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十七章
17:1-9
保羅和西拉在帖撒羅尼迦
第1節,保羅和西拉在這區域裡沿著羅馬的伊格那丟亞公路前進,沿途經過好些馬其頓省的大城,最後到達省府帖撒羅尼迦,那裡不像腓立比,「有猶太人的會堂」。
第2-3節,縱使保羅在別的社區裡曾多次被趕出會堂,他仍「照[他]素常的規矩」先進這會堂,(13:33-48)。路加聲言保羅「與他們辯論」而不單是向他們講道,他的辯論可分為兩部分∶第一,根據聖經,彌賽亞(即希臘文中的「基督」)「必須受害,從死裡復活」。第二,拿撒勒人「耶穌就是基督」。
第4節,其中有些猶太人被勸服過來,也有些敬畏神的外邦人(見10:2的注釋)和尊貴的婦女歸信,但是猶太社區中的顯要分子(第5節中的「猶太人」在原文中對比第4節「有些[猶太]人」;13:43、45)卻「嫉妒」他們的成果。他們的計謀是私下招聚一些市井匪類,聳動他們來控告保羅、西拉和接待他們的耶孫,罪名是「攪亂天下」。這些敵對者控告的資料大概是來自保羅和西拉在會堂中的言論,只是他們控告的時候把其中的內容略為歪曲(6-7節)。
第9節,詳細觀察,這次集會的結果對按現代讀者的看法可能會覺得不妥;「取了耶孫和其餘之人的保狀」很可能就是強迫當地的基督徒交保證金,保證保羅和西拉要離去,否則就要接受嚴刑。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二章17至18節說∶「弟兄們,我們暫時與你們離別┅┅極力想法子┅┅見你們的面┅┅我們有意到你們那裡┅┅只是撒但阻擋了我們。」這撒但的工作很可能就是指此處官方的決定。
17:10-15
保羅和西拉在庇哩亞
17章1-7節的模式在庇哩亞再次重複,只是「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凡事同意保羅和西拉,而是因為那些不同意的人也沒有以嫉妒行事,反而「天天查考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正如以前一樣,神的道在人心裡結出果子。天天查考聖經是因為猶太人一向以聖經(當時只有舊約聖經)作為根據。這裡的查考最主要是要對證保羅所傳的耶穌基督就是彌賽亞是否是舊約聖經所言的彌賽亞。新約的聖經學者也發現新約中出現許多的舊約經文,這些經文似乎有一些統一性。就是說保羅所使用的一些舊約經文,同樣在其他的書卷,例如福音書、約翰書信、彼得書信、希伯來書中都有類似的經文引用,好像這些作者之間有一個統一的看見,都會引用某些舊約經文來證明耶穌就是所預言的彌賽亞。我們相信初早期教會之間是有這樣統一的看見。
第13節,但帖撒羅尼迦的反對勢力又來到庇哩亞,他們「聳動攪擾眾人」,當時基督徒弟兄們只好把「主要的攪事者」保羅送走,西拉和提摩太仍然留在庇哩亞一些日子。相信他們可以留下來,是因為當地逼迫的人只是針對保羅而施壓力。
17:16-34
保羅在雅典
這一段,特別是保羅在亞略巴古的演說,往往被視為講章的典範。保羅雖然很會引用舊約向猶太人宣講(13:16-41,17:2),現在卻引用外邦的詩詞來支持他的論點(28節)。有人甚至懼怕他的辯論似乎在說這位真神與雅典人立像敬拜的神明一樣(23節)。相信保羅並不是要引用外邦的神明來證明基督,而是面對一些一向只懂得敬拜偶像的人,藉著他們「敬虔」的心來把福音帶出來。這一篇演說完全無意認許異教,對雅典人那種自鳴得意的自滿感是一篇很強、很猶太化的攻擊講章。保羅引用他對雅典的認識和文化,目的不是要同意他們的觀點,而是要更明確地指出他們的錯誤。
第16-17節,保羅打破了先往會堂去的慣例(9:20-25,13:5、14、46,14:1,17:1-2、10,18:4、19,19:8),因為他「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裡著急」。故此他採取一個雙軌的路向∶一方面「在會堂裡」辯道,另一方面又在「市上」辯道(市場是當時人舉行哲學性討論或辯論的會集場所)。
第18節,保羅與「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爭論,此兩學派對人生有很不同的看法。伊壁鳩魯派(Epicurianism)的學說認為人應追求滿足,要儘量避免不愉快的事,神明在人生中是無關重要的,而且認為人生應儘量的享受,在當時是一些享樂主義者。斯多亞派(Stoicism)則認為人要追求滿足,必須接受人生一切的際遇,包括人生的痛苦和苦難,並且要默然,甚至存感恩的心忍受,因為苦難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由某種飄渺的神明或「命運」來控制的。斯多亞派在當時多是一些禁欲主義者。這兩派思想在當時的一些“中級”的知識份子之間流行。「學士」在原文是“哲學家”(philosophers)。當時一些高級的知識份子多追求柏拉圖主義和阿裡斯多德主義。
在市上的辯論沒有帶來啟蒙的作用,反而引起更多誤會。從好處看,保羅被視為「胡言亂語的」,原文直譯出來是「收集破爛的人」,大概因為他們在保羅的信仰中找到自己學說中的點滴。從壞處看,保羅則被控犯了一項嚴重的罪∶「傳說外邦鬼神」(可是也要參看21節的注釋)。450多年前,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是在雅典被控此罪而死。市上的雅典人基本上誤解了保羅的資訊∶他們以為「耶穌」和「復活」是分別指兩位神明。
