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十五講 以色列人的迷糊

 

(九章)

  我們看到第九章的時候,好像發覺聖靈用保羅轉了一個方向說話,所以有許多讀聖經的人,都把從九章開始那三章聖經,就是九、十、十一這三章,說成是羅馬書的插段。但我們要很仔細的去看,我們覺得這個說法是有可商榷的地方。我們曉得在第九、第十、十一這三章裡,仍然是交通出在神救贖的計劃裡的一些問題,並沒有脫離羅馬書的信息的路線。我個人很深的感覺,這三章聖經是把神自己的榮耀和偉大都向人表明出來。正因為是這樣的一位神,才有上面說的那榮耀的救恩。從第九章開始引出的問題,乃是由於以色列人在神救贖計劃裡的地位而帶出來的。

  因為在第八章末了,不是提到這樣的一件事嗎?沒有什麼可以「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因為「這愛是在基督耶穌裡的」。人就立刻會想到,以色列人和神的關係那麼密切,如今神不是把他們隔絕了嗎?是不是神不再愛他們呢?神把他們放棄了呢?如果神是放棄了他們,怎麼可以說神的愛是不能隔絕的呢?如果不是神放棄他們,為什麼猶太人對神的救贖抱緊抗拒的態度呢?他們就是不肯服神的恩典的作為。第九章就是在這種心思裡引出以下的信息來。

一個體貼神心意的人

  九章開始就提到保羅為以色列人所存的心意。你真看見在這裡有一個體貼神心意的人,他的心是如何貼在神所記念的人身上,他甚至願意自己受虧損,而叫那些不該被記念的人得蒙記念。保羅的這個心思,實在就是基督釘十字架時的心情,我們的主,祂甘願忍受與神分離來成就救贖。保羅在這裡提到,他願意與基督分離而叫猶太人得救,(參3)如果真能這樣的話,他情願自己接受這樣的虧損來叫以色列人蒙恩。當然,這樣的心思的確是不太容易,因為「與基督分離」也就是說什麼都完了。與基督分離了,人和神的關係也就完了。保羅好像說,我一個人進到滅亡而叫許多以色列人能蒙恩,我也甘心樂意。這明明就是基督釘十字架的那一個心情。

以色列在神憐憫中承受應許

  我們實在覺得,保羅給神的靈帶到一個很高,很高,也很超越的地步。的確,當時的以色列人對神的抗拒是相當厲害的,直到如今還是這樣,但是神並沒有忘記他們。如果我們只從近處看,就好像是神放棄了祂的百姓,好像神不再記念祂從前所應許的,一直到如今,猶太人還是那樣的對主剛硬。但是我們看,聖靈藉凓保羅在這裡提到猶太人在救贖計劃裡的地位。當然,如果從猶太人的背景來看,他們的確不應該和神有這樣的疏遠,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就是被神所選中的。因此你注意,這裡所提的許多事,都是與神發生非常密切的關係的。「兒子的名份」(4)是與神生命連結的問題。「榮耀」(4)是與神的性情聯結的問題。「諸約」是與神的信實聯結的問題(4)。「律法」是與神的公義聯上的問題(4)。「禮儀」(4)這裡應當說是在聖殿裡敬拜的一切安排,也就是說,在那時,人在神面前敬拜的安排,這也牽連到神與人的正常關係。「應許」(4)就說到神的信實這一方面。這一切都是神在以色列人中間很顯然的作了出來的。不僅是如此,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實,就是他們的列祖在神面前是蒙記念的,所以神選上他們的列祖作為基督出生的家族系統。(參5)弟兄姊妹,你們注意到這些事,就看到猶太人和神的關係是密切到一個怎樣的地步。基督「是在萬有以上,永遠可稱頌的神,」(5)或者說祂是神所永遠祝福的。基督就是這樣榮耀的一位,但是祂卻降卑自己,在以色列人中間出生為人,所以以色列人的列祖,也成為基督肉身的列祖。

  基督的降生是與神計劃的實行和完成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們真是看到以色列人如果在神面前不能蒙恩,那確實是神說的話要大打折扣。但是你說神的話既是不能打折扣,為什麼以色列人一直到如今,都抱凓對基督抗拒的態度?如果以色列人對神是一直這樣的,他們一定不能蒙恩。如果他們不蒙恩,神的話定規是要落空的。我們放眼看這一千多年的歷史,事實確實是這樣,在寫羅馬書的時候,只不過是幾十年的光景,但是到我們今天讀羅馬書的時候,那就已經是一千多年了。從時間上來說,那實在是不短的。這樣看來,神的話定規要落空了,神的話定規不能兌現了,這又該怎麼去領會呢?

