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第十四章
哥林多前書14章
第14章全章都是關於如何運用從12:31-14:1裏所啟示的原則。
保羅在第12章裏說到只有一個聖靈,一位主,一位神,並且一一列出屬靈的恩賜。接著他強調教會的合一;結束那一章時他特別鼓勵他們,要切切求那更大的恩賜,並且說,「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接下去的一句話,就解釋和連接的意義上說,應該是14:1,「你們要追求愛。」我們已研讀過第13章這一詮釋愛的美妙篇章。保羅對哥林多的基督徒,以及各處的信徒說,人類最真實的渴望,就是愛。這是偉大的真理。
第12章他論到屬靈的恩賜時說,「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番方言」(12:10)。這三樣恩賜列在眾恩賜裏。如今使徒用第14章全章來論及先知的恩賜,說方言的恩賜,和番方言的恩賜。
我們要特別討論說方言的恩賜,汪意它的連帶關係。有些人認為今日已經不需要作這一類的討論了。但我相信這樣作是有益的。我曾在美國住了十三年,發現那裏的人對這個題目的教導有一些偏頗。確實,在美國有所謂的方言運動。我並不懷疑那些人的虔敬,英國也有這運動的蹤跡。這些信仰敬虔的人所教導的有了差失,他們誤解了說方言的恩賜。我特別強調本章的啟示,因為就說方言的恩賜這主題而言,本章可以說是最基礎的經文。使徒極清楚地論到這主題,我們不應該有所誤解。
新約甚麼地方可以讀到說方言的恩賜?首先我們會想到使徒行傳,那裏記載五旬節的時候,聖靈降下好像火焰;請注意,火焰是一個,卻分開落在聚集的人頭上。接著看我們讀到,他們都被聖靈充滿,開始說出別國的話來。
我們又在馬可福音最後一章看到說方言的恩賜,那是早代教會的特色之一。馬可福音只是提到說方言(可16:17),但末記載細節。
繼續讀使徒行傳的歷史,徒10章我們看到彼得在哥尼流家時發生的事。聖經記載,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各人就領受了說方言的恩賜。另外徒19章記載,保羅到達以弗所,發現那裏有一群人,顯然他們中間缺少了甚麼,保羅就問他們,「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他們說,「沒有,也未曾聽見有聖靈賜下來。」他們已受了約翰的洗。當保羅向他們解釋真理,帶領他們超越亞波羅教導的範圍,領他們到達某一階段時,聖靈就降在他們身上,他們也領受了說方言的恩賜。這幾處經文是新約僅有的幾處提到說方言的恩賜。
再回到哥林多前書13章,請留意一件事,13:8有一句話很突出,「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這句話極有震撼力,使徒清楚宣告,說方言的恩賜有一天要停止。我們繼續研讀時,要將這一點銘記於心。
有一點是無庸置疑的──不論這恩賜是甚麼,它的含義如何,這都是一個正面的恩賜。說方言的恩賜曾賜給教會裏的某些人;五旬節那一天則是賜給整個教會,但那一天之後,就不再是賜給整個教會了。這是一個醒目的恩賜,就和作先知講道、番方言、醫病的恩賜一樣。
我們若問說方言的恩賜究竟是甚麼,必須先記住這個詞的希臘文是「glossa」,在希臘的思想和文學裏,它是指某種廢棄的、不能理解的字句。它總是被用來描述一種出於極大狂喜而產生的語言形式,是由人屬靈或心理方面而來,再帶進夢幻、異象的領域裏,它總是愉悅、狂喜的。毫無疑問的,此處說方言的恩賜即是這個含義。如果說方言的恩賜臨到某個人,就能將他帶入異象、光明、榮耀、喜樂的領域,他就說出方言,來描述他所看到的事物。