第19-20節,「他們就把他帶到┅┅」原文「帶到」一句有用武力押解的意味──下面的問題語氣禮貌,卻掩飾了一個事實∶保羅來到亞略巴古這會場並非受到邀請,可能是被逼前往的。「亞略巴古」在希臘文意即「火星山」,是一個地名,也是在此召開的會議名稱,當時就在雅典市的市中心。也有一些遊行的哲學家常到此演講。演講是當時的知識份子必須學會的技巧。保羅可能不是出現在正式的議會中,因為民眾(包括婦女)似乎也在場(33-34節)。
第21節,這些雅典人並不在意「傳說外邦鬼神」這嚴重的指控,他們被這希奇的教訓所刺激而想聽保羅再講講。
第22-23節,我們看保羅這篇演說,最好是把它看成是回應「傳說外邦鬼神」的控訴(18節),而不是把福音資訊帶出來(在17-18節中這事已發生)。這種辯護的方式通常以正面的言詞開首,先說一些好話讓對方產生好感(24:2-4帖土羅的開首語,他是一位專業性的演說家)。但是保羅所用的言詞卻非常謹慎,而且故意模棱兩可,我們回顧的時候發現連這前言也隱藏著攻擊。他觀察的結論是∶「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這句話其實是中性的,從正面看來,他所指的是他們的宗教精神,從負面看來則是指他們的迷信。壇上所刻的字句∶「未識之神」(原文∶我不認識的神明)以及背後連帶的傳說造成整篇演辭的背景。據傳說,雅典城曾一度發生嚴重的災病,人們極盡方法討好鬼神以除災,卻無濟於事。當時有一智士帶了一群羊到火星山頂上釋放,凡羊所停留的地方都為一位未識之神立下祭壇,然後把羊宰了獻祭,據說此舉產生效果,全城得康復。
當我們讀到路加記載保羅說∶「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還以為路加恭維這些異教徒──他們雖不知道,但其實一直都是在敬拜真神。不過這看法卻與作者原意相去甚遠,我們要留意三件事∶第一∶這是保羅為所控之罪作辯護的第一句話,如果這些人的信仰包括向未知之神敬拜的話,他們怎可以指控保羅傳與他們信仰相違的宗教呢?第二∶這兒的譯文容易引起誤解,原文所強調的是敬拜上的無知,焦點不在「未知之神」的辨認上。保羅來到這個「崇尚智慧」的城市,他所要強調的是他們自認對神的無知。第三∶雖然演辭的頭一段似乎是正面的,但是我們必須要考慮演辭的整體,換言之,保羅是說∶「不錯,但是┅┅」
第24-29節,講話的第二部分轉過來對拜偶像有更明顯的攻擊,保羅所用的辯證類似猶太思想和作品。他從他們自認對真神是唯一無所知作起點,保羅指出他們也不知道這位神住哪裡(24節),究竟這位神要求怎麽樣的敬拜(25-27節),對 該存甚麽觀念,如何去表明 (28-29節),他們都存著錯誤的想法。總括來說,他們的所謂「宗教熱」,除了自認無知之外,全部是錯誤百出的。
保羅說神的原意是「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這句話看上去又好像說異教人只要伸手就可揣摩而達到真神。這種不幸的錯覺是言語上的問題,在文法上這兒所強調的是神的願望,而不是實際上如此發生。原文「尋求」所用的字彙是很生動的,通常譯作「摸索」;含有盲目搜索的意思。從最後一句可清楚看到摸索的負面結果∶「雖然他離┅┅不遠」,並非「因為他離┅┅不遠」;這兒所點出的意思不是∶「神很近,所以人人都可以尋到 」,而是∶「人找不著 ,原因並非 離我們很遠」。如果把整段照字面直譯出來,可作∶雖然神離我們其實不遠,但他們還是四周摸索尋求,彷佛這樣便可尋到 。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 」一些譯本把這一句放在括弧裡,這話可能取材自外邦人異教或作家的用語,而不一定是直接的引述,類似這話的句子在好幾種異教作品中都可以找到。「我們也是他所生的」這一句則很可能是出自天文學家亞拉突(Aratus)頌天神宙斯(Zeus)的詩歌,不過保羅也有可能是從猶太辯道家的作品中引述出來的。保羅的重點不是說這些外邦人的詩人對真道懂得很多,而是要說明他們的思想與實踐不一致,並且是互相矛盾的。
第30-31節,最後一段必須要從爭議的整體來看,才可以正確地瞭解。這兒的基本意向並非要作一個神學性的探討,來解答究竟那些從未聽過福音的人處於怎樣的地位∶這個難題在整篇演說的主要意圖是關乎「未識之神」的祭壇(參22-23節的注釋),此壇曾被用作預防性質的敬拜;他們敬奉這位未識之神是要免除災害。面對那些辯論這些敬拜都是錯誤而無效的人,任何誠心的異教徒都不禁要問∶「如果我們果真是錯誤,那麽為何這些災病、禍患會離我們而去?」保羅的演說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災病得以免除並非由於他們拜偶像的果效,而是出於真神的憐憫。 不計較他們的無知(留意論點又再回到無知的主題上),如今神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否則這些災難不會永遠離去,「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按公義審判天下」。文中只把耶穌描寫為「所設立的人」,目的很可能是要避免聽眾誤會耶穌只是另外一位神明(參18節之注釋)。
第32節,雅典人一旦明白保羅所謂「復活」是甚麽意思時,詰問者馬上打斷他的演說。對大部分希臘人而言,聖者靈魂不滅是一回事,但是要相信人死後再生則是太無知與荒謬了;故此「就有譏誚他的」人。「我們再聽你講這個吧!」可能是出於誠意,也可能只是一種諷刺而已。
第34節,但是眾人中有幾個人作出正面的回應,歸信的人包括一些婦女和議會的議員丟尼修。
── 文牧《使徒行傳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