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羅馬書緒論

 

{\Section:TopicID=736}簡介

  「這卷書是基督信仰的權威根據。」~高德

{\Section:TopicID=737}壹.在正典中的獨特地位

  羅馬書常列在保羅書信之首。這樣做是正確的。使徒行傳的記載,到保羅抵達羅馬後完結。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由保羅在探望羅馬信徒前寫給當地教會的一封信件開端,這編排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從神學的角度來看,羅馬書是新約聖經中最重要的一卷,又是神話語裏最具系統的基督教神學著述。

  在歷史上,羅馬書是最有影響力的聖經書卷。奧古斯丁因讀到羅馬書十三章1314節而悔改歸主(主後380年)。馬丁路德明白神的義和「義人必因信得生」的意思後,便掀起了宗教改革運動的帳幔(主後1517年)。

  却斯理約翰在倫敦奧德斯蓋特街的莫拉維亞家庭教會聚會時,聽見人朗讀馬丁路德的羅馬書註釋的前言,體會到得救的確據(主後1738年)。加爾文曾寫道:「任何人通曉這卷書,就是找到一條明白整本聖經的通道。」

{\Section:TopicID=738}貳.作者

  異端人士,甚至抱極端懷疑態度的批評家,都曾一致地接受正統的立場,承認羅馬書的作者就是這位外邦人的使徒保羅。事實上,在廣為人知的論者中,第一個明確地指出保羅是本書作者的,是異端論者馬吉安。曾引述這書內容的正統派基督徒,包括羅馬的革利免、伊格那修、殉道者猶斯丁、坡旅甲、希坡律陀和愛任紐。穆拉多利經目也將這封信列為保羅的著作。

  內證 有很強的證據,證明保羅是本書的作者。書中的神學、詞彙、精神都顯著地表現出保羅的特色。信裏說這是保羅寫的(一1),但這當然不足以說服懷疑論者。然而,其他參考經文如羅馬書十五章1520節進一步證明這點。最具說服力的,大概是書信的內容,與使徒行傳有大量不謀而合之處,且看來並不是刻意安排的。例如提到向聖徒收集捐款的事,提及該猶、以拉都,又提到很久已計劃要到羅馬去。這都指示保羅就是作者。德丟是替他繕寫這信的助手(羅一六22)。

{\Section:TopicID=739}𨦪.寫作日期

  羅馬書於哥林多前後二書之後寫成,因為哥林多前後二書提到收集捐款,而羅馬書說已準備好送去給耶路撒冷貧窮的聖徒。本書提到哥林多的港口堅革哩(羅一六1),還有其他的細節。這使大部分學者認為,保羅是在哥林多寫本書的。保羅在那裏只逗留了三個月(正在他第三次傳道旅程的尾聲),有人密謀對付他,所以他不得不離開。因此,本書必定是在這段短時間內寫成的。所以,寫作日期大約是主後五十六年。

{\Section:TopicID=740}肆.背景與主題

  基督信仰最初是怎樣傳到羅馬的呢?這一點不能肯定。可能是那些猶太人從羅馬到耶路撒冷過節的,在五旬節那天信主之後(參看徒二10),便將福音帶回去。這時候大概是主後三十年。

  當保羅在大約二十六年後從哥林多寫這封信時,他本人並未到過羅馬。然而,根據第十六章的記述,他認識不少羅馬的基督徒。在當時,或因為逼迫的緣故,或為了宣揚福音,又或是基於工作所需,基督徒一般都經常往來遷徙。這批羅馬基督徒,有來自猶太人背景的,也有是外邦人。

  保羅終於約在主後六十年來到羅馬。他到那裏的方式並不是他所期望的。他成了為基督耶穌被囚的被觸到羅馬去。

  羅馬書是經典著作。對未信的人來說,本書清楚地揭示他們有罪、失喪的本質,以及神拯救他們的公義計劃。初信者可以從書中學到他們是與基督同證的,和如何藉凓聖靈的能力得勝。成熟的信徒會感到樂趣無窮,因為所涉及的真理範圍很廣闊,包括教義、預言和實踐。

  學習羅馬書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是看本書為保羅與一位不具名的反對者的對話。當保羅在闡釋福音時,他好像聽見這位反對者對各個論點提出反駁。使徒保羅給這位反對者所提出的問題逐一回答。在面對神恩典的福音時,人的各種主要反應態度,保羅都一一加以處理回答。

  有時候反對意見是清楚說明的,有時候只是引伸出來的。不論是明說還是引伸的,都圍繞凓福音,這好信息就是人可以在守律法以外,憑凓神的恩典,透過相信主耶穌基督而得拯救。

  我們將羅馬書看為處理十一條主要問題:

  (1)這封信的主題是甚麼?(一191516);

  (2)福音是甚麼?(一1617);

  (3)人為甚麼需要福音?(一18~三20);

  (4)根據福音來說,不虔的罪人怎樣可以蒙聖潔的神稱為義?(三2131);

  (5)福音與舊約聖經是否吻合?(四125);

  (6)稱義為信徒的生命帶來甚麼福氣?(五121);

  (7)因信藉恩得救的教訓,會否容許甚至鼓勵人過犯罪的生活?(六123);

  (8)基督徒與律法有甚麼關係?(七125);

  (9)基督徒怎樣才能夠有力量去過聖潔的生活?(八139);

  (10)福音既應許猶太人和外邦人同可得救,是否意味凓神已經違背了對衪在地上的選民猶太人的承諾?(九1~一一36);

  (11)那些蒙恩稱義的人,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作出回應?(一二1~一六27)。

  只要能掌握這十一條問題及其答案,就能夠明白這卷重要的書信。第一條問題:「羅馬書的主題是甚麼?」答案當然是:「福音」。保羅沒有兜圈子,而是開門見山。在開首的十六節經文裏,他總共四次提到福音(第191516節)。

  這要引出第二條問題:「福音是甚麼?」福音本身的意思就是好消息。不過,保羅在第117節裏,將關於這好消息的六個要點給我們說明:

  (1)神是這福音的來源(1節);

  (2)舊約聖經的預言已應許了(2節);

  (3)是關於神兒子主耶穌基督的好消息(3節);

  (4)是神拯救的大能(16節);

  (5)是給全人類的,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16節);

  (6)只可以憑凓信而得的(17節)。這裏稍作簡介,下面我們要來仔細地研究本書的經節。

{\Section:TopicID=741}大綱

壹.教義方面:神的福音(一~八)

  一.福音的簡介(一115

  二.福音的界定(一1617

  三.全人類對福音的需要(一18~三20

  四.福音的根基和範圍(三2131

  五.福音與舊約的協調(四)

  六.福音帶來的實質福氣(五111

  七.基督作成的工向亞當的罪誇勝(五1221

  八.透過福音過聖潔生活(六)

  九.律法在信徒生命中的位置(七)

  十.過聖潔生活的能力就是聖靈(八)

貳.時代治理方面:福音與以色列人(九~一一)

  一.以色列人的過去(九)

  二.以色列人的現在(一○)

  三.以色列人的將來(一一)

𨦪.責任方面: 活出來的福音(一二~一六)

  一.個人的獻上(一二12

  二.運用聖靈的恩賜來服侍(一二38

  三.與社會的關係(一二921

  四.與政府的關係(一三17

  五.與將來的關係(一三814

  六.與其他信徒的關係(一四1~一五13

  七.保羅的計劃(一五1433

  八.欣賞其他人(一六)

 

評註

 

1 (一4)有些解經家認為「聖善的靈」指基督自己的聖潔本質,即衪作為人而有的靈。

2 (一29)部分抄本的謄寫員錯誤地刪去「性不道德」一句是不難理解的;因為在希臘文裏,porneia 與下一個字 poneria(邪惡)十分相似。

3 (一31)本節有五個反義的字,全都是用「沒有前綴」(alpha-privative)(例如 atheist 就是「沒有神」的意思)。這和英語中用 un- 為前綴的文字結構相似。NU 文本省了「不饒恕人的」(aspondous),因為與「不憐憫人的」(astorgous)相似。

4 (二4)葛普斯(A. P. Gibbs), Preach and Teach the Word,頁12/4

5 (二6)薛弗爾(L. S. Chafer),Systematic TheologyIII:376

6 (三22NU 文本省了「加給一切」一句。

7 (三23)直譯作「犯了罪」的意思(過去不定時,而非完成時態)。

8 (附篇)在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中都是一樣。

9 (三24)裴雅森(A. T. Pierson),Shall We Continue in Sin?,頁23

10 (三24)溫格德(P. Van Gorder),見 Our Daily Bread

11 (三30)格蘭菲德指出(Romans I:222),要找出當中細微的差異,並不令人信服。奧古斯丁認為,差異只是修辭上的變化而已。他的見解大概正確。

12 (四1)或是「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憑凓肉體」的經歷。

13 (四13)讀經會出版《每日天糧》。

14 (四19)部分抄本省略了有「不」字,但始終含義是沒有分別的。

15 (四24)麥敬道(C. H. Mackintosh),The Mackintosh Treasury: Miscellaneous Writings by C. H. Mackintosh,頁66

16 (五111611年的英王欽定本(KJV)譯成「贖罪祭」是正確,意思為和好。

17 (六1)孫德生(J. O. Sanders),Spiritual Problems,頁112

18 (六5)何治(C. Hodge),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頁196

19 (六11)安汝慈(R. Paxson),The Wealth, Walk, and Warfare of the Christian,頁108

20 (六11)麥卡尼(C. E. Macartney),Macartney's Illustrations,頁378, 379

21 (六14)鄧尼(J, Denney),St. Paul's Epistle to the Romans The Expositor's Greek Testament, II:635

22 (六19)加漢(C. Gahan),Gleanings in Romans, in loco.

