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哥林多前書13章
從文學的角度看,本章是人類筆下最傑出的佳作。在使徒的教導中,本章是加插進去的,它和使徒所有的教導關係密切。
我們看見第12章的結尾和第14章的開頭有緊密的關連。「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你們要追求愛。」「追求愛」這句話包含了他的宣告──甚麼是最妙的道。因此我們看出第13章是插進去的,目的在教導我們如何追求愛。保羅在本章裏指出真正的愛是甚麼。
本章的特質是,它揉合了詩意的美感和科學的分析。我想沒有人願意用分析的方法來對待它,似乎這樣作對它是大不敬的。我曾獨自一遍又一遍地讀過這整章經文。它充滿了美感,並且富有極高的技巧。沒有人願意將它分析成碎片,然後細細察閱。我常常用植物學的比喻來論到有關分析的事。我很慶倖自己年輕時有機會學了一門植物學的課。我不是甚麼植物學家,但我仍記得植物學的深奧迷人之處。如果我們在沼澤地帶尋找一種植物,找到了,就將它撕成碎片,來研究它的美,我們再也無法使碎片複合。從審察、分析的觀點研讀這一章經文,就好像植物學家分析葉子一樣,但可慶倖的是,如果我把一朵花的花瓣一片片扯下來,一窺它隱藏的美麗,就再也無法將它組合成原來的樣子;但我分析這章經文,分析完了以後,它仍然在那裏,絲毫不受到任何戕害或改變。所以我們不妨先用分析的方法來研究這一章經文。
本章論到愛的三方面。
1.保羅在頭三節裏指明愛的價值。
2.由於缺乏更好的形容詞匯,於是他在第4-7節中敍述愛的美德。
3.最後用愛的得勝結束全章(8-13節)。
我們不妨將整章析成這三個部分,以看清全章的結構。
愛的價值(1-3)
首先請看這幾節論到愛的價值之經文。第1節說明愛是服事的力量;第2節顯示愛是裝備人的動力;第3節指出,愛是獻身的動力。他的整個論證都在顯示愛的價值。他宣告說,若沒有愛,他所提到的這一切美妙事物都算不得甚麼。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嗚的鑼,響的鈸一般。」我們讀到這裏,似乎耳際也響起了鑼和鈸的響聲。保羅說,如果我說萬人的方言和天使的話語,它們聽起來像甚麼?只是喧鬧的雜音。我的言詞後面若沒有愛,儘管我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我仍不過是一個發聲的器具,就像鳴的鑼,響的鈸一樣,沒有生命,聽起來只是空洞的、乏力的聲音。愛是言語的力量,若缺乏愛,一個人即使能說多人的方言和天使的話語,也不過是在製造噪音。保羅的話中含有幾分諷刺的意味。我們都可能是一大堆噪音。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我若有先知的恩賜,能宣告神的事;有知識的恩賜,能辨明全然奧秘的事,甚至有足以移山的信心,但若沒有愛,我就一無所是。
接下去,「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這是慈善心的極度表現,將所有的周濟窮人,甚至到一個地步,「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沒有人能在這句話上再添加甚麼,或多作解釋。這一切看來都是好的──說方言的能力,先知的恩賜,洞察奧秘的本能,知識的能力,甚至有移山的信心,捨棄自己以周濟窮人的慈心,不惜殉道的勇氣──但這一切都算不得甚麼。真正的價值在於愛!
從這一段否定的經文,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那是甚麼?就是當任何情況下,愛成為動力時,這一切就有了力量和價值。如果愛是說話的動力,是先知宣告神旨意的動力,是信心的動力,是慈善行動後面的動力,是我不惜捨身殉道的動力,那麼這一切就有了非凡的價值。但若沒有愛,這些不過是噪音,騷動,一無價值。
愛的美德(4-7)
我們接著來看愛的美德,或者換句話說,來看愛所結的果子。這是中心的信息,多麼寶貴!留意保羅在這裏提出雙重的七點。他實際上說到十四項美德,毫無疑問的,它們可以區分為兩大類。頭七項是描述愛能對那些受愛管理的個人產生甚麼影響。第二組的七項讓我們看見愛的價值如何表現在它與人的關係上。第一組是個人的;第二組是相互關係的。
但願我們記住,愛是在個人裏面行動.然後表現在與人的關係上;當我們看那一組相互關係的宣告時,可以看出那是個人的愛產生之結果。
愛對個人產生甚麼影響?
