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約翰福音第二課

 

第一百二十二課  約翰福音  之二

 

提示:研讀這一課之前,請先一口氣讀完約翰福音一遍,把其中的

     1) 神蹟,(2)主接見人的事,表列出來。

 

    約翰福音特別顯著的地方就是主耶穌與各類人的對話,而且其中有一些講論是特別值得注意的,約翰一點也沒有提及對觀福音所記載的比喻,他只記錄了主耶穌和尼哥底母的對話(三115),與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四438);又記錄了主在畢士大池旁醫好一個癱子之後的講論(五1947),並主以自己為「生命之糧」(六35等),「世界之光」(八12等),「羊圈的門」(十1等),「好牧人」(十1等))「道路、真理、生命」(十四631),「真葡萄樹」(第十五章)等言論;最後還有介紹保惠師的話(第十六章)。這些講論和對話與對觀福音所載的完全不同格調,但其中有許多十分明顯相同的教訓,足以證明約翰並沒有寫出什麼新的教義,只是把對觀福音裏的真理表達得更完全更具體吧了。

 

                                              安卡斯聖經手冊

 

    研究約翰福音屬靈教訓的人,即使他的祈望是如何大,也不會失望的。不論初讀的或不斷深入研讀的都會大有所獲。因為書中既沒有難明的句語叫程度淺的人不能領會,也沒有含糊不清的地方使熱心追求的人士感到無所適從。整卷書從頭至尾都是淺白易明的,但內中深入的意思也是淵博得文字也難以表達,因為它的深度貫通了永恆,這樣才能使每一次更深入的研究都得到新的啟示。越多研讀的人就越發感到——

          它像一個無底的井,

            深邃莫測;

          我就是不斷的打水,

            取之不盡;

          以誠以禱研讀探索,

            無窮感受;

          饑者渴者飽足之後,

            活水長流。

 

    既是這樣,讓我們現在來欣賞它的內容,研究其中的真理。當我們在研究時,就會立刻感到它的風格和觀點是完全與馬太、馬可或路加的大有分別。馬太的分段方式特別使人產生難忘的印象;馬可把事物描寫得像放映連環而又轉換迅速的幻燈片,叫人不能不一口氣看完整個故事;路加把故事表達得像一幅美麗的圖畫。現今約翰利用每一點事實發揮出書中經常出現的真理。這些真理先集中在這書的前言裏,然後由整本書發揮出來。這並不是約翰自己的思想產品,而是從豐富的事實裏生長出來的屬靈真理。因為約翰從搜集到的許許多多的資料裏,只選出那幾件,用以發揮並表明這些重要的真理的。

    請牢記,這第四卷福音書的結構特徵就是經常出現的真理(我們將會抽一些出來作個別的研究),其中以「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是人類的救主,就得永生」這真理為所有的真理的中心,有一點我們要注意,倘若我們把這福音書分成教義性的段落,就會忽略其中的真正意義和漸進增強的感動力。舉例來說,把第一段分為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第二段分為基督是世界的光,第三段分為基督是愛,這種分段法簡直就是人為的,而不是原意的分析。其實這三段的標題即使調換了位置也是一樣適合的。又舉例說,第一至第六章論及主的啟示(Revelation),第七至第十二章論及主的被棄(Rejection),第十三至第二十一章論及主的被接(Reception),這不過是一種勉強的分法(按:三段的英文分題都是以“Re-”,押韻,明顯是重韻過於重原意)。事實上,啟示、被棄、被接這三樣在每一段裏都是並重的,正如生命、光和愛這三樣在每一段並重一樣。這並不是說,約翰福音的寫成是沒有事先計畫好的次序的。我們所強調的是,我們不應根據教義或書中標題性的事物來分段。倘若勉強這樣分段的話,就會把其中漸進增強的感力和經常出現的真理弄得模糊不清了。(我們發現約翰壹書也有著重點頻繁出現的類似特徵,因此也要留意避免這種分段法)。

    或者,在我們還未開始思想這福音書中漸進的感力之前,我們應該花少許時間去看一看裏面的資料,約翰本來是怎樣編排的。首先是前言(一118),最後是結語(第廿一章)。其中的內容分為以下三段:

 

    1)主耶穌公開向猶太人傳道(一19~十二)。

    2)主耶穌私下向自己門徒講道(十三~十七)。

    3)發展至逾越節高峰的慘劇與勝利(十八~廿)。

 

    頭一段記載了主耶穌所行的七個神蹟,以最後使拉撒路復活為最高峰。請注意主最初與人的接觸怎樣迅速的變成衝突,而最後又變成分裂:

