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哥林多後書第十二章

 

他的誇口(11:5-12:10

保羅在本段(12:1-13)論到他的使徒身分。我們在前一章(第11章)裏已看見,他採用了一個新的方法,就是誇口。「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接下去的一節格外嚴肅,也具有無比的價值,在那一節裏他說,神可以證明他沒有說謊。

緊接著他就敍述他逃離大馬色的事。這和他接下去要提出的論證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我們必須留意這一點。還有甚麼比他在筐子裏從大馬色城牆上被人縋下去的那一幕更卑微的呢?我們還能想出甚麼比這事件更能剝奪一個人的尊嚴呢?「在大馬色亞哩達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馬色城要捉拿我;我就從窗戶中,在筐子裏從城牆上被人縋下去,脫離了他的手。」這事件導致了接下去他生命和事工中發生的諸事。在那最軟弱的一刻,也發現了日後服事的大能。

我們來審視這事件的來龍去脈。路加在使徒行傳裏末記錄這事件。事實上,使徒行傳9:19的記載還有相當大的出入。那裏說他「契過飯就健壯了」。那是指他初抵大馬色的時候。路加接下去記載,「掃羅和大馬色的門徒同住了些日子,就在各會堂裏宣傳耶穌」(徒9:20)。如果不注意到修正譯本的人在這兩節當中留了間隔,我們很容易會以為徒9:20是緊接上一節發生的。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這中間隔了兩、三年之久,那段時間保羅是在亞拉伯度過的。翻到加拉太書1章,那裏說,「施恩召我的神既然樂意將他兒子啟示在我心起裏,叫我把他傳在外邦人中,我就沒有與屬血氣的人商量,也沒有上耶路撒冷去,見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惟獨往亞拉伯去;後又回到大馬色」(加1:15-17)。路加在使徒行傳9:19以及接下去的那段經文中所說的,是保羅從亞拉伯返回大馬色以後的事。保羅已經離開了大馬色兩、三年。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保羅在往大馬色的路上被主得著之後,就被差往大馬色。在那裏有一位門徒從主得到指示,知道他將前來,就去接待他,歡迎他,給他食物,使他吃了強壯起來。然後保羅離開大馬色,到亞拉伯去。那段隱退、沉思的歲月對他非常重要。他在西乃山的陰影下,可以細細回味大馬色路上的經歷;沒有一個地方比那裏更適合了,因為那兒是他所熱心追求的希伯來律法頒佈之地。他在大馬色被囚,所以他亟需離開大馬色,到一個安靜的處所好好沉思。

回到大馬色之後,如路加所言,他進入會堂,傳講耶穌是基督,這是他在亞拉伯長思的結果。人們大驚失色,門徒頓生疑懼。他們說,這不是迫害教會的那人嗎?他現在又要來下我們在監裏嗎?於是他離開了。我不知道他在大馬色停留多久,相信不會太長。他去那裏?毫無疑問是去耶路撒冷,最後又到大數。巴拿巴在耶路撒冷遇見他,並將他引介給門徒,但耶路撒冷的人仍對他疑心重重,所以他就前往大數去了。在巴拿巴前往大數尋找他,並請他擔任巴拿巴的助手之前,他在大數待了多久?顯然至少有十年。後來他成為巴拿巴的助手,兩人一同作工,直到更大的呼召臨到他。

為甚麼我要這樣不憚其煩地細數往事?因為這段歷史可以標明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2章提到的事件之年代。他寫道:「前十四年。」往前推算,他指的是在大數停留的那十年。他回顧十四年前的往事。時間的推移可以闡釋許多事物。他在回顧十四年前的事時,又再度誇口。

留意他的方法,是非常有趣的。他在前一章已說過,現在又重複一遍,「我自誇固然無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說到主的顯現和啟示。」然後他開始用第三人稱,似乎在講述別人的事,「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裏的人。」我們一直讀到12:7,才會發現原來他寫的是自己。「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哦!保羅,原來你就是那人,我們終於發現是你!是的,他嘗試著用置身事外的態度敍述這件事,但卻無法貫徹始終。他在12:7終於洩露了自己的身分。

他所說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那是一段雙重的經歷,先是崇高的啟示,繼之是深沉的孤寂。保羅在誇口。他曾被提到三重天,被提到樂園,「聽見隱秘的言語。」這異象如此希奇,以致於他描述為「所得的啟示甚大」。還記得我在美國的時候,有人問我,你相信這故事嗎?保羅的意思真是他的身體被提,抑或只是他的靈?我的回答很清楚。我親愛的朋友!既然保羅兩度說他自己都不知道,我怎麼可能知道?「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那確實是一次奇妙的被提。他被提到三重天。這是希伯來式的用語,相當於後面的那句「被提到樂園」。在希伯來人的思想中,三重天是眾聖徒和天使所在之處,就是我們所謂的天堂。第一重天是大氣層,第二重天是星際太空,第三重天是在這一重之上,之外的地方。三重天是神彰顯、臨在之處,神的兒子曾從那裏降到世上,那裏住著被成全的眾聖徒,以及天使,天使長,基路伯,撒拉弗──那就是樂園。保羅稱其為甚大的啟示。他說他「聽見隱秘的古語,是人不可說的」。他也從末道出所聽到的是甚麼。有人問我可曾有過類似的經歷,不!從來沒有。你想其他人會有過這種經歷嗎?這是毫無疑問的。我確信諸如此類的經歷一定只是在某種環境下,賜給某些人的,而且往往帶著特定的目的。這是非常有趣的經歷。常常有人迫不及待地要告訴我他們所看見的異象。我總是對此存疑。如果一個人真得著這類的異象,他會保持緘默的。十四年過去了,保羅隻字未提;即使現在,他也絕口不說他看見了甚麼。這是不可言喻的,非人口所能描述。何等崇高的經歷!