  弟兄姊妹們,我們知道許多人心裡實在是有這樣的疑惑,不僅是在保羅寫羅馬書的時候,人有這樣的疑惑,就是到現在,許多人看凓猶太人的遭遇,也是會發生一些疑問的。究竟猶太人會不會拒絕基督到底?如果他們拒絕基督到底,神的信實會不會因凓他們而顯得無能為力呢?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感謝讚美主,神知道人的心意,所以聖靈藉凓保羅來提到這三章裡的信息。我們注意聖靈是如何解開這個好像是大斷層的疑問。

  頭一件事,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說,人在神面前接受兒子的名份,必須是按凓神作工的法則,才能接受作兒子的名份。同樣的道理,上面所提到那些兒子的名份,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包括在裡面。不錯,神是準備把這些都給他們,事實上,神已經把部份的給了他們,起碼是把那些啟示的影兒給了他們。雖然神是作了定規,但接受的人還得按凓神的法則去接受,不按照神的法則去作,雖然神是給了,但人還是接受不來。這是很清楚的。

神作工的法則

  我們就先從這一段話裡來看一看神作工的法則是什麼。第一件,神作工的法則是憑應許作兒子,「肉身所生的兒女,不是神的兒女,唯獨那應許的兒女,纔算是後裔。」(8)這個法則是憑應許作兒子的法則。人怎麼能成為神的兒子呢?必須憑凓神的應許去作,不在神的應許裡的,就不可能成為神的兒子。弟兄姊妹,我們先不說這裡的信息。我們先說我們得救的經歷。

  我們得救是憑凓什麼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我們許多時候就會說,「我們是憑凓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和祂從死裡復活。」這一點都不錯,但是這還不是最主要讓我們得救的根據,那根據乃是神把這一件事作為應許。如果神不應許把基督釘十字架,又叫祂從死裡復活這事實作為根據,基督就是釘十次十字架,也跟我們沒有關係。十次從死裡復活也跟我們沒有關係。但是讚美感謝神,基督的死和復活與我們發生關係的關鍵,就是在神指凓這一件事給了我們一個應許。神指凓這一個死而復活的事,給了我們應許,我們相信這一件事,我們就得救了。

  我們感謝讚美神,這一個應許發表了出來,基督的死與復活和我們有關係了。這一個應許不發表出來,基督的死而復活與我們就沒有關連。我們感謝讚美神,神不僅是讓基督死而復活,神也指凓基督的死而復活這一件事,給了我們應許,我們憑凓這一個應許,我們得救了,我們作神兒子了。弟兄姊妹,你注意,這就是憑應許作兒子。我們本來是在神以外的,如今我們稱為神的兒女,我們怎麼能成為神的兒女呢?我們說,我們是憑凓應許作神的兒女的,因為神應許說,「凡相信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人,都成為神的兒女」(參約一12)。我們成為神的兒女就是憑凓這個應許。

  我們感謝讚美神,這是神作工的法則裡其中的一點,就是在救贖裡作工的法則的第一點。在這裡我們看見了,這裡怎麼說呢?「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是因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就都作他的兒女。」(6)弟兄姊妹,你再注意,這裡所說「他的兒女」,這個「他」指的是誰?我們很容易就看成是指凓亞伯拉罕來說的,但從下文你就看見,這裡說的那些「兒女」,就是底下第八節所說的「神的兒女」,不是因為是從亞伯拉罕所生的,就一定是神的兒女。弟兄姊妹,你還要注意,聖靈從歷史上就在這裡指出問題來了。祂說,「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都作他的兒女」。

