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第七章
禮儀與敬虔(七1~8)
真正的敬虔必然注重禮儀的表現,重視禮儀的表現卻不一定有敬虔的內心。在今日的經文中,耶穌引用先知的預言,直斥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6~7)。
1. 古人訂下的規矩必然有其道理,但後人往往只會追隨禮儀,而忽略其真正的實意。若人在對神的事情上如此拘守,敬拜主也實在是枉然的(6)。
2. 謹守禮儀尊敬神,是個人的事,但若以此來當作道理教訓人,則離棄敬虔的實意(7)。法利賽人便是常利用儀文來攻擊別人。敬畏神的儀文,不能成為個人攻擊別人的藉口和工具。
3. 誡命是神所吩咐的,為的是要人敬畏祂。人若離棄神的誡命,卻拘守遺傳,這種人是可憐的;他們把敬畏神的事本末倒置,怪不得他們的敬拜不蒙神所喜悅。
我們在生活中是否單單只有禮儀式的讀經生活和崇拜?我們的事奉是否為工作而工作?
祈禱 求主教導我能以敬虔的心來敬拜事奉𣿫。
真正的污穢(七9~23)
這段聖經特別重視內心的問題:
1. 遵守誡命若沒有內心的順服,把神所立誡命的實意廢掉而單單承接遺傳,那只是虛假的事情(9~12)。
2. 沒有洗手便吃東西,那些從外面進去的食物進入肚腹,最後落到茅廁裏,對人的影響不大(15),所以主說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相反,從人裏面出來的卻能污穢人(15、20~23),因為在人心裏面並沒有良善,而從人心所發出的惡念和各樣的罪惡,不但能使那人污穢,而且使別人受影響。
3. 今日這個世界極重視污染的問題,不論科學家、環境保護學家均極力研究如何防止環境污染,因為他們都不想居住在污穢和不潔的環境中;但有多少人能真正重視人內心污染的問題?傳播媒介的發展,使更多人的內心更加迅速及廣泛地被弄至污穢不堪。基督徒應重視這由人內心發出的污穢,只有福音才能防止這種污染及徹底地改變人心。
祈禱 主啊,我們住在不潔的民中,求𣿫使我們不被污染,並能起清潔的作用。
信心與謙卑(七24~30)
有信心的人往往有神蹟奇事隨凓他。人因凓信,往往蒙更多的恩惠;然而許多時候,因為事情的成就,人便容易忽略在神、在人面前應有的態度。
在這幾節的經文中,我們得見這個希臘的婦人不但對主有信心,她更把信心的表現,透過行為真誠而實在地流露出來:
1. 她來到主面前俯伏(25):她完全謙卑地伏在主面前。許多時候我們來到主面前,並沒有完全的謙卑,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完全的信心。當人肯完全地信靠神,就必然看見自己的不足,以致因凓清楚了解自己的有限和不足之處,便更自覺地在神面前謙卑。
2. 她來到主面前哀求(26):她不但俯伏,且更有所求,她所求的是她自己不能成就的,而她卻相信主能夠。不少時候我們來到主前並沒有求,那真心求告主的,必然得凓。
3. 她謙卑地回答主(28):她不但態度謙卑,連言語也謙卑,她的話把她的心顯露,可見她有真誠的謙卑。心口如一,這在神面前是蒙悅納的。她女兒的病也因此好了。
祈禱 求主給我信心,而且更加謙卑。
聆聽與傳講(七31~37)
耶穌醫治了一個耳聾舌結的人,這個人不能講更不能聽,於是耶穌對他說:「開了罷!」其實,今天許多基督徒都患了同樣的病──耳聾舌結。
今天教會中的光景有些可憐,因為不論神的僕人如何大聲疾呼,而信徒的光景依然如故。他們在福音事工上的參與,在奉獻及等候主再來的事情上,都有如耳聾的人一樣。聾子在街上未察覺有汽車正猛衝過來,甚至聽不到緊急停車的聲音,響號對他毫無作用。求主開通我們的耳朵,使我們對𣿫的話不是充耳不聞,因為信道由聽道而來,讓我們先有神的話語存入心中,然後才有能力傳揚基督。
我們需要有恭敬聆聽的態度,讓我們心靈的耳朵能開啟,聽見神的吩咐,知道祂的心意要我們活在這時代中為祂作些甚麼。然後我們必須開口,說當說的話,講當講的信息;不但神的僕人要如此,就連每一個信徒均應有此責任,對我們的家人、同學、同事及朋友傳福音,傳講神在我們身上奇妙的作為,引領人到神面前。
祈禱 求主助我更多安靜聆聽𣿫的恩言,開通我的耳朵。──《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