再回到第14章,看看保羅的教導。第2節說道,「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神說。」第28節說,「若沒有人番,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神說就是了。」這是我們要記住的第一個真理,就是方言是對神說的。它絕不是讓人講道用的。簡單說來,在我們日常的語言中,它是用來讚美的。這些聲音,方言,都是極度喜樂的表現,是在頌揚,讚美。方言是對神說的。
請留意另外一件事。再來看第2節,「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神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後看第5節,「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更願意你們作先知講道;因為說方言的,若不番出來,使教會被造就,那作先知講道的,就比他強了。」方言需要番譯,好叫人明白。第9節,「你們也是如此,舌頭若不說容易明白的話,怎能知連所說的是甚麼呢?這就是向空說話了。」
關於說方言的恩賜,如今我們有兩個重要的原則:
1.方言是對神說的。
2.方言必然是人所不明白的。沒有人能明白。外人無法明白。我可以進一步說,連說方言的人自己也不明白。
再來看第14節。「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如果一個人有說方言的恩賜,他能用方言對神說話,但他自己卻不明白。他所說的他自己不懂。
使徒接著教導說,方言必須有人番譯;他清楚說,「那說方言的,就當求著能番出來。」
為了找出他的中心思想,讓我們再看第28節。「若沒有人番,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神說就是了。」
這些集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教訓。我們不妨仔細思考。說方言是屬靈的恩賜。如果有人問我,為甚麼如今這種恩賜較少見了,我也不知道。或許某些人仍有說方言的恩賜。但如果他們領受了這恩賜,必須記住簡單的原則:
1.方言是對神說的,不是對人說的。
2.聽見的人無法明白。
事實上,領受這恩賜的人將浸浴在狂喜的狀態中,他自己也不明白所說的方言。進一步說,如果在公開場合使用這恩賜,就必須有人番譯。使徒宣告,若沒有人能番譯,就不要在人面前使用這恩賜,只需對神說。我堅信這個教訓是最簡單、清楚不過的了,我們不可忘記。
根據我與說方言運動密切接觸的結果,我發現他們並末符合這些條件。這些人宣稱他們有說方言的恩賜,而且人不可能明白他們所說的。但使徒同時說過,若沒有番方言的人,就不要在公開場合說方言,只可單獨對神說。
就某方面而言,這一切是相當奧秘的。我們或許會問,那麼這恩賜有何價值。毫無疑問的,在最初開始的時候,說方言是給外邦人的一種標記;但即使是對外邦人,也需要有番譯,以傳達其中的信息。回到使徒行傳2章的記載。我們發現兩三件簡單的事。那裏記載的神跡是,「各人聽見門徒用眾人的鄉談說話。」他們聽見甚麼?門徒用他們的鄉談「講說神的大作為」。換句話說,門徒用話語表達神奇妙的作為,神的偉大,神的榮耀,神的恩慈。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人怎麼知道?請注意,五旬節的恩賜集合了兩件事,最奇妙的是眾人明白他們所說的,但他們聽到的話使他們心中生起了疑問。這正是方言的用意。他們聽見方言,都驚訝猜疑,彼此說,「這是甚麼意思呢?」請留意兩件事。第一,他們從自己的語言裏明白有一群人在讚美神,以熾烈的喜悅讚美至高之神;然後他們也開始發問,這是甚麼意思?緊接著就有番譯。彼得站起來解釋說,「你們當知道……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然後引用約珥的話。他講道的第二部分這樣開頭:「神藉著拿撒勒人耶穌……將他證明出來……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說方言的恩賜是一種神跡,他們聽見有人用自己的語言讚美神。方言又產生疑問,因為這個標記使他們困惑,「這是甚麼意思?」彼得就回答他們。他的回答可以用兩句簡單的話涵蓋,「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就……澆灌下來。」五旬節的那一群人不是在講道。他們也不是在宣講福音。他們用口讚美神,緊接著有番譯,因此我們看到一幅美麗的畫面──眾人明白門徒用不同的鄉談,是在稱頌神的偉大;當彼得站起來解釋時,他是在番譯方言,述說他們喜樂讚美的緣由。