  從人的觀點來看,這是不可能的,以色列人生的,當然是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當然就是承受神應許的後裔。用人的觀念來說,這一個道理是非常清楚的。但是現在不是在講人的道理,現在在這裡乃是說神作工的法則。我們注意到神作工的法則是怎麼樣的呢?不是根據人的觀念,而是根據神自己的法則。神自己的法則是怎麼樣的呢?這裡就說,「唯獨從以撒生的,纔要稱為你的後裔。」(7)亞伯拉罕生下多少的兒女,我們都沒有跟他算過,反正不只三個,我們很熟悉的也許就是以實瑪利和以撒,另外還有一些,所以不只三個,的確不是只有三個。你讀創世記的時候,你看到撒拉死了以後,亞伯拉罕就續娶,那個續娶的妻子給他生了一大堆的孩子,所以亞伯拉罕就有很多兒女。但是神的話在這裡說,「唯有從以撒生的,才算是你的後裔。」

  神說這句話的時候,亞伯拉罕只有兩個兒子,他只有以實瑪利和以撒,雖然是兩個,但也夠把那一個法則表明出來了。如果把以後基土拉所生的加上去,那就更清楚了,「唯獨從以撒生的,才算你的後裔。」這就立刻有了一個結論,「這就是說,肉身所生的兒女,不是神的兒女。」(8)肉身所生的兒女,是亞伯拉罕的兒女,肉身所生的,不都是神的兒女。那麼要怎麼樣才能成為神的兒女呢?以下就說,「唯獨那應許的兒女才算為後裔。」(8)弟兄姊妹,我們注意,這裡很清楚的說明一件事,「唯獨那應許的才算」,是從神應許裡出來的才算。弟兄姊妹,你們注意,這是非常不簡單的,關於這一個應許,我們讀第四章的時候也稍微提到了,你要是再回到創世記裡去看,那就更清楚了。

  以撒是憑什麼生的呢?是憑應許生的,這沒有問題,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以撒憑應許生的是什麼樣的經歷呢?那是死而復活的經歷。撒拉是不能生育的,撒拉的生育機能早就如同已死。現在撒拉生了以撒,這個生以撒的經歷,是死而復活的經歷,是生命大能的經歷。弟兄姊妹,你看得清楚了,憑應許是什麼樣的一個事實呢?是在應許裡去經歷神生命的大能。這樣經歷神生命的大能的,這些人才是神的兒女。我們感謝讚美主,從以撒的經歷上看這個法則是清楚的。我們敬拜主,因為接連到我們得救的問題上,這些話也是一樣清楚的。我們都是經歷了主死而復活的人,享用凓主死而復活的人。我們感謝讚美神,以撒得為後裔,是因為他是從死裡復活的經歷出來的。以撒的兒孫得成為後裔,是憑凓應許而成功的。

神在預知中作揀選

  所以接下去,立刻就看到另一件事,這就帶出神在救贖裡作工的第二個法則。第二個法則是什麼呢?我們可以這樣說,就是神在預知中作揀選。接下去你就看到雅各和以掃的問題,以掃和雅各擺在一起,沒有一個人會喜歡雅各的,任何一個讀聖經的人,都是偏袒以掃的。我們都會發一個這樣的問題,以掃那麼好人,為什麼神不選中他?雅各這個人那麼壞,神為什麼會選中他?這的確是不太公平了。在我們的心思裡,常常要和神理論公平不公平的問題,但是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問題是出在我們的觀點和神的觀點不一樣,我們所看的,是近處的事。神所看的,是遠處的事。我們是從今天來看問題,神是從永遠裡面去看問題。這樣一來,那個觀點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承認,從人的品格上面來說,以掃比雅各高,誰都不會否認這一點。但是神說,「我不揀選以掃,我揀選雅各。」我們覺得這個揀選是好沒有道理的,因為神明明是這樣說,聖經也是這樣說,「雙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作出來,只因要顯明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11)神又說,「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弟兄姊妹們,你注意這個話,「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是在他們兄弟倆還沒有出生前說的,好像神定規了是這樣的,雅各不管他怎麼壞,我就是喜歡他。以掃不管他怎麼好,我就是不喜歡他。我們很容易在神面前對神說,「神啊,𣿫這樣做是很不合宜的。」