    第二段主要是論及主耶穌介紹將要來臨的聖靈保惠師。最後第三段幾章是最可怕的,但又是最榮耀的。

    太詳細的分析約翰福音,這不但難於記憶,而且又沒有多大幫助。所以限於目前的需要,我們不打算這樣做。請讀者先牢記這三個分段;然後讓我們來開始研究那些連貫性的真理,這些真理,正如我們已經說過,好像一連串閃閃發光的鎖鏈,一直延伸至這本書的結束。

 

約翰福音的內容編排

 

前言(一118)“道成了肉身”

Ⅰ 耶穌公開向猶太人傳道(一19~十二)

   最初的神蹟、見證和接觸(一19~四)

   跟著的神蹟、見證和衝突(五~十)

   最後的神蹟、見證和分裂(十一~十二)

Ⅱ 耶穌私下向自己門徒講道(十三~十七)

   預告自己要離開(十三~十四15

   應許聖靈要降臨(十四16~十六)

   為他們祈救父神(十七)

Ⅲ 逾越節的高峰:慘劇與勝利(十八~廿)

   逮捕與被控(十八~十九15

   被釘十字架與埋葬(十九1642

   死後復活與顯現(廿131

 結語(廿一)“直等我來”

 

鑰節與主題

 

    請細心想:你會以那一節經文作為約翰福音的鑰節?以什麼為約翰福音的主題?你需要我們幫助你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嗎?在整卷書的背後都彌漫著猶太人的不信,使我們不斷的想起一章十一節說:「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但是在這書的正面卻接連不斷的想起一章十二節說:「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與這些願意接待主的人物緊緊相通的,有一連串八個非常令人注目的神蹟,充分的表現出主基督那改變事物的權柄,使人永遠難忘;這又使我們不斷的想起一章十二節說:「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我知道「權柄」這字在希臘文也是「權柄」或「權利」的意思,但亦有「能力」的含意在內。作神兒女的「權柄」或「權利」暗示出這樣做的「能力」;因為(請牢記)我們不單有權利去「做」神的兒女,而且簡直是「變成」神的兒女。(按:英文的become即希臘文的“genesthai”是變做或變成之意。)這暗示有一種改變的能力才能變做這樣,才能活出這樣。舉例來說,一個人倘若只有「權柄」做王的,而沒有能力去做,有什麼用處?

    就約翰福音裏的屬靈資訊而論,鑰節無疑必定是一章十二節了。凡熟讀約翰福音的人,極少會忽視以下的三條中心線,因為每讀一章就越肯定它們的實在,而且又越清楚看見它們的中心位置:

   1)「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2)「凡接待他的」。

   3)「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八大神蹟

 

    現在讓我們來看作者所選寫的八大神蹟,它們的特徵會立刻吸引著我們:

   1)以水變酒(第二章)

   2)醫好人臣的兒子(第四章)

   3)醫好畢士大池邊的癱子(第五章)

   4)喂飽五千人(第六章)

   5)在加利利海面上行走(第六章)

   6)使瞎子重見光明(第九章)

   7)叫拉撒路復活(第十一章)

   8)奇妙的打了一網魚(第廿一章)

 

    約翰選寫了主耶穌所行的這八件神蹟,其美妙的意義有如音樂譜上的八個音符一樣音樂無論是發自鋼琴弦也好,發自氣笛風琴的氣管也好,都不外是由許多不同的微小震動所產生的;越高音,震動就越小。這些震波都是以八個為一組的。舉例來說,是由中央「C」開始,再上升七個接續的音符,那最後的一個又是另一個「C」。為什麼我們又稱這第八個音符為「C」呢?這是因為它的震波次數剛好是中央「C」的兩倍,所以聽起來它的音響也是有聯繫和相似的。這樣每第八個音就重複了第一個音的音響了。

    約翰福音所記的八個神蹟也有同樣的情形,第一個好像是主音:「這是耶穌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這句說話一直沒有再出現過,但到第八個神蹟又再出現說:「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聖經中所記的許多八件事也有類似的現象,例如山上寶訓的八福。第一福像中央「C」:「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這福一直沒有重複過,但到第八個福又再重複說:「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就聖經啟示的整個人類歷史來說,也與這八音律相同。創世記一開始就是一個新的創造,然後過了主前的四千年,又跟著現今的主後二千年,再跟著的是主再來的一千年,這樣七日代表七千年,最後是白色大寶座的全人類大審判;之後,那第八個音又再出現了,那就是另一個新的創造:——「新天新地」;「看哪!我將所有的事都更新了。」

    約翰所記載的八大神蹟,有三大特徵是值得注意的:(1)他給頭兩個神蹟編上號碼,所以這些神蹟是有次序的;(2)無一神蹟是從對觀福音抄錄過來的;所以是經過小心選擇的;(3)記載這些神蹟都是為了一個大目的(廿11),所以都是特別的。