請記住另一件。保羅也有說方言的恩賜。確實,他說過他比別人說方言還多。這是真正的恩賜。我們還記得有一次保羅被提到第三層天,在那裏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那是一種偉大的屬靈異象。我相信就在那時,和其他的一些場合,說方言的恩賜臨到了他。由於他不能番譯,所以他一直對他所聽見的保持沉默。或許今日神仍賜下這恩賜,但目前為止我還末見過。我聽見有一些人自稱他們領受了這種恩賜,我也看過他們陷在一種狂熱的,半歇斯底里的狀態下,口裏喃喃傾泄出一些沒有意義的字句。我只能說,他們明顯地違背了使徒的教導,因為保羅說,若沒有人番譯就不要使用這恩賜。雖然這是一項確定的恩賜,然而保羅也在本章中明確指出,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13:8)。
在基督教會的歷史上,我們看到這種恩賜的運用一再出現,而許多希奇古怪的事也常伴隨發生。我們並不否認這恩賜可能仍賜給人,但除非有人有明白和番譯的恩賜,否則不可運用它。這是使用說方言恩賜的一個重要法則。
(1-3)
首先來看本章的頭三節。最重要的是,「你們要追求愛。」這裏提到三項恩賜:先知,說方言,番方言;本章從頭至尾,都可以看見它們相互的關係。為甚麼我們想得著這些屬靈的恩賜,不管是作先知講道,或說方言,或番方言的恩賜?讓我們捫心自問,我們追求恩賜的動機何在?若沒有愛,一切都是虛浮的。愛是最妙的道。「你們要追求愛。」
使徒再度強調他在第12章結束時所說的話,你們要切切求那更大的恩賜。然後他將作先知和說方言這兩種恩賜作對比。留意他如何在頭三節裏說到這兩種恩賜。說方言可能對其他的人沒有甚麼價值。它可能只對擁有這恩賜的人本身有價值。那種崇高的狂喜經歷,或許可以幫助他們靈命的增長,但對別人助益不大。保羅不否認這恩賜的價值,他一方面也指出這恩賜所需要的條件。
至於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一個人說方言是造就自己,但對周圍的人益處不大,因為他們不明白。但人若使用先知的恩賜,就是造就人,而且不只造就,還「安慰」「勸勉」。這個恩賜看到的是別人。
我們追求恩賜,目的何在?雅各有一段話論到這個題目。「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雅4:3)。「宴樂」的古字作「貪欲」。我們向神求,以幫助自己的靈命。這不是真正的原則。追求恩賜的真正原則應該是為了別人的緣故,這就是為甚麼作先知是更大的恩賜。我們,情願追求作先知講道的恩賜而不追求說方言的恩賜。雖然神可能仍賜下說方言的恩賜,但我們必須遵照神的指示去運用它。
(4-25)
保羅在本段經文(4-25節)中論到一個重要的主題──愛的律與恩賜之關係;他舉出三項恩賜:作先知,說方言,和番方言。雖然愛的律也與第12章列出的-一項恩賜有關,但這裏只特別提出三種恩賜來探討。
我們同時也在頭三節裏看到使徒提出的一般性原則,現在他要進一步說明和運用。本段可分成兩部分:
1.第4,5節是一般的敍述;
2.第6-25節是一些論證,目的在說明及連用前面指出的一般性原則。
一般的敍述(4,5)