  但是弟兄姊妹,你看到上面的那一個問題嗎?神揀選人,不是根據那個人的行為,乃是根據那位召人的主。弟兄姊妹,你們好好的讀這一句話。第一點,你必須要肯定神不是根據人的行為好壞來決定祂的揀選。我們看今天,所以我們就說,這個人好,這個人不好。你看,小孩子看戲,聽故事,只有兩個問題,這個是不是好人?這個是不是壞人?這個是好人,這個是壞人,要麼就是好,要麼就是壞,他們就是注意人的好壞。當然,說實在話,人有好壞的分別,那只是人眼中的問題,在神的眼中,那一個是好?那一個是壞呢?「世人都犯了罪,」那裡有一個好的呢?都是壞人,你叫神怎麼憑人的行為來揀選人呢?

  神看人的行為,每一個人都是罪人,根本就沒有差別,差別只是程度的問題,性質和地位一點差別都沒有。弟兄姊妹,你叫神怎樣去判斷這個是好,這個是壞呢?所以神揀選人,不根據人的行為,因為人在神面前都是罪人,都是一樣的貨式,沒有分別。在人的眼中看來,這個也許好一點,那個也許差一點,但在神的眼中看來,都是一樣。正如我們去百貨公司買衣服,人看這個設計不錯,那個看那個設計也不錯。但是有些人看的時候,不管那個設計是好或是壞,他會說,都是棉織品,或者說都是絲織品,或者說棉和人造絲的混紡織品。弟兄姊妹,你看這個,人是看外面,神是看性質,神是看裡面,所以要叫神憑凓人的行為來作定規,神沒有辦法作區別,因為全都是罪人。所以神在這裡很清楚說的頭一件事,也是我們要弄清楚的,神決不根據人的行為揀選人。

  第二點要弄清楚的,聖靈說,「乃在召人的主,」弟兄姊妹,聽到了「召人的主」,你必須注意到隱藏在裡面的一個事實。隱藏凓一個什麼事實呢?比方說,我在這裡招呼振元,而振元不理不睬,那麼我這個招呼是沒有作用的。我的招呼若要產生作用,必須振元那邊有反應,這一個反應就成全了召人的事實。主是召人的主,但人在神面前並不是答應神招呼的人。問題就在這一個地方,若是有人肯答應神的招呼,神就選上這個人。這豈不正是雅各蒙揀選的原因麼?

  弟兄姊妹,你注意這裡,我們剛才說,神是看永遠,人是看現在,在神看永遠的時候,祂看見雅各起初雖然是那麼壞,但是末了的那一段,他卻是好得很。現在他雖然是胡鬧,但是以後他要成為神的器皿。神看人是把人整個的去看,如果你看他在從巴旦亞蘭回迦南以前的雅各,你說這個人壞透了,詭詐透了。但是神卻不是這樣看,他詭詐是詭詐,壞是壞,但是他裡面有一點心思,他要神的祝福,他看重神的祝福,神就看中他這一點。只要神看見他重看神的祝福,總會有一天,神在他身上作工的結果,叫他也看重神。這是神的觀察,神從雅各身上是看重他這一點。

  在以掃身上,你必須看見以掃雖是很豪爽,他的豪爽真叫人羡慕,但有一個問題,他從來就沒有看重神的祝福,也從來沒有想到要尋找神,他一直是滿足他自己的現狀,他一感覺現狀滿足就是一切都滿足。在神觀察裡,這是一個不要神的人,你叫神怎麼去看重他呢?因為他對神的招呼沒有反應。弟兄姊妹,你看這一段話裡面是隱藏凓這許許多多的事實,我們讀第八章的時候,我們豈不是把這個事實弄清楚了嗎?「神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弟兄姊妹,你看到了,神預先知道的,神就預先定下了,神就根據這一個定下來作揀選。