    還有,在所有這些神蹟裏面,都有一個統一性的意義貫通著的,那就是「改變」。試依次研究一下,我們會發現憂愁的變喜樂;患病的變健康;癱瘓的變有力;饑餓的變飽足;波動的變平靜;黑暗的變光明;死亡的變生命;困擾失敗的變無止境的成功。任何人都不會感到太難去領會,這八個超自然的改變怎樣不但顯示出主耶穌的神性,而且更能顯著的表現出那「變做神兒女的能力」,在「凡接待他的」裏面發揮作用。

 

凡接待他的

 

    主耶穌單獨個別接見一些人或一小部分人,常被人稱為是這福音書的獨特地方。這樣的個別接見最少有八次:

   1)彼得、拿但業等            (一3551

   2)尼哥底母                  (三121

   3)敘加婦人                  (四62

   4)生來瞎眼的人              (九3541

   5)馬大和馬利亞;伯大尼      (第十一章)

   6)十一個門徒                (十三~十六)

   7)抹大拉的馬利亞             (廿118

   8)使徒彼得                  (廿一1523

 

    這八項代表性的人見耶穌,正是「凡接待他的」的例證。可能有人會想到施洗約翰也該包括在內;但約翰沒有記錄主與施洗約翰的談話,也沒有記載他與畢士大池旁的癱子談話(第五章),只不過講幾句話醫治他和警告他吧了。

    八次會見中的第一次彈出第一個音:「改變的能力」,聖經沒有告訴我們主耶穌在接見安得烈和約翰的時候,曾說過什麼(一39);重點只是放在主對西門和拿但業所講的話:「你是……你要稱為……」;「你將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這兩句話的應許都是與那「改變的能力」分不開的。

    跟著在以後的會見裏,我們看見那新生命的能力在「凡接待他的」人裏面發揮效力的例證。

    在主接見尼哥底母的談話裏,我們看見這能力開始使人「重生」。在接見敘加婦人的談話裏,這能力又變成她裏面的生命活水,使她不再渴。在那生來瞎眼的人身上,這能力使他裏面的眼和外面的眼都得光明,看見耶穌是「神的兒子」(九35)。在接見住伯大尼的兩姊妹的談話裏面,這能力又藉著信,使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十一40)。在接見十一個門徒的冗長而感人的談話裏面(十三~十六),我們直接的知道支配這種新生命能力的就是聖靈保惠師。跟著,在從傷心而變成驚喜的抹大拉馬利亞身上,我們看見這能力把復活的主個別的顯現給他所愛的人,又把傷痛的心變成驚喜,最後,在書末主和彼得的會面裏,我們看見這能力使彼得復興過來,為主承擔新的傳福音使命。

    其次,相當有趣的,我們發現那八音符的特徵又再在這裏出現了——八次的接見,彼得是第一次。主對彼得說:「你是……你要稱為……」這個應許到了第八次的時候仍然有效,只是在第八次時,彼得須要學習高八度的音符,那就是以「改變的能力」當作得勝的能力,因為主指出他年老的時候要殉道。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或能力),作神的兒女」(一12)。是的,這節經文就是整卷約翰福音屬靈資訊的中心了。

    這中心資訊引導我們進到何等深入的研究領域!那八個神蹟所表明的「改變的能力」,其功效是何等奇妙!給各位小提示,以那小男孩的五餅二魚喂飽五千人為例,主在這裏有四個舉動是非常奇妙的——(1)他拿起來,(2)祝謝了,(3)就擘開,(4)分給眾人吃。這四點都是根據那中心資訊而發揮出來的。

 

奇妙的平行比對

 

    還有,這福音書的結構又與古時的會幕產生一個奇妙的平行比對。這一點我們曾在研究摩西五經的時候詳論過了,但我們以為必須再簡單的在這裏提及一下。這是十分需要的。

    古時希伯來人的會幕分成三部分。有一個很大長方形的外院,長一百肘(約一百五十尺)闊五十肘(七十五尺)。裏面靠近外院一端的就是「聖所」,有三十肘長,十肘闊。聖所又分為兩部分——就是聖所(二十肘長,十肘闊),和距離外院入口更遠的至聖所(十肘長,十肘闊)。長方形的外院和長方形的聖所都是按著東西方向豎立,但入口必須是向東。外院的入口叫做「院門」;聖所的入口叫做「門」;至聖所的入口是「幔子」。

    在古老的會幕裏是用七樣非常有意義的聖物擺設裝飾的。從外院的「院門」進去,我們看見(1)獻祭用的銅壇。再進去就看見(2)銅造的洗濯盆,

    跟著從「門」進入聖所去,就看見(3)陳設餅的桌子(放在右手邊,即北面),上面有盤子和爵(出廿五29)是為獻上食物和飲料,象徵基督是生命之糧,供應作祭司的基督徒用的(利廿四9)。左手邊或南面有(4)一個金燈檯,其上共有七個燈盞,象徵基督是我們的光,聖靈像七條管裏的燈油,全力供應基督發光的能力。在聖所裏「幔子」之前,有(5)金香爐,是代表基督為我們的代求者,也是代表作祭司的基督徒所獻上的禱告,藉那寶貴之名的全備恩典獻上馨香上升的氣味。