然而接下去的經歷卻是一種深沉的黑暗。它可分成三方面:

1.是肉體上的。「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譯成「刺」不大妥當,原來的意思是一根樁子,這字的含義相當於釘十字架,但它是在肉體裏面。

2.是屬於心靈上的。「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

3.是屬靈上的,他的祈求末蒙應允。

極大的黑暗、孤寂緊隨著先前被高舉的經歷臨到了他。他肉體中有一根木樁,形同被釘十字架。沒有其他的字句比這更能描述人肉體所受的折磨。然後是撒但差役的攻擊。對於這攻擊,我們多少能領會一些。當我們肉體軟弱、飽受折磨時,撒但就乘機來攻擊我們的心靈。我可以想像他說,神既是良善的,為何允許這些事臨到你?第三方面是,「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這裏不是指真的有三次。希伯來文裏,「三次」是形容詞,指不斷的,連續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我三次求過主。」但木椿仍在,撒但的差役沒有離去,顯然他的禱告末蒙垂聽。讓我用另一種方式說,神用拒絕回答了他的祈求。神拒絕讓他脫離肉體中的木椿和撒但差役的攻擊。神確實回答了他,答案是──不!

下一句是,「他對我說。」似乎神是當時、當地對他說的,但我並不如此認為。我相信是在他飽受痛苦,想逃避卻又逃不掉之後,神才對他說的。「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保羅明白一切苦難的目的。那是甚麼?「免得我過於自高。」這話他重複了兩次。

崇高的屬靈經歷最大的危險是帶來驕傲。我認識一些人,他們去參加培靈奮興會並大大蒙福;問題在他們回來之後,就開始自高自大,輕看教會別的肢體。保羅看清了苦難的目的,「兔得我過於自高。」

他也看到使他免於自高的方法。「所以有一根木樁加在我肉體上。」加給他的?木樁是恩賜?撒但差役的攻擊是恩賜?禱告末蒙允許是恩賜?這些都是加給他的。我不知道他當時是否把這些當成恩賜?當然不是,因為他求神叫這些離開他。如今十四個年頭過去了,他有足夠的時間領會神的作為。這些事是十四年前發生的,如今主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

請留意他對苦難的態度改變了。我們讀下面一段話時,都會不自禁地頤抖起來。「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這不是對神的安排盲目服從,而是一個人明白了他所想要逃避的事原與他的靈魂有益之後,所發出的心聲。「免得我過於自高。」這個理由是否太薄弱了?一點也不。沒有甚麼比自大、驕傲的基督徒更妨礙神的工作了。「免得我過於自高。」他為了神拒絕他的祈求而感謝。他發現那是出於無限愛的拒絕。

我的老朋友Oliver Huckell曾寫過這樣的一首小詩:

「我感謝你,因禱告未蒙應允,

你只溫柔仁慈地回答我──不!

在那艱難的時刻,

這字沉重地敲擊著我的心。

我渴望喜樂,然而你知道

憂傷是我最需要的恩賜,

在那奧秘的深海裏,

我學會了去注視聖靈。

我渴望健康,你卻賜我

痛苦的秘密寶庫。

在呻吟中,我的心

再度找到基督。

我渴望財富,你卻常給我

貧窮的財寶,

你教導我擁有金心,

那是天堂最寶貴之物。

我感謝你,因禱告未蒙應允,

你只溫柔仁慈地回答我──不!

在那蒙福的時刻,

你的保留減輕了我一切的重擔。

這是保羅所謂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的意思。

我們不妨略事停留在這節寶貴的經文上,「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十四年過去了。這句話是否逐漸向他展露清晰?我相信是的。這句話是甚麼意思?神的豐盛之領域,就是能力的領域,是為了成全他的旨意。神是充足的。「夠」這個字的意思是「提起」,「忍受」,「承擔」。「我的恩典夠你用的。」這話在保羅的領受是,你知道你是在我的恩典之中,這就夠了。你的一生是有意義的。聖經中還可以找到一些奇妙的例證。尼希米的時代,當百姓悲哀哭泣之際,他對他們說,「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8:10)。意思是,那討耶和華喜樂的,就是你們的力量。

以賽亞書最突出的句子之一是「耶和華卻喜悅將他壓傷」(賽53:10)。基督一切的痛苦,患難,都被放在神恩典之處。那是神的目的,神的旨意。我們知道神為何如此作。為了我們人類,為了我們得救恩,神「卻喜悅將他壓傷」。他的心以此為滿足。