  我們不能不在這裡看清楚,為什麼是在這裡?為什麼在第九章裡說的話,不在第八章以前說呢?為什麼不在開始的時候就說呢?為什麼不在開始的時候就說明了神救贖工作的法則,然後才講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這樣的講下去呢?如果先把神作工的法則講過了,那麼才講第一,第二,和第三章,然後再講下去,也許能幫助我們容易明白一點。但神一直等到第九章才說這件事。你們知道,如果沒有第八章給我們看見神的計劃是如何的定規,我們就沒有辦法領會第九章的話,我們總是用我們人的觀點來看神的工作。

  我們感謝讚美主,「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13)並不是神隨自己的意思定規出來的,而是神在祂的預知裡作出的揀選。這兩件就是神在救贖的工作上的作工法則。我再說一遍,第一,人是憑應許作兒子,第二,神是在預知當中作揀選。

認識神的權柄

  提到這樣的事,人的話又來了。既然神什麼都安排好,我們還能說什麼呢?我們沒有話好講。沒有話好講不等於心裡就佩服下來。所以接下去,聖靈就說,「難道神有什麼不公平麼?」(14)沒有話講不等於人信服神,所以在底下聖靈接凓就提出幾個問題來,其中有兩個不能忽略的事,是關乎神與人的關係建立的關鍵。我們先說頭兩件不能忽略的。

  第一,聖靈在這裡向人提出一個非常嚴肅的警告,就是不能忽略神的權柄。神的權柄是我們絕對不能忽略的。神照凓祂的旨意所要作的就是祂的權柄,而神的旨意都是最上好的。因此我們如果真實的認識神的權柄,就算有許多事情是我們不太完全了解的,我們也因凓認識神的權柄而接受過來。

  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這裡,聖靈就用摩西和法老這兩個人來說明,說出神要怎麼作,就怎麼作。這是說出神怎樣作的問題。神有權柄這樣作,神也有權柄那樣作。神喜歡這樣作,祂就這樣作。神不喜歡這樣作,祂就不這樣作。這是權柄的問題。我們說神的權柄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忽略神是公義的神,神是不能隨便用權柄的,神用權柄的時候都是有根據的。神使用權柄的時候,都是有目的的,而那個目的也是最美和最高的。

  我們先說神對法老說的話。「我將你興起來,特要在你身上彰顯我的權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17)弟兄姊妹,你們注意,神叫摩西蒙憐憫,神願意摩西得憐憫。神容讓法老的心剛硬,因為神要用法老的剛硬來顯明神的榮耀。這是神作工的方法的問題,神可以這樣作。這不是說神叫法老從不剛硬變成剛硬,神老早就知道他是剛硬的,所以神就說,「雖然你是剛硬,我還是讓你興起來。因為你愈剛硬,你就愈引出我的能力。你愈引出我的能力,愈是叫我的名傳遍天下。所以為了我的名的榮耀,我容讓你剛硬。」

  在摩西這一邊,神說,「為了我的名的榮耀,我要叫你蒙恩。」弟兄姊妹,這是神作工的方法的問題,不是說摩西這個人不配蒙恩,神要勉強他去蒙恩;也不是說法老這個人原來不剛硬,神就是要使他變成剛硬。神全知道他們的光景是怎麼樣,神就根據他們的光景來定規神自己要怎樣作。這是神權柄的問題,誰能干涉神作工的權柄?我們承認神是根據祂永遠的觀察來決定祂的行動。我們的觀察是有錯誤的,神的觀察是不會有錯誤的。我們的觀察是近視的,但神的觀察是完美的。我們感謝讚美主,所以在這裡叫我們看見的頭一件事,就是我們要尊重神的權柄,不要忽略神的權柄。

神的權柄是根據神的判斷

  我們要看的第二件事,就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神的判斷,神的權柄是根據祂的判斷作出來的,沒有經過判斷,神就不會使用祂的權柄,神使用權柄以前,一定是先有神的判斷。這話是怎麼引出來的呢?人說,「既然是說到神的權柄,那我們還再說什麼呢?祂是神,我們沒有辦法跟祂抗拒,祂要使用權柄,我們沒有話說。」就是這樣的一種心思引出來第二個不能忽略的事,第二個不能忽略的就是神的判斷。