他的一般敍述非常簡單扼要,其實是在重複頭三節的原則,只是如今作了特殊的運用。注意他在這裏提到的兩項恩賜,說方言和作先知。我們已經看過,說方言的恩婸是出自極大狂喜時的語言,它不是作為向外面世界講道之用。它是人的屬靈經歷找到了一個用狂喜言詞表達的機會。另一項恩賜是作先知,指對別人說話。這兩項都是屬靈的恩賜。聖靈給某些人作先知的恩賜,給某些人說方言的恩賜。我們千萬不可在思想中低估說方言恩賜的價值。不要忘了,聖靈只有一項神聖的工作。引用主的一句話,「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他要榮耀我。」聖靈的工作就是榮耀基督。我相信神的許多敬虔兒女對此感到困惑。許多人對我說,我正禱告求聖靈進入我生命裏。我們若是基督徒,這個祈求就很愚昧,因為我們所以成為基督徒,就是因聖靈已經進入了我們的生命中。但他們又說,他們指的是聖靈充滿。這是另一回事。有人說,他們追求聖靈充滿,卻末得著。如果進一步問他們,聖靈充滿的記號是甚麼,他們就會承認,他們希望有一些確定的經歷,生命注入奇妙的能力,能夠認識、感覺到聖靈。
聖靈來,不是要讓人感覺到他;他來,是要人感覺認識基督。使徒在這裏說到一個共同的要素,是接受各種恩賜的結果,那就是造就。「說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恩賜是為了建立。恩賜的賜下是為了建立,增長,發展。不論說方言也好,作先知講道也好,那是他們共同的價值。
但也不可忽略二者的差異。它們雖然有共同性,但「說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兩項恩賜都沒有錯,都是好的,都有價值,但必須注意其中的差別。人若有說方言的恩賜,他們發出極狂喜的讚美之詞,就像五旬節一樣,別人聽出他們是在述說神的大作為,頌贊他治理的榮耀和恩典。五旬節那天最寶貴的是,人們明白門徒所說的;說方言不只是說另一種語言,它有更多的含義。那是心中狂喜的表達,目的在造就。使徒說,人若有這恩賜是好的。他可以去使用,但不要忘記,使用這恩賜時得造就的是他自己,他從熱烈的讚美中得到力量。這是一項大的恩賜。
至於作先知講道,不單使用這恩賜的人蒙福,並且聽的人也受造就。這是很大的區別。因此保羅說,作先知是更值得羡慕的恩賜。為甚麼?因為它能建立身體,造就教會,建立基督的整個器皿,就是他屬靈的身體。說方言固然不錯,但說的人必須確定在場有人能番譯。使徒說,「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他謹慎地不去貶低這恩賜;但有一項更大的恩賜。「說方言的,若不番出來……那作先知講道的,就比他強了。」你若在人面前說方言,一定要能向他們解釋你所說的。如果作不到這一點,就當在人前閉口。
我們立刻看見這裏在運用愛的律。「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當我們受愛之律管理時,就知道何者最佳;愛絕對不以自己為中心。我們若為了造就自己的生命而追求一項恩賜,這恩賜可能會賜給我們,但它是次要的。恩賜的真正價值在於使別人蒙福。
保羅的論證(6-25)
保羅繼續闡明這一點。他的論證分成兩部分:
1.第6-19節,他將作先知講道的恩賜與說方言的恩賜在教會裏的影響作比較,指出前者的強處。
2.第20-25節,他指出先知恩賜的重要在於它對化外之人、不信者的影響。這裏有兩個重點。
使徒以自己為例。「我到你們那裏去,若只說方言。」有趣的是,保羅說過,他說方言比眾人都多。毫無疑問的,他遵從了所教導給他們的原則,若沒有人番譯,他只在私下說方言。即使他有說方言的恩賜,對聚集的人而言也無多大價值。
然後他用了四個詞。「若只說方言,不用啟示,或知識,或豫言,或教訓。」這四個詞的含義都很簡單清楚。保羅說,他若只說方言,而不作這四件事中的任何一件,那麼他到他們中間,對他們來說是一無用處的。說方言或許對使徒有益,但他情願不在別人面前使用這恩賜。
他又以音樂為例,我們毋需詳述。他說到簫,琴,號,以及樂器發出聲音的必要。號一定得吹出聲響,否則不能召集人預備打仗。保羅強調的是,所發出的聲音必須有意義。或許有狂喜的言詞,但若無人番譯,它就沒有意義,失去了價值。沒有番譯的方言是無益處的。所以保羅告訴他們,當求番方言的恩賜。他們若有說方言的恩賜,就當求番方言的恩賜。