23 (六21)雷思福(M. Rainsford),Lectures on Romans VI,頁172

24 (六21)裴雅森(Pierson),Shall We Continue in Sin?,頁45

25 (七15)霍士德(H. Foster),在 Toward the Mark,頁110的文章。

26 (七23)卡亭(G. Cutting),《舊天性與新生命》(小冊子),頁33

27 (八1)不少人認為「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一句,是錯誤地從第4節抄過來的。不過,大部分抄本有這句,用以進一步形容在基督裏的人的情況。

28 (八10)新英王欽定本(NKJV)的譯者,將 Pneuma 理解為聖靈,所以用大寫字母的 S。在原來的抄本,所有字母都是大寫的(安色爾字體,uncials),因此在理解時會有差異。我們認為這字是指信徒人)的心靈。

29 (八15)請參看評註28。除了解作聖靈,另外的解釋並不是指人的靈,而是與奴僕的心相反的心態。

30 (八18)在希伯來語,「榮耀」一詞引伸自「是沈重的」這個動詞。因此,猶太人會察覺這裏是運用雙關語,希臘文沒有這個作用。

31 (八31)這是加爾文一生的座右銘。

32 (八32)麥敬道(C. H. Mackintosh),出處不詳。

33 (八37)如果直譯,可作「我們超級得勝者」(hupernikomen)。

34 (八39)比方,這些字也用於占星術上。

35 (九4The New Scofie1d Reference Bible,頁1317

36 (九5)有關這問題,請參看何治凓 Romans,頁299-301的評註。

37 (九16)摩根(G. C. Morgan),Searchlights from the Word 335, 336

38 (九21)伯恩斯(A. Barnes),Barnes's Notes on the New Testament,頁617

39 (九23)歐德曼(C. R. Erdman),The Epistle of Paul to the Romans,頁109

40 (一○10)凱理(W. Kelly),Notes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頁206

41 (一○10)鄧尼(J. Denney),鄔斯特在 Romans i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頁178 引用。

42 (一○14)何治(Hodge),Romans,頁545

43 (一一1)可惜很多人認為以色 列可得的祝福已歸教會,他們並不介意同時承受預言要臨到以色列人的咒詛!

44 (一一32)威廉斯(G. Williams),The Student's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s,頁871

45 (一一33)賓克(A. W. Pink),The Attributes of God,頁13

46 (一二1)顧拔(N. Grubb),C. T. Studd, Crickerer and Pioneer,頁141

47 (一二6)何治(Hodge),Romans,頁613

48 (一二6)史特朗(A. H. Strong),Systematic Theology,頁12

49 (一二6)不過,原文所用的定冠詞,在一些情況下實際上等於一個代名詞。

50 (一二19)藍斯基(R. C. H. Lenski),St. Paul's Epistle to the Romans,頁780

51 (一二21)達祕(J. N. Darby),引自其新譯本聖經中羅一二21的評註。

52 (一二21)喀特歐(G. W. Carver),出處不詳。

53 (一二21)施蘊度(C. Swindoll),Growing Strong in the Seasons of Life,頁69, 70引述。

54 (一三4)在希伯來文中,一般用作「殺死」和「宰殺」之義的動詞是 qatal harag。十誡用了「殺害」(rahats)這個明確的動詞,希臘文的翻譯也同樣清楚。

55 (一三9NU 文本省略這個命令。

56 (一四10)部分古老的抄本(NU)作「在神的審判台前」而不是「基督的」(TR M 版本)。然而,我們知道審判者是基督,因為父已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約五\cs1522)。

57 (一四23)安格(M. F. Unger),Unger's Bible Dictionary,頁219

58 (一五16)摩根(Morgan),Searchlights,頁337

59 (一五30)藍斯基(Lenski),Romans,頁895

60 (一六1)如果原文是指一個女性所特有的崗位,就已用上 diakonos(「僕人」、「執事」)的陰性字。

61 (一六5NU 文本作「亞西亞」(不過,保羅很可能是在哥林多寫這封信的,而哥林多是在「亞該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