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第一章
哥林多後書1:1-11
哥林多後書顯然是前書產生的結果。提多(或者加上提摩太)已將哥林多教會收到第一封信以後的情形告訴保羅。他們所提到的事使保羅深感不安,於是他又提筆寫這一封信。在哥林多前書裏,保羅用糾正和建設的話,預備教會去作主工。哥林多後書則可以說是使徒個人的寫照,這幅畫面描繪了使徒在神給他的權柄之下,用愛心、勞苦,勤作主工。有人說,使徒在這卷書信中充分地顯露了他的本性;這卷書信從頭至尾都含有濃厚的個人色彩,他始終為自己的事奉辯護。在前書裏,我們看見的是教會;在後書裏,保羅則用自己作例證,說明教會裏面的事工。
要分析哥林妥後書並非易事。這卷書信似乎缺乏系統。
1.第1章前十一節是導言。
2.保羅論到事工(1:12-7:16)。他在那裏為自己的使徒事工提出解釋和辯護,並論到基督徒一般的事工。
3.接下去的兩章(8章;9章)自成一段落,純粹是當地的色彩,但仍包含了有關為聖徒收捐項的永恆原則。
4.這引出了有關事奉的第二層之辯論,並涉及保羅再度往哥林多的事(10:1-13:10)。這裏我們看到使徒自己的寫照,非常寶貴。
5.最後則是結論(13:11-14)。
導言(1-11)
導言部分的頭十一節經文透露當時有人反對保羅。這個事實益發襯托出他的問候是多麼溫和。他從提多處(或者也從提摩太那裏)得知,哥林多教會裏有一些人否認他的使徒權柄,懷疑他是否真是基督的使者。他知道這會損壞他傳給他們的真理,因此他必須將他們的批評之背景銘記於心。
他以極大的愛心問候他們,然後提到過去他所受的苦。在論到這些事時,他謹慎地指出受苦的經歷本身具有無上的價值。他說這一切,最後是為了表達他們的供應和饋贈如何使他受益。
權柄
他在第1節就觸及權柄的問題,「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這話是在宣告他的權柄。他聲稱他是奉神旨意作使徒的。沒有任何人能有比這更高的權柄。他觸及了稍後他所說一切話的關鍵,「奉神旨意。」他的對象也包括亞該亞。他不是單單寫給哥林多人,並且也寫給亞該亞的眾聖徒。亞該亞是一個一般性的地埋名詞。可能在那一帶信徒不多,但保羅仍將他們包括進來。這種作法含有一點技巧的成分。不只是哥林多人,也包括亞該亞的眾聖徒。
問候
然後是問候,「願恩之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恩惠平安!不久之後他就要提出抱怨,指責他們;他竟然還這麼說。他問候他們,用極溫柔美麗的話問安,告訴他們這一切的源頭。「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神是源頭;主耶穌基督是流通的管道;願恩惠平安歸與你們。
謝恩(3-7)
他又轉而謝恩。第3-7節這一段經文非常突出,主題是安慰,苦難中所得的安慰。他首先說到這經歷的價值,然後是經歷本身。他只在描述了經歷的影響之後,才向他們述說他的經歷。這是他使用方法的一部分。如果他們能領會其中的價值,那麼他們再讀到所描述的經歷時就會感到訝異。
價值是甚麼?第一,「願頌贊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頌贊」就是讚美。這是強烈地表達敬拜和尊崇。「願頌贊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他是發慈悲的父,賜安慰的神,一切恩惠都是從他那裏來的。
「讚美真神,萬福源頭。」或者說一切慈悲的源頭;我們可以這樣歌唱。如果有慈悲,神就是慈悲的父;他又是賜安慰的神。「安慰」是一個關鍵字。在這裏的5節經文中,它就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了至少十次。「賜各樣安慰的神。」
何謂「安慰」?我們想到安慰一詞時,總是偏向於較柔弱、感性的一面。這個詞字面上的意思是加強,支持。它和聖靈的另一個名字「保惠師」是同源字。我們可以用聖靈的工作來解釋「安慰」,並且說聖靈就是安慰者。耶穌說,他不撇下我們為孤兒,他要另差一位保惠師來。保惠師不僅僅是安慰者。有人建議用慰藉一詞來翻譯聖靈的別名。但保惠師不單單提供慰藉,並且還支援、供應。他來到人的身旁,解除他一切的寂寞和困難──安慰,「賜各樣安慰的神。」使徒說,神已經安慰了他。
神同樣藉著他的安慰,使他經歷之後有能力去安慰別人。這是此處的中心思想和教訓。
「安慰」另有一個含義,就是指人能在基督的受苦和安慰中與他相交。那也是眾聖徒的相交。我記得有一次我的好友查維克公開說,聖靈最恰當的名字是訓慰師,而不是辯護師。我告訴他我不同意。他說,他的律師是他的辯護師,卻不能稱其為訓慰師。我說,我卻能。對法律的事,我是門外漠,我把問題交到律師手中,留給他處理。他是我的辯護師,也是我的訓慰師。他不僅提供慰藉,並且站在我這邊支援我,為我打氣。「安慰」是一個偉大的詞,它意謂著從神來的支持力量。
使徒於是告訴他們,帶來這些安慰的行動和經歷之環境。那是甚麼?死亡的黑暗。保羅此處指的是甚麼?有許多不同的猜測。他並沒有明確說明。有人認為他是指在以弗所發生的事,他曾說過他在那裏與野獸搏鬥。可能如此。也可能是指他生過一場重病。不論如何,這事件相當嚴重威脅到他的生命,以致「自己心裏也斷定是必死的」,然而就在毫無指望時,他發現神的安慰是他惟一的倚靠。「自己心裏也斷定是必死的,」好叫我們不靠自己。他已接受了死,但他的指望在神那裏,他能替死亡注入生命,他是賜安慰的神。在這樣的時刻,死亡並沒有結束一切。值得安慰的是,死亡後面還有生命。神是復活的神。保羅在痛苦的經歷中,神如此向他低語,這是毫無疑問的。