那麼當如何作呢?「我要用靈禱告,」那是指說方言,「也要用悟性禱告,」指番譯。「我要用靈歌唱,」那是說方言;「也要用悟性歌唱,」指番譯。因此,你們要求番譯的恩賜。他作結論說,他寧可用悟性說五旬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他情願說五個字──基督為你死──也強如說一萬句方言。
第20-25節的關鍵在第23節。保羅將眼光放遠。基督徒聚集敬拜的時候,可能會有不信的人進來,他們對這些事一無所知。因此要記住他們。說方言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講道是造就教會。但這些人怎麼辦?請留意保羅如何開頭。先注意背景。他是寫信給哥林多人。他說,不要在心志上作小孩子。但他又說,要作嬰孩。這是兩個不同的詞。嬰孩比小孩子還年幼。在心志上要作大人,在惡事上要作嬰孩。這裏的背景是,有些東西潛入了哥林多的教會,他們以擁有某項恩賜而洋洋自得,結果產生了裂痕和嫉妒。在這方面要作嬰孩;但在心志上要作大人,完全成長,充分發展。這就「大人」一詞的含義;要充分的發展。
他繼續論到說方言的事。他說,方言是給不信的人作證據。五旬節那天也是如此。但如果不信的人進來,只看到說方言的恩賜,他會作何感想?他會說,你們癲狂了。假設一群人在教會聚集,只說方言,沒有講道,沒有番譯,不信的人會以為這些人都發狂了。五旬節那天眾人也這麼說。他們說使徒喝醉了酒。因此彼得必須站起來講道,向他們解釋他們認為瘋狂的事。
保羅實際上是說,要把眼光放在那些不信的人,無知的人身上。如果他周圍的人除了方言,不說別的,他不但無法明白,而且要說你們是癲狂了。但是如果你們用先知的恩賜說話,一個接一個向他見證福音的大能,那人就會受責備,知道自已的罪,進而相信,來到神面前,承認神是與你們同在的;你越能在悟性上接近他,你所講的對他就越實際。這段經文從頭至尾強調的是理解力,亦即,悟性。有些事我們不能理解,例如說方言的狂喜經歷。我懷疑自己有這方面的恩賜。我讀到保羅被提到三重天的記載,我一點不能瞭解,因為我從末有過類似的經歷。我有的是不同的經歷。當然在我經歷的高處,我可以在教會裏用口頌贊,毋需番譯,這樣作能造就我,卻對別人沒有益處,特別是不信的人。本段的第二部分尤其吸引我。如果一個不信的人進來,我們應該紿他一些東西。因此我們要用作先知講道的恩賜,帶領他相信,使他降服在神腳前。
總結本段經文的教訓,我們學到的功課是,恩賜是為服事而設的。聖靈賜的-一項恩賜都是某種形式的裝備,為了服事別人。擁有和使用恩賜固然是個人的事,但我們必須用它對別人的影響力來衡估其價值。因此,愛是真正的法則。你們要切切求那更大的恩賜,最妙的道,就是「追求愛」。
雖然這封信是寫給神教會的,但本段有很強烈的哥林多教會地域的色彩。或許其中有些不適用於我們,但主要原則還是可以運用在所有教會裏。
(26-40)
保羅在這一段(26-40節)仍然談論到愛的律:
1.首先我們看到基督徒聚集的一般原則(26節),
2.然後是對這種聚集的特別指示(27-33節),
3.最後再以一般的指示作結束(36-40節)。
基督徒聚集的一般原則(26)
使徒此處提到的基督徒聚集不是指公開向外佈道、作見證的聚會。他們聚集不是為了向化外人傳信息。這裏指的是教會的聚會,或者換用我們熟悉的辭彙──交通聚會。在這愫的聚會中,-個人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恩賜。有人用詩歌,就是唱詩來讚美神。有人教導,向人解釋真理。有人啟示,就是宣告某些奧秘的含義。有人說方言,以狂喜的言詞湧出讚美。有人番譯方言,通常是在說方言的人說出之後立刻番譯。這些恩賜何等不同!這正是交通的聚會。
