在這裡說到他的經歷,說到要成為見證,就必須經歷「死」;並且死到一個地步,好像再也活不下去了,甚至覺得再也不能服事教會了,再也不能在教會中有用處了,再也不能幫助弟兄姊妹了。

 然而,在這樣灰心失望到極點的時候,保羅卻說:「看哪!我們卻是活著。」這句話是現在進行式;也就是說,死來了,活就來了!你若是從來沒有死過,你就沒有真正的活過。這個「活」必定是從「死」出來的,沒有死過的人,就沒有可能活過。死在我們身上是實際,活在我們身上就會是實際;沒有死的實際,也就沒有活的實際。主若是愛你,就會叫你常活在「死」的經歷裡。

 弟兄們,我請問你們,你們和我在一起這麼久,經過這段長時間的訓練後,你到底死了沒有?還是活得更起勁?我盼望你們都能讓主的手經過,在主的面前有經歷。事實上,沒有人能叫你死,也沒有人能叫你活,這些都在主的手裡。

 當你經歷過這一切的事,你有沒有認識,服事主的路乃是一條「死」的路?你要認識保羅在這裡的見證,他怎麼能夠證明自己是與神同工的?乃是藉著「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是活著」的經歷。他以為自己要死了,卻是活著的;他以為沒有盼望了,盼望卻來了;他以為沒有路了,路卻出來了;他以為到了絕境了,門卻開了。這就是「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是活著」的經歷。

 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你把這些話應用在你的生活、經歷裡,你跟隨主的路一定會更寬廣,你對主的認識就會完全改觀。求神憐憫我們,使這些話在我們身上成為實際。你要對主說:「主阿,我不求十字架,我也不求羞辱,但是我何等願意在我身上常常帶著你『死』的印記,好叫你的『活』在我身上顯出來。」

四、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

 第四個特點,「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

 「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這一點比「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是活著」更深入。因為「要死」的感覺單是個人裡面的故事,別人並不一定知道;但「似乎受責罰」就不僅是個人裡面的感受,而且也將整個人暴露在眾人的面前。

 比方說,有位弟兄常被我責備,弟兄姊妹就會覺得這位弟兄一定有難處,不然我怎麼會這麼厲害的對付他、講他,常拿他作例子?這時不僅他裡面經歷死,連外面也有一種的管教,這就叫他進入「似乎受責罰」的經歷裡。

 這個「似乎受責罰」的經歷,會叫人的深處覺得自己永遠都是不對的,甚至覺得自己若不信主、不愛主,就不會挨罵;覺得不愛主的人找前面弟兄交通永遠是受歡迎的,愛主的人卻常吃閉門羹。好像你忠心的在教會中愛主、服事主,沒有人理你,只有受責罰的分;不是說你講道講得太差,就是說你服事有差錯。但是只要你耍賴一下,三天不聚會,就會有弟兄來看望你,問候你。

 你們不要以為我說笑,這是很實際的教會生活。在教會生活裡樣樣都甜美可愛,只有愛主的人倒楣。你若不愛主,幾年才回來聚會一次,作個浪子回家的見證,大家都要「大宰肥牛犢」歡迎你。但你若是忠心勞苦的服事,三年也休想吃一隻小羊羔。你一直在這裡忠心勞苦,從來也沒有離開過,沒有人會知道你的苦情。就像主耶穌說的,先知在本鄉是沒有人尊敬的。

 弟兄姊妹,這就是真正服事主的路。不要以為這條路是天色常藍,花香常漫。不,這條路常是「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是活著;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就著裡面的感覺,是死了、沒有盼望了;就著外面的經歷,是一再的挨罵,一再的倒楣,一再的不順利。

 你不愛主,還可以隨意往來。你一旦愛主、愛教會,在教會生活裡,在一切事上,你就會經歷艱苦,經歷「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是活著;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

 當我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重考大學聯考時,我父母就說,這個孩子被責打了;當身體的軟弱一再纏累我,我父母又說,這個孩子又受責罰了。當外面一切的遭遇都是艱難,甚至我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時,只倚靠那叫死人復活的神時,我的父母就甚憂傷,以為我被神責打苦待了。

 但是,我願意說,雖然我經過這些過程,今天我卻能見證,我活得很自在、很豪邁,更願意為主甘心樂意拚上去。如今我父母都能起來作見證說,「孩子,你活過來了,而且活得很好。」阿利路亞!這就是我們的見證,「似乎要死,看哪!我們卻是活著;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

五、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喜樂

 第五個特點,「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喜樂」。

 你也許會說:「主不是叫我們要常常喜樂嗎?」是的,我們當在主裡常常喜樂;但在我們的靈裡,對教會、對自己,也常常會有一種的憂愁。

 今天我們在教會生活中,常會經歷到許多叫人憂愁的事。譬如說,弟兄姊妹只為自己的前途計畫出國,只思念自己的事,不思念基督耶穌的事,這就叫我非常的憂愁。我這樣的憂愁不是為著出國的人,乃是為著教會的良心。看著弟兄姊妹一個個的出國去,我的裡面就很憂愁。

 許多本來在台灣很盡功用的弟兄,一個個到美國「耶大曠野」,天天就像以掃打野味,天天忙著學業、職業、產業。不只忙昏了頭,還為一碗紅豆湯(綠卡)出賣長子的名分,脫下了祭司袍,過著屬靈死亡的日子。當我眼看著一個個弟兄功用盡廢、變為無用,我的心豈能不憂傷?