在各種情況下,我們都看見被愛所管理的人,他們愛的行動是向別人而發的。「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要輕率讀過。這是愛的驚人品質,不單單「恒久忍耐」,並且有恩慈。愛絕對不會說,忍耐以三次為限。意思是,忍耐一次,兩次還可以,第三次就到了極限。不!愛不受三次的限制。有一回彼得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他問耶穌說,我當饒恕弟兄幾次?七次可以嗎?七次!在人看已經是修養到家了,但主卻溫柔地看著彼得說,我可沒有告訴你饒恕弟兄七次,你當饒恕至少七十個七次,就是四百九十次。「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多出來的恩慈,就是愛的特質之一。
雅各論到他兒子約瑟的一段話是極佳的例證,
「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
是泉旁多結果的枝子,
他的枝條探出牆外。」
他有一些東西給鄰舍,給外面的人;這段話多麼富含詩意地表達了保羅的宣告:「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就是說,耳絕不因為自己不是眼而貶低自已。耳因眼的了亮而一同歡喜。不因別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而嫉妒。
「愛是不自誇。」重點在「自」這個字上。這是很奇妙的。口頭講的愛並不是愛。如果有人不斷聲明他愛我,我反倒心中會起了疑問。愛是不自誇。這是愛的偉大品質之一。
愛是「不張狂」。這是愛的甜蜜因由。它是不貪婪的,因此它不炫耀自己,炫耀是驕傲的直接結果。愛是不張狂,不炫耀。
「不作害羞的事。」這句話有很多不同的譯法。它最簡單的意思就是,愛是常常帶著禮貌。愛是有禮的。它不是魯莽,粗鄙的。它不會四處說長道短,或者直言無隱,出口不遜。愛使人不作這一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請留意這句話。這可能是對舍己的愛所作最深刻之描述。
「不輕易發怒。」有些版本將「輕易」一詞省略,因為原文是沒有的。很多人就拿這二字作為他們大發雷霆的藉口。不,愛是不發怒,不被激怒的。
以上幾項是就個人而言的愛。從頭至尾是個人與別人的關係,但都是針對個人說的。
愛的相互關係
雖然它在前七項中也出現,但在後面七項裏尤其明顯。「不計算人的惡。」換另一種方式說,愛不將人的虧欠記在帳上,日後再好好算帳。這是那句話的意思。愛不將人的虧欠登記起來,一一注明;愛「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這是上句話的另一面。如果你不把人的惡一一記掛在心,你就不會喜歡不義的事。這就是為甚麼不要計算人的惡之原因。
「只喜歡真理。」這正是不喜歡不義的原因,因為你只喜愛神的同在和真理。
「凡事包容。」這短句多麼美好!不要將它與稍後的「凡事忍耐」相混淆。此處的「包容」有分別出來的含義。它好像一把傘,你撐開傘邀請別人進來,避開外面的大雨。它又是護庇你的屋頂。愛好像一個屋頂,延伸向別人,謹庇他們免受風吹雨打之苦。
「凡事相信。」這並不是指盲目的相信。它是指本性中沒有懷疑。這是多麼難得。有些人總是疑心重重。被愛管理的人從不生疑心。
「凡事盼望。」那是不顧外面環境,仍存樂觀的態度。愛使人看見最美好的一面。
「凡事忍耐。」就是在整個過程中堅忍不懈。如此我們看見了雙重的七種愛之本質。
愛的得勝(8-13)
然後保羅提到愛的得勝,第一句話已涵括了一切,「愛是永不止息。」愛永不褪色,永不萎縮。愛裏絕沒有所謂的枯枝或黃葉。愛永遠年輕,新鮮。「愛是永不止息。」
他接著以一些會過去的事來作對比。請注意,這些事都是崇高的,不是低賤的。先知講道,說方言,知識等都是好的。「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我們最好記住這一點。「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因為那更大的知識到來時,原先較小的知識就被取代。保羅遣詞用字很謹慎:「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於是他用人的成長、發展作例證說明,這個例子非常美麗。「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不是丟棄孩子的單純,而是丟棄孩童的幼稚,這兩者有天淵之別。我們將看見這些崇高美好的事物一一被取代,消失無蹤。「我們如今彷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接著就是整段經文的高潮:「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是的,它們總是存在,存到永遠,曆久彌新。信心永不止息,因為即使在未來的榮耀中,我們有限的心靈仍要面對那無限的知識和榮耀。在天上我們仍需靠著信心而活。當然盼望也將常存,並且常常擴展那顯現在我們視野前的地平線。現今我們無法完全明白,但事實仍存在著。這其中最大的還是愛。不要忘了,愛是信心的力量,是激發盼望的動力。因此這三樣將常存,其中最大的是愛。
讓我們以14:1來結束本章的研討。保羅寫下了愛的價值,美德,和得勝之後,又說,「你們要追求愛。」「追求」是一個特殊的詞,不是隨隨便便,而是相當嚴肅的詞。它顯示這個行動需要奉獻,專注,努力,和不屈不撓的毅力。「追求愛」並非輕而易舉之事。保羅這裏用的動詞「追求」也曾在他其他書信裏出現過。他寫給腓立比人的書信中有一段他的自傳,裏面三度用到這個詞。他說從前他「逼迫教會」(腓3:6),用的是同一個動詞。同一章裏他又說,我乃是「竭力追求」,也是同一動詞。另外在腓3:13,14他說他是「努力」面前的,為要得著獎賞。「逼迫」,「竭力」,「努力」,內在的含義都是指熱切的投注。保羅說,耶穌在大馬色的路上得著我之前,我逼迫教會;現今我逼迫自己努力,為得他的獎賞。這幾個動詞者都和此處的「追求」是同樣一個動詞。將你全部的精力投注在一件事上,就是追求那祟高、永恆的恩賜──愛的恩賜,讓愛完全管理你。「你們要追求愛。」──無名氏《哥林多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