如今保羅說,刺是神的「恩典」。這是能力的內在秘訣。它啟示了一切經歷的價值。「我的恩典夠你用的。」這話的含義可能比我們一般的瞭解更豐富。我們通常的領會固然沒有錯。我知道你在困苦中,我必扶持你。但這句話的含義不止如此。患難本身就是過程的一部分。我們的主離開世界之前曾對門徒說,「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見約16:20)。不是說你們要在苦中作樂,而是你們的憂愁要轉換為喜樂。從憂愁中滋生出喜樂。在受苦中生出能力。這是保羅說「他對我說」的意思。有一度我曾被許多事困憂,我試著替這些事找出一個解釋,我也很想逃避其中某些事,卻痛苦地發現我根本無路可逃。但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一切事原來都是出於神的旨意,最安全的地方就是那能討神喜悅的地方,不論在那裏是受苦也好,喜樂也好;被高舉也好,被隔離也好。正如保羅在另一卷書信中所說的,「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羅12:12)。

 

他的道歉(12:11-13

這是奇妙的篇章,記載著奇妙的事蹟。結尾部分保羅再度重申他與眾使徒是平等的,他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之下。神也透過他行了神跡,奇事,異能,他知道自己的使徒權柄,並且為其辯護。如果他一定要誇口,就誇他的軟弱,以及在他的軟弱裏所彰顯的基督之榮耀。

 

哥林多後書12:14-13:14

首先請留意保羅在這裏所說的,「如今我打算第三次到你們那裏去。」到了第13章開頭,他似乎已打定了主意。「這是我第三次要到你們那裏去。」我已預備妥當,即將動身前去。這句話頗難解釋。有人認為他的意思是,這是他第三次打算前去。我的領會不同,因為不久之後他提到,「正如我第二次見你們的時候。」我相信保羅此處是指他有意實際去探望他們。他一面考慮前去,一面在這封信結束的地方很謹慎地表明他寫這封信的態度。他不太在乎他們是否贊同他的舉動,他在乎的是他們是否得到神的稱許。這是他寫哥林多前、後書的主要目的。因此他所傳達的信息是出於他對神的一種責任感,以及他對此責任之權柄的認識。最後他宣告他第三次前去所用的方法,那就是嚴厲的審查。

12:14-18的敍述已觸及這個主題。他在這一段經文裏介紹了最後幾件事。他明白指出他不要累著他們。他下次再來的時候,仍要使用先前的方法。他們必須記住,他沒有成為他們的重擔;他與他們之間沒有任何金錢上的關係。他作工末得工價或獎賞。下次他再來的時候也是一樣。「罷了,我自己並沒有累著你們,……我是詭詐,用心計牢籠你們。」這話引起許多不同的解釋。他是甚麼意思?他指他們是詭詐的,所以他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或者他認為自己是詭詐的?或者他是在開玩笑?我想都不是。我想保羅的意思是,有別人說他是詭詐的。有人說我是詭詐,用心計牢籠你們。但緊接著下去的一句話是完全相反的觀點,「我……占過你們的便宜麼?」

我們已說過,保羅寫這封信的時候,心中想到一些反對他,批評他,否認他權柄的人。其中有些人說他是詭詐的。他沒有從他們那裏直接得到過任何資助,即使有也是間接的。這是他說這番話的背景。他否認他們的批評,「罷了,我自己並沒有累著你們……我……占過你們的便宜麼?」他們暗示他在金錢上受惠於他們,或者透過他所差派的人占他們的便宜。對這些指控,他一律否認。他用問話的方式表現他和他所差去的人都末占過他們的便宜。「提多占過你們的便宜麼?我們行事,不同是一個心靈麼?不同是一個腳蹤麼?」他聲明在聖靈的引領下,任何人都不可能以詭詐,欺哄行事。

他寫此信的目的見諸12:19-20。他們誤以為他在為自己分訴。這點他們完全錯了。他告訴他們事實。他是「在基督裏」「當神面前」說話,而他的目的是在造就、建立他們。這裏再一次啟示基督工人應有的態度,那就是始終以建立、造就他們傳信息的對象,作為他們的首要目標。

他兩度重複了兩件事。「怕我再來的時候,」「又怕」他們不合他所想望的。這正是他寫此信的原因。我相信他的意向是很嚴肅的。「又怕有分爭,嫉妒,惱怒,結黨,譭謗,讒言,狂傲,混亂的事。」免得這些事發生。我們必須回到第一封信,去找出他說這句話的意思。那裏提到,教會裏有分爭,他不得不寫信告訴他們,他們在基督裏原為一,應該在生活、行動上有合一的心。此處他反過來,列出一個單子,說明他們若不合一會有甚麼結果。「且怕我來的時候,我的神叫我在你們面前慚愧;又因許多人從前犯罪,行污穢姦淫邪蕩的事,不肯悔改,我就憂愁。」他寫這封信,就是因為看見他們邪蕩,悖逆,不肯悔改。

──無名氏《哥林多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