 再回頭看看台灣的弟兄們,靈竅不開,叫我憂愁;靈竅開了,卻不長進,也叫我憂愁;長進了,但不成熟、不穩重,也叫我憂愁;穩重了,但老練過度,沒有負擔,也叫我憂愁;有了負擔,卻沒有豐富,也叫我憂愁;有了豐富,卻沒有發表,更叫我憂愁。弟兄姊妹,你若是一個真正活在主面前、跟隨主的人,在你身上會有一個見證,就是滿了「似乎憂愁」的經歷。

 此外,我們也常為著自己「似乎憂愁」,你會在主面前嘆息說:「主阿,我怎麼老不長進?為甚麼有些罪,我總是勝不過?為甚麼有些生活的習慣,我總是脫離不了?為甚麼有些屬世的事物,我就是清理不了?」這都說出,我的生活乃是在憂愁的裡面。

 保羅在這裡進一步的宣告說:「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喜樂。」弟兄姊妹,你若從來沒有憂愁過,你就很難懂甚麼叫作喜樂。你若是為弟兄憂愁,當弟兄轉變了,你就快樂了;你若為著弟兄的長進憂愁,當弟兄長進了,你就快樂了;你若為著自己的軟弱憂愁,當你摸到主了,光景恢復了,你就喜樂了。為著教會憂愁,你會有許多的喜樂;為著自己憂愁,你也會有許多的喜樂。這個喜樂不是外面的興奮、熱鬧,也不是喜樂的氣氛帶進來的,乃是經過主而有的一種憂愁產生出來的喜樂。

六、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

 第六個特點,「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

 有人說這裡的「貧窮」、「富足」都是指錢財說的;事實上,還有更深的含意。

 就著財物來說,我們應該有叫許多人富足的見證。我願意告訴弟兄們,我們都得學習「給」的功課,給得愈多愈好。

 一方面,我們學習「給」;另一面,我們也要學習「從主領受」,主給我們多少,我們就從主領受多少。換句話說,不是主給了多少,我們就得給出去多少;不是給了你兩萬塊錢,你就得給出去兩萬塊錢。一面,主使你從祂領受,叫你日常所需得著供應;另一面,主也盼望你成為使人富足的人。這兩面,我們都要操練、都要學,你若能這樣學,你就是一個能夠在錢財上叫人富足的人。

 此外,我們也要在屬靈的事上學習叫人富足。

 盼望我們都能作這樣的見證,即使我是個貧窮的人,卻還能叫許多人富足。若是因著我們的貧窮,使得和我們在一起的人也貧窮,那就可憐了,因為這個貧窮乃是個屬靈的貧窮。若是我們的屬靈是豐富的,即使外面再怎麼貧窮,我們在靈裡仍能叫許多人富足。

 你不要窮到一個地步,當不信主的人來問你,「信主有甚麼好處」,「耶穌能給我甚麼」,你答不出來;公會的弟兄姊妹來問你,「你們和我們有甚麼不同」,「地方立場有甚麼講究」,你答不出來;我們中間的弟兄姊妹來問你,「我當如何愛主,如何追求,如何在生命裡長進」,你也答不出來。

 我們需要有一個奉獻,對主說:「主阿,我何等願意作一個叫許多人富足的人。在財物上,我願意叫人富足。在屬靈的事上,我更願意叫人富足。我何等願意因著我,教會就成為一個豐富的教會。」你若肯這樣,你就能成為教會的祝福。

七、似乎是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

 第七個特點,「似乎是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

 這個「有」字,不是having (),乃是possessing (擁有)。詩歌三百五十五首說:「因為萬有全是他的,生、死、或是事、物。」生,我有;死,我有;事,我有;物,我也有;一切,我都有。雖然我沒有不財產,也沒有銀行存款,但我有神,我有基督,我有那靈,我有主的話,我有教會,我有弟兄和姊妹,我有聖靈的工作,我有聖經的光,我有主的啟示,我有一切屬天的祝福,我有一切神所能給人享受到的豐富,我擁有一切。我雖然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阿利路亞!這就是一個事奉主的人應該有的豪邁。

結 語

 一個事奉主的人,他的身上應該有這七個見證的特點,這個見證似乎是在一種矛盾裡,但卻又不是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以為等到有一天,我們將十八般武藝都學成了,就能下山為主作見證。不,這個見證乃是在矛盾裡的,永遠是「似乎……卻是……」。

 從一面來看,我們這個人真是可憐,我們成為誘惑人的,不為人所知的,要死的,受責罰的,憂愁的,貧窮的,我們是一無所有的;但從另一面來看,我們又是何等的榮耀,我們乃是誠實的,人所共知的,活著的,不至於喪命的,常常快樂的,叫許多人富足的,我們乃是擁有萬有的(Having nothing yet possessing everything)。我們似乎甚麼都沒有,卻是擁有萬有。

 哦,弟兄們,「與神同工」完全不是你所想像的只有艱熬的一面;事實上,它還有更深的一面,「與神同工」更是一個羅曼蒂克、豪情萬丈的生活。── 朱韜樞《馨香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