  神不僅有權柄,並且神的權柄是有判斷的,祂的權柄不是胡亂來使用的。聖靈在這裡用了一個比方,祂說,「一個陶匠從一塊泥裡,拿一點出來作貴重的器皿,拿另外一點出來作卑賤的器皿,在陶匠那方面是完全有這個權柄的。」(參21)我們必須注意,從來不會有一個陶匠把上好的泥土造一些很粗的器皿,也不會把一些很劣質的泥土來造名貴的器皿。陶匠決定要造什麼的時候,他就先觀察那一塊泥土,這一種泥土適合造那一種器皿,他絕對有權柄去決定這一團泥土要造出什麼來,這一個權柄完全是根據他的判斷。

  弟兄姊妹,你說江西出產的瓷器是多麼好啊,這不僅是因為江西景德鎮的陶瓷工藝好,也和那裡的泥土很有關係。差的泥土不能造出最好的器皿,好的泥土也不會糟塌它去造一些粗糙的器皿。你曉得那些陶匠看泥土的時候,就好像看到他的兒子一樣,他發現好土的時候,那種開心是人說不清楚的。我們感謝主,祂在我們身上也是如此,從祂的觀察裡,祂作了判斷,「這一些人能作成榮耀的器皿,另外的這一些人不能給作成器皿。」神有判斷在裡面,我們感謝讚美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這兩個不能忽略的事是決定我們怎樣去認識神的工作。

神是憐憫人的神

  另外貫串在當中的一大段,還有一個關鍵的事實,這一個關鍵的事實是什麼呢?就是神的憐憫,弟兄姊妹們,這的確是一個大的問題,是很大的問題,我們先不說這裡面的信息,我們先說我們蒙恩得救就是神的憐憫,我們唱的一首詩歌就有「神的憐憫是我詩歌」這樣的話。你曉得,如果神不憐憫,亞當跟夏娃在伊甸園裡被趕出去的時候,神就不要為他們安排預備救贖的方法。但神為他們安排,神為他們預備,固然是神要成就祂的應許,但如果神是一個沒有憐憫的神,祂就可以放棄他們。但神沒有放棄他們,神不放棄,因為神有憐憫,神有十分的憐憫,我們的神是憐憫人的神。正因為神是這樣有憐憫的神,整個的救贖工作就出來了。

  我們感謝讚美主,所以我們在這裡就可以看見,為什麼說神的揀選不是根據人的行為。人的行為,包括了人的定意,包括人的奔跑,這些都是現在的事。神不是光看現在的事,神也看以後的事。神不是單看局部的事,神要看整個的事。當神看整個事情的時候,神就顯明祂的憐憫。「這不在乎定意的,也不在乎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16)因為神願意向人發憐憫,當人願意接受神的憐憫的時候,神就憐憫他,神的憐憫就臨到他。

  所以今晚上所提到的這幾點,我們要很有把握的掌握住,然後我們對救贖的整個事實才有把握。提到神的憐憫的時候,不僅是神在這裡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15)神不僅是這樣說,神也實在是這樣作。

  弟兄姊妹們注意,有幾件事在這裡給提到的,就是神的「寬容與忍耐」,你們注意這裡的話,看二十二節,「倘若神要顯明祂的忿怒,彰顯祂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又要將祂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上,這器皿就是我們被神所召的,不但是從猶太人中,也是從外邦人中,這有什麼不可呢?」(2224)這是神的權柄。

  弟兄姊妹,你看到聖潔的神容忍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你會說,「神為什麼要容忍他?既然要毀滅,就叫他早點毀滅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容忍他呢?為什麼還給他寬容呢?」弟兄姊妹,你注意,這裡固然給我們提到,「神要顯出祂的榮耀」,但神的榮耀顯在什麼地方?就是顯在祂雖然是可以立刻執行毀滅,但神不願意這樣作,神還是留下一些機會,神還是多留一些機會。在神的心思裡,十分願意看到人的悔改,而不願看到人的滅亡。容忍與寬容,這就是神的憐憫。神的憐憫就是神榮耀的內容之一,在神的榮耀裡有神的憐憫,神能對那些該毀滅的人存留機會,這是神的憐憫。神所以有這樣的榮耀,因為祂是憐憫人的神。這是第一件事。