    最後,穿過「幔子」,進到至聖所裏面,我們看見(6)約櫃,是用皂英木造的,外麵包上精金,約有三尺九寸長,二尺九寸闊,又二尺九寸高(裏面裝有兩塊刻上律法的石板,一個裝滿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的杖),代表基督是我們與神之間的立約關係、根據和中心。約櫃上面有(7)純金的施恩座,兩個純金的基路伯站在施恩座的兩端,彼此臉對著臉,高張翅膀,互相接連,在約櫃上面遮掩施恩座。兩個基路伯大小相同。施恩座面向幔子,代表神的寶座。它之所以稱為施恩座而不是審判的寶座,是因為有贖罪的血灑在其上的緣故。

    但是,在這神聖的會幕裏面,除了那七樣聖物之外,還有一樣非常重要,含有神秘而榮耀的意義在內的,那就是耶和華的榮光,出現在施恩座上二基路伯的中間。這超自然的榮光不僅是一個象徵,簡直就是神自己可見的形像,有了神的同在,聖所和聖所內的聖物才會有神聖的意義。

    會幕裏的聖物的象徵的和預表的意思,大致上可以表列如下頁。    現在讓我們來看——約翰福音的結構與古時的會幕怎樣產生一個奇妙的平行比對。這奇妙的現象究竟是約翰故意這樣編,還是他早知道是這樣,我們無暇去研究。或者這平行比對是為了使內容有連貫性吧,無論如何,親近神的真正方法只有一個的,不論是古代也好,現今的新時代也好,都是一樣的。約翰在這福音書裏,按著次序引領我們到神的面前,一如會幕裏七件聖物的次序一樣。

 

1銅壇

2銅洗濯盆

3陳設餅桌

4金燈檯

5金香爐

6約櫃

7施恩座

藉獻祭贖罪

靈性的更新

屬靈糧食

屬靈光照

蒙悅納的禱告

進入新約的關係

神寶座前的悅納

基督的救贖

聖靈的重生

基督是生命的糧,聖靈是生命的水

基督是世界的光,尤其對他的兒女

奉耶穌的名禱告(約十四;啟五8

藉基督進到父神面前

在基督裏蒙神悅納(羅三25

 

    首先,他領我們來到那個銅祭壇,因為在第一章他兩次吩咐我們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然後在第三章他又帶我們到銅洗濯盆,告訴我們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不能進神的國。」

    跟著在第四至第六章那裏,他引我們到陳設餅的桌子前,那裏有食物,有飲料,這就是主對那敘加婦人所說的「活水」,人若喝了就永遠不渴的;主又講論自己是「生命的糧」,人若吃了就必永遠活著的。然後到了第八章和第九章,約翰領我們來到那金燈檯面前;因為這裏我們聽見主兩次說:「我是世界的光」,又說:「跟隨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主醫好那生來瞎眼的人,那就是最好的例證了,

    跟著到了十四至十六章,這裏主對門徒作了長篇安慰的談話。我們就像來到了金香爐的面前,學習依靠主耶穌的名禱告。這樣的禱告因著主耶穌的名的香氣,也就變成金香爐的香氣,蒙神悅納,因為主的名是神認為最寶貴的。

    然後,到了那榮耀的第十七章,我們的大祭司在這裏為我們獻上感人的禱告,這好像領我們穿過「幔子」,進入至聖所:讓我們一睹主耶穌怎樣在神面前履行大祭司代求的任務。

    跟著,到了叫人心靈降服的加略山,在這裏我們看見(十八- 十九章)主耶穌好像約櫃,有他自己一次獻上,成為永遠有功效的寶血,灑在施恩座上面。接著在第二十章那裏,主復活了,並且宣告他為我們與神立了新約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

    這樣,我們看見了約翰福音由開始至結尾的七件事,平行比對了以色列人會幕的七件聖物。最後約翰把主的榮耀揭露出來,比對著會幕裏耶和華的榮光。在主復活的那日,他忽然向門徒顯現,並且問安說:「願你們平安!」於是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叫他們確信而已復活了,然後在臨走前,他還做了又說了一些非常有意義的事:「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這就是每一個基督徒所經歷到的新的「榮光」。

    這是何等吸引人的比對,古代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會幕,竟然如此奇妙地比對約翰以筆以墨所見證的會幕!這是偶然的比對,還是有神事先設計的比對?更奇妙的,是我們竟然可以在我們的救主基督裏,有了那七件聖物,由贖罪的祭壇開始一直進到有聖靈的榮光充滿施恩座。

── 巴斯德《聖經研究──歸納性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