我們都對「交通」一詞耳熟能詳,但有幾個人真正明白交通的經歷?今日許多教會已不再採用這種形式的聚會了。在交通聚會中,我們可以實現「交通」的真正含義。聚會中沒有講道。肢體聚集是為了交通,各人帶來不同的恩賜。我在西敏寺(Westminster)教會牧會時,就有所謂的交通討論聚會。事前不需要預備,但我們可以感覺聖靈的同在,各人順服聖靈的帶領或說話,或唱詩,或禱告,或發問。這是真正的交通聚會。毫無疑問的,這纔是保羅此處所論及的聚會。他所列出的恩賜名單雖不包羅全部恩賜,但從他列出的恩賜可以一窺聚會的情景。我相信教會裏沒有其他聚會比這樣的聚會更生動,更有價值了。
保羅說,「凡事都當造就人。」你若有歌唱的恩賜,就在人面前使用,目的在建立別人。你若有教導,啟示,說方言的恩賜,你使用的時侯不是為了榮耀自己,向人炫耀你有這些恩賜。不!使用恩賜的目的是為顧及你四周人的益處。這纔是交通。交通(fellowship)一詞的字源含義是「凡事相同」。在交通聚會裏,所作的-件事都是為了全體的益處,「凡事都當造就人。」通過這些恩賜的分享,個人的相交,整個教會和個人就得著建立。這是有關交通的美麗寫照。
保羅在以弗所書4章裏,生動、詳盡地描述教會,「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他繼續說,「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個人都從教會的元首那裏領受了一項恩賜。同一章稍後他又說,神賜下恩賜是為「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基督長成的身量絕對不可能在任何個人裏面成就。只有神的教會得以完全時纔能顯出那長成的身量。但對某一項恩賜而言,其最終的意義在於成全基督的身體。
這就是保羅此處的心意。哥林多教會與神的眾聖徒相比,只是一小群人;但是不管他們在那裏聚集,所有恩賜的真正價值都在於這些恩賜是在聖靈的引領下使用的,而不是出於人的衝動。因此凡事都當造就人,彼此堅固,最後成全教會。
聚集的特別指示(27-33)
然後保羅在這一段(27-33節)作了特別的運用。他再回到說方言的問題上,顯然哥林多教會有不少人說方言,並且產生許多難處。他說,「若有說方言的,只好兩個人,至多三個人,且要輪流著說。」這恩賜本身並無不妥,它是一項重要的恩賜,只是看人如何使用。應用的方法很簡單,卻是至關緊要。他們不可同時說方言,必須輪流說,並且有人番譯。「若沒有人番,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神說,就是了。」
他繼續下去,「至於作先知講道的,只好兩個人,或是三個人。」有人能解釋,說出神在這個交通聚會裏的心意,就讓他們兩個人,或三個人說。「其餘的就當慎思明辨。」他們不是領受,或相信所說的,而是「慎思明辨」。
「若旁邊坐著的得了啟示,那先說話的就當閉口不言。」保羅是在安排聚會中的次序。有人使用說方言的恩賜,有人番譯,有人使用作先知的恩賜;或許坐著的一個人突然之間得了啟示,得以洞見真理,就站起來分享。這是絕對合宜的打岔,藉以供應他所得的啟示。「因為你們都可以一個一個的作先知講道,叫眾人學道理,叫眾人得勸勉。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因為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
顯然使徒心中想到的是這些特別的聚會。雖然他這卷書信糾正的部分已在第11章結束,現在他是論到建立的部分,就是屬靈的事,但是他再度看見教會中一些不正確、混亂、分裂的事。所以他謹慎地定下管理這聚會的原則。
下面兩節經文被許多人誤解和歪曲。請注意這裏強調的重點。「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許多人認為保羅這句話和他稍早的言論(11:5)互相矛盾。保羅在那裏肯定婦女有權禱告和說預言,他也指示哥林多教會的婦女在禱告和說預言時當如何作。我們若記住哥林多的背景,就明白這中間並無衝突。試讀第11章,顯然當時哥林多教會有一些婦女正用愚笨的方式來聲明她們的自由,就是禱告或說預言時不蒙頭;而在哥林多,不蒙頭原是妓女的標記。那些婦女宣稱他們要擺脫習俗的束縛,在禱告或說預言時不蒙頭。因此保羅指示他們應該蒙頭。
