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二章
第 2 章
人間的君王被看為神,真正的神乏人問津,你想那是一個怎樣的世代?
2:1 路加是惟一把所記錄的事件與世界歷史聯繫起來的福音書作者,他的敘述主要以希臘讀者為對象,他們對當時的政治情況既感興趣又很熟識。巴勒斯坦由羅馬帝國統治,凱撒亞古士督是第一任統治者。人們看羅馬的統治者像神一樣,然而真正道成肉身的神,卻是那位在馬槽中的小嬰孩。兩者放在一起,成了強烈的對比。
人口普查得真是時候,不是巧合?是……
2:1 羅馬政府的人口普查是為徵兵服役和徵收稅款而設的。猶太人不用服兵役,卻不能避免要繳交稅項。神要把祂的兒子帶到世上來,亞古士督的命令正是在神的完美計劃中。
他們長途跋涉到伯利恆卻沒有棲身之所,難道神竟不顧念順服祂的人?
2:3-6 羅馬政府的命令迫使約瑟長途跋涉回故鄉伯利恆登記。約瑟必須和他的未婚妻一同上路,因她隨時會生產。但到達伯利恆後,他們找不到棲身的地方。遵行神的旨意,並不保證會有舒適的生活,但神卻應許我們每一件事,包括不舒適的生活,在祂的計劃中都是有意義的。
往伯利恆去的旅程
基督當生在伯利恆,但約瑟和馬利亞並不是住在那兒的,神的話豈不會落空……
2:4 神掌管整個歷史,儘管耶穌的父母並不住在伯利恆,但藉著凱撒亞古士督的御旨,耶穌仍然按著預言在伯利恆城降生(參彌5:2)。再者,約瑟和馬利亞都是大衛的後裔,先知預言彌賽亞要出自大衛的譜系,這話也應驗了(參賽11:1;耶33:15;結37:24;何3:5等)。
嬰孩一定要用布包著?
2:7 人們習慣用布包著嬰兒使他暖和,給他安全感。現在許多中東國家仍流行用布包著嬰兒的做法。
榮耀君王馬槽生?怎麼與人所期望的不同?你會覺得自己期望的常與神所行的大不同嗎?
2:7 這裡提到馬槽,所以傳統上信徒都認為耶穌是生於馬廄裡。馬廄通常都是一些石洞穴,在石牆上挖出餵飼槽──馬槽,馬廄的環境既黑暗又骯髒。猶太人期望神應許他們的彌賽亞會生在堂皇高貴的王宮裡,從沒想到彌賽亞君王會在這樣的地方出生。我們不要讓自己的期望來限制神的工作,在這個被罪惡覆蓋的污穢世界裡,哪裡需要神,神就在那裡工作。
神的兒子降生了,定要宣告給世人聽,可是神所選的對象不是我們所想像的……
2:8 神繼續向人啟示祂的兒子,對象卻是我們意想不到的。路加記述天使向野地的牧羊人宣告耶穌的降生。這些牧羊人牧放的羊可能是為聖殿作獻祭用的,以求罪得赦免。這裡,天使邀請這些牧羊人去迎接神的羔羊(參約1:36),就是永遠除去全世界罪惡的羔羊。
與人分享一定是很快樂的,看那些牧羊人──你生命中有了耶穌,可有與人分享?
2:8-15 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宣告啊!牧羊人被嚇呆了,不過他們的懼怕馬上變為喜樂,因為天使宣告彌賽亞降生了。他們首先跑去看那嬰孩,接著,便把這消息傳開。耶穌是你的彌賽亞,你的救主。你是否每天都期望藉著禱告和祂的話語與祂相遇?你曾否因為發現你的主實在奇妙,而禁不住要與你的朋友分享?
這大喜的信息我也有分?可是我這樣卑微……
2:9-10 歷史上最偉大的事已成就了!彌賽亞已降生!猶太人一直期待的一天終於來到了。這個消息給卑微的牧羊人聽見了。耶穌降生的好消息臨到所有人,包括平凡的人和每個謙卑接受祂的人。不論你是誰、做甚麼工作,你都可以在生命中擁有耶穌。不要以為要有非凡的資格才能得著耶穌,祂接納這樣的一個你。
“我怕!”“不要怕!”
耶穌來,帶給你甚麼?是病得醫治?心得安慰?你,可有想過?
