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处」希伯来文 מַעֲמָק,这个字音译是 ma`amaq;其字意是指无法探索的深底,即无法测度其底的深渊(赛五十一10,拿二3)。这里的「深处」,不是单数的,乃是多数的。江守道指出「深处」的意义就是说,我们自己爬不出来,在那里四围黑暗,好像连神都远离了,叫我们根本摸不着神。这段经历有人称它为「属灵的黑夜」。马丁路德解释1~2节说:「这些话是真正悔改、纯粹的心,经过激烈的感动,又真正从心里发出的心声。」诗人虽然处在极深的苦难中,仍向神发出呐喊的祷告。在他祷告的同时,他已确信祂必垂听,也必顾念和帮助。
2. 「赦免」希伯来文 סְלִיחָה,这个字音译是 cᵉliychah;其字意为「饶恕」。本篇我们看到诗人被神带到深处黑暗受压的环境中,而认识了自己的败坏 ── 「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也认识了在神「有赦免之恩」,「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这是因为诗人与神交通,由深处求告神,而认识了自己在神面前是站立不住的。然而,他也深信神乐意赦免悔改的人,因他经历了神赦罪的恩典,因而敬畏神。于是,他宣告他等候神,以及仰望祂的话,因他确信神丰盛的慈爱,必救赎他脱离一切的罪孽。当我们因主耶稣的血,而坦然无惧地进到神面前(来十19~20),这「赦免之恩」足以拯救我们,使我们脱离一切罪孽和凶恶,也不再被压迫、被定罪。哦!这救恩是何等的丰盛!亲爱的,在祷告之中,我们是否经历神有 ── 赦免之恩,慈爱,丰盛的救恩……等呢?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属灵的意义是什么? 《诗篇》第一百三十篇是第十一首上行诗。这首诗是《诗篇》七首忏悔诗中的第六首诗,诗人仰望神赦免的祷告。本诗篇诗人以幽暗的深渊作为开始,而带着赞美和信心,也带着等候和盼望为结束。马丁路德极喜爱这一篇诗,并且特别喜欢第3和第4节。当他被教廷逼迫的时候,常常念这一篇诗,心里得到无穷的安慰。他甚至称本诗篇有保罗气质的诗篇(Pauline Psalms)。因为这诗篇论及保罗所强调的「罪得赦免」和「因信称义」等真理。 本篇我们看见朝圣者来到圣所祷告,求祂怜悯,也专心等候祂的赦免。这里我们注意的,就是诗人在本诗中一连用了2次的「仰望」和5次的「等候」。他确认惟有靠着神无限的慈爱和丰盛的救恩才能进到祂面前,蒙拯救,因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徒四12)。这首诗始于诗人处于极深的忧伤和痛苦的状态,因此他迫切的向神恳求。接着,他被圣灵感动,醒悟自己罪孽的深重,和神有赦罪之恩。然后,他表示在盼望中耐心「等候」,并仰望祂的话语;且等候主,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最后,他鼓励以色列民当「仰望」耶和华,因为:
-
1. 神有无限的慈爱
2. 祂有丰盛的救恩
3. 祂必救赎以色列脱离一切的罪孽
-
1. 借着羔羊的血,就是认定基督宝血永远的功效,叫撒但在我们身上无所控告
2. 自己见证的道,就是用神的话,宣告基督得胜的事实,使撒但溃退
3. 至死也不爱惜性命,就是至死忠心也要为神站住,使撒但对我们无能为力