稍後他將在這卷書信中提到肉體上的一根刺。我不知道此處他是否指這根刺。毫無疑問的,他提到地點是在亞西亞,他在那裏病得幾乎喪命。他感到軟弱至極,抬眼望向未來,卻一無所見。他斷定自己必死無疑,然而神安慰他,向他保證,他將替死亡帶來生命;透過他,死亡不再是最終的結局。他或許會死,但他說,他所經歷的這一切已教導他,神是復活的神,能帶來救恩,解救他。
是的,他得了安慰,因為神是復活的神。他能使死者複生;保羅得安慰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斷定自已是必死的,結果他安然渡過危險。如今他回顧往事,看見那永遠的膀臂在支持他,神始終在他身旁;而這一切經歷都是為了叫他能用神的安慰去安慰、幫助其他的人。
這裏可以看見基督徒的重要原則。神安慰我們,是為了叫我們也能去安慰別人。這是基督教的真諦。-一樣領受,都是帶著託付。你我從神領受的-一樣東西都是為別人領受的神的安慰,神的加力,神的支持,神啟示他能叫人脫離死亡,帶給人救恩──這些都是我們代表別人領受的。我們的指望在乎神。
這一段導言的要旨是,它與全卷書信中的個人色彩有關。保羅現今寫信給哥林多人,他描述過去的經歷,並述說這段經歷對他個人以及對他們眾人的價值。「安慰」是一個偉大的詞,從神來的安慰,給別人的安慰。他先用一段溫柔的話來預備不久之後他將道出的責備。他呼召他們與他一同受苦楚,這樣他們就要一同從神得安慰。一切安慰都是從神來的,他是賜安慰的神。
哥林多後書1:12-2:11
保羅現在論到他的事工這個主題,因為哥林多教會裏有一些人的態度威脅到他作工的權柄。他首先作一番個人的辯白(1:12-2:11),然後以一段美妙的經文論到他的事工(2:12-5:21);最後他以一項呼籲作結束(6章;7章)。這一講裏我們將探討他個人的辯白。
個人的辯白(1:12-2:11)
這裏我們看到:
1.原則的辯護(1:12-22);
2.對他那導致難處的行動之解釋(1:23-2:4);
3.以及一段插入的話,是關於教會過去的行止(2:5-11)。
首先我們來比較兩處經文。哥林多前書16:5,保羅寫道,「我要從馬其頓經過,既經過了,就要到你們那裏去。」如今他並末實踐他在第一封信中所說的這事,於是有人批評他出爾反爾,說話不算數。這種控訴嚴重嗎?必須視情況而定。顯然保羅認為這是很嚴重的,因為這種指控似乎暗示他不能維持他所宣告的權柄,因而使人對他的事工存疑。當然哥林多有些人正是如此。他們甚至說,他不是使徒。他們說他無權自稱使徒,他們所持的理由是他反復無定。
原則的辯護(1:12-22)
如今保羅出面為自已辯護。他主要是為了維護原則。請留意他如此花費心血辯解。他要指明,表面上他似乎反復不定,但在最高的層次上他是始終如一的。他首先聲明他有自己的良心為見證。這一段經文相當引人注目:
「我們所誇的,是自己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者神的聖潔和誠實,在世為人,不靠人的聰明,乃靠神的恩惠,向你們更是這樣。我們現在寫給你們的話,並不外乎你們所念的,所認識的,我也盼望你們到底還是要認識。」
保羅溫和地提出辯解,他聲明自己是本著清潔的良心,以聖潔和誠實行事。這是一個人所能作的最崇高的聲明。
他繼續下去,要求他們正視他的反復不定。他問了他們一個問題,然後提供他們一個永恆的原則作答案。
「我指著信實的神說,我們向你們所傳的道,並沒有是而又非的。因為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總沒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那在基督裏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神;他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裏作憑據。」
請注意三件事,信實的神,堅固的主,內住的聖靈。保羅宣告神的旨意已藉著基督的主權,聖靈的解釋,向他顯明。這三樣是他行動的準則。他沒有去哥林多,反而往另一方向去,也是因著這緣故。他聲稱聖靈的指引,主的主權,和神的信實,是他行動的指標。在耶穌都是是的,都是阿們的。也就是說,他是那說「是」的一位,這位永遠不改變的主用「阿們」來批准各樣事情。他們說他反復無常。他說,不,這一切裏面是有含義的。我沒有到哥林多是基於雙重事實:
1.神的信實;
2.經由聖靈向我闡明的基督之主權。
整段都充滿著個人的色彩。
導致難處的行動之解釋(1:23-2:4)
他繼續解釋他的行動。他說他有一個嚴肅的見證人,就是神自己,他的不克前來是有理由的。他沒有來,是為了叫他們的信心可以自由行動。請注意這一點。如果他去了,而不是寫下前一封信,他可能早已向他們申明他的權柄。如今他將自己交付權柄,聲稱他自己一直在服從權柄。他要他們憑信心站立得住,但不是在他的轄管之下,而是在神的管理之下。這是一個非常崇高的立場,也是基督耶穌的使者應持守的立場。正如彼得說,「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彼前5:3),或者作「神的產業」。「產業」一詞就是「傳道人」,在新約裏只出現過這麼一次。在那裏它不是指傳福音的事工,而是指一般的人。我們今日稱為傳道人的那些人不應該轄管神的真正僕人。這正是保羅寫完第一封信以後未能前來的原因。
──無名氏《哥林多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