今日我們仍要奉行不渝嗎?我認為沒有必要。那是結哥林多人的指示。但原則還是存在的。我們不可用容易使外人誤解的方式來擺脫習俗的束縳。那是第11章的禁令。本章中顯然這些婦女正在使用一種有害的自由,-一件事都必須照保羅說這些話的含義來決定。「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因為不准他們說話。」「他們若要學甚麼,可以在家裏問自己的丈夫;因為婦女在會中說話原是可恥的。」
這裏的「說話」是甚麼意思?說預言?我想不是。希臘原文這個動詞是「laleo」,在新約聖經出現了不下三百次,有許多不同的用法;若要明白它在一節中的意義,就必須參考它的上下文。它可能指談話,質詢,辯論,抗議,喋喋不休。保羅也可能用同樣的語氣寫給男人。男人在會中要閉口不言,因為不准他們辯論,竊竊私語。他們應當順服,正如律法所說的,他們可以在家裏討論問題。
保羅警告這些人提防甚麼?毫無疑問的,在他們的交通聚會裏有爭論,而婦女在這些辯論,質問,抗議中佔有相當確定的部分,她們企圖顯示自己的自由,但採取的方式卻不合宜,以致引起混亂,破壞了教會的和平、安靜。或許有人會引用保羅在另一封信裏的話,「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他轄管男人」(提前2:12)。保羅又一次針對另一個地域的情形寫信。他也可以這麼寫:我不願意人用僭奪來的權柄去教導別人。這就是這節經文的意思。這裏我們看到,交通聚會因著某些婦女堅持的自由而被破壞。使徒說,這種事必須禁止。她們若想明白,或學甚麼,就該停止這一類的爭辯,在家裏討論。讓她們問自己的丈夫;這種事不可在聚會中進行。
顯然哥林多教會裏有一些女人喜好爭辯,出言草率,這是保羅所禁止的。他當然不是說,婦女不可在教會中禱告或說預言,因為他已經指示婦女當在甚麼條件下如何在教會裏禱告和說預言。不!有些事已經滲入交通的聚會,某些婦女的態度引起爭論、尖銳的言談。這些人應該閉口,將問題帶回家中討論。
聚集的一般指示(36-40)
保羅接著作一般性的指示。第36節非常醒目。我們再度看到哥林多的背景。「神的道理,豈是從你們出來麼?豈是單臨到你們麼?」保羅看出哥林多人傲慢的態度,他們似乎自稱是神話語的出口。
最後,「若有人以為自己是先知,或是屬靈的,就該知道,我所寫給你們的是主的命令。」請注意保羅語氣的肯定,他所寫的一切都是「主的命令」。「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罷。」我喜歡另一種番譯,「若有疏忽的,就忽略他罷!」如果有人不肯接受勸告,不服從教導,就由他去吧?
結尾是,「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要切慕作先知講連,也不要禁止說方言。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這裏有兩個重要的詞,「規規矩矩」即合情合理;「按著次序行」則是井然有序。教會要避免任何反覆無常,只五分鐘熱度,而缺乏次序的方法。回到稍早的話,「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
本段是以那不止息的愛之律作結束。第13章已經對愛有了精采的闡釋。保羅將愛應用在說方言和作先知的恩賜上。雖然此處他不過論到三項恩賜,事實上愛之律可以連用在極廣泛的領域裏。不論我們個人所領受的恩賜是甚麼,這恩賜都只能在愛的激勵下使用。「愛是永不止息。」如果教會遵守這不止息的愛之律,保羅先前在信中提到的那些敗壞道德的事就可以消弭除去。──無名氏《哥林多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