2:11-14 猶太人等候基督,有些是想祂能從羅馬的統治下釋放他們;另外一些希望祂能救他們脫離肉體的疾病。然而,耶穌醫治他們的疾病,建立屬靈國度的同時,也將他們從罪惡裡釋放出來。祂的工作遠遠超越了任何人所能想像的:付上罪的代價,開創與神和好的路。祂賜給我們的,遠超過政治上或肉體上短暫的改變──祂賜給我們一顆存到永遠的新心。
耶穌降生真不同凡響,天軍也為祂歌唱。他們在唱甚麼?你猜猜……
2:14 耶穌降生的故事洋溢著美妙的音樂,二千年來給作曲家無數的靈感。天使所唱的讚美詩稱為“榮耀頌”,是根據拉丁譯文的第一個字而命名的。這首詩歌歷來深受眾人喜愛,也是現代聖詩、傳統聖誕歌和古老的禮拜讚美詩的根據。
神的兒子耶穌,大概也不用守甚麼禮儀吧……
2:21-24 猶太人家庭在嬰兒出生後不久便會舉行幾個儀式:(1)割禮:每一個男嬰都在出生後第八天接受割禮和命名(參1:59-60;利12:3),割禮象徵著猶太人與外邦人不同,他們與神有獨特的關係(參1:59的註釋)。(2)贖長子禮:頭生的兒子出生後一個月便要獻給神(參出13:2,11-16;民\cs1518:15-16),儀式是通過獻祭,把孩子從神那裡買贖回來。這是表示父母承認孩子是屬於神的,惟有神才有能力賜人生命。(3)母親潔淨禮:女性產下男嬰後四十天內,或產下女嬰後八十天內,在禮儀上算是不潔淨的,不能進入聖殿。在她的隔離期屆滿的那一天,夫婦要帶一隻羊羔作燔祭,一隻雛鴿作贖罪祭獻給神,祭司會把這些祭牲獻上,並宣佈她潔淨了。如果一隻羊羔太貴,他們負擔不起,可以多帶一隻雛鴿來代替。約瑟和馬利亞就是這樣做的。
耶穌是神的兒子,祂的父母仍然照著神的律法,舉行這些禮儀。所以,耶穌不是生在律法之上的,而是完全地履行律法。
如果祂來,是只作猶太人的王,那我,我……
2:32 猶太人很熟習舊約的預言,知道彌賽亞是他們國家的祝福,但他們沒有留意預言說祂不僅為猶太人帶來救恩,也要拯救全世界(參賽49:6)。許多人以為,祂來只拯救祂自己的百姓;路加要他的希臘裔讀者清楚曉得,耶穌來是要救所有相信的人,不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
馬利亞
聽到預言,約瑟和馬利亞甚是希奇,為甚麼?
2:33 約瑟和馬利亞感到“希奇”、詫異,因為西面說耶穌是神所賜的恩典,他又認出耶穌是彌賽亞,並且,他還說耶穌是全世界的光。這是馬利亞第二次聽到世人關於她兒子的預言,第一次是在伊利沙伯迎接她的時候,她稱馬利亞為主的母親(1:42-45)。
其實我也不太明白,耶穌來竟會使人跌倒?
2:34-35 西面預言有些人會因耶穌而跌倒(參賽8:14-15),又有些人會因祂而興起(參瑪4:2)。人們不是歡喜快樂地接受祂,便是全然地拒絕祂,沒有中立的態度。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則因為人們普遍都拒絕耶穌而傷心,這是路加福音第一次提到悲哀的地方。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在現代恐怕不再通行吧……
2:36-37 雖然西面和亞拿已經很老了,他們仍然希望見到彌賽亞。他們得聖靈引導,成為耶穌降生之後,首先為祂作見證的其中兩個人。猶太人傳統上很敬重長輩,西面和亞拿都是長者,所以他們所說的預言特別有分量。然而,我們的社會重視青年人的朝氣多過老年人的智慧,經常忽略老人家能夠作出的貢獻。我們作為基督徒,應盡力扭轉這種價值觀,鼓勵年長的人分享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我們要仔細聆聽他們的話,與他們交朋友,幫助他們挖掘事奉神的途徑。
我所認識的先知,就是會說預言的,還有其他?我不知道,你知道嗎?
2:36-37 這裡稱亞拿為女先知,顯示她與神有很親密的關係。先知和女先知不一定要預測將來發生的事,他們主要的工作是代神說話,宣揚祂的真理。
耶穌自出生便要四處飄泊……
2:39 約瑟和馬利亞是立即返回拿撒勒,還是留在伯利恆一段日子(參太2:1-23)?38至40節之間明顯相隔了幾年,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在伯利恆找居住的地方,逃到埃及躲避希律的憤怒,及後在安全時返回拿撒勒。
所羅門求智慧神就給他,耶穌與神親近也得著智慧;得智慧的秘訣難道是……
2:40 耶穌充滿智慧,這不是一件令人希奇的事,因為祂與天父保持親密的接觸。神慷慨地把智慧賜給所有祈求的人(參雅\cs151:5),只要我們學效耶穌,與神同行,我們的智慧也可以與日俱增。
逾越節,猶太人三大節期之一,我只知其名而不知其意,你可知道?