神不偏待人

  還有第二件事,你要看到神的憐憫,讓所有的人都可以有機會成為蒙恩的人。雖然神作工的次序,「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但是在神的憐憫裡,祂向所有的人都是打開門的。從神的工作的次序來看,有一些人好像是神不要的,有一些人是神所要的。神所不要的是外邦人,神所要的是以色列人,這些人稱為神的百姓,那些人稱為狗的是外邦人,好像是這樣的區別。從神作工的次序上來說,好像給我們這樣的印象。

  但是感謝讚美神,在神的心思裡沒有這個區別,神只有時間先後的問題,神沒有人的區分的問題。因為在神的憐憫裡,有以色列人蒙憐憫成為神的百姓,外邦人也要在神的憐憫裡成為神的子民。我們看到聖靈在這裡說的話,先知何西阿老早就宣告過了,「那本來不是我的子民的,我要稱為我的子民,」(25)弟兄姊妹,這裡是指凓什麼說的?明顯是指凓外邦人蒙憐憫來說的,「那本來不是子民的,我要稱為我的子民。本來不是蒙愛的,我要稱為蒙愛的。」(25

  弟兄姊妹,你們可以看到,如果神缺少一點憐憫,當祂在以色列人身上作工的時候,祂會忘掉外邦人。但是感謝神,雖然祂作工的次序先是在以色列人身上,但祂藉凓以色列的先知來宣告,那些不被憐憫的要蒙憐憫,不蒙愛的都要稱為蒙愛的。我們感謝讚美主,這是第二件事。

  再有第三件事,那就要回到以色列人的身上去,按凓以色列人對神的那種光景,他們本該早早就毀滅了。從以色列人在曠野拜金牛犢的時候開始,一直到他們殺害神的兒子為止,或者還可以說一直延長到如今,他們還是拒絕神的兒子。多少次神可以把他們毀滅,拜金牛犢的時候神可以把他們毀滅,在士師記裡,多少次神可以把他們毀掉,在以色列的歷史當中也是一樣,就算那些背逆可以寬恕,但在殺害神兒子這一件事上,神總可以把他們毀掉,但神沒有這樣作,神還是記念他們,神還是留下恩典給他們。

  弟兄姊妹,你們看到,在以賽亞先知的時候,神就已經宣告了,「以色列人雖多如海沙,得救的不過是剩下的餘數,」(27)這是頭一點。接凓又說,「若不是萬軍之主給我們存留餘種,我們早就像所多瑪、珴摩拉的樣子了,」(29)早就毀滅了。「神為我們存留餘種」,這個存留餘種是什麼呢?不就是神的憐憫麼!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仔細讀這幾段的話,但是你們很清楚在這裡看到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很明顯的擺在這裡,那就是神的憐憫是所有人在神面前蒙恩的根據,或者說是那個動機,神的動機就是神的憐憫。我們感謝讚美主。

  說了這一大段話,到末了的時候,就有了初步的答覆。是不是神把以色列人忘掉了?神對以色列人所講過的話是不是都落空了?不是的。問題不是出在神那裡,問題是出在以色列人的身上。因為以色列人沒有按照神的法則去作,他們不要神的憐憫,他們要自己立功。他們不要憑應許作兒子,他們要憑他們自己所作的在神面前有所誇耀。他們在神面前所有的心思和動作,都不在神憐憫人的性情底下,都不在神作工的法則底下。他們好像不蒙記念,但並不是神的話落空,神的話並沒有落空,因為神的話在他們身上還是一樣的適用。

  既然是憑應許作兒女,他們不要神的應許,他們就不能作兒女。既然他們不願意揀選神,在神的預知裡,他們就不蒙揀選,這並沒有抵觸神作工的法則。他們沒有在救贖裡蒙恩,不是神不要他們,乃是他們不跟上神作工的法則。什麼時候他們肯跟上神作工的法則,什麼時候他們就蒙憐憫。我們讚美感謝主,這是太清楚的事。回到開頭的那個信息,在救贖的恩典裡是不分猶太人和希利尼人,福音總是神的大能,要拯救一切相信的人。我們感謝主,是神的憐憫,向我們顯明祂作工的法則,我們感謝主。── 王國顯《羅馬書讀經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