2:41-42 按照神的律法,每一個男人每年都要上耶路撒冷三次過大節期──逾越節、七七節、住棚節(參申16:16)。在春季,猶太人慶祝逾越節,記念神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那一晚,神的天使擊殺埃及地所有首生的人和牲畜,卻越過以色列人的家庭(參出12:21-36)。緊隨逾越節的是一星期的無酵節。在這三個大節期中,逾越節是最重要的。
其實我很奇怪他們竟不察覺耶穌不見了,那個耶穌也真有意思……
2:43-45 耶穌滿了十二歲,就算是大人了,所以在節期中不是經常和父母在一處。為避免在路上遇到賊匪,過節的人多數會結隊而行。習慣上,婦人和孩子走在前面,男人殿後。十二歲的男孩可以跟著母親,也可以加入隨後的一班人中,馬利亞和約瑟都以為耶穌與對方一組人在一起。當群眾離開耶路撒冷時,耶穌卻留了下來,全神貫注地與宗教領袖討論。
十二歲的耶穌在聖殿中和宗教領袖討論,不太可能吧?你看清楚沒有?真是祂?
2:46-47 在猶太地,聖殿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使徒保羅曾在耶路撒冷跟當時第一流的老師迦瑪列學習,可能就是在聖殿裡學習(參徒22:3)。過逾越節時,猶太地位崇高的律法教師都會聚集在一起,彼此教導和討論重大的真理課題。彌賽亞的來臨毫無疑問會是一個熱門的討論課題,因為每一個人都期待著祂即將來臨。耶穌熱忱地聆聽和尋根究底。教師們感到驚訝,並非因為祂太年輕,而是因為祂極具智慧。
你手所栽培的,將來要高過你,也要離開你,這刻你會不想他長大嗎?
2:48 馬利亞需要讓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成為神的兒子和彌賽亞。要讓自己一手栽培的人離開自己,或將自己親手籌劃的計劃交予他人並不容易。看到孩子長大成人,學生成為老師,下屬升為管理人員,自己的想法變成事實,都令我們既喜且憂。當我們需要放手,讓這些人和事繼續發展時,縱然會感到傷痛,但仍要放手。讓我們的後輩展翅翱翔,闖進神所期望的高天去吧。
身為神子,也沒有輕看作為人子的責任;我們卻會用很多藉口去推搪家人,不是嗎?
2:49-50 這是第一次顯示耶穌知道自己是神的兒子。即使祂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是天父,也沒有拒絕地上的父母,祂與他們回到拿撒勒,在他們的教養下又生活了十八年。神的子民不會蔑視人倫關係或家庭責任。神的兒子都服從祂在地上的父母,那麼我們就更應該敬重家人了,千萬不要用事奉神作為藉口,忽略我們的家人。
他們知道祂是神的兒子,卻不明白祂;我們也知道祂,可我問你,你瞭解祂嗎?
2:50 耶穌的父母不明白祂說“我父的事”是甚麼意思,他們察覺不到耶穌在分別祂地上的父親和天上的父親。雖然他們知道祂是神的兒子,但他們不知道祂完成使命的方法。此外,他們將耶穌和祂的弟弟妹妹們一起撫養(參太13:55-56),就好像撫養普通的孩子一樣。他們知道祂是獨特的,卻不知道祂究竟想著些甚麼。
耶穌三十歲才傳道,在這之前祂做甚麼?
2:52 聖經沒有記載耶穌此後十八年的生活,但毫無疑問,祂不斷學習和成長。作為家中的長子,祂要協助約瑟做木匠的工作。約瑟可能在這段期間死去,留下祂來擔起養家的責任。這種平凡人的生活使耶穌能實實在在地瞭解猶太的百姓。
獨有靈性足夠嗎?獨有智慧足夠嗎?人的成長還有……
2:52 這章聖經讓我們看到,雖然耶穌很獨特,但祂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跟平常的人一樣。祂的成長與我們一樣。祂的體格和智慧均有增長,祂與其他人相處融洽,神也喜愛祂。一個完整的人生是平衡的,耶穌在體格、智慧、社交和靈性上都有和諧的發展,信徒也應該重視這幾方面的發